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界存在的幾大謬論!
隨著太極拳推廣的市場化經濟化,加之眾多的各種表演與比賽,以及拳舞的出現,造成太極拳界有些人故弄玄虛,各種「秘訣」層出不窮;有些人標新立異,整天搞「創新」,新的名詞與歪理邪說不斷湧現;有些人對拳理拳譜為我所用,斷章取義,片面理解和無限誇大某些說法。
由於這些人的忽悠,造成大家在練拳時感到莫衷一是,不知道怎麼練是對的,怎麼練是錯的,甚至正確的練法被當成「異類」,致使一部分人身體練出了問題,不能不說是太極拳界的悲哀!
謬論一:百會與會陰之間的連線與地面垂直大家都知道,太極拳對身法的基本要求是立身中正,上虛下實,腳上有根,底盤穩固,從而達到八面支撐。而現在社會上練拳,推崇和宣揚的是百會與會陰之間的連線與地面垂直,由此形成的身法就是立背中正,而將兩胯放鬆摺疊、上身微微前傾的身法說成是撅屁股,正確的當成錯誤的,而將錯誤的當成正確的。可悲的是,這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和共識,正確的則成為了異類。
一個人在自然站立時,百會、會陰與湧泉三穴會成一條直線,而且與地面垂直,兩腳踏地是自然均勻受力。而當身體高度降低時,如果還要兩腳踏地均勻受力,重心穩定,只有兩種辦法:
一是屈膝下蹲,膝蓋前壓,三穴仍然是垂直於地面的一條直線,這種狀態膝關節是受力的,時間稍長就會造成膝關節疼痛,這種方法不可取。
二是松胯屈膝,通過兩胯的摺疊而降低身體高度,身體上身會微微前傾(前傾多少與身體高度相關),兩腳踏地仍然能夠均勻受力,重心穩定。在這種狀態下,百會與湧泉是一條垂直於地面的直線,這條直線即為人體的重心線。如果這條線歪了,在兩腳上的反應就是踏地不實,不能均勻受力,即重心不穩。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當身體高度降低時,如果百會與會陰這條線垂直於地面所形成的狀態,即後背上下與地面垂直,人體外形似乎好看了,而身體重心卻壓在了腳後根上,致使前腳掌發飄,重心不穩,別說八面支撐了,一陣風就能將人颳倒,這種身法不是練習太極拳所要的身法!
人體的重心線,無論你身體的高度怎麼變化,百會與湧泉這條線始終會與地面垂直,兩腳踏地才能平實和均勻受力,重心穩定。這可以通過蹲牆練習加以驗證。
我見過個別人練習站樁時,追求後背與地面垂直,膝蓋前壓過多,造成膝關節疼痛;而更多的人為了追求後背垂直,則是後撤膝蓋,致使膝蓋懸吊不能自然吻合,時間稍長照樣會造成膝關節疼痛。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社會上平時宣揚和追求後背垂直的,在推手或較技時,後背從來都不是垂直的,箇中原因,不言自明!
謬論二:膝蓋與腳尖垂直膝蓋與腳尖方向一致是對的,膝蓋與腳尖垂直是錯誤的!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說膝蓋與腳尖的關係,往往都是指實腿,我們可以通過三種常見的步伐加以驗證:
①前後弓箭步,當膝蓋與腳尖垂直時,一是腳內側會懸空不吃力;二是時間稍長膝蓋不舒服。如果將膝蓋外側對準腳掌中線時,腳上的感覺是均勻吃力,停留一會兒也不會感到膝蓋不舒服。
②左右平步,通過實腿一側的驗證,結果與弓箭步是一致的。
③虛實步或單腿支撐,驗證的結果肯定與前相同。
有些人在練拳過程中,當提腿開步或做金雞獨立等單腿支撐體重時,總是身體不穩晃來晃去,其中膝蓋與腳尖垂直而造成腳內側不吃力,是一個重要原因。
通過以上三種步伐的驗證,我們可以發現一個規律,無論是定式還是在運動過程中,實腿膝蓋的外側,時刻不可越過腳掌中線,也可以理解為腳掌中線就是膝蓋左右運動的紅線,這是我們人體生理結構所決定的。如果違背這一規律,就會造成膝蓋別勁擰勁。
謬論三:圓襠時膝蓋外撐我們會經常看到一些人在站樁和練拳時,為了襠圓而將膝蓋故意外撐,而且這種現象相當普遍。正確的圓襠方法,首先要將兩胯放鬆而內收,形成的狀態就是兩胯摺疊,俗稱坐胯。
然後胯根(大腿根)內合,胯根內合與胯根內撐是一個意思,形成的狀態前面是兩大腿肌肉由外向里裹,從而帶動膝蓋微微內扣;後面是兩臀微微外泛;兩腳上的感覺是踏地實而有力,腳內側吃力多。正確的圓襠會使周身相合。
圓襠時膝蓋外撐造成的後果,一是膝蓋越過了腳掌中線,膝蓋擰勁;二是前襠大開大敞,周身散而力不聚。
謬論四:重心移動,膝走∞字。重心移動,襠走後下弧時的運動軌跡是∞字,旋右胯胸向右轉,右腿是支點,所以一定要固定好右膝,旋左胯時亦然。如果說膝走∞字的話,那是身體上身左旋右轉時所產生的螺旋勁在膝蓋上的反應,是勁而絕不是外形。
如果說外形上膝走∞字,肩膝一起搖擺,底盤飄浮,腳上沒根,再說其它的都是空話。社會上某些教拳的老師,將膝走∞字當成「秘訣」來傳,真讓人哭笑不得!
大家都知道,膝關節只能做前後的屈伸運動,左右的擰轉是違背生理規律的。某些人練拳步子大重心低,加之膝蓋左右擰轉,膝蓋不痛就不正常了,我經常稱這種現象就是:自殘!
推薦閱讀:
※科研中的武者—生命科學博士眼中的太極
※三拳合一(六)「十字、丄字、〇字」與「當中一點子」
※太極拳點穴指力的練法
※徐曉冬vs雷雷 各代表了什麼?
TAG:太極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