標籤:

慧律法師講解《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六)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

你想想看,用恆河沙數的身體來布施,百千萬億劫!下面就要較量功德了。

【 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 】

若是有緣眾生,聽聞《金剛經》。信心不逆,什麼意思呢?不逆,就是不散亂,就是沒有違背《金剛經》的意思。信心不逆,就是生起《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信心,

以《金剛經》的智慧,產生無所住相的信心。其福勝彼,這個功德太大了!所以我才告訴諸位,《金剛經》的力量、功德不可思議,就算你只是一直口誦,不了解它的意思,同樣

也有無量無邊的功德,真實不虛。

【 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

現在人們不再書寫受持,都改成印刷,所以印刷的人功德無量。這部經我們印了五千本,五千本就是十五萬七千多,所以出錢印這部經的人功德無量。

【 肇法師 雲】云:「從旦至辰名初日分,從辰至未名中日分,從未至戌名後日分。於此三時,乃至無量百千萬億劫,捨身布施,亦不及受持是經,見自性耳。見自性者,謂深

明實相。 」

見到我們本性的人,就徹徹底底了解實相。

「 人法二空,乃是大悟人也。《法華經》云:『瞻仰尊顏,目不暫舍。』心常精進,無有間斷也。 」

尊顏,就是指佛。目不暫舍,目光一點都不曾移動。

「 『受持讀誦』者,行解相應謂之受,勇猛精進謂之持,心不散亂謂之讀,見性不迷謂之誦。 」

行與解相應,才叫做受。這裡講的就是我們所謂讀經、誦經的意思,也並不是那麼簡單的。

「 『 為人解說』者,謂已悟人,能見自性,方便為人解說此經,令悟實相,成無上道。此為法施,無所住相,功德無有邊際,勝前百千萬劫以身布施功德,百千萬倍。」

【 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 】

以要言之就是簡單來說。最上乘就是佛乘。你看佛陀讚歎《金剛經》的話,令人震撼!

這兩句的意思就是:須菩提,簡單來說,這本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更有無邊的功德。(你看佛陀給予這部經何等的讚譽!)《金剛經》是如來為發大乘心的人而說,是為發

佛乘的人而說。

【李文 會 曰】 「『無邊功德』者,若人於此經典,了悟人法二空,深明實相,功德廣大,即同佛心,無有邊際, 不可稱量也。」

跟佛一樣,因為他悟到的是無邊際的本性,當然功德不可稱量了。

「 『為發大乘者說』者,智慧廣大,能見自性。 」

你若是不看這本《金剛經》想見自性就很發很困難了,所以六祖要開悟,也是因為這本《金剛經》,

「 色空俱遣,不著二邊。 」

色,色法也去除,空也去除,不執著一個色,不執著一個空。

「 二邊既無,即無中道可立,不染萬境,即是大乘菩薩所行之道也。『為發最上乘者說』者,不見垢穢可厭,不見清凈可求。 」

「不見垢穢可厭」,這裡我告訴諸位:嫉惡如仇,只能當世間的君子,不能成為聖者、解脫之人。「不見清凈可求」,因為本無一切法,哪有什麼清凈呢?不要嫉惡如仇,惡性

本空,惡者我們應該同情。垢穢,就是惡的,可厭的。看到討厭的,要慈悲對待他,不要得罪他。

像我就是這樣,過去有一個人不斷向我借錢,一次次地跟我借了幾萬又幾萬,我一再告訴他該還了,一年過去了,三十萬元還是不能還我。我告訴他這是常住的錢,這樣不太好,

可是他到最後也沒有還我,我也並不得罪他,以至於他多拿了十萬元,我也沒有講第二句話。跟我借錢的人,怎麼都不想還我,很奇怪!(眾笑)我也是本著佛陀的教化,不生氣

、不跟他計較,他有能力還就還,不能還也沒辦法。從此以後,我就盡量別借錢給在家人就好了啊。(眾笑)沒辦法,因為眾生不知道因果啊!

所以說慈悲有時候還要運用智慧,我本來也是認為他不會有問題。而且我們了解了本性的功夫,只有放下。到現在他也沒有跟我連絡了,他過他的,我也沒有變得比較窮啊。所以

遇到這種事情,你一定要解脫,不然也沒辦法。同時我們以後要更加註意,保護這些眾生的血汗錢。

「 無遣可遣,亦不言無遣。 」

無遣可遣,沒有什麼可以遣的;亦不言無遣,也不能說沒有所謂的遣。因為遣跟無遣都是對立的東西。

「 無住不住,亦不言無住。 」

無住就是不住一切法,也不去講說無住——若有一個無住的念頭在,還是住。就像「能遣」,放下就是遣一切相,如果講「我能放下」,就又變成執著。

「 心量廣大,廓若太虛。 」廓,就是廣闊的意思。廣若太虛。

「 無有邊際,即是最上乘諸佛地位也。 」

【 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 】

若是有人能夠受持、讀誦,廣泛地對一切眾生來講說。

【 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 】

不得了!佛陀對這本經實在是讚歎到極處了。要是沒有本《金剛經》也就沒有《六祖壇經》,因為六祖是聽到人念《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才開悟的。佛陀在這裡說:

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你看用了多少個「不可」!

【 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一個人若是悟到本性,那麼他就是佛,因為對於本性的東西他都清清楚楚,這個人就稱為活佛,活的佛,因為你問他什麼他都懂啊!

依《金剛經》明心見性,就是活佛,西藏人講的活佛。可是現代人所說的活佛就很簡單了,活著的人就可以稱為「活佛」。現在人動不動就自己稱為「活佛」、「活佛中的活佛」

,像盧勝彥就自稱活佛了。人家西藏的修持法是沒那麼容易的。那一天夢參老和尚告訴我,西藏密宗里,小孩子若超過十歲就不收為喇嘛了;要成為一個喇嘛,需要二十年的顯教

的基礎。二十年啊!在西藏地區要成為一個大成就者,不是那麼簡單的事,小孩子從小就要背經典。不是像台灣這樣,修上二到五年的密宗,就自封為金剛上師了,閑來沒事就擺

出法器為人灌頂,灌頂法會讓人看得頭昏眼花。所以那天老和尚的開示讓我覺得密宗實在是很了不起,我聽了很感動。小孩超過十歲就不收了,從小就教化,正確的!一般人對密

宗不了解,不是我們所想的那樣。

老和尚說,台灣的密宗變了,不一樣了,「不一樣就是不一樣」,台灣的密宗已經不是本來的面目。真正的密宗不是這樣修的,最起碼要二十年的顯教基礎,所以密宗的大成就者

都是很不簡單的。像宗喀巴大師,通達教義、教理,所著《菩提道次第廣論》十分了不起,把修行分成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修行階段,他講修行要按照次第一一按步就班而

行。像法弘說要學密宗,他已經快三十了,要在西藏人家就不收了,所以我們不是出生在西藏,就大可不必不必搞這些稀奇古怪的花樣,還是要實實在在地念佛。所以說密宗實在

是不得了的,可以說是最上乘的了,但是台灣的密宗就不好說了,所以我們還是要老實念佛。

「『廣為人說,知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思議功德』者,此謂上根器人,深明此經,了悟佛意,持此大乘經典,為人解說。令諸學者,各見自性無相之理,得見本源自心是佛。當知

