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功圖說
05-25
目錄 1.內容簡介 2.內功圖說·敘(王祖源,潘霨) 3.十二段錦總訣 4.分行外功訣
第一圖【閉目冥心坐,握固靜思神】盤腿而坐,緊閉兩目,冥亡心中雜念。凡坐要豎起脊梁,腰不可軟弱,身不可倚靠。握固者,握手牢固,可以閉關卻邪也。靜思者,靜息思慮而存神也。 第二圖【扣齒三十六,兩手抱崑崙】上下牙齒,相叩作響,宜三十六聲,叩齒以集身內之神,使不散也。崑崙即頭,以兩手十指相叉,抱住後頸,即用兩手掌緊掩耳門,暗記鼻息九次,微敬呼吸,不宜有聲。 第三圖【左右鳴天鼓,二十四度聞】計算鼻息出入各九次畢,即放叉之手,移兩手掌控耳。以第二捐疊在中指上,作力放下第二指,重彈腦後,要如擊鼓之聲,左右各二十四度。兩手同彈,共四十八聲。仍放手握固。 第四圖【微擺撼天柱】天柱即後頸,低頭扭頸向左右側視,肩亦隨之左右招擺,各二十四次。 十二段錦第五圖【赤龍攪水津。鼓漱三十六,神水滿口勻。一口分三咽,龍行虎自奔】赤龍即舌,以舌頂上齶,又攪滿口內上下兩旁,使水津自生,鼓漱於口中三十六次。神水即津液,分作三次,要汩汩有聲吞下。心暗想,目暗看,所吞津液,直送至臍下丹田。龍即津,虎即氣,津下去,氣自隨之。
十二段錦第六圖【閉氣搓手熱,背摩後精門】以鼻氣閉之,用兩掌相搓擦極熱,急分兩手磨後腰上兩邊,一面徐徐放氣從鼻出。精門即後腰兩邊軟處,以兩手磨二十六遍,仍收手握固。 十二段錦第七圖【盡此一口氣,想火燒臍輪】閉口鼻之氣,以心暗想,運心頭之火,下燒丹田,覺似有熱,仍放氣從鼻出。臍輪即臍丹田。 十二段錦第八圖【左右轆轤轉】曲灣兩手,先以左手連肩,圓轉三十六次,如絞車一股,右手亦如之。此單轉轆轤法。 十二段錦第九圖【兩腳放舒伸。叉手雙虛托】放所盤兩腳,平伸向前,兩手指相叉,反掌向上,先安所叉之手於頭頂,作力上托,要如重石在手托上,腰身俱著力上聳。手托上一次,又放下,安手頭頂,又托上。共九次。 十二段錦第十圖【低頭攀足頻】以兩手向所伸兩腳底作力扳之,頭低如禮拜狀,十二次,仍收足盤坐,收手握固。
四、分行外功訣 每次不必全練,是根據情況選練的功法。 心功 一、凡行功時,先必冥心,息思慮,絕情慾,以固守神氣。 身功 一、盤足坐時,宜以一足跟抵住腎囊根下,令精氣無漏。 一、垂足平坐,膝不可低,腎子不可著在所坐處(凡言平坐高坐,皆坐於榻椅上)。 一、凡行功畢起身,宜緩緩舒放手足,不可急起。
推薦閱讀:
5.內功
6.神仙起居法 7.易筋經 8.卻病延年法 一、內容簡介 「內功」是我國特有的一種健身法。所謂「內功」,它的基礎動作,就是採取一定的體位,閉目靜思,除了保持某種作為「暗示」的意識外,儘可能減少其他精神活動,能整復生理機能,故可用來預防和治療疾病,是值得推廣的一種醫療方法。 本書一卷,載有「姿式圖」三十五幀,主要分「十二段錦」「易筋經」「卻病延年法」三部分,以簡單的文字,說明各種姿勢和動作的實行方法。因為圖文對照,易於摹仿和學習,可供醫務工作者和一般讀者參考之用。 二、內功圖說·敘 餘生而幼弱,葯不去口,先大夫常患之。道光甲午,年十三,隨侍在江西督糧道任。其時有衛守備萊陽周嘉福者,善拳勇,習易筋經。先大夫使教余,未幾一年,頗健飯力,能舉十鈞物。歲辛丑歸里應試,又從萊陽徐全來游,盡悉其技,後以習舉業遂中輟。咸豐甲寅,從先兄滯跡關中,識臨潼人周斌。周乃關中力士,最有名,余習與之游。又偕往河南,詣嵩山少林寺,住三越月,盡得其內功圖及槍棒譜以歸。嗣及服官,時方多事,中外行役,戎馬馳逐,忽忽至今,垂四十年。余老矣,無能為也,一麾出守,六載邊城,入權大郡,公牘如織。每追隨長官後,步履尚輕健如少年,趨蹌拜跪,未嘗失儀,向之得力,從可知矣。去歲,同年吳縣潘尚書,以其家蔚如中丞所刻《衛生要術》一冊寄余。摹刻甚精,審視之即余少時之所業內功圖也。回首前游,如夢如昨,六十老夫,忍俊不禁。爰重摹一帙,以示後學,勉力務之,振衰起懦,是余之現身說法也。摹者德州武通守文源,刻在成都郡齋,並復其本書原名,曰《內功圖說》。 光緒七年福山王祖源老蓮記原夫人之生死,病之輕重,必先視元氣之存亡。