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嘆息:香港正變成一個完全的中國城市(圖)
香港當前的主要矛盾是本地與大陸的矛盾,包括政治、經濟、社會等層面。也許多數人不大理會政經社的大問題,但日常生活中,大陸人的滋擾,街道充斥普通話,推高通脹、租金,特色小店被擠出旺區,粉嶺上水的居民乘坐東鐵被水貨客擠逼,某些大陸客的惡習,安寧有序的社會生活被踐踏,這些都已人盡皆知。現時市民最普遍的要求,是特區政府對入境香港的人士要有審批權:既有人數的限制,也要有質素和背景的掌控。
行騙長官對市民的這些主要訴求充耳不聞,所謂港人優先只是掛在嘴邊,行事則全面配合大陸對香港的侵蝕。周前與廣東省長開會,會後梁振英表示:內地有600多個城市,只有49個城市開發個人游;應該積極地想想,怎樣可以擴大。其後《蘋果》獲悉,政府擬將青島、太原及西安三個城市納入自由行計劃,令可以自由行來港的人數增加約1,900萬人。特首也忙於「內交」,明天就率領一個90人的訪問團到重慶,與當地談雙邊貿易。另外特首11月會訪問廣西,明年1月訪問福建。
香港作為一個自由港,特首拓展與大陸的貿易,招攬各地遊客,本屬天經地義之事。但如果我們審視一下這幾年的來港遊客,就發現大幅增長的是大陸遊客,其他地區的訪港遊客不但未見增加,反而有輕微下跌跡象。
政府統計,現時自由行旅客中,逾六成是不過夜的。這些不過夜客來港做甚麼?曾擔任旅發局主席6年的田北俊說:「深圳嘅一簽多行,變咗一日多行,佢哋唔系遊客,系黑工,系水貨客。」
過夜客中其實也有不少黑工和水貨客,其中包括在掃黃中落網的北姑。而來港大陸客擠爆海洋公園和迪士尼的只是小部份,大部份是購物,超富的擠滿名牌店和鍾錶珠寶店,一般大陸客則購買奶粉和日用品,以致影響香港人的正常生活。
特首固然重「內交」而輕「外交」──極少到外國去宣傳香港;而外國遊客也漸對香港興趣缺缺了。記得回歸前,許多外國遊客蜂擁來港,他們大都表示要看看香港殖民地的最後風貌,許多人認為一些英治時期的痕迹,回歸後將會消失。果真不出外國人所料,回歸後特區政府把一個個使人懷念的舊痕迹抹掉了。然後,外國人看到滿街的大陸客,以及商場與外國無別的單一化,也影響了他們的購物樂趣。香港能不能吸引世界各地遊客來旅遊,與城市的特色和風貌相關。從回歸前香港的極有特色與風情,墮落到一個只迎合大陸客而且滿街大陸客的城市,怎麼吸引外來遊客呢?有團體和議員指,市民希望減少大陸客的自由行,使香港恢復一個國際城市的風貌,是有道理的。但特首卻反其道而行。
據報道,政府消息人士指,本港未來經濟狀況不穩,需靠自由行帶動經濟持續發展。但據香港統計處的數字,香港旅遊業及其帶動的GDP,只佔香港3.3%。有網友提出問題:你是否願意工資/財富減少3.3%,去買回自己的廣東道,買回迪士尼,去買回寧靜、清潔、有序的香港?你是否願意工資/財富減少3.3%,去買回不被別人罵為狗的尊嚴,免卻教人公共道德反被罵的麻煩?眾多網友的回答是:我願意,加多10%我都願意。
除了自由行帶來的災難,香港還有新移民帶來的困擾。香港的大陸移民政策,是世界上最荒誕的政策。即使在大陸的任何城市,城市當局都有審批外來戶口的權力,只有香港,大陸發出單程證,香港就只能接受。於是每天150名,每年5萬名,回歸16年就有70至80萬新移民來港。這些人有多少是來港與家人團聚的,有多少是用錢向公安部門買來的,有多少是來為中共做工作的,無人得知。而即使是真正的老百姓,在中共二十多年的權貴資本主義的荼毒下,人的道德品質也不能與舊日的大陸人相提並論了。他們享受香港較好的人權,但他們也因小利而識趣地擁護港共政權和建制派。
滿街的大陸客,滿街的新移民,滿嘴謊言的政府,香港已不是過去的香港了。忍受不了的香港人,又出現了新的移民潮。舊的走了,新的來了。香港政府大變,市民的組成也漸變。於是,正如1996年一位占星術專家所預言的:「占星術告訴我們,一國兩制是不可能的,中國對香港的控制越來越緊,香港會變成一個完全的中國城市,而不再是一個香港人的城市。」筆者在1996年出版的書《香港1997》中記錄了這段話,但今天懷著希望看到本土民主派的??起,本土抗爭能戰勝香港的宿命嗎?
推薦閱讀:
※怎麼才能裝成看起來像城裡人的樣子?
※關於貴陽,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街頭塗鴉是如何選擇時間地點的?
※日本有哪些風景宜人的海濱小鎮或者漁村?
TAG: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