此人功德,無有邊際,不可稱量也。 」

【心佛頌雲】「 佛即心兮心即佛。 」

佛就是我們的心,我們的心就是佛。

「 心佛從來皆妄物。若知無佛復無心,始是真如法身佛。 」

心是相對於佛來說,佛與心都是用來形容的名詞,都是名相,所以也是虛妄之物,所以說心佛從來都是虛妄之物。因為心跟佛根本就是無一相的東西,不論安插什麼都不對,你要

如何說什麼是心、什麼是佛呢?從來就是一種虛妄的東西,是方便說。這樣你才了解這是真如法身佛。

「 佛佛佛,沒模樣。 」

什麼是佛,沒有一個模型,什麼都沒有,可是充滿了智慧。

「 一顆圓光含萬象。 」

就是說用一顆清凈心、平等心,入於百千萬億的色相。裡面一顆圓光,就是我們的本性,用這一本性入於一切事相,無體之體才是真體。譬如說我們的佛性在心,可是心卻拿不出

一個佛性,只能以無所著的智慧映現出來。當下如如不動,那就是我們本來的面目,它不是死板板的東西,也不是無妄想的東西,但卻是拿不出來的東西。你若是說無,它又是有

;你若是說有,它又是無。

「 無體之體即真體,無相之相即實相。非色非空非不空。 」

無體之體,才是我們的真體。不能說是色法,不能說是空法,也不能說是不空,因為一切法都不是真實的東西。

「 不動不靜不來往。 」

你要說它是動、是靜都不對,它當下是不來往。

「 無異無同無有無。 」

沒有不相同的東西,沒有相同的東西,也沒有有與無的東西,因為本來就是真如的。

「 難取難捨難指望。 」

你取不到,舍不掉,因為本來就是無一切相的。指望,就是指陳,描述、指出來什麼是佛性、本性在哪裡?你指給我看什麼是佛性,什麼又不是佛性呢?

「 內外圓明到處通。 」

到處通,於一切法無所著,內也通,外也通,境界也通,沒境界也通,面臨生和死也通。為什麼?內通、外通、全部都通,這是一定要經過的階段,因為無所著,從而不恐懼死亡

,視死如歸。

「 一佛國在一沙中。一粒沙含大千界。 」

一佛國為大,一沙為小,大的包含在小的之中。意思就是說小能容大。表示無所不通,本性的東西事事無礙。這是華嚴的思想,大能容小,小能容大,事事無礙法界。

「 一個身心萬個同。 」

我們每人有一身一心靈,不論到哪裡本性都是相同的。

「 知之須會無心法。 」

我們若要了解,就一定要領會什麼呢——無心,就是沒有妄想,就是無所住法。

「 不染不凈為凈業。 」

你若是被污染,當然就不清凈;而你若仍然有一個凈的觀念,那麼還是不凈。所以,不染不凈,這才是真正的清凈業。

「 善惡千端無有無。 」

造善也好,造惡也好,在一個聖的心中,無著於善惡,所以聖人只有對眾生的寬恕和憐憫。聖者每天都在討論自己本性的對與錯,而凡夫卻是整天在討論聖者的對與錯,差別就是

這樣。

凡夫整日論他人對錯,猜想、假設他人的用心。像師父今天所講的,人生活在兩種痛苦中,第一個是錯覺,第二個就是假設,這是人類最大的痛苦。聖人不會這樣,他既不生活在

錯覺裡面,也不生活在假設裡面,那麼什麼都障礙不了他,任何境界對他都沒有用,善惡對他沒有影響。你注意看,凡夫就是一直在討論,某某法師有修行,某某法師沒有修行,

某某可能有東西,這個法師持戒,那個法師沒有持戒……整天煩煩惱惱的,結果呢?自己的生死都不顧,專門討論別人的事情,整天都在為別人忙碌。我們哪有多餘的生命整天去

討論別人?「善惡千端無有無」,沒有「有」,也沒有「無」。你看,大徹大悟之人說的話,句句都是明心見性!

「 便是南無大迦葉。 」

這個就是南無大迦葉,就是他的境界。

【黃 檗禪師 雲】「『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聞經解義,如說修行,廣為人說無相之法,令諸學者悟明心地,能行無相無著之行,開發心中智慧光明,離諸塵

勞妄念,共成無上菩提。當知此人,負荷自性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在於身內也。 」

今天要講到九點四十,何以故?因為今天心情很好!(眾笑)喝點水(師舉杯欽),講得都快開悟了!

【 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

佛說:為什麼呢?須菩提,若只有愛好愚鈍法的二乘眾(樂於小法者),那麼他就是執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於《金剛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李文 會 曰】 「『 若樂小法』者,凡夫愚鈍之重,不能聽信,廣學無上菩提;只修福德,六道輪迴因果之法。縱能強學,執著多聞,為人解說;被明眼人覷著,手忙腳亂,

一場敗闕。 」

覷,音 q ù,看到。闕,音 qu è,敗闕,就是失敗、毀掉。意思就是被明眼人看到他失敗、毀滅的下場,就是教我們不要虛偽。

我告訴諸位,有些人在電視上講經,但他不明真理,到最後一敗塗地,因果是很嚴重的!因為他是破佛的知見。至於世間人講經,所講的都是勸善而已,沒有道可言。道是要離相

寂靜才能叫做道,能令我們明心見性的才叫做講道、弘道。如果只是叫人吃素、持戒、拜佛等等,不能讓人大徹大悟,那也不能算是講道。所以世間人長篇大論,只能說是勸人做

善事,勸善而已。我曾經看到電視上有一些人在講經,有居士、有自稱法師的,但是聽下來發現都是重複的東西,繞不出勸善的圈子,怎麼能做到單刀直入地談悟入本性上的東西

?只能算講善,沒有道可講。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是有《金剛經》,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

【 當知此處,即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

為什麼是塔呢?這表示,明心見性的人即等同於佛塔。即為是塔,因為這本經就跟佛一樣,能使你明心見性。所以有經典之處,有因緣就會有人能明心見性,所以就等同於佛塔。

【李文 會 曰】「『在在處處若有此經』者,一切眾生,六根運用,種種施為,常在法性三昧之中。若悟此理,即在在處處有此經也。『一切世間』者,謂有為之心也。『天人

阿修羅』者,天者,逸樂心;人者,善噁心;阿修羅者,嗔恨心。但存此心,不得解脫。『所應供養』者,若無天人阿修羅心,是名供養。」

逸樂心,放逸的心。沒有凡夫的心,沒有六道輪迴的心,這才是真正的供養。

簡單來說,此處是佛讚歎《金剛經》,為什麼佛一直讚歎《金剛經》?因為這本經是教你明心見性,這樣豈不是意味著明心見性才是成佛的根本?!你看對佛對這本《金剛經》的

讚歎到了何等的程度——不可說的功德、不可稱量的功德、我若具說會令你狂亂的功德……十分令人很震撼。佛在別部經典里不曾這樣說過,為什麼?這部經講明心見性,這樣豈

不是意味著明心見性是當務之急?!你縱然不能明心見性,只一味認真念佛,對於本性的東西也還是要了解,你現在不學,到了極樂世界也是一樣要學。你到極樂世界,大徹大

悟,明心見性了,這跟本性不是一樣嘛?跟佛講的《金剛經》還是一樣的。《金剛經》里的法就是極樂世界的法,佛佛道同嘛,講本性的法門,都是相同的東西。所以《金剛經》

地位之重要,正因為諸佛以般若為母,而《金剛經》正是講般若的思想。

「 『即為是塔』者,解脫之性 , 巍巍高顯。故云:即是塔也。『以諸華香而散其處』者,當於解脫性中,開敷知見,熏植萬行。」

開敷知見,開佛的知見。熏植萬行,熏為熏習,不壞事相地修行,熏植萬行就是說雖然明心見性,了解本性的東西了,但是你還是要培福,還是要去修六度萬行,還是要弘法利生

。雖然說法度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可度,但還是要度。

「 即法界性,自然顯現。 」

法界的本性,自然法界性,自然地顯現。什麼叫法界性?就是無量無邊的智慧跟福德。法界,就是我們本來的法身。

能凈業障分第十六

   

【複次,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一段說明,今生讀誦《金剛經》的人,卻有病苦、貧困、下賤,這是因為前世的罪惡本該墮三惡道,今生會受人輕賤、被人糟蹋,也正是因為前世的業。而誦《金剛經》之後,