所謂元氣者何?五臟之真精,即元氣之分體也。而究其本原,《道經》所謂丹田,《難經》所謂命門,《內經》所謂七節之旁有小心,陰陽開闢存乎此,呼吸出入系乎此,無火而能令百體皆溫,無水而能令五臟皆潤,此中一線未絕,則生氣一線未亡,胥賴乎此。人之臟腑、經絡、血氣、肌肉,一有不慎,外邪干之則病。古之人以針灸為本,繼之以砭石、導引、按摩,酒醴等法,所以利關節、和血氣,使速去邪,邪去而正自復,正復而病自愈。平日尤重存想乎丹田,欲使本身自有之水火得以相濟,則神旺氣足,邪不敢侵。與其持疾痛臨身、呻吟求治,莫若常習片刻之功,以防後來之苦,雖壽命各有定數,而體氣常獲康強於平時矣。茲編取豐城徐鳴峰本,參之醫經各集,而略為增刪。凡於五官四體,各有所宜按摩導引者,列之於分行外功內,任人擇取行之。仍取前人所定,合行十二段法,載於歌訣,俾得照依次序,遍及周身。此皆盡人可行,隨時可作,功簡而賅,效神而速,不須侈談高遠而卻病延年,實皆信而有徵,即老子、赤松子、鍾離子所載節目,亦不外此。誠能日行一二次,無不身輕體健,百病皆除,從此翔洽太和,共登壽域,不甚善乎。爰泚筆而為之記。
咸豐八年孟冬古吳潘霨偉如甫書於長蘆節署 三、十二段錦總訣 閉目冥心坐,握固靜思神, 叩齒三十六,兩手抱崑崙; 左右鳴天鼓,二十四度聞, 微擺撼天柱。赤龍攪水津; 鼓漱三十六,神水滿口勻, 一口分三咽,龍行虎自奔; 閉氣搓手熱,背摩後精門,盡此一口氣,想火燒臍輪;
左右轆轤轉。兩腳放舒伸, 叉手雙虛托,低頭攀足頻; 以侯神水至,再漱再吞津, 如此三度畢,神水九次吞; 咽下汩汩響,百脈自調勻, 河車搬運畢,想發火燒身; 舊名八段錦,子後午前行, 勤行無間斷,萬疾化為塵。 以上系通身合總行之,要依次序,不可缺,不可亂。先要記熟此歌,再詳看後圖,及各圖詳註各訣,自無差錯。十二圖附後:一、凡坐宜平直其身,豎起脊梁,不可東倚西靠。
首功 一、兩手掩耳,即以第二指壓中指上,用第二指彈腦後兩骨作響聲,謂之鳴天鼓(卻風池邪氣)。 一、兩手扭項,左右反顧,肩膊隨轉,二十四次(除脾胃積邪)。 一、兩手相叉,抱項後,面仰視,使手與項爭力(去肩痛目昏。爭力者,手著力向前,項著力向後)。 面功 一、用兩手相摩使熱,隨向面上高低處揩之,皆要周到。再以口中津唾於掌中,擦熱揩面多次。(凡用兩手摩熱時,宜閉口鼻氣摩之,能令皺斑不生,顏色光潤)。 耳功 一、耳宜按抑左右多數,謂以兩手按兩耳輪,一上一下摩擦之(所謂營治城,使人聽徹)。 一、平坐,伸一足,屈一足,橫伸兩手,直豎兩掌,向前若推門狀 。扭頭項左右各顧七次(除耳鳴)。目功
一、每睡醒且勿開目,用兩大指背相合擦熱,揩目十四次,仍閉住,暗輪轉眼珠,左右七次,緊閉少時,忽大睜開(能保煉神光,永無目疾。一用大指背向掌心擦熱亦可)。 一、用大指背曲骨,重按兩眉旁小穴,三九二十七遍。又以手摩兩目顴上,及旋轉耳行三十遍。又以手逆乘額,從兩眉間始,以入腦後髮際中,二十七遍。仍須咽液無數(治耳目,能清明)。 一、用手按目之近鼻兩眥(即眼角),閉氣按之,氣通即止(常行之,能洞視)。 一、跪坐,以兩手據地,回頭用力視後面,五次,謂之虎視(除胸臆風邪,亦去腎邪。地一作床)。 口功 一、凡行功時,必須閉口。 一、口中焦干,口苦舌澀,咽下無津,或吞唾喉痛不能進食,乃熱也。宜大張口呵氣十數次,鳴天鼓九次,以舌攪口內咽津,復呵復咽,候口中清水生,即熱退臟涼。又或口中津液冷淡無味,心中汪汪,乃冷也。宜吹氣溫之,候口有味,即冷退臟暖。 一、每早,口中微微呵出濁氣,隨以鼻吸清氣咽之。 一、凡睡時宜閉口,使真元不出,邪氣不入。舌功
