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詩歌鑒賞 第 1節 鑒賞形象 板塊(考題)精練

第 1 節   鑒賞形象

板 塊 精 練

板塊 1  鑒賞人物形象

1、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題葡萄圖

徐 渭①

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晚風。

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

【注】 ①徐渭(1521~1593),明代傑出的書畫家、文學家。字文長,號天池山人,晚年號青藤道士。性情放縱,屢試不第。

(1)詩人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請聯繫具體詩句作簡要分析。

(2)作者選取的「明珠」這一意象意蘊豐富,請結合全詩內容分析鑒賞。

                                                                   

(1)詩人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請聯繫具體詩句作簡要分析。

【解析(1)】分析詩歌形象要注重分析詩歌所描寫的事物的特徵,把握住詩中的關鍵詞句,如頭兩句中的「落魄」「嘯晚風」,直接寫出了詩人形象,後兩句中的無處賣」「閑拋閑擲,則用比喻的手法寫出了自己的不得志。此外,還要注意結合詩歌下面的小注,做到知人論世。

【答案(1)】這是一位落魄潦倒但又狂放不羈的詩人形象。/第一句中的「落魄」一詞寫出其潦倒不得志,「獨立」「晚風」寫出其晚年寂寞孤苦,「書齋」「嘯」字則寫出詩人恃才傲物、狂放不羈的個性。

                             

(2)作者選取的「明珠」這一意象意蘊豐富,請結合全詩內容分析鑒賞。

【解析(2)】解題時要注意「明珠」所用到的手法,再結合詩人生平懷才不遇的境況,可以得知詩人用明珠來喻己。回答時先解釋「明珠」的內涵,再回答出詩人情感即可。(比喻性意象)

【答案(2)】詩中的「明珠」用比喻手法,表面上是比喻所畫的葡萄,實際上喻指詩人的才識;這樣的「明珠」卻無處可賣,蘊含著詩人激憤、苦痛、狂傲的情感,表達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憤懣不平之情。

                                                               

2、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後回答問題。

鷓鴣天①

陸 游

家住/蒼煙落照間,絲毫塵事/不相關。

斟殘玉瀣②/行/穿竹,卷罷黃庭③卧看山。

嘯傲,衰殘,不妨隨處一開顏。元知造物心腸別,老卻英雄似等閑!

【注】①寫該詞時陸遊42歲,因投降派羅織罪名被免官,被迫隱居。

②玉瀣(xiè):美酒名。③黃庭:即《黃庭經》,道家的經典著作。

(1)這首詞的抒情主人公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

 (2)這一形象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結合全詞分析。

                   

(1)這首詞的抒情主人公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

【解析(1)】此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的能力。人物形象的塑造離不開對人物的生活環境、語言神態、動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寫。因此要答好此題,主要是讀懂詩歌中的每一句話,從「家住」到「一開顏」寫的是詩人的隱居生活及其曠達閑適的心情,而後兩句卻表達了詩人的落寞。

【答案(1)】是一個表面曠達閑適、內心卻抑鬱不平的隱士(或:落寞英雄)形象。

               

(2)這一形象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結合全詞分析。

【解析(2)】此題考查鑒賞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的能力。答好此題的關鍵是把握好人物形象的特點,尤其要讀懂下闋的含義。

【答案(2)】抒情主人公隱居「蒼煙落照」之間,絲毫不理「塵事」,終日與美酒、《黃庭經》相伴,以及「貪嘯傲,任衰殘」的所謂隨處開顏的舉止,貌似輕鬆洒脫,實際上是一種無奈;「老卻英雄」四字更明顯地道出了詩人對統治者徒使英雄垂暮、無所作為的滿腔悲憤。

【賞析】劉克莊《後村詩話續集》把陸遊的詞分為三類:「其激昂慷慨者,稼軒不能過;飄逸高妙者,與陳簡齋、朱希真相頡頏;流麗綿密者,欲出晏叔原、賀方回之上。」這首《鷓鴣天》可以算是陸遊飄逸高妙一類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

  上闋開頭二句:「家住蒼煙落照間,絲毫塵事不相關。」把自己所居住的環境寫得是如此的優美而又純凈。「蒼煙落照」四字,不禁讓人聯想起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藹藹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的意境,一經諷誦便難以忘懷。「蒼煙」猶青煙,字面已包含著作者的感情色彩。「落照」這個詞里雖然沒有表示顏色的字,但也有色彩暗含其中,引起讀者的多種的聯想。詞人以「蒼煙落照」四字點綴自己居處的環境,意在與齷齪的仕途作鮮明的對比。所以在第二句中就直接點明住在這裡與塵事毫不相關,可以一塵不染,安心地過著隱居的生活。這也正是陶淵明《歸園田居》里「戶庭塵染,虛室有餘閑」的體現。