他的宿業就能消滅,將來還能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簡單而言就是,我們今生若是誦《金剛經》卻還是有種種業障,受別人恥笑等等,這就是在消我們的業障。雖然誦了《金

剛經》,還是受人輕視,這是前世的罪業致使的。

【李文 會 曰】 「此謂若人受持讀誦此經,應合得人恭敬。今復有疾患、貧窮諸衰。」

疾患,就是生病。貧窮,太窮的人,連三餐都難以溫飽。人要是遭遇到貧窮,那是很悲哀的,所以佛陀說「貧窮學道難」。

要講對金錢看得開,說真的,目前做到的沒有幾個人。上次一個辦雜誌的人來,見到師父時頂禮,哭得非常傷心,說他現在為了辦佛教雜誌心力交瘁,因為佛教界都不重視文化事

業,他的意思是希望師父能幫助他。我告訴他這是常住的東西,也不能隨便動用。他說:「我知道!這是十方常住的錢,我一定會首先考慮這一點。」再三請求。我又去向他們的

一個記者求證,看看錢借給他到底有沒有問題,那人滿口答應說沒有問題。然後就開了借據給我,我把現金借給他。

本來是開三百萬的借據,後來償還了兩次總共一百萬,可是還欠二百萬的時候,他就宣布倒閉了!借錢的時候是哭喪著臉,說他是知道因果的:「我是一個受菩薩戒的人,絕對不

敢侵損常住一毛錢。」講得讓你非相信他不可。佛陀常說要慈悲喜舍,何況這是為佛教文化做事,怎麼會吝惜這一點錢呢?如果這幾百萬真能幫助他,就該拉他一把,這也是一種

功德。但是事情終於沒有辦法,還是倒閉了!所以人若遭遇到貧窮,往往就沒什麼廉恥了。

我們人有錢的時候,口氣很大:我怎樣怎樣,我如何有志氣……我告訴你,在你很窮的時候,就是有志氣也伸張不起來,別人叫你怎麼做你就得怎麼做,根本沒辦法。像我讀大學

的時候沒錢,家裡一個月寄一千元來,既要買書又要應付生活,壓力很大,只得去幫人家撿木柴掙點生活費。不過不是撿大木,而是撿小枝的,幫人家整理柴火。那時候我已經教

書了,是幫一個學生的家裡做,他們都叫我林老師。學生一家人很捨不得,他母親受菩薩戒,對我很好,實在是非常照顧我,可是我心想:我到這裡來工作賺錢,若是沒有好好

干,實在是說不過去,所以就很認真地做。一天一百一十元,我記得很清楚,從早上就開始去做,整理柴火一做就是一整天。

人要是被錢逼到走投無路,再下賤的工作都會做,叫我去倒餿水我也肯去,不然怎麼辦?後來又去做家庭教師,很不幸的,碰到一個最難教的,腦筋有一點痴呆。我教他:「除以

一百,就是等於乘以一百分之一。」他說:「老師!為什麼?」我說:「還是留給別人教吧,一個月五千元我不賺了!」沒有辦法,人傻愣愣的,教了老半天也教不會,為賺這五

千元,教得我氣死了。還沒把他教成功,我就先往生了。

所以,人在得勢的時候,或是有錢的時候,口氣總是很大:我一定不會怎麼怎麼樣。我告訴你:等你貧窮的時候,你就一定會怎麼樣怎麼樣了,再下賤的工作你照樣會做(只要不

偷不搶就好),不然能怎麼辦?沒辦法!

你們問師媽就知道,從前我們家境最可憐的時候,颱風一天過去之後,就到處去找哪裡有淹死的雞鴨,然後撿回來剁一剁,再用油炸去掉腥味就開始食用。不管是死雞、死狗或是

死豬,都是些腐爛發臭的動物屍體,照樣拿來吃,不然怎麼辦?

那時候還撿過破銅爛鐵、撿過廢紙。撿廢鐵時,我就看到人家養的鴨子在吃綠色的浮萍,因為放浮萍的盒子是鋁片做的,雖然賣不了多少錢,但是因為撿不到東西啊,我就想:反

正鴨子只會吃,它也不知道,也不會抗議。我就將浮萍倒掉,把鋁盒子踩破,拿了就跑。後面就有個四十幾歲的人從裡面罵著追出來:「你這個臭小子!那是我養鴨子用的,你也

敢偷!」我就趕緊溜掉了。所以說沒犯過偷盜?其實還是有啦,沒辦法呀!撿不到破銅爛鐵就賣不到錢,沒有錢啊!

說到貧窮的經歷,真的足以演上好幾部電影。小時候家裡很窮,我中午就去第九水門撿廢紙。先拿一個大的紙屑箱放在那裡,然後再背個小一點的籮筐到處去撿。因為背不動大的

箱子,就背個小的籮筐,籮筐背起來比我人還高,因為我長得矮,從後面看就只看到一個籮筐在動,看不到前面的人。沒辦法啊,就這樣背著籮筐到處去撿廢紙。後來走到中央市

場的時候,時至中午卻沒飯吃,肚子又很餓,不知道該怎麼辦,就開始想辦法了。我的同伴中有一個阿雄,阿雄的手腳比較利落,體型跟我差不多,比我矮小了一些,不過他跑得

比較快。他說:「益謙(我的俗名叫做益謙),中午怎麼辦?」我說:「我也不知道,你想想辦法好了!」他說:「我想不出來,你的腦筋比較好,你忘記人家都叫你天才嗎?」

我說:「對哦!不然這樣好了,你去偷一些龍眼,然後拿了就趕快跑!」他說:「這主意不錯!」「我呢,就跟在你後面,你邊跑邊故意讓龍眼掉下來,要故意讓龍眼掉下來,聽

懂了嗎?」他說:「知道了。」然後他偷了小販一串龍眼拔腿就跑,我就大喊:「老闆!他偷拿你的龍眼!」老闆拼了命地追他,他跑得飛快,一路上就故意讓龍眼掉下來,我就

跟在後面一直撿一直撿……等老闆抓到他時,龍眼已經都掉光了,被抓到時他就說,「我手上都沒有了,全被後面那個人撿走了。」老闆又問我:「小朋友!你怎麼拿我的龍眼?