一、舌抵上齶,津液自生,再攪滿口,鼓漱三十六次,作三口吞之,要汩汩有聲在喉(謂之漱咽,灌溉五臟,可常行之)。 齒功 一、叩齒三十六遍,以集心神。 一、凡小便時,閉口緊咬牙齒(除齒痛)。 鼻功 一、兩手大指背擦熱,揩鼻三十六次(能潤肺)。 一、視鼻端,默數出入息。 一、每晚覆身卧,暫去枕,從膝灣反豎兩足向上,以鼻吸納清氣四次,又以鼻出氣四次,氣出極力後,令微氣再入鼻中收納(能除身熱背痛)。 手功 一、兩手相叉,虛空托天,按頂二十四次(除胸膈邪)。 一、兩手,一直伸向前,一曲迴向後,如挽五石弓狀(除臂腋邪)。 一、兩手相捉為拳,搥臂膊及腰腿;又反手搥背上,各三十六次(去四肢胸臆邪)。 一、兩手握固,曲肘向後,頓掣七次,頭隨手向左右扭(治身上火丹疙瘩)。 一、兩手作拳,用力左右虛築七次(除心胸風邪)。 足功 一、正坐,伸足低頭,如禮拜狀,以兩手用力攀足心十二次(去心包絡邪)。 一、高坐垂足,將兩足跟相對扭向外,復將兩足尖相對扭向內。各二十四通(除兩腳風氣)。 一、盤坐,以一手捉腳指,以一手揩腳心湧泉穴(濕風皆從此出),至熱止後,以腳指略動轉數次(除濕熱,健步)。 一、兩手向後據床,跪坐一足,將一足用力伸縮,各七次,左右交換(治股膝腫)。 一、徐行,手握固,左足前踏,左手擺向前,右手擺向後,右足前踏。手右前左後(除兩肩邪)。 肩功 一、兩肩連手,左右輪轉,各二十四次(先左轉,後右轉,曰單轆轤;左右同轉,曰雙轆轤)。 一、調息神思,以左手擦臍十四遍,右手亦然。復以兩手如數擦脅,連肩擺搖七次,咽氣納于丹田,握固兩手,復屈足側卧(能免夢遺)。 背功 一、兩手據床,縮身曲背,拱脊向上十三舉(除心肝邪)。 腹功 一、兩手摩腹,移行百步(除食滯)。 一、閉息,存想丹田火自上而下,遍燒其體。 腰功 一、兩手握固,拄兩脅肋,擺搖兩肩,二十四次(除腰肋痛,並去風邪)。 一、兩手擦熱,以鼻吸清氣,徐徐從鼻放出,用兩熱手擦精門(即背下腰軟處)。 腎功 一、用手兜裹外腎兩子,一手擦下丹田,左右換手,各八十一遍。訣云:一擦一兜,左右換手,九九之數,其陽不走。 一、臨睡時坐於床,垂足解衣閉息,舌抵上齶,目視頂門,提縮穀道,如忍大便狀。兩手摩擦兩腎腧穴,各一百二十次(能生精固陽,除腰痛,稀小便)。 以上分列各條,隨人何處有患,即擇何條行之,或預防無患之先者,亦隨人擇取焉。大抵世人,以經營職業者,既不暇行;倚恃壯盛者,又不肯行。直至體氣衰憊,終不及行,為可惜也。 五、內 功 前列按摩導引之既行之於外矣,血脈俱巳流暢,肢體無不堅強。再能調和氣息,運而使之降於氣海,升於泥九,則氣和而神靜,水火有既濟之功,方是全修真養。其他玄門服氣之術,非有真傳口授,反無益而有損。今擇其無損有益之調息及黃河逆流二訣,隨時隨地可行,以助內功,附錄於後。 此為分行外功者,指出內功知所選擇,其實已備十二段中。每日於暇時,不必拘定子午,擇一片刻之間,使心靜神閑,盤足坐定,寬解衣帶,平直其身,兩手握固,閉目合口,精專一念。兩目內視,叩齒三十六聲,以舌抵上齶,待津生時,鼓漱滿口,汩汩咽下,以目內視,直送至臍下一寸二分丹田之中。 再以心想,目視丹田之中,彷彿如有熱氣,輕輕如忍大便之狀,將熱氣運至尾閭,從尾閭升至腎關,從夾脊雙關升至天柱,從玉枕升泥丸。少停,即以舌抵上齶,復從神庭降下鵲橋、重樓、降宮、臍輪、氣穴、丹田。 按古仙有言曰:夾脊雙關透頂門,修行徑路此為尊。以其上通天谷,下達尾閭,要識得此為心腎來往之路,水火既濟之鄉。欲通此竅,先要存想山根,則呼吸之氣,暫次由泥九通夾脊、透混元,而直達於命門。蓋謂常人呼吸,皆從咽喉而下,至中脘而回;若至人呼吸,由明堂而上至夾脊,而流於命門。此與前說稍異,然咽津為自己之氣從中而出,故存想從尾閭升至泥九,而古仙則吸天地之氣,由山根而泥九,直達命門也。 凡五臟受病之因,辨病之誤,兔病之訣,分類摘錄。俾於未病之先,知所儆懼;方病之際,知所治療。而脾胃為養生之本,當於飲食間加慎焉。 心臟(形如未開蓮蕊,中有七孔三毛,位居背脊第五椎,各臟皆有繫於心) 屬火,旺於夏四、五月,色主赤,苦味。人心外通竅於舌,出汁液為汗。在七情主憂樂,在身主血與脈。所藏者神,所惡者熱。面赤色者心熱也,好食苦者心不足也,怔忡善忘者心虛也。心有病舌焦苦,喉不知五味,無故煩躁,口生瘡作臭,手心足心熱。 肝臟(形如懸匏,有七葉,左三右四,位居背脊第九椎,乃背中間脊骨第九節也) 屬木,旺於春正、二月,色主青,酸味入肝。外通竅於目,出汁液為淚。在七情主怒,在身主筋與爪。所統者血,所藏者魂,所惡者風。肝有病眼生蒙翳,兩眼角赤癢,流冷淚,眼下青轉筋,昏睡善恐,如人將捕之。面色青者肝盛也 ,好食酸者肝不足也,多怯者肝虛也,多怒者肝實也。 