  三、四句對仗工穩:「斟殘玉瀣行穿竹,卷罷《黃庭》卧看山。」「玉瀣」是一種美酒的名稱,明人馮時化在《酒史》卷上寫有:「隋煬帝造玉瀣酒,十年不敗。」陸遊在詩中也不止一次寫到過這種酒。「黃庭」是道經的名稱,《雲笈七籤》胡《黃庭內景經》、《黃庭外景經》、《黃庭遁甲緣身經》,都是道家談論養生之道的書。這兩句的大意是說:喝完了玉瀣就散步穿過了竹林;看完了《黃庭》就躺下來觀賞山中美景。一二句寫居處環境的優美,三四句寫自己生活的閑適,體現了作者愜意的生活。陸遊讀的《黃庭經》是捲軸裝,所以邊讀邊卷,「卷罷黃庭」就是看完了一卷的意思。

  下闋開頭:「貪嘯傲,任衰殘,不妨隨處一開顏。」「嘯傲」,指作者歌詠自得,形容曠放而不受拘束的樣子。不單是陸詩用了「嘯傲」此詞,其他詩人也經常用此詞,比如郭璞《遊仙詩》:「嘯傲遺世羅,縱情在獨往。」陶淵明《飲酒》其七:「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詞人說自己貪戀這種曠達的生活情趣,任憑終老田園;隨處都能見到使自己高興的事物,何不隨遇而安呢?這幾句可以說是曠達到極點也消沉到了極點,可是末尾兩句陡然一轉:「元知造物心腸別,老卻英雄似等閑。」這兩句可以說是對以上所寫的自己的處境作出了解釋。詞人說原先就已知道造物者無情(他的心腸與常人不同),它白白地讓英雄衰老死去卻等閑視之。這難道不是在怨天嗎?但同時也是在抱怨南宋統治者無心恢復中原,以致使自己英雄無用武之地。

  據夏承燾、吳熊和《放翁詞編年箋注》中講到,南宋乾道二年陸遊四十二歲,以言官彈劾謂其「交結台諫,鼓唱是非,力說張浚用兵」,免隆興通判,始卜居鏡湖之三山。這首詞和其他兩首《鷓鴣天》(兩首開頭句分別為:插腳紅塵已是顛、懶向青門學種瓜),都是這時候寫下的。詞中雖極寫隱居之閑適,但那股抑鬱不平之氣仍然按捺不住,在篇末終於流露出來。也正因為有詞人那番超脫塵世的表白,所以篇末的兩句就尤其顯得冷雋。

                                                       

3、(2010·蘇錫常鎮二調)閱讀下面兩首古詩,然後回答問題。

採蓮曲

(唐)白居易

菱葉縈波荷颭風,荷花深處小船通。

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

採蓮詞

(唐)張潮

朝出沙頭日正紅,晚來雲起半江中。

賴逢鄰女曾相識,並著蓮舟不畏風。

(1)兩首詩都寫了採蓮女,但形象有所不同。請簡要說明。

(2)兩首詩在寫人的手法上有哪些異同?請具體分析。

                                     

(1)兩首詩都寫了採蓮女,但形象有所不同。請簡要說明。

【解析(1)】第(1)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應重點關注兩首詩的三、四句。

【答案(1)】白詩描寫的是一位情竇初開(或「多情」)、靦腆羞澀(或「羞澀」或「靦腆」)的採蓮姑娘,張詩描寫的是一群互助(或「團結」或「友愛」)、勇敢的採蓮姑娘。

                       

(2)兩首詩在寫人的手法上有哪些異同?請具體分析。

【解析(2)】第(2)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的能力。兩首詩都是先景後人、以景襯人,這一相同點不難看出;白詩採用了細節描寫(「欲語低頭笑」),也屬顯而易見,較難的是張詩後兩句採用了白描手法。

【答案(2)】①兩首詩前兩句都通過景物描寫烘託人物形象。(「烘托」也可寫成「襯托」,或者答「景物描寫為人物出場作鋪墊」) ②白詩後兩句採用神態描寫(或「細節描寫」)勾畫人物形象,張詩後兩句採用白描手法。

                                                   

4、閱讀下面的兩首元曲,然後回答問題。

【商 調】

梧葉兒 嘲謊人

無名氏

東村裡雞生鳳,南莊上馬變牛,六月里裹皮裘。瓦壟上宜栽樹,陽溝①里好駕舟。翁來大肉饅頭,俺家的茄子大如斗。

【注】 ①陽溝:屋檐下流水的明溝。

【正宮·醉太平】

譏貪小利者

無名氏

奪泥燕口,削鐵針頭,刮金佛面細搜求。無中覓有,鵪鶉嗉里尋豌豆,鷺鷥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內刳脂油。虧老先生下手!

【注】 ①嗉:鳥類食管後段暫藏食物的膨大部分,狀如袋子。②刳:剔挖。

這兩首小令分別塑造了什麼形象?