」我就說:「我是在地上撿的,又沒有偷拿你的。」老闆想一想,這也算是地上撿來的,好啦!就給你吃好了!事實上也是從地上撿來的呀。沒辦法啊,沒錢就要自己想法子。所

以人只要一貧窮,任何招數都使得出來。也算是我腦筋還不錯啦!所以說我們人是還沒遇到困境,真遇上的話你根本沒辦法。

那時候還經常去吃阿度仔粥,是外國人救濟台灣人施的粥,我常常打趣說那是去吃阿度仔粥。在涼州街那邊有一間媽祖廟,叫做天上聖母,那也算是美國人慈悲,每天中午都會把

面、麥混合起來煮成一大鍋,沒有其它的菜,用那種養豬的面,也沒有把我們當人看啦。等在那邊吃飯的,都是些有殘障的、流浪漢或是有家卻沒錢的,不然就是那些撿破爛的小

孩子,一伙人聚集在那裡,都是沒飯吃的。因為面量煮得有限,去的人有跛腳的、斷手的、凶神惡煞的,還有全身髒兮兮的、嘴巴臭的、牙齒全掉光的、眼睛斜視的,所有人排成

一列隊伍,就像乞丐幫一樣。我總是背個袋子就去那裡排隊了。到時候分給每人一個碗,還不是碗公哦,差不多比碗大一點,又比碗公小一些,分一個『碗爸"給你——最大的叫碗

公,比碗稍大的就叫做碗爸啦。排隊要提早去,不然就會吃不到。吃飯的時候,不會給你盛很多,因為煮的一鍋麵數量有限,慢來的人想要插隊,但大家都不肯讓他插隊。

講到插隊,我長得矮,插隊應該很厲害,可是從隊伍中間鑽進去,每次都被抓出來,不得已只好從後面排起,然後就端著碗,跟著隊伍移動。等面煮出來,一盛上之後我又去從後

面排,盛上之後立刻又去排隊。他不會盛滿整碗給你,都是只盛一點點,然後就換下一個了,食量少的人才剛好夠吃。沒有桌椅,每人端一個碗分點面就蹲在媽祖廟前開始吃了。

我看他們都不怎麼聰明,盛完面之後都傻呼呼的坐下來吃,吃完了才又從後面開始排隊;我可就不一樣了,盛到一碗之後又馬上從隊伍後面排起,隊伍一邊移動,我就開始趕快地

吃,再輪到我時剛好吃完。不這樣就來不及了,面就會被盛光,所以要邊排隊邊趕緊一邊吃。

所以說到貧窮,那時實在是窮得非常徹底,真不知道要怎麼形容了。所以我的胃腸病會惡化到這種程度,常常會抽筋、痙攣,用中醫、西醫治療到現在還是不能痊癒,跟這也不無

關係,這也是前世的業。

「 反為人所憎惡。 」

反而被人所憎惡。這也是各人前世自作的業,也不必怎麼怨嘆。若要論苦日子,你們的日子再窮也窮不過我。

「 世人不達先業,將謂誦經為善即無應驗,遂生疑惑。殊不知若非經力,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折三途之報,速得無上菩提。」

「折三途之報」,照理說要墮三途的。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 祇 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

現在要說福報的比較。佛告訴須菩提,自己過去供養諸佛無量阿僧衹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就是經過。供養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那是不計其數的,可以說是布施遍滿三千

大千世界,捨身數如微塵。悉皆供養承事,供養無數諸佛。無空過者,一尊佛都沒有遺漏。

【 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 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

千萬億分 ,還不只是百分之一,更是千萬億分之一。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就算用任何比喻都無法描述。這段話的意思是從反面講,佛說他供養無量諸佛,還不如我們誦《金剛經

》千萬億分之一的功德,所以這本《金剛經》的功德,實在是無法稱說的。原因如下面所說:

【李文 會 曰】 「 造寺寫經、供養布施功德,只獲人天小果,實非功德也。 」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

首先你要受持讀誦。你只有悟才有辦法,要悟才能受持、讀誦。若能受持《金剛經》的無相之法,你自然就沒有煩惱了。

【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即狂亂,狐疑不信。】

狂亂,就是不相信,而不是喪心病狂。意思是說,你能受持、讀誦《金剛經》,我若是說出其中全部的功德,這功德大到你聽了也不敢相信。狐疑,狐性多疑,狐狸本性最易懷疑

【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

如果在「經義」中間把加兩個字「般若」,變成當知是經「般若」義不可思議,意思更清楚,指這本《金剛經》的般若道理不可思議。

【果報亦不可思議。】

「果報」之前再加兩個字「將來」,道理更明白:指將來的果報更不可思議,是能夠成佛的。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要怎麼安住呢?要如何降伏我們的心呢?

【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

「生」就是發。若是有人發無上正等正覺之心,應當發什麼心呢?下面:

【我應滅度一切眾生。】

滅度就是度脫的意思。滅掉一切煩惱,度一切的苦厄,叫做滅度。我應該滅度一切眾生。

【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者。」回頭看:「善現啟請分第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先前這一段跟這一段就是互相呼應。

現在再翻回來,

【李文會曰】 「當生如是心者。謂二乘之人。執著諸相。起諸妄念。如來指示其心常空寂。也就是無一切相。湛然清凈。」

【黃檗禪師雲】 「我應滅度一切眾生者。佛言:我今欲令一切眾生除滅妄心。令見真性。」

【白樂天雲】 「湛然無他念。虛靜是吾師。」

「白樂天」就是白居易。

湛然就是很淡泊的,平實、平淡、平凡,就是一種淡然。「虛」就是退步、空一切,你一直退步,一直學吃虧,不一定是吃虧的人哦。他一直占我們便宜、一直害我們,他也不一

定會過得比我們好,這是說真的!所以 不管任何時候,因果都會幫你安排得妥妥噹噹!「虛靜」,能夠保持這個心一直空寂。所以虛靜是吾師。

【圭峰禪師雲】 「覺諸相空。心自無念。」

我若是覺悟一切相都是空,心自然無念。離諸一切相,離諸相即是諸佛。

「念起即覺。覺之即無。」

因為你無念,就無一切妄想,你若是起心動念,你就要馬上覺、觀照,覺悟之後,覺之當下就無。能所雙亡無一切法可得。

「修行妙門。惟在此也。」

修行的妙門,就是這幾個字而已。

廣欽老和尚,他要入涅槃的時候說,當然他是已經證果,悟到本性的了不起的聖者,他說:「不來亦不去,沒有事。」我也有悟到,老和尚說的是這一句,我要說的是另外一句:

「一切事情從來不曾發生過。」你慢慢去體會我悟到的這一句是什麼意思,你們慢慢去體會。因為發生的當下就是無,而我們卻一直認為這是實在曾發生的事,所以就一直煩惱。

而我已經悟到了,我認為世間本來就沒有發生過任何事情。這是我今天的心境,所以,「覺之即無,修行妙法,惟在此也。」

【慈受禪師雲】「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此謂不可見有眾生。是自己度者。若有此念。即著我人眾生壽者四相。即非菩薩清凈心也。」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為什麼呢?實在是沒有任何的法,無有法才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若是有法,那麼這就不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簡單來說,無一切法,才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即非菩薩者。謂二乘之人。執著我人眾生壽者四相。實無有法者。謂初悟人。尚有微細四相也。但少有悟心是我相。」

微細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仍然有這微細的四相。感覺有所悟,就是還有我相存在。

「見有智慧。能降伏煩惱。是人相。見降伏煩惱。竟是眾生相。見清凈心可得。是壽者相。」

所以六祖的解釋跟別人完全不一樣,都是攝於一念之間。

「不除此念。皆是有法。故云: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我常常告訴諸位:我們為什麼不試著做一天佛陀看看?你明天試著去做一天佛陀,看你是要用廣欽老和尚那句話:「不來亦不去,沒有事。」或是要用師父這一句「不曾發生過任

何事情。」天地之間未曾發生過任何事情,這都是業力、無明在鼓動而已,都是沒有實在性的東西。你明天坐下來時,你就空一切法,心量放得很大,也不必論大小,就是無念,

無念,無念……。而有些人無念也定不下來,要他保持無念,他就想東想西,不能空一切法,沒關係!想東想西也沒關係,不執著就好了,培養在念頭當中去掉這個執著性,那麼

這就變成妙用,其實妙用也是有念頭,只是這個念頭有過濾,去掉這個雜質,就變成清凈的念頭而已。你明天試著做一天佛陀。做一天佛陀就是說,一切相不可得、不可說、不可

思、不可議,不著一切相,離一切相即名諸佛。這樣念:離一切相即名諸佛,離一切相即名諸佛……。好好地參,好好地用功,就是不要被境界染著,境界一來就抹油保護自己,

抹油就代表有智慧,沾染不了我,你做一天看看,沒有煩惱的情形是如何,不要回想過去,不要希望未來,也不要怨嘆現在。這樣地去做一天佛陀,修理佛陀,把他修理好,將心

修正、調整正確,這樣就很好過,很輕鬆了!所以我常常說,奇怪!人家怎麼說修行很困難,我怎麼覺得修行很簡單!