脾臟(形如鐮刀,附於胃,運動磨消胃內之水谷) 屬土,旺於四季月,色主黃,甘味入碑。外通竅於口,出汁液為涎。在七情主思慮,在身主肌肉。所藏者志,所惡者濕。面色黃者脾弱也,好食甜者脾不足也。脾有病口淡不思食,多涎,肌肉消瘦。 肺臟(形如懸磬,六葉兩耳,共八葉,上有氣管,通至喉間,位居極上,附背脊第三椎,為五臟華蓋) 屬金,旺於秋七、八月,色主白,辛味入肺。外通竅於鼻,出汁液為涕。在七情主喜,在身主皮毛,所統者氣。所藏者魄,所惡者寒。面色淡白無血色者肺枯也,右頰赤者肺熱也,氣短者肺虛也,背心畏寒者肺有邪也。肺有病咳嗽氣逆,鼻塞不知香臭,多流清涕,皮膚燥癢。 腎臟(形如刀豆,有兩枚,一左一右,中為命門,乃男子藏精、女子系胞處也,位居下背脊第十四椎,對臍附腰) 屬水,旺於冬十、十一月,色主黑,鹹味入腎。外通竅於耳,出汁液為津唾。在七情主欲,在身主骨與齒。所藏者精,所惡者燥,面色黑悴者腎竭也,齒動而痛者腎炎也,耳閉耳鳴者腎虛也,目睛內瞳子昏者腎虧也,陽事屢而不舉者腎弱也。腎有病腰中病,膝冷腳痛或痹,蹲起發昏,體重骨酸,臍下動風牽痛,腰低屈難伸。 六、神仙起居法 行住坐卧處,手摩脅與肚。心腹痛快時,兩手腹下踞。踞之徹膀腰,背拳摩腎部。才覺力倦來,即使家人助。行之不厭頻,晝夜無窮數。歲久積功成,漸入神仙路。 七、易筋經 易筋經是我國一種健身的好方法,此功使神、體、氣三者, 即人的精神,形體和氣息有效的結合起來,經過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地認真鍛煉,從而使五臟六腑、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及全身經脈得到充分的調理,進而達到保健強身,防病治病,抵禦早衰,延年益壽的目的。 尤其對於強直性脊柱炎患者, 更是有利於糾正體形, 恢復關節受限有著巨大的幫助作用。 立身期正直,環拱手當胸。 氣定神皆斂,心澄貌亦恭。 韋參獻杵第一式 自然呼吸,兩腿挺膝,兩足跟內側相抵,腳尖外撇,成立正姿式,軀幹正直,頭頂之百會穴與襠下的長強穴要成一條直線;兩掌自然下垂於體側;目平視,定心凝神;然後雙手向前分抬合十,停於胸前膻中穴外,式定後約靜立一分鐘。 足指掛地,兩手平開, 心平氣靜,目瞪口呆。 韋參獻杵第二式 接上式;自然呼吸,兩掌從胸前向體側平開,手心朝上,成雙臂一字狀;同時兩足後跟翹起,腳尖著地,兩目瞪睛平視;心平氣合。式定約靜立半分鐘。 掌托天門目上視,足尖著地立身端, 力周骽脅渾如植,咬緊牙關不放寬, 舌可生津將齶抵,鼻能調息覺心安, 兩拳緩緩收回處,用力還將挾重看。 韋參獻杵第三式 接上式;逆呼吸,兩掌分別上抬,至雙臂成U字狀時,雙肘微彎,掌心朝上,儘力上托;同時咬齒,舌抵上齶,氣布胸際。式定後約靜止半分鐘 只手擎天掌覆頭,更從掌內注雙眸, 鼻端吸氣頻調息,用力收回左右侔。 摘星換斗式 右式:接上式;逆呼吸單吸不呼法,兩腳後跟落地,全腳掌著地。左掌回收於背後,掌心朝下,儘力下按;同時扭項,目視右掌。式定後要氣布胸際,深長鼻吸自由 左式:左右手勢互換,右掌下落於背後,掌心朝下,儘力下按,同時左掌自體後擎天而起,扭頸,目視左掌。式定後用逆呼吸單吸不呼法,約靜立半分鐘 兩骽後伸前屈,小腹運氣空松。 用力在於兩膀,觀拳須注雙瞳。 倒拽九牛尾式 右式:接上式;逆呼吸;右腳跨前一步,成右弓步,同時右掌從體後向體前變握拳,翻腕上抬,拳心朝上停於面前。左掌順式變拳,拳心朝上停於體後,兩肘皆微屈;力在雙膀,目視右拳。式定後約靜立半分鐘 左式:左右手腿勢互換,左腿蹬力,身體隨之前移,重心落於右腿,繼左腳提起跨前一步,成左弓步,同時左拳從體後向體前翻抬,右拳從面前向體後翻落,成左式;式定後約靜立半分鐘 挺身兼怒目,推手向當前, 用力收回處,功須七次全。 擊爪亮翅式 接上式;逆呼吸,左腿蹬力,提左腳落於右腳內側成立正姿式;同時雙拳回收於腰際,拳心朝上,繼而鼻吸氣,挺身,怒目,雙拳變立掌,向體前推出,掌心朝前,掌根儘力外挺;然鼻呼氣,雙掌再變握拳,從原路回收於腰際,拳心向上;再鼻吸氣,雙拳變五掌前推,如此反覆七次;意在天門 側首彎肱,抱頂及頸;自頭收回,弗嫌力猛:左右相輪,身直氣靜。 