【解析】解題時,我們首先要注意詩歌的標題。「謊人」即吹牛撒謊的人,「貪小利者」則是那種吝嗇、貪婪的人。另外,要考慮詩歌所用到的手法。最後,應注意詩人對詩中人物形象所持的態度或情感,從標題中的「嘲」和「譏」也可得出答案。

【答案】《嘲謊人》主要是用誇張手法塑造了一個吹牛撒謊的可笑人物形象。《譏貪小利者》主要是用誇張的手法塑造了一個貪小利者的可恥形象。分別表達出人們對這兩類人的嘲諷和厭惡。

                                                                         

板塊 2  鑒賞事物形象

1、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竹里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①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詠 竹

(梁)劉孝先

竹生荒野外,捎雲聳百尋。

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

  恥染湘妃淚,羞入上宮琴。

誰能制長笛,當為吐龍吟。

【注】 ①篁:竹子。②湘妃:古代舜的二妃,娥皇和女英。傳說湘妃淚灑竹上,成為斑竹。③上宮:宮殿名。

請分別說明「竹」這一藝術形象在兩詩中的作用。

【解析】解題時,要把握「竹」所創設的意境和氛圍,還要注意「竹」的形象對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此外,「竹」在傳統意義上的特殊內涵也不可忽視。

【答案】王詩中的竹與夜色、明月一起,形成幽深靜謐的氛圍,烘托詩中撫琴者特立獨行、自在放曠的形象,表現詩人醉心美好自然、厭棄紛雜俗世的志趣;劉詩中的竹象徵正直清高、安貧樂道、不慕富貴的人格,表現詩人對這種品格的持守或崇尚。

                                                                

2、(2010·深圳一調)閱讀下面的詩詞,然後回答問題。

清 明

杜 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聲聲慢(節選)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

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1)這兩首詩詞都寫了中國傳統文學中的一個經典意象「江南雨」。請你根據對這兩首詩詞的理解,說說中國傳統文學中的「江南雨」有何特點。

(2)請具體說明這二首詩詞描寫的「江南雨」各自蘊涵的感情。

                                                           

(1)這兩首詩詞都寫了中國傳統文學中的一個經典意象「江南雨」。請你根據對這兩首詩詞的理解,說說中國傳統文學中的「江南雨」有何特點。

【解析(1)】解答第(1)題時要抓住表現詩詞意象特點的字眼,如「雨紛紛」「細雨」「點點滴滴」等。

【答案(1)】江南雨的特點:細密、輕柔、朦朧、淡雅、令人惆悵。(其他答案只要合理也可)

                

(2)請具體說明這二首詩詞描寫的「江南雨」各自蘊涵的感情。

【解析(2)】解答第(2)題時既要注意詩詞中跟抒發感情有關的「欲斷魂」「冷冷清清」「愁」等詞語,又要知人論世。

【答案(2)】兩首詩詞中的「江南雨」所蘊涵的感情分別是:①杜牧:羈旅情愁,行人思家之凄迷之情;②李清照:國破家亡之孤寂與傷感。(意思相近即可)

3、閱讀下面一首清詞,回答後面的問題。

鵲踏枝 過人家廢園作

龔自珍

漠漠春蕪①/春不住。藤刺/牽衣,礙卻/行人路。偏是/無情/偏解舞,濛濛撲面/皆飛絮②。  綉院深沉/誰是主?一朵/孤花,牆角/明如許。莫怨/無人/來折取,花開/不合/陽春暮③。

【注】 ①漠漠春蕪:茫茫一片春草。②此句用宋晏殊《踏莎行》「春風不解禁楊花,濛濛亂撲行人面」的詞意。/春解舞:柳絮被風從枝頭吹散,卻像是隨著春光輕柔地漫舞。③此二句用唐杜秋娘《金縷衣》「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的詩意。

這首詞中「孤花」是怎樣的一個形象?請作簡要賞析。

【解析】解題時要注意「孤花」的特點,詩中用了「明如許」來寫出了孤花的明麗,還用了「藤刺」「飛絮」等意象來和孤花形成反差;但是這美麗的孤花卻生長在「牆角」,並「無人來折取」,寫出其無人欣賞,詩人寫花,其實亦在寫人。

【答案】「孤花」是詞人自己的人格寫照。/在滿院荒蕪之中,一朵明艷、絢爛、寂寞、充滿生機的孤花與四周的沉悶蕪雜形成強烈的對照。/那正是詞人自己的生機、絢爛、寂寞與「陽春暮」時的沉悶蕪雜的對應。/這為我們刻畫了一個超然世外、高標獨立、不合時宜者的形象。

                                        

4、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感遇三十八首(其二)

陳子昂

 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獨空林色,朱蕤冒紫莖。

遲遲白日晚, 秋風生。

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

【注】①蘭若:香蘭和杜若。這是《楚辭》裡邊屈原最讚美的兩種花。②蕤(ruí):花草下垂的樣子。

請簡析詩人在詩中所詠之物的特點以及由此抒發的思想感情。

【解析】解題時要抓住表現「蘭」「若」特點的字眼,如「生春夏」「芊蔚」「青青」等。另外,回答思想感情要首先注意本詩運用了何種抒情方式,以及是如何抒情的。通過詩中的重點詞「白日晚」「秋風生」「盡搖落」等不難得出答案。