下面說,執著煩惱就是眾生,放下煩惱就是佛陀,所以說:實在是無法,才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你若是有法,你就有著,就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簡單來說,你想發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一定要空一切法——也就是離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

你的意思是如何呢?如來,佛在過去然燈佛時,是不是有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呢?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沒有!世尊!就我須菩提所了解佛陀所說的這個空的道理,絕對沒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可得。因為無一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

對!就是這樣。這很契合如來的意思,確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就是這麼簡單,不過說真的,講歸講,我也是煩惱幾十年的人。所以我現在會說很簡單,是因為這樣一直看經典、在社會上不斷的磨練,自己用智慧觀照,慢慢慢慢地把煩惱放下

,我才了解一切法不可得,不然我過去也是一個很執著的人。

我常常說,我今生要是沒有聽到佛法,我就很凄慘了!我是不是告訴過你們,有一次跟吳金松,撿到一百元,他不肯跟我平分。我說:「你要跟我一平分哦!」從前的人撿到錢沒

平分的話,都會告訴大家。所以說連一百元都看不開的人,今天能做大法師,實在是不太可能。但是有佛法的話,凡夫就慢慢會改變。事實上到現在還是凡夫啦,不過所過的日子

,已經比較不會有障礙了。人家說我度量很大,大慈大悲,我也沒有這種觀念,這本來就是我應該要做的,對徒弟慈悲,這也是應該做的。跑去蓋四十二甲的道場,這也是應該要

做的,樣樣都是應該做的。誰叫你要做師父,不然你就不要收徒弟嘛!既然把孩子生下來了,就要養他、教育他嘛,不然你生小孩做什麼?對不對?把孩子生下來之後,就放著不

管,這樣大家都敢生小孩了,我也敢生了。你為人家剃度了,把人家的頭髮剃了,卻不教人家,人家的父母親把他養到這麼大了,書也讀這麼多了,他來跟我們出家,我們就真的

沒有一樣可以教人家?說真的,也是沒什麼能教啦。但是以世間法來說,確實要有智慧。所以我不曾在想:我對徒弟是多麼慈悲,或者是說我施捨了多少,我為了徒弟是多麼忙碌

。像有時候去山上碰到下大雨,又沒有帶雨具,回程的時候因為淋了雨,就會覺得一陣頭疼,我也不會想,這些徒弟怎麼樣……。我不會想這些,從來沒有,人總是活在一個權利

跟義務之下,這個是我的責任。

所以我們人要解脫很簡單。你若是常常說:這是我的責任,我應該這樣做,無怨無悔。你是什麼責任,你就應該要完成。你負責廚房,你就不能怨嘆,廚房就是你的工作。你是會

計小姐,你就要好好地幫人作帳,這個就是你的工作。或是做父母親的人,像電視新聞經常在報導,父母親打小孩,把小孩打成殘障了,那真是很可惡的!因為夫妻吵架,就將他

十三歲的女兒,還有十一歲的女兒,全抓去關在計程車裡面——這個先生是在開計程車的——他把小孩關進裡面之後,在車子里潑汽油、點火,三個父子全被燒死了!你們有沒有

聽到這則新聞?所以說,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談起來,大家都責備他,但是你想想看,他就是因為沒有學佛。所以人的貪嗔痴,像定時炸彈一樣,什麼時候要爆發都不知道

,你會害死多少眾生都不知道。你看柬埔寨的戰爭,內戰的四派,打到現在已經一、二十年了,還是繼續在打。譬如現在我跟你沒有來往,我就在中界埋設地雷,至少都是埋設五

十萬顆呢,碰到下大雨,被雨水沖刷,地雷就流向田裡,當農夫在耕作時,腳一不小心踩到,地雷就引爆了!目前來說,柬埔寨斷手斷腳的有好幾萬人,目前全世界的腳斷掉的人

,最多的就是柬埔寨,就是因為踩到地雷。 所以人為了派系的觀念,為了一已私見,所造的業是不計其數。假設我是總統,我是四個人中領導的一個主腦者,我下命令去埋設五

十萬個地雷,你想想看,那要造多少業!埋設五十萬個地雷,地雷一炸開,被炸成斷手斷腳的人,那都是我的罪過,你想想看!所以我們人怎可能不會出生做畜生被宰殺呢?哪有

可能不會呢?不可能的事!你看我們人在造那種業,實在是很可怕!非洲的衣索匹亞,本來是非洲最富有的國家,結果因為內戰、饑荒,打到現在使得衣索匹亞,每一天兩千個人

死亡在飢餓當中!

所以我常常告訴你們:我們人若是今生有修福報、有布施三寶,你可要很注意地聽!若是沒有往生極樂世界,來生讓你出生當國王,那你就凄慘了,你就完蛋了,你就難以善終了

!真的!翠珠你要很注意了,我不騙你,像你施捨心這麼大的人,你來生要很小心,真的!一定要往生,不往生是一定很凄慘的。來生絕對是當國王的,當國王的話,下令埋設一

百萬個地雷,結果是一個翠珠國王下命令的,那就完蛋了、慘了!她不知道前世曾經來講堂修行,今生得福當國王了,她不知道啊。所以說我們人若是知道要來學佛,你就一定要

達到目的,就一定要往生極樂世界,成佛作祖, 你絕對不能希望說:我來生要再來,像慧律法師這樣拉肚子。該死了,你真是可憐了!

不知道為什麼,有些人很羨慕師父,很奇怪。今天,我就接見了一大堆要供養的人,我對供養也頗有興趣,信徒一個個地走過來,輪到從台中來的小姐時,她說:「師父你好英俊

!」帶隊的出家人急忙說:「亂講!要說莊嚴。」告訴她應該要講莊嚴,然後就把她拖到一旁去了。再英俊的人,拉的屎也是臭的,不見得有多漂亮,都一樣啦。

所以我們要冷靜,離一切相即名諸佛,就是這樣。 學佛就是一定不到目的絕對不罷休,你千萬要記得!我們在台中,老師就是重複地一直交代我們,白天可以不吃飯,晚上可以

不必睡覺,唯獨早晚二課絕對不能不念佛。看看老居士怎樣交代我們的,因此再三勸導我們。

【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李文會曰】 「若有一切法。是有一切心。故云:即非佛法。若無一切法。是無一切心。云何不是佛。」

【龍牙和尚雲】與我授記。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者。如因智慧而得見性。若有能所之心。即是有法可得。性同凡夫。如何得授記耶。然無記可授。是名授記。若於心上。無纖粟

停留。即是無法可得。自性清凈。故云:來世。當得作佛。」

他無一切法,當然來世就得作佛。纖就是細,小的絲線叫做,纖粟就是小米。連像絲那麼一點點、像小米那麼細小的相,都不能停留。

【慈受禪師雲】 「一顆靈丹大似拳。服來平地便升仙。」

這個「大似拳」就是我們的心臟的意思,簡單來說,就是我們這個心就是靈丹妙藥的意思。平地就是平等心,「平」當作動詞,平地就是使一切都平等。這個「仙」就是佛的意思

。佛稱為大仙嘛!意思是說你若是能將這個心擺平它,你就能夠作佛。

「塵緣若有絲毫在。蹉過蓬萊路八千。」

「蹉過」就是錯過的意思,「蓬萊」是一個仙境的意思。意思是說,你若是仍然有起心動念,一念看不開,仍有一念掛礙,那麼你就不能接近仙境,也就是佛的境界,離佛的境界

還有十萬八千里。

【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什麼意思呢?什麼叫做如來?就是諸法如義。

這個注意聽,諸法如義就是如如不動,但是歷歷分明,就像太陽的光這樣子照射下來,它不管環境如何變化,不管是陰天或是艷陽天太陽的光就是這樣地照射;高樓大廈、很深的

坑洞陽光也一樣普照,完全一樣。所以諸法如義,「如」就是自性空,當體即空,無法不如。不需經過語言、思惟,當下他就完成那個解脫之道。講當下也不對,當下還有剎那的

觀念,這個「當下」是不得已的,不得已之下用不得已的形容,只有講當下。你若是不講當下,你就無法形容,不然你要怎麼解釋呢?

所以這個「即諸法如義」太棒了,這個「如」字,即是永恆不變。一個人要是能保持這個心如如不動,諸法就自然清凈。所以師父常常告訴諸位,擺平了內在的世界,你就擺平了

外在的世界。眾生是希望要除掉那個惡的境界,他才能夠得到快樂,那麼你除到什麼時候呢?你想除掉這個惡的境界,認為除去之後,你的心才能歡喜,這樣變成你只是一直想除

境,又怎麼能得到快樂呢?!