九鬼拔馬刀式 右式:接上式;順呼吸;右拳變掌從腰際外分上抬,至大臂與耳平行時,拔肩,屈肘,彎腰,扭項,右掌心朝內停於左面側前,如抱頭狀;同時左拳變掌,回背於體後,儘力上抬。式定後約靜立半分鐘 左式:左右手勢互換,左臂伸直,左掌從體後向體側上抬,同時右臂伸直,右掌順式從頭後經體側下落,成左式,式定後約靜立半分鐘 上齶堅撐舌,張眸意注牙;足開蹲似踞,手按猛如拿;兩掌翻齊起,千斤重有加;瞪目兼閉口,起立足無斜。 三盤落地式 接上式;自然呼吸;左足外開成馬步,同時左掌下落,右掌從體後往體前上抬,至兩掌心朝上於胸前相遇時,繼外分,雙肘微屈,掌心朝下按力於雙膝之前外側。式定後舌抵上齶,瞪睛,注意牙齒,約靜蹲半至一分鐘。然後雙腿起立,兩掌翻為掌心朝上,向上托抬如有重物;至高與胸平時,再翻為掌心朝下,變馬步,再成8式。凡三起三落,共蹲樁靜立約一分半至三分鐘。 青龍探爪,左從右出;修士效之,掌氣平實;力周肩背,圍收過膝;兩目平注,息調心謐。 青龍探爪式 右式:接上式;順呼吸;兩目平視,左足回收於右足內側,成立正姿式;鼻呼,左掌自胸前變拳,順式回收於腰際,右掌自胸前變爪,五指微屈,力周肩背,向體左伸探 左式:左右手勢互換,鼻吸,俯身,腰前屈,右爪從左至右經膝前圍回;鼻呼,直身,變握拳停於腰際,同時左拳變爪,從腰際向體右伸探。右、式姿式反覆作三遍 兩足分蹲身似傾,屈伸左右腿相更;昂頭胸作探前勢,偃背腰還似砥平;鼻息調元均出入,指尖著地賴支撐;降龍伏虎神仙事,學得真形也衛生。 打躬式 接上式;順呼吸;上右足平行於左足內側,距離約與肩寬;然後變為弓腰,垂脊,挺膝。頭部探於胯下,同時兩肘用力,兩掌心掩塞兩耳兩掌夾抱後腦,意在雙肘尖。式定後隨意停留片刻 兩手齊持腦,垂腰至膝間;頭惟探胯下,口更齒牙關;掩耳聰教塞,調元氣自閑;舌尖還抵齶,力在肘雙彎。 卧虎撲食式 右式:接上式;逆呼吸;兩目平前視,上式結式為雙拳停於腰際。右腳向前邁一大步。左腳跟掀起,腳尖著地,成右弓步;同時俯身、拔脊、塌腰、昂頭,兩臂於體前垂直,兩掌十指撐地,意在指尖。式定後約靜立半分鐘 左式:身體起立,左足向前跨一大步,成左弓步,作卧虎撲食左式,凡動作相反,為左右互換,式定後約靜立半分鐘。 膝直膀伸,推手自地;瞪目昂頭,凝神一志;起而頓足,二十一次;左右伸肱,以七為志;更作坐功,盤膝垂眥;口注於心,息調於鼻;定靜乃起,厥功維備。總考其法,圖成十二;誰實貽諸,五代之季,達摩西來,傳少林寺;有宋岳侯,更為鑒識,卻病延年,功無與類。 掉尾式 接上式;順呼吸,挺膝,十趾尖著地,兩手下落,微屈,兩掌相附,手心拒地;同時瞪目視鼻準,昂頭,塌腰垂脊,凝神益志,意存丹田。式定後腳跟落地,再掀起,三次後即伸膀挺肘一次;共腳跟頓地二十一次,伸膀七次;然後起立,成立正姿式 八、延年九轉法 又名卻病延年法、仙人揉腹。此法以轉摩腹脘為特色,共計九法,每法均有圖與圖解。最後「全圖說」指出:「摩腹之法,以動化靜,以靜運動,合乎陰陽,順乎五行,發其生機,神其變化。故能通和上下,分理陰陽,去舊生新,充實五臟,驅外感之諸邪,清內生之百證,補不足,瀉有餘,消食之道,妙應無窮,何須借葯燒丹,自有卻病延年實效耳」。史籍記載延年九轉法是以自我按摩為主的組合動功。 新安方開手輯 方老人,名開,新安人,莫知紀年。偕之游者,輒言與其祖父相習,約近百年人也。多力,聲如鍾,七尺挺堅,撼之若鐵,戲者以長繩系其腕,令十餘人拽之,後,引手十餘人掣而前,以二指鉤二人,懸而起,行如飛,追者莫能及。常一刻往通州市餅,行四十餘里歸,餅猶炙手,人皆稱為地仙雲。余少多疾,藥餌導引,凡可愈疾者,無不遍訪,最後始識方君。凡遊戲玩弄之術。試其技,能者不具述,第求其卻病之方。方君曰:吾道之妙,醫不假藥,體乎易簡之理,合乎運行之數,天以是而健行,人以是而延生,豈第卻病已乎?乃語以延年九轉法,其道妙合陰陽,中按節度,余循習行之,疾果漸減。後以此法語親交中,病者無不試有奇效。即方君之瑰奇偉異,群目神仙中入者,亦率由此。余不敢自秘,繪圖列說,付之剞劂,以廣其傳。