【答案】這首詩所詠之物是香蘭和杜若,它生長於春夏,凋零於秋天,花紅葉綠莖紫,幽雅清秀,獨具風采。這首詩主要運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詩人以香蘭、杜若自喻,表面上以「幽獨空林色」著力讚美蘭若壓倒群芳的風姿,實則是藉此比喻自己出眾的才華。通過「白日晚」「秋風生」「盡搖落」等語句借寫蘭若芳華盡失最終枯萎凋謝的變化,悲嘆自己的年華流逝、理想破滅。

                                                                     

板塊 3  鑒賞景物形象

1、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

月夜舟中

戴復古

滿船明月浸虛空,綠水無痕夜氣沖。

詩思浮沉檣影里,夢魂搖曳櫓聲中。

星辰冷落碧潭水,鴻雁悲鳴紅蓼風。

數點漁燈依古岸,斷橋垂露滴梧桐。

詩歌的頸聯「星辰冷落碧潭水,鴻雁悲鳴紅蓼風」營造了怎樣的一種意境?

【解析】回答該題的語言可以這樣組織:用整齊的句式列舉意象,點明營造的氣氛、描摹的畫面,或寫出意境體現的詩人情感。

【答案】頸聯用寥落的星辰、深碧的潭水、悲鳴的鴻雁瑟瑟的秋風等營造出一種寒冷孤寂、悲涼的意境

2.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

途 中

趙汝

雨中奔走十來程,風捲雲開陡頓晴。

雙燕引雛花下教,一鳩喚婦樹梢鳴。

煙江遠認帆檣影,山舍微聞機杼聲。

最愛水邊數株柳,翠條濃處兩三鶯。

(1)頸聯「煙江遠認帆檣影,山舍微聞機杼聲」營造了怎樣的一種意境?

(2)這首詩把詩人豐富的情感寄托在具體的景物描寫中。請結合全詩對此作簡要分析。

                                         

(1)頸聯「煙江遠認帆檣影,山舍微聞機杼聲」營造了怎樣的一種意境?

【解析(1)】頸聯上句從視覺的角度描寫了煙霧繚繞的大江、江中航行的帆船,表現了途中所見景物的美麗;下句從聽覺的角度描寫了農家傳來的時斷時續的機杼聲,表現了山間的安寧。

【答案(1)】頸聯通過描寫大江的煙霧、航行的帆船、遠遠傳來的農家機杼聲等,營造了一種縹緲、安寧的氣氛,表達了詩人春日途中快樂的情感。

           

(2)這首詩把詩人豐富的情感寄托在具體的景物描寫中。請結合全詩對此作簡要分析。

【解析(2)】本題考查鑒賞詩歌形象和概括詩人情感的能力。解題時注意分析題乾的提示。

【答案(2)】詩歌首聯從雨天忽然放晴寫起,透露出詩人的驚喜之情;頷聯、頸聯描寫乳燕學飛、鳩鳥喚婦、江面帆影、空山機杼聲等,表現詩人春日途中所見及對所見景物的喜愛之情;尾聯突出描寫了春天常見的景物——楊柳、黃鶯,表現詩人對春天的喜愛。

                       

3、閱讀下面一首元曲,然後回答問題。

【中 呂】

普天樂·秋懷

張可久

為誰忙?莫非命。西風驛馬,落月書燈。青天蜀道難,紅葉吳江冷。兩字功名頻看鏡,不饒人白髮星星。釣魚子陵,思蒓季鷹,笑我飄零。

(1)「西風驛馬……紅葉吳江冷」四句營造了怎樣的意境?請簡要解說。

(2)「兩字功名頻看鏡,不饒人白髮星星」兩句塑造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形象的能力。分析景物形象,要抓住文中的重點意象,分析其蘊含的作者的情感,如詩中的「西風」「驛馬」「落月」「書燈」。分析人物形象,要注重分析詩歌描寫的人物動作、心理、外貌等,從這些描寫中找出人物的特徵。如從人物的動作「頻」中可以看出詩人對追求功名的熱切,從「不饒人」中可以看出歲月的無情等。

                        

(1)「西風驛馬……紅葉吳江冷」四句營造了(怎樣)的意境?請簡要解說。

【答案(1)】詩人用蕭瑟的西風、孤獨的驛馬、泛紅的秋葉、冷清的吳江等景物,營造出一種蕭索凄愴的意境,表現了自己落寞的境況。

(2)「兩字功名/頻看鏡,不饒人/白髮星星」兩句塑造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

【答案(2)】第一句表現了詩人對功業無成而老之將至的感嘆,第二句表現了詩人對時不我待的感慨。兩句對照,塑造了一個富有才華、急於進取但最終無所成就、窮途落拓的下層知識分子的形象。

                          

4、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長沙過賈誼宅

劉長卿

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

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

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

(1)頷聯渲染了一種什麼樣的氛圍?請簡要分析。

(2)這首詩流露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簡要概括。

【解析】這兩道題要求我們分析氛圍、情感。分析詩歌的氛圍,需要分析詩歌的語言,具體來說要分析詩人筆下的人、事、景,本詩中「人」已去,「草」是「秋草」,「林」是「寒林」,「日」也是「斜日」,氛圍自然是蕭條、凄愴的。分析詩歌中流露的情感,要從整體上把握,詩中涉及賈誼、漢文帝,情感自然也要涉及他們兩個。分析尾聯,自然會感受到作者於曲折處流露出的諷世之意。