我來舉一個很簡單的要例子,譬如說我們娶到一個每天晚上七八點就去睡覺直到日上三竿才起床的懶惰惡媳婦。而做婆婆的人很有責任,過去經歷那麼艱苦的生活,娶了一個媳婦

,卻不能跟自己同心。這個媳婦又很懶惰,除了內衣褲自己洗以外,其餘的衣服就全留給婆婆洗。接下來的日子裡,這個婆婆就很生氣了,她們家裡又很富有——這是真有其事,

不是在講故事,是事實哦——這個婆婆整天就是這樣氣憤。她的信天主教的,但是天主都沒有教她解脫的思想,天主只有教她每天祈禱:祈禱我這個媳婦早點死,能夠快點離開我

。結果她祈禱了一、二十年,她的媳婦也還沒死,還是沒能解決問題。她信天地教也很久了,但還是被媳婦氣得要死。

有一天她的朋友說:「我拿師父的錄音帶給你聽聽看。」她說,「我對那個沒有興趣啦。」於是就拒絕了。朋友說,「不然就放在這裡好了,就算我送給你啦,不管你現在要不要

聽,以後有空的話就聽聽看吧!」

有一天,她覺得很無聊,大家都出門了,也沒有吵架的對象了,她就想起:朋友送了我一些錄音帶,不如拿來聽聽看吧!她就聽到這麼一句:「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她聽了

之後,自己一直鼓掌,高興了好幾天!還一直說:「我怎麼會這麼笨!」這個老太婆是北京大學畢業的,是何等動物,她不是一般的老太婆,但是娶到一人惡媳婦,每天就是氣憤

,信天主教信了幾十年,始終沒辦法打開這個結,一直禱告上帝,還是沒辦法啊!她聽到師父這一句話,馬上包了一個紅包來。所以,錄音帶若是不斷地流通,我的紅包也會不斷

地來,因為聽完之後,他就會包一個紅包來。來的時候不但供養,又連聲感謝,現在每天都在聽錄音帶,她說:「這些道理實在非常好!」對啊!本來就是這樣啊,你一直想改變

對方,他若是不肯讓你改變,你豈不是氣都氣死了?那不是辦法。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這是千真萬確的道理。不過有些人是自己很沒有水準,又常常罵別人沒有水準,就像瘋

子又老是罵別人瘋子一樣。

所以說這個佛法實在偉大,一句話就能改變人生觀,你就能過著非常快樂,就障礙不了你。而我們人就是可憐。信佛的人,是世間最大福報的人,最有錢的人!他雖然很貧窮,住

在茅蓬裡面,他也是世間最富有的人,真的!這是無量無邊的財富啊!所以有一個人來以這裡,前幾天有一個人來這裡,他不懂,碰到師父時說:「師父!師父!我想跟你們買一

本《金剛經》。」我問他:「你想出多少錢才買得起《金剛經》?」當然我這樣說,他還是不能開悟,他說:「每本不是都有固定的價錢嗎?」我說,你要出多少價錢?意思就是

智慧要如何買得到呢?

【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

這段要注意聽!為什麼叫做無實?為什麼叫做無虛?如果說,虛是對實講的,實是對虛講的,在絕對的明心見性的本體裡面,是不能落入對立的,實、虛是對立的,世間人不是著

有就是著空,這就是外道。假設一個神、一個主宰,而他都沒有想到神誰在主宰。譬如說中國人說盤古開天,那麼盤古是由什麼人創造的?是不是他的父母親生下他的?!盤古住

在哪裡開天的?他住的地方,是什麼人為他開天的?他站在哪裡創造天地萬物?所以我常常問基督教、天主教徒兩個問題:「上帝創造天地萬物,請問上帝站在哪裡創造?他站的

地方是誰創造的?」對方聽了馬上愣住!「上帝是萬能的,請問他能不能創造一個自己搬不動的石頭?」你注意聽!如果說他能夠創造,而自己搬不動,而如果不能創造,那不是

萬能的,兩邊都是死棋。他碰一我,他就該死,他就無言以對,我也不必跟他講太多。我們佛教所說的就很有道理:佛是大能,很大的能力;他並沒有說萬能,說什麼都有辦法;

他也不能改變眾生,佛也只能顯示我們本體界大的能量、能力,他又不能成為萬能;成為萬能就無所不能,這個道理完全很矛盾的。可是一些人還是信得很高興。他們常常說:「

師父都經常批評別人。」我說這不是批評,你道理搞不清楚,豈不是連路都分不清楚了。譬如說有十條路,我要先了解這十條路是通往哪裡啊,你怎能說我是在批評,這樣講就不

對了,難道真理就不能拿出來互相了解一下嗎?譬如說我今生是有福氣信了佛教,我若是信了一貫道,我不要拿出來討論,自己也搞不清楚對錯,就這樣迷迷糊糊下去喔,不能這

樣的,愚痴的人才會這樣,你學佛是感性還是理性,還是智慧呢?要是只論感性,一貫道的人對我很好,每天來我家泡茶,我生了小孩大家都很照顧,又很幫助我,還找我一起來

聽經聞法。這是感情的束縛,哪有人學佛是學這樣的?就算今天一開始是信一貫道,我生了三個小孩,大家非常照顧我,或是一次拿一百萬給我,或是幫助我,我照常信佛!為什

么? 真理之下不講人情的。這是無上的覺悟,怎麼可以說,因為他對我好,我就不敢由一貫道改為佛教,哪有這種道理?那麼你到底是學道還是學情啊?你是在學道,道叫做解

脫啊,情是一種束縛啊,這樣你就變成被人情所束縛了,他對你好,你就不敢脫離出來,哪有人這樣的?講的沒有道理,你就應該出來啊!

【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李文會曰】 「一切法皆是佛法。涅槃經云:佛即是法。法即是佛。」

佛就是覺悟的人,當下他就是法。

【馬祖雲】 「一切眾生從無量劫來。不出法性三昧。長在法性中。著衣吃飯。也談祗對。」

有人說:奇怪!師父!這個北港的「媽祖」怎麼也在這裡?哎呀!不是這樣子的啦!「馬祖」是指道一禪師,這是佛教中有名的禪師。媽祖是多一個「女」部。「談祗對」也就是

對話。

「六根運用。一切施為。儘是法性。」

眼、耳、鼻、身、意的運用。

你看!本性都不離當下。

「不解返源。隨名逐相。」

我們眾生就是迷。「不解返源」,也就是不能迴光返照,拚命地一直追求外境。「隨名」,隨著一切的名相。「逐相」就是追求一切的外在虛妄的東西。

所以師父昨天才說:人有兩大的痛苦,第一個就是錯覺,第二個就是假設。人如果生活在錯覺跟假設當中,是人生最大的不幸。因此感情的定義叫做迷茫,感情就是一種錯覺,就

是無明的意思,生活的定義就是摩擦。所以我們是隨名逐相,跟隨這個名、追逐這個相。那麼你看普天下之人,哪一個不是落在這裡面?有錢就想娶老婆,娶完老婆,妻賢子孝,

再來就想要名,就想選個什麼了,開始要為民服務了,就開始投資他的生命,追求到最後,什麼也沒有!自己迷迷糊糊,看到出家人,又不知道要恭敬,還說出家人很可憐。

有一天有一從美國回來的小姐,因為聽別人提起我,就想來了解一下,所以就來到我這裡,我剛好休息。她就在樓下等,邊等時就邊看一本慧律法師簡介。休息時間過了之後,我

把門打開,然後她來問:「師父我可以進來嗎?」我想已經三點多了,這是接客的時間,每天三點多是我接客的時間。那麼她就進來坐下了,她就說:「師父!我看到你這個簡介

,你是很偉大的人嘛,又沒有任何缺陷,為什麼要出家呢?」現在她的觀念就是認為,就是一定要有問題的,戀愛失敗的啦、事業倒閉的啦、腦筋有毛病的,才會走出家這條路的

意思。她覺得很不可思議!她坐在那裡,我就問她幾個簡單的問題,我問她:「你從哪裡來?」她說:「從美國來。」「你住哪裡?」她說:「住 Houston 休士頓。」我又問:「

那你將來做什麼?」她說:「我現在準備開服裝。」我問:「再來要做什麼?」她說:「繼續開。」我問:「繼續呢?」她說:「師父為什麼一直問同樣的問題?」我說:「人一

定有將來的,時間一定會到來嘛!」我問:「再來你要做什麼?」她說:「結婚、生兒育女啊!」「再來呢?你說來讓我聽聽看。你會不會老?」她說:「會!」「你會不會死?