既不昧平日之所得力,亦欲世人共登壽域云爾。 雍正乙卯仲秋既望長白顏偉識 (譯文:燕台(即黃金台,又稱賢士台、招賢台,燕昭王為接待賢士而築,故址在今河北易縣東南)有一位姓方的道人,沒有人知道他究竟有多大年紀,同他在一起的人們都說,這位道人與他們的祖父相識,大概是一百來歲的人了。方道人力大無窮,說話聲如洪鐘。他身高約有七尺,挺拔健壯,推他的身體就象推鐵塔一樣不可動搖。有人玩笑地要試試他的力氣,拿來一根長繩捆在他的手腕上。然後讓十多個人用力向後拽這根繩子,一拉手,那十多個人就都被拉向前來;他還能用兩個手指鉤住兩個人,把他們鉤起來,離開地面。方道人健步如飛,沒人能追得上。他常常在轉眼之間前去通州買餅,步行四十多里歸來,餅仍然燙手,為此人們都稱他為地仙。我從小多病,以藥物、食療、練氣功等各種方法治病的高手,我全都儘力拜訪過,最後才認識了方道人。人們用各種方法試探方道人神奇技能的故事,這裡就不多說了。因為我急於治病,便懇求方道人傳授一二個健身的方法。方道人說:「我的方法高妙之處在於治病不用藥物,體察《易經》的道理,合乎運化的規律,自然界靠了這些而生機蓬勃,人靠了這些而益壽延年,哪裡僅僅是治病呢!」我虔誠地向他求取治病的方法.方道人便把揉腹的方法告訴了我。這個方法之妙合於陰陽的道理而又極有分寸。我按要求逐步去做,疾病果然漸漸痊癒。以後我把這個方法告訴親朋好友中體弱多病的人,他們學做了之後也都有極好的療效。就是方道人那些奇異超人之處.被眾人看成是神仙一般的地方,也完全是得益於揉腹的方法。我不敢把這個方法秘密隱藏起來,據為已有,於是繪出示意圖,寫出說明文字,附上歌訣,以使它廣為流傳。這樣,既是為了我一生中得力的健身方法不被埋沒.也是希望大家都能獲得長壽。) 兩手緩緩上提,在胸前兩手中三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對接並按在心窩部位(即胸骨下緣下柔軟的部位,俗稱心口窩的部位),由右→上→左→下按順時針方向做圓周運動,按摩21次。 第一圖原文:以兩手中三指按心窩,由左順揉團轉二十一次。 翻譯:兩手中三指按心窩(劍突下,由左向下、向右、向上圓轉二十一圈。 以兩手中三指由心窩順摩而下,即一邊順時針轉動按摩一邊往下移,移至臍下恥骨聯合處(即小腹下部毛際處)。 第二圖原文:以兩手中三指,由心窩順摩而下,且摩且走,摩至臍下高骨為度。 翻譯:兩手中三指,由心窩螺旋形順摩(從上方看,為順時針方向),且揉且走,揉至曲骨為一次,揉二十一次(亦可兩手分別作螺旋形順揉)。 再以兩手中三指由恥骨處向兩邊分開,一邊按摩一邊向上走,兩手按摩回到心窩處,兩手交接而止。 第三圖原文:以兩手中三指,由高骨處向兩邊分摩而上,且摩且走,摩至心窩,兩手交接為度。 翻譯:接上式,兩手中三指,由曲骨處向兩邊分摩(螺旋形順揉)而上,且揉且走,揉至心窩,兩手交接為一次。揉二十一次。 高骨(恥骨聯合處) 第四圖原文:以兩手中三指,由心窩向下,直推至高骨二十一次。 翻譯:兩手中三指,曲心窩向下,直推至曲骨處,一下一上為一次。推二十一次。 以右手由右→上→左→下按順時針方向圍繞肚臍摩腹21次。 第五圖原文:以右手由左繞摩臍腹二十一次。 翻譯:左手置於腹股溝,右手由左向下、向右、向上繞揉臍腹至左為一次。揉二十一次。 第六圖原文:以左手由右繞摩濟腹二十一次。 翻譯:右手置於腹股溝,左手由右向下、向左、向上繞揉臍腹至右為一次。揉二十一次(男子可以先做第六圖,後做第五圖;女子則按先第五圖,後第六圈操揉)。 第七圖原文:以左手將左邊軟脅下腰腎處,大指向前,四指托後,輕捏定;用右手中三指,自左乳下直推至腿夾二十一次。 翻譯:左手叉腰(左手置於左側髂嵴上方,拇指向前,四指托後,輕捏定);右手掌按在左乳部下方,向下直推至左大腿根處。推二十一次。 第八圖原文:以右手將右邊軟脅下腰腎處,大指向前,四指托後,輕捏定;用左手中三指,自右乳下直推至腿夾二十一次。 翻譯:右手叉腰(拇指向前);左手按在右乳部下方,向下推至右大腿根處。推二十一次。 第九圖原文:推畢遂跌坐,以兩手大指押子紋,四指拳屈,分按兩膝上。