                

(1)頷聯渲染了一種什麼樣的氛圍?請簡要分析。

【答案(1)】頷聯通過對「秋草」「寒林」和「人去」「日斜」等景象的描寫,以及作者的「獨尋」「空見」,渲染出一種蕭條、凄愴的氛圍。

(2)這首詩流露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簡要概括。

【答案(2)】表達了對賈誼的同情,對漢文帝的指責,對自身際遇的慨嘆,對當今統治者的不滿。

                                      

5、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

暗 香①

姜 夔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②。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③,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注】 ①辛亥冬,詞人應邀到范成大的石湖別墅做客,投主人之雅好,作《暗香》《疏影》二曲。該詞為其一。②何遜:南朝梁詩人。曾作《詠春風》詩。在揚州時,居處有梅花一株,常吟詠其下。後來他由洛陽再赴揚州訪梅,卻彷徨終日,不能成章。③江國,指江南水鄉。

「千樹壓、西湖寒碧」是詞中的名句,請從鍊字和意境的角度進行賞析。

【解析】本題考查對詩詞中重要語句的賞析,以及對整首詞的意境的賞析,難度較大。考生可以從句子中重要的詞語入手,如此句中的「壓」字,以及「寒碧」一詞,賞析意境則需要聯繫全詞來把握。

【答案】「千樹壓、西湖寒碧」是詞人回憶當年西湖繁梅盛開的情景。一個「壓」字,寫出了梅之繁盛,令人賞之不盡。「寒碧」則寫出了湖水的清冷似冰,澄澈如玉。千樹紅梅與寒冷碧波相互映照,冷峻中透著熱烈。顯示出舊時情景之美好,更襯出今日思念之情深。

                     以上與《創新設計》配套使用                              

                                          題榴花       朱熹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蒼苔落絳英。

【注釋】子:果實。可憐:可惜。無車馬:意指不被人們注意。(這裡指坐車騎馬的達官貴人)顛倒:錯亂,多指心神紛亂。絳:大紅色。

——托物(人)言志型鑒賞題要答出「表層」及「深層」兩方面

    托物言志型及詠史型的古詩,其所涉及的情感一般分為兩個方面,表面上看,是對某物及某個歷史人物的感嘆,而實際上往往表達自身的某種情感。在回答這類問題時,既要答出表層意思,也要答出深層意思,這樣,才能確保拿住全分。

□後兩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點撥】從表層(榴花)及深層(自身)組織答案。

【答案】石榴花紅艷奪目,但「此地無車馬」,沒有人觀賞,它只好默默地飄散於青苔上。表達了作者對美麗的榴花無人觀賞的慨嘆。詩以寂寞的石榴花來暗喻懷才不遇、困頓終生的英傑,對他們的可憐命運表示深切的同情。並藉此抒發了自己懷才不遇的無限感嘆。

                                                           

○念奴嬌·赤壁懷古(宋·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作者在該詞寫周瑜,抒發了什麼感情?

 【點撥】從表層(對周瑜)及深層(自身)兩方面作答。

【參考答案】抒發了對周瑜的讚美、敬佩及對他建立了一番功業,志得意滿的羨慕之情,同時也藉此表達了自己懷才不遇,功業未就的感傷之情。

    詞中塑造了周瑜的人物形象,也有景物形象,也有抒情主人公形象。注意這些形象之間的關係及內在聯繫。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背景點擊】開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遊岳陽而作此詩。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岳陽樓座落在今湖南嶽陽市西北高丘上,「西面洞庭,左顧君山」,與黃鶴樓、滕王閣同為南方三大名樓,於開元四年(716)擴建,樓高三層,建築精美,歷代遷客騷人,登臨遊覽,莫不抒懷寫志。李白登樓賦詩,留下了

這首膾炙人口的篇章,使岳陽樓更添一層迷人的色彩。

1.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寫作「雁別秋江去」。你認為哪一句更妙,為什麼?

2.第三聯「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所運用的藝術表現手法做簡要分析。

3.人筆下的岳陽樓最突出的特點是什幺?抒發了詩人的什幺情感?

4.人評詩時常用「詩眼」的說法。你認為本詩第二聯的2句中,「詩眼」分別是哪個字?為什麼?請結合全詩簡要賞析。

【參考答案】1.「雁引愁心去」運用了擬人手法,寫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興心情。這一句寫大雁有意為詩人帶走愁心,下句寫君山有情為詩人銜來好月,愁去喜來,互相映襯。「引愁心」比「別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穎。(意思對即可)

2.第三聯運用誇張手法寫出了岳陽樓高聳入雲的情狀,同時這兩句詩想像神奇,在雲間連榻,在天上「行杯」,寫出了詩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3.詩人筆下的岳陽樓最突出的特點是「高」。情感是歡樂喜悅,超脫豁達。

4.「詩眼」分別「引」「銜」。「引」形象地寫出了大雁懂得人情,把愁心帶走的情境;「銜」形象地寫出了山懂得人的心意,把好月送來,與詩人共享歡樂的情境。

                                                            