」「會!」我說:「那你的感想認為怎麼樣?」她說:「每一個人都這樣子。」她現在的觀念就是這樣,大家都是這樣,這說明:就是因為大家都是迷惑,所以萬人皆迷,唯我獨

醒。

她的感觸很大。沒想到這個出家人這麼會說話,她好像是美國的什麼碩士——若是論體力我是輸人家,講話我就很厲害了,反應很好,只是沒去當小偷而已,當小偷我也是一身的

功夫。所以說,我們人,你看讀到碩士、博士,他還是誤會出家人,根本不知道出家是什麼意思,完全不知道。不解返源,所以隨名逐相嘛。

「迷情妄起。造種種業。若能一念迴光返照。全體聖心。何處不是佛法。」

【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 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須菩提!佛所說的一切法,當然自性本空,本來就不是一切法,所以才真正叫做一切法,是故方便說一切法。因為一切法,常自寂滅相嘛!

【李文會曰】 「謂於諸法。心無所得。了諸法空。本無一切法也。」

【法華經雲】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故古德云:用即知而常寂。不用即寂而常知。方契妙覺。是故名一切法也。」

【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

譬喻我們的身體高大。

【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即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如來說人身高大,最大的就是無身,沒有身體,才是叫做真大,如來說我們人的身高大,像法身那麼大,這是因為法身就是無身,即為非大身。佛說人身長大,只要講得出來,就

不叫做大,所以即非大身。但是真正的大,要無相才叫做大,是名大身。

【李文會曰】 「色身有相。為非大身。法身無相。廣大無邊。是名大身。黃檗云:虛空即法身。法身即虛空。是名大身也。」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即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李文會曰】 「即不菩薩者。二乘之人。若有煩惱妄想。不能除滅。即同凡夫。滅色取空。不了色性。即非菩薩。」

「色」就是外境,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解脫就要當下,一切的外境沒有永恆,當下你就是要解脫,你若是不了解色性本空,不了解一切境界本來就是沒有,當然你就不是菩薩。

【凈名經雲】 「色性自空。非色滅空。」

色當下就是空,不必除掉這個色,滅掉這個空。不是這個色法,除掉這個空的對立,色滅空就是對立的意思,空當體就是色,色當下就是空。

「如病眼人。見空中花。無有是處。」

因為眼睛生病,所以見到空中有花,而實際上並沒有。

【李文會曰】「實無有法。名為菩薩者。一切空寂。本來不生。不見有生死。不見有涅槃。不見有善惡。不見有凡聖。不見一切法。是名見法。正, 見之時。了無可見。 即是菩薩

。故云:實無有法名為菩薩。」

實在是沒有一法真正稱為菩薩。師父剛才跟諸位說過,我今天悟到的道理,就是不曾發生過任何事情,就是這樣子。我們今天的煩惱,就是每天都認為有事情發生。我現在把我看

到的就告訴你,你要在內心裏面若是能運用師父跟你提示的這些東西,也許你的煩惱就能減輕,很大的事情發生,你內心裏面就想到:師父的見地就是說,不曾有發生過任何事情

,因為發生也會消失,這種事情永遠不會再發生,那麼本來就沒有事,所以這一句也是佛法。

【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佛說:須菩提!菩薩若是作這種念頭:我要來莊嚴佛土。表示他有著相,是不名菩薩。何以故?莊嚴佛土就是要具足福與慧啊,而福與慧都是無相的,本來就具足的,你若是說:

我要莊嚴。就有所著,這樣就不名菩薩。何以故?你若是執著要莊嚴佛土,你就不是莊嚴,因為你的福與慧就不能盡虛空遍法界,你要連莊嚴凈土之名都沒有,才是真正叫做莊嚴

。通達無相之法者,才能稱為真正的菩薩。

【李文會曰】「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提者。妙定經云:若人造得白銀精舍。滿三千大千世界。雖有無量布施福德。謂心有能所。即非菩薩。不如一念無能所心所得功德。勝前功

德。百千萬倍。即非莊嚴。是名莊嚴者。實無有法。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豈復取莊嚴相。如是即消遙。」

逍遙就是自在。如是就是自在。

「自有無纖毫掛礙。云何是莊嚴。云何不是莊嚴。故云:即非莊嚴。是名莊嚴也。通達無我法者。」

我們連一點點絲毫掛礙都沒有。無一切法。

「於諸法相。無所滯礙。」

無所滯礙就是不要被阻塞,譬如水溝若是阻塞,就不能暢通,發臭了!

「是名通達。若作有所能解。是名我相。若作無所能解。湛然清凈。是名無我。故云:真是菩薩。」

「僧問馬祖云:作何見解。即得達道。」

一個僧人問馬祖道一禪師。

「答云:自性本來具足。但於善惡事上不滯。」

不要在善、不要在惡停頓。不滯就是不要停頓,也就是不要執著。

「方喚作修道人。」

所以我才告訴諸位,一般人叫做修善的人,就算台灣省來講,也找不到幾個真正叫做修道人。於善惡之境不取不舍,是名修道人,所以你看,台灣省修行人這麼多,那叫做修善之

人,不叫做修道,他沒有這個明心見性的思想嘛!

「取善舍惡。觀空入定。皆屬造作。」

太棒了!「取善舍惡,觀空入定」,這都是造作,還有能所嘛?!

「更向外馳去家轉駷轉遠。」

「去家」就是離開本來的地方,「家」就是本來的面目,離開本來的面目愈來愈遠。

「一念妄想。便是三界生死根本。但無一念。是除生死根本。即得法王無上珍寶。」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 世

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這一段就是說佛有具足五眼,這若是要以物理學來講,就是佛在任何的幾度空間裡面,都可以很清楚的。譬如說肉眼,凡夫;天眼,二乘人;慧眼,淺位菩薩;法眼,深位菩薩;

佛眼就是諸佛。簡單來說,各種階層佛皆能悉知。因為佛證得同體大悲,所有的五眼他完全具足。

【李文會曰】 「一切凡夫。皆具五眼。而被迷心蓋覆。不能自見。若無迷心妄念。如得翳障退滅。」

五眼被障蔽了。翳障,眼睛有毛病叫做翳, 「 翳障退滅」就是說眼病痊癒了。

「五眼開明。見一切色也。內外空寂。名為肉眼。見自真性。是法平等。名為天眼。見自性中。般若之智。名為慧眼。見諸色相。心不動搖。見一切法。無一切法。是一切相。無

一切相。是名法眼。」

通達一切法,叫做法眼。

「見前際無煩惱可斷。中際無自性可行。後際無佛可求。三際清凈。是名佛眼。又云:若以無相為法身者。名為慧眼。而見如來。指空論有。假立名相。名為法眼。而見如來。若

了有無。即非有無。二邊寂滅。」

我們了解有跟無,當然有跟無就不存在,所以即非有跟無。兩邊就是有無這個兩邊皆寂滅。

「全體法身。周遍法界者。具足佛眼。而見如來。」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

多不。甚多。世尊。佛 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

佛說:須菩提!在你的意思認為如何呢?恆河沙中所有的沙——佛常常用恆河中的沙作比喻——佛說是不是沙呢?是的,世尊!如來說這是沙。須菩提!你的意思如何呢?譬如一

條恆河中所有的沙,把每一粒沙當作一條恆河,那麼這麼多條恆河的沙粒數目的佛世界,是不是很多呢?須菩提說:甚多世尊!佛告訴須菩提,這麼多的國土的所有眾生的種種妄

念,如來全部了解。因為佛是一個大徹大悟人。

【李文會曰】 「恆河沙數者。欲明眾生。有種種妄念。故舉無窮之沙。以為喻耳。」

要來計算眾生有多少,實在太多了!