兩足十指亦稍鉤曲,將胸自左轉前,由右歸後,搖轉二十一次,畢。又照前自右搖轉二十一次。 前法,如搖身向左,即將胸肩搖出左膝,向前即搖伏膝上,向右即搖出右膝,向後即弓腰後撤,總以搖轉滿足為妙。不可急搖,休使著力。 翻譯:推畢,盤坐(男子以左足跟抵住會陰,女子相反)。兩手握拳(拇指在里,四指在外,拇指尖放在中指第一節指骨底部),輕放在兩膝上。全身放鬆。足趾梢跖屈。先將上體順時針緩緩搖轉(即按左、前、右、後方向搖轉)二十一圈;之後,將上體逆時針(即接右、前、左、後方向)搖轉二十一圈。 在搖轉時,如上體向左,即將胸肩搖出左膝:向前,即將上體搖伏膝上;向右,即將上體搖出右膝;向右,即將上體後伸,總以搖轉舒適為妙。搖轉宜緩慢,不可急躁,切忌用大力。 全圖說 全圖則理備,生化之微,更易見也。天地本乎陰陽,陰陽主乎動靜,人身一陰陽也,陰陽一動靜也,動靜合宜,氣血和暢,百病不生,乃得盡其天年。如為情慾所牽,永違動靜。過動傷陰,陽必偏勝;過靜傷陽,陰必偏勝。且陰傷而陽無所成,陽亦傷也;陽傷而陰無所生,陰亦傷也。既傷矣,生生變化之機已塞,非用法以導之,則生化之源無由啟也。摩腹之法,以動化靜,以靜運動,合乎陰陽,順乎五行,發其生機,神其變化。故能通和上下,分理陰陽,去舊生新,充實五臟,驅外感之諸邪,消內生之百症。補不足,瀉有餘,消長之道,妙應無窮,何須借葯燒丹,自有卻病延年之實效耳。 凡摩腹時,須凝神靜慮,矮枕平席,正身仰卧齊足。手指輕摩緩動,將八圖挨次做完,為一度。每逢做時,連做七度,畢,遂起坐,搖轉二十一次。照此,清晨睡醒時做,為早課;午中做,為午課;晚來臨睡做,為晚課。日三課為常,倘遇有事,早晚兩課必不可少。初做時,一課三度;三日後,一課五度;再三日後,一課七度。無論冗忙,不可間斷。 余幼年,好武喜操練,凡有益於筋骨氣血者,無不習之。雖為軀殼起見,然年已七十有一,耳目手足,卒無衰老之狀。每一思之,快然自足日,此無病之福也。向非加意保身,安能有此樂哉!惟於四十九歲,官樹村汛時,奔走勞心太甚,致患失眠,迄今二十餘年。遍訪醫方調治,竟未能愈。茲得撲之冉公所藏延年九轉法,朝夕定心閉目,調息守中,如法課之,未及兩月,患已若失。每晚課畢,竟能徹夜酣睡,次日精神爽朗,行數十里,腳力更覺輕健。於是將此法命子晸抄錄數冊,傳於素識之患虛勞及停飲者,無不愈。由是索取者繁,筆墨難以應付,即將原本重為謄寫詳校付梓,以廣其傳。俾壯老無病者,獲此可以延年;有病者,即可速愈,舉斯世共享延年無病之福,豈非大快事耶? 道光辛丑夏四月金台韓德元跋 譯文: 我少年時候,喜歡武術操練,凡是有益於強身健體的,都去習練。雖然(當時)只為軀體強健,然而現今已七十一歲了,耳目手足,都沒有衰老狀態,每一想到這,我快樂一整天,這是沒病的福啊!如果不是有意識地鍛煉身體,怎能有這快樂呢?只是四十九歲那年,官樹村鬧洪水時,奔走操勞過分,患上失眠症,至今二十來年了,問遍了醫方調治,都沒有治好。今得撲之冉老先生保藏的延年九轉法,每天早晚定心閉目,調息守中,按照方法習練,沒過兩月,失眠症不見了。每天晚上習練完後,竟能整夜酣睡,第二天精神爽朗,走幾十里路,腳上也不覺累,很有勁。於是將此法讓兒子抄錄幾本,傳給平常相識的患虛勞病,以及停進飲食的人,都病癒了。由這起,索要這方子的人很多,抄錄都應付不過來了。所以,把原本重新謄寫校對好,付資刻印,使它更廣泛傳播,幫壯年和老人無病的受益,獲得此方可以延年益壽;幫有病的,可以加快病癒。讓這世上所有人都享受延年無病的幸福,那是多麼大的快樂事啊?! 注意事項: 最好不要站立做此法,因為內臟會受重力影響,時間久了可能會導致內臟移位。 摩腹不是揉,手貼腹部做滑動摩擦,不用刻意使力,只需手的自然重力即可。摩時最好能覆薄被或被單,不要太熱,也不能使腹部著風。 練功前一般要求解開衣褲,以直接揉摩為宜。 姿勢第一至第八節,以正身仰卧為主。 揉腹時必須凝神靜慮,動作輕鬆、柔軟、緩慢的運動,不能用拙力,保持呼吸勻暢,切忌閉氣著力。 搖轉上身時不可過快過急,練功後應自感輕鬆舒適、無疲勞感為度。 依次做完前七節為1度,每次可做2—3度,最後以第八節搖身畢。 初練功者早晚各做一次,不可間斷,只要持之以恆,必見成效。 