鷓鴣天 (蘇軾)

林斷山明竹隱牆①,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現②,照水紅蕖細細香。

鄰舍外,古城旁③。杖藜徐步轉斜陽④。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⑤。

【注釋】

①林斷山明:樹林斷絕處,山峰顯現出來。

②翻空:飛翔在空中。

③古城:當指黃州古城。

④杖藜 :拄著藜杖。杜甫《漫興九首》其五:「杖藜徐步立芳洲」。

⑤浮生:意為世事不定,人生短促。李涉《題鶴林寺僧舍》:「偶經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閑。」

【賞析】此詞為元豐六年(1083年)東坡貶謫黃州時所作,描繪了一幅夏日雨後的農村小景。

上片寫景,寫的是夏末秋初雨後村舍周圍的景色。

開頭兩句,由遠而近,描繪自己身處的具體環境:遠處鬱鬱蔥蔥的樹林盡頭,

有高山聳入雲端,清晰可見。近處,叢生的翠竹,像綠色的屏障,圍護一所牆院周圍。這所牆院,正是詞人的居所。靠近院落,有一個池塘,池邊長滿枯萎的衰草。蟬聲四起,叫聲亂成一團。這兩句詞中,既有遠景,又有近景;既有動景,又有靜景;意象開闊,層次分明。作者運用擬人、擬物手法,傳神地運用「斷」、「隱」、「明」這三個主觀色彩極強的形容詞,把景物寫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三四兩句,含意更深邃。宏廓的天空,不時地能看到白鳥飛上飛下,自由翱翔。滿池荷花,映照綠水,散發出柔和的芳香。意境如此清新淡雅,似乎頗有些詩情畫意;並且詞句對仗,工整嚴密。芙蕖是荷花的別名。「細細香」,描寫得頗為細膩,是說荷花散出的香味,不是撲鼻的濃烈香氣,而是宜人的淡淡芳香。這兩句寫景有色有香,有動有靜,空中與地上兩組景象相得益彰,組成一幅相映成趣的美麗圖卷。

過片寫作者太陽西下時手拄藜杖緩步游賞,表現他自得其樂的隱逸生活。這三句似人物素描畫,通過外部形象顯示其內心世界,也是高明的手法。

    最後兩句,是畫龍點睛之筆。詞句的大意是:天公饒有情意似地,昨夜三更時分下了一場好雨,使得他又度過了涼爽的一天。「殷勤」二字,是擬人化手法。「浮生」二字,化用《莊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句意。這兩句,抒發了作者乘興游賞的盎然喜情。

    這首詞先寫作者游賞時所見村景,接著才點明詞中所寫之游賞和游賞所見均因昨夜之雨而引起,抒發自己雨後得新涼的喜悅。這種寫法,避免了平鋪直敘,讀來婉轉蘊藉,回味無窮。

                                                            

 

○附: 快速把握詩歌技法的「托物言志」 托,寄託,藉助;物,客觀事物;言,表達;志,志向,志願,思想,情感,哲理,等等。簡單地說,托物言志,就是藉助具體外物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例如:

   瀑布聯句 李 忱

   千岩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此詩借寫瀑布,表達對社會人生的思考:應志存高遠,不畏艱辛,努力實現人生目標。

                                                            

2008年高考語文海南、寧夏卷

題李世南畫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澗,秋風瑟瑟細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塢聞鍾覺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畫家,擅畫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啟,丹陽(今屬江蘇)人。曾任吏部員外郎、中書舍人等職。③瓮:這裡指水瓮。④塢:地勢周圍高而中央的地方。這裡指山塢。

請簡單描述一下李世南畫的扇面中應有的景物。這樣一幅畫面呈現出什麼樣的氣氛?(5分)

【參考答案】(5分)畫面大概是:有條小溪從兩山之間流出,樹林里樹葉飄落,一個人抱著瓮在路上(或在溪邊),山谷那邊隱約露出寺廟。

這畫面呈現出的是鄉村野外恬靜、安詳的氣氛。

畫面中應有小溪、山(山塢)、樹林(落葉)、人、瓮、寺廟等六種景物。描述出一至二種景物的,給1分;三至四種景物的,給2分;五至六種景物的,給3分。答出畫面呈現出什麼樣氣氛的,給2分。

意思答對即可。

                                                       

2008年高考語文天津卷

16、閱讀下面的詩,回答問題。(5分)

山居即事

王維

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暉。鶴巢松樹遍,人訪蓽門稀。

嫩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渡頭煙火起,處處采菱歸。

(1)簡析「遍」字在頷聯中的表達效果。

【參考答案】「遍」字表現松茂鶴多,「稀」字表現來訪者少,兩者對照寫出山居環境的幽靜。

(2)詩的後四句寫出了怎樣的景與情?