【楞嚴經雲】 「琉璃光法王子。觀世間眾生。皆是妄緣風力所轉。」

琉璃光法王子,觀這個世間的眾生都是妄緣,因為虛妄的緣,風力就是外在的風,這個風力就是一種業力,風就是由業力所轉變而來的。

「觀世動時。觀身動止。觀心動念。諸動無二。等無差別。」

動止就是它的動跟停,觀這個心,動的念頭。一切煩惱,當下就是本來的面目。

禪宗有一句話:「體取無生,成道速矣。」你若是體悟到這個無生,無一切法,那麼成道就很快了!若不體取無生,直接了當,動經千劫,焉不能成道,還是不可以成道。你若是

不能體取無生,沒有辦法!

「此群動性。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十方微塵。顛倒眾生。盡同一虛妄也。」

【李文會曰】「若干種心。如來悉知者。眼耳鼻舌身意。若起心動念處皆是國土。於國土中。所有眾生。若於種種差別之心。心數雖多。總名妄心。既覺是妄。故云悉知。」

【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佛說:為什麼呢?因為這些心本來就是清凈的,但是因為迷惑了,所以如來說諸心,都不是真正的心,而方便說是心。

【李文會曰】 「覺妄這心。即是非心。」

覺悟到虛妄的心,這才是真心,所以不是心,不是世間所說的心。

「本無妄念。不起妄心。即是自性本心。故云:是名為心。即是菩薩心。亦名涅槃心。亦名大道心。亦名佛心。」

【臨濟禪師雲】 「故臨濟云:若一念心能解縛。此是觀音三昧法。」

其實我告訴諸位,修行實在是很簡單,你偏偏要說很難,若一念心能解縛、能夠放得下,你悟到一切法不可得,當下一切法不生不滅、不來不去的東西,那麼就束縛不了你。這就

是觀音三昧法,那麼你就具足慈悲心。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過去人家常常說到一個故事。有一個禪師,也就是參禪的人,希望修行能夠成就,就到處行腳參訪。有一次,他來到一座山下,肚子餓了,正巧遇到一個賣面的老婆婆。老婆婆說

:「我今天供養你,我問你的問題,你要是回答得出來,這碗面就供養你。」禪師想:自己修禪多時,應該沒問題。老婆婆說:「你今天要來吃我的面,你是用過去心吃,或是用

現在心吃,或是用未來心吃這碗面呢?」禪師頓時啞口無言!他想:我參禪參這麼久了,卻抵擋不住個小角色,被一個老婆婆一問就啞口無言,又老是自稱在參禪,結果這個老婆

婆就是親近山上的禪師。禪師想:一個老婆婆就有這種功夫了,要是山上的師父那得了!也就是說看學生的程度,就知道師父有多厲害了!

我教過的徒弟中,還沒有人到這種程度。以後你做生意就可以說:我師父問:你用什麼心來吃我這碗碗粿?路上常有人推著車叫賣:新竹、草湖芋仔冰,常常有人推著車叫賣,賣

土窯雞啦,我今天要是沒有出家,可能也推著車在叫賣了。所以我們經常說到這句話: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李文會曰】 「謂三世心。無性可得。故可從緣而生。」

既然無性可得,你安住於無住之處就沒錯了!所以對緣來說就有外境。

【肇法師雲】 「聞說諸心。謂有實心。故須破遣。明三世皆空。故云: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虛妄。三世推求。了不可得。」

既然我們都知道,這是妄想心,你為什麼還要執著你自己的觀念呢?為什麼聖人教化的觀念你還是容納不下呢?仍然執著你的見解呢?

「故云:若悟無相無事。平常真心。即法體空寂。不生不滅。湛然清凈。豈有前念今念後念可得也。」

所以前念、後念、今念,這都是假設的。

【馬祖雲】 「道不用修。但莫污染。」

這句話太棒了!有修就不是道,道不能修,造作即是非道。太棒了!但莫污染就是一切法不受,不能去接受境界,接受境界就染著了。因為空一切法嘛,你只要不污染就是什麼都

放得下。你什麼都放不下,這個叫做污染。你執叫做污染嘛,但莫污染就是只要你不執著,身、口、意全部空空蕩蕩。

「何謂污染但有生死。造作趣向。皆是污染。」

造作趣向,有一個過去心、有一個現在心、未來心,有此可造作,有功德可得,全是妄想心,只要你有一切造作,皆是污染。所以我常說:我們從小的教育,一直到大學研究所,

就是沒有開佛法課程,所開的都是生死法,教我們的「學生」,學習如何生活、生存。我們從小一直讀書,讀到長大成人,就是都沒有這樣說到:一切造作都是生死法。

所以我們學佛以前,所讀的書大部分都是這樣。當下我們若是能夠了解一切文字、事相全是假想,就不會讓我們痛苦這麼多年。中國是一個很奇怪的國家,在美國、英國,包括哈

佛、牛津、劍橋大學、威斯康辛大學,包括一切國家的大學都有這個神學院,都有宗教學院, college 研究宗教思想的學院,輔仁大學就有宗教學系,它就有研究宗教,所以有修

女來參訪師父,很好!能有這個宗教交流,修女要來聽出家人開示,那是不可思議的事,可惜來的時間太短了!但是我們台灣的一切大學,竟然沒有宗教學院,對於生死的大問題

完全不了解,你就算是國家的那一些官員,官位很大的(肝腫大諧音),長庚(醫院)差點就不收的,他們也是不懂。都是名跟利的東西、執著的東西。所以說:造作趣向都是污

染。今天這個世間的人,若是沒有聽到佛法,看他要怎麼擺平他的煩惱,真的沒辦法。

我小的時候曾經去士林撿破銅爛鐵,那個時候很窮。去撿破銅爛鐵的時候,推著一輛三輪車,內心裡都這樣想:家裡很貧窮,我要好好地認真地撿廢紙、撿破銅爛鐵,幫忙家裡賺

點錢。然後就拿著籃子,整天都不休息,就是一直去撿破銅爛鐵,中午肚子餓的時候,就去菜市場里,找一些人家丟掉的爛芒果、爛橙子,把腐爛的一半削掉,然後吃剩下另一半

好的。你想想看這麼小的一個孩子,就會對金錢這麼執著,一心只想賺錢賺錢……你想想看長大之後,哪一個人能對金錢看得開?我告訴你:到目前為止,我還沒見過一個對金錢

看得開的人,錢少看得開啦,數目大的就拿不出來了,保持二、三萬就可以了,這樣就算很多了,他就會停止施捨了,那個「執」一樣沒有辦法,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所以你所有

的造作都是污染。沒有佛法,你就不能體取當下就是無生,像我們現在,就懂得如何放鬆心情了。

「若欲直會其道。平常心即是道。何謂平常心。無造作。無是非。無取捨。無憎愛。無凡聖。是故經云:非凡夫行。非聖賢行。是菩薩行。」

因此我向諸位建議,師父那兩本《佛心禪話》你一定要買回去看,那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好,每一句都是祖師大德的明心見性的語言,真的!你一定要請回去看,重複地看。


推薦閱讀:

全職法師的作者是誰?
聖嚴法師:六波羅蜜講記
正法:【善知識】 云何名為法師

TAG: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