每次如認真作,大約需要三十分鐘,越慢越好。倘遇有事,早晚兩次必不可少。 練功期間,由於胃腸臑動增強等生理功能的變化,常會出現腹內作響(腸鳴音)、噯氣、腹中溫熱或易飢餓等現象,這屬正常的練功效應,可順其自然,無須作任何處理。 凡腹內患有惡性腫瘤、內臟出血、腹壁感染及婦女妊娠期間,均不宜練此功。 揉腹效驗: 1.腹部溫熱:一般認真作到第六到七遍時會感到腹部溫暖,這是內氣匯聚的表現。 2.胃腸蠕動有聲:堅持揉腹,動作熟練後慢慢每次都會出現胃腸蠕動的感覺,有時甚至別人也能聽到你肚子「汩汩」的聲音,這是內氣匯聚後運行通暢的表現。 3.頭腦清爽愉快:認真作完揉腹保健法,會感到明顯的頭腦輕鬆,疲勞感一下子消失,因為揉腹可以使中焦氣健運,清氣上升,頭腦輕鬆。 4.排除宿便:揉腹後可能出現大便黑臭、或者拉肚子、肚子疼等表現,這是內氣匯聚攻沖宿疾、排出胃腸毒素的表現。 5.食慾改善:胃口變好,消化吸收功能增強。身體瘦弱者體重會增加;虛胖者身體會變得結實,肚子贅肉消失,腹部有彈性,這是元氣匯聚充沛的表現。 6.面色光潤、身體健壯:堅持鍛煉揉腹,面色會變得越來越光彩,皮膚細嫩,身體強壯,因為長期揉腹可以使內臟血運豐富,內分泌協調,內臟元氣充盛自然面色紅潤,身體強壯。 中醫學認為,「背為陽,腹為陰。」腹部是五臟六腑所居之處,有肝、脾、胃、膽、大腸、小腸、腎、膀胱等臟器分布,因而腹部被喻為:「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 本保健法與普通的揉腹方法不同,不僅將上脘、中脘、下脘三穴打通,而且揉法一直沉到丹田,將中焦和下焦連成一片,通過圈揉和迴環晃海,橫向聯通足陽明胃腸、足太陽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和任脈等經脈,使整個腹部的內髒得到運動。使內氣迅速匯聚運行,堅持揉腹法,自能「通和上下,分理陰陽,去舊生新,充實五臟,驅外感之諸邪,清內生之百證,補不足,瀉有餘,消食之道,妙應無窮,有卻病延年實效耳。」 本功法屬於強壯功法,通過培護脾腎達到補氣益精的目的,因此常練此功,有助於治療肺結核、高血壓、神經衰弱、慢性肝炎、遺尿、尿瀦留、遺精、陽痿、早泄等虛損性疾病,同時對於女子痛經、月經不調亦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現代醫學認為,揉腹可增加腹肌和腸平滑肌的血流量淋巴液循環,增加胃腸內壁肌肉的張力及淋巴系統功能,增強胃腸蠕動,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從而加強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明顯地改善大小腸的蠕動功能,可起到排泄作用,防止和消除便秘。從而有助於防治消化不良、胃炎、胃下垂、胃神經功能紊亂、慢性結腸炎和便秘等疾病。 另外,堅持揉腹還可迅速消除積存在腹部的脂肪,有助於防治肥胖症,因為血液大量進入腹腔,因此對高血壓病、糖尿病和冠心病等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治療作用。 此外,揉腹可以產生的「啡肽」類物質,能夠迅速緩解大腦疲勞,使人產生愉悅清爽的感覺,非常有助於腦力勞動者恢復疲勞。 提示:隨著揉腹天數得增多身體各部的機能都在增強,難免要有性的衝動,這時應有所節制。尤其是中老年人「保精即保命」。要有信仰,使自己的身心有所寄託使自己的身心有所寄,修心修,行善行,積德積,忘我忘。 揉腹保健法又稱為「內壯法」,即通過一整套簡單有序的輕柔按摩方法,使內臟元氣匯聚,氣血運行通暢,而達到「內氣強壯」的目的。 本套揉腹法本名「仙人揉腹」法,與一般的局部揉腹方法不同,該方法可以全面的打通中、下二焦,聯通整個腹部的經絡,健身效果非凡,故此得名「仙人揉腹」。推薦閱讀:
TAG:內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