【參考答案】寫出了夕陽西下,炊煙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愛,人們采菱而歸的景象。表現出作者悠然閑適的心情。


 

 

專題三  古代詩歌鑒賞

第 1 節  鑒賞形象

1、(2009·全國Ⅰ)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

石湖書扇韻①

姜 夔②

橋西一曲水通村,岸閣浮萍綠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處開門。

【注】 ①石湖:南宋詩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職歸隱石湖(在今江蘇蘇州),自號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江西波陽)人。浪跡江湖,終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見范成大,這首詩約作於此時。

(1)這首詩描繪了一幅(什麼樣)的畫面?是由(哪些)景物構成的?請簡要敘述。

 (2)有人說,詩的後兩句歌頌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趨炎附勢的人。你對此有什麼看法?請簡要說明。

【命題考向】第(1)題考查鑒賞詩歌形象的能力,第(2)題考查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的能力。

          

(1)這首詩描繪了一幅(什麼樣)的畫面?是由(哪些)景物構成的?請簡要敘述。

【解析】(山水形象)解答第(1)題,首先要認真閱讀詩句,找出詩歌中描繪的景物;然後分析這些景物有何特徵,組合起來共同具有什麼特點,即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多意象/概括+特徵/概括→畫面)//注意,回答第一問時,答案中既要包含名詞性的對畫面景物進行概括的詞語(「江南水鄉」),又要包含形容詞性的描繪畫面特徵的詞語(「清幽恬靜」)。

【答案(1)】詩歌描繪了一幅(江南水鄉清幽恬靜)的畫面。寫了小橋、流水、村莊、綠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

(2)有人說,詩的後兩句歌頌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趨炎附勢的人。你對此有什麼看法?請簡要說明。

【解析】解答第(2)題,一定要結合詩歌中的詩句和命題者所給的註解進行分析。從對詩歌的人不到和註解的分析,可以知道題干表述的觀點是正確的。考生也可把「人不到」的「人」理解為泛指,這樣,題干表述的觀點就不正確。作答這類評價題,無論是贊成還是否定,關鍵是要說明理由,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2)】觀點一:這種說法有道理。

此詩讚譽石湖美景,也包含對石湖主人的歌頌。「人」是指勢利小人,這些人在范氏去職歸隱後不再與他來往,范氏卻不以為意,反而享受田園之樂,這與作者終生不仕的人生態度相契合。

觀點二:這種說法不確切。

此詩描寫了石湖清幽恬靜的美景,表現的是作者對石湖主人歸隱田園生活的讚賞之情,「人」只是泛指,無人相煩正是幽靜的要素,不是寫范氏失勢後的世態炎涼。

                                                                

2、(2009·天津)閱讀下面的詩,按要求作答。

嚴鄭公①宅同詠竹

(唐)杜甫

綠竹半含籜②,新梢才出牆。色侵書帙③晚,陰過酒樽涼。

雨洗涓涓凈,風吹細細香。但令無剪伐,會見拂雲長。

【注】 ①嚴鄭公:即嚴武,受封鄭國公。②籜(tuò):筍殼。③帙:包書的布套。

(1)本詩前三聯描寫出竹子(怎樣)的形象?

 (2)請賞析「色侵書帙晚」一句。

 (3)請你談談對最後一聯寓意的理解。

【命題考向】考查對詩歌形象以及思想內容的鑒賞能力。

                   

(1)本詩前三聯描寫出竹子(怎樣)的形象?

【解析】(1)前三聯,都是描寫竹子形象的。首聯寫嫩綠的新竹有一半還包著筍殼,新長出的竹梢才高出牆頭,表現出之態;頷聯寫嫩綠的顏色映照在書套上,久久不退,當竹影移過,酒也頓時變得清涼,表現了竹影給人的陰涼之感;頸聯寫新雨過後,竹子更加美麗潔凈,微風吹來,可以聞到淡淡的清香,表現了竹子的色與味。

【答案(1)】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陰涼;雨洗竹凈,風送竹香。

        

(2)請賞析「色侵書帙晚」一句。

【解析】(2)「色侵書帙晚」一句是描寫竹影的,「色」即竹之色,句中「侵」與「晚」最具特色。「侵」寫出竹影隨光線移動逐漸擴大之態。「晚」也是側重於光線之暗,是竹影使人產生的錯覺。

【答案(2)】翠竹的影子投映在書上,使人感到光線暗了下來。「侵」字寫出了竹影移動擴大的漸進過程。「晚」字則寫出了竹影給人帶來的時間錯覺。

              

(3)請你談談對最後一聯寓意的理解。

【解析】(3)尾聯是詩人有感而發,認為只要不被摧殘,新竹一定可以高入雲霄,從寓意的角度理解,考生應該將之轉移到人,以竹喻人,「不被摧殘」就是要愛護關心人,理解尊重人。

【答案(3)】答案符合詩意,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示例1】要尊重天性,順應自然。

【答案示例2】要呵護人才,不要摧殘人才。

【答案示例3】期待得到提攜,使自己有所作為。

                            以上                                   

                                     病牛

                                     李綱

          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精疲誰復傷。但使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卧殘陽。

這是一首詠物詩,它的主體對象是「病牛」。當我們辨清了「文」之後,它的情節就很清楚了:病牛為人耕種,結果,他們收穫了很多,而病牛自己卻筋疲力盡,無人為他的老病衰弱而傷感;然而,只要眾生能夠溫飽,他甘心情願讓病弱的身軀倒卧在殘陽里。了解了情節之後,詩人的為民奉獻的情懷也就從詩句中透露出來了。

                                                                                                               

【2010·南開中學考前模擬】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回答問題。(6分)

岩居僧

趙師秀

開扉/在/石層,盡日/少人/登。一鳥/過/寒木,數花/搖/翠藤。

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燈。吾亦/逃名/者,何因/似/此僧?

 (1)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岩居僧的形象。(3分)

【解析(1)】考查鑒賞詩歌的形象。人物形象要從他的興趣、愛好(嗜好)的角度入手,一個人的居住環境、著裝等也往往能透露其志趣。岩居僧生活在花草人鳥稀少的「石岩」,他用「冰下水」煮茗,用「佛前燈」燃香。可見這是一位淡泊、高潔而又遠離塵俗的隱者。

【參考答案(1)】①遠離俗世:開扉在石層:盡日少人登。②淡泊、平靜:一鳥過寒木,數花搖翠藤。品性高潔: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燈。(每點1分)(或:遠離俗世,生活儉樸,心境淡泊,品性高潔。)

                                 

(2)前人評價該詩「寫飛鳥用一『過』字,十分精練」,談談你對詩中「過」字的理解。(3分)

【解析(2)】考查詩歌的語言。語言的賞析應包括四方面的內容:字面義+文中義,畫面內容,表情達意的作用,表達技巧及其效果。

【參考答案(2)】 「過」有「路過」「經過」之意:(1分)這裡寫出了「飛鳥」既不急於歸巢,也不陶醉山林,只是經林間翩然飛過的自然狀態,(1分)其無憂無慮、無欲無求的特點,襯托出「岩居僧」淡泊的心境。(1分)

【詩歌鑒賞】這首詩的味道在開頭結尾的「石層」和「此僧」的遙相呼應。這是作者的得意處。讀不出,就不理解作者的苦心經營。石和此讀音相似,層和僧字根相同,若此,石層和此僧便巧妙地形成呼應。正因為把門開在岩石上,導致苦行僧的孤傲或傲岸,這是很少有人來往的原因,因為沒有幾個人能達到這種高度。

「一鳥過寒木」和「數花搖翠藤」表面看是沒有什麼聯繫的,但詩人的這種表現方法,使這兩種事物彷彿有了一種關係。好像是因為「一鳥過寒木」的原因,導致「數花搖翠藤」的結果。由此益發證明:「開扉在石層」和「何因似此僧」之間確實存在一種聯繫。這正像我煎茶燒的卻是冰下的水,而供佛的香居然燒著佛像前的燈,這一切都是自相矛盾的,就像岩居僧和逃名者的行為和目的的自相矛盾一樣。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問題。

                        訴衷情    陸遊

  當年萬里覓封候,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身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

簡析這首詞中的人物形象。

【解析】分析人物形象的作法是:怎樣的形象;結合詩句簡析形象;形象的意義。

【參考答案】 詩歌描寫了一個閑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第一步/什麼形象)詩中人物曾經金戈鐵馬,馳騁疆場,現在雖被棄置不用,但仍胸懷報國之志,心系抗金前線。(第二步/特徵分析)詩歌通過這一形象的塑造,表達自己壯志未酬、報國無門的感慨。(第三步/形象意義)

                                                  

【2010·福建晉江四校聯考】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己亥歲感事

唐·曹松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①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注釋】①打柴為「樵」,割草為「蘇」。

(1)詩的開頭兩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景?請簡要賞析(3分)

【解析】(1)考查鑒賞詩歌的形象。回答時包括三個方面:(1)是什麼形象;(2)形象的具體特徵是什麼;(3)形象的意義是什麼(作者情感)。圖景就是畫面的意境,要看畫面選取了什麼意象,意象的特點是什麼,再結合作者、背景來回答。百姓為何樂不起來?因為家園移入「戰圖」。

【參考答案】(1)一片河山都已繪入戰圖,人民流離失所、掙扎於生死線上的戰亂圖景。(3分)

(2)詩的最後一句「一將功成萬骨枯」概括有力,字字千鈞,令人感動,成為警世名句,請從表現手法上加以賞析。(3分)

【解析】(2)考查鑒賞詩歌的語言。詩句賞析包括:含義+畫面,手法+表達效果。回答時要扣住詩歌的主旨。

【參考答案】(2)最後一句,用了強烈的對比手法,以「一」與「萬」,「成」(榮)與「枯」的對照,突出枯骨的意象,揭示出一將封侯,萬人喪生的現實本質,表達了作者感嘆戰爭無情,並諷刺一些功成名就,黷武好戰的將軍。(3分)

【詩歌賞析】詩句不直說戰亂殃及江漢流域(澤國),而只說這一片河山都已繪入戰圖,表達委婉曲折,讓讀者通過一幅「戰圖」,想像到兵荒馬亂、鐵和血的現實。前兩句雖然筆調輕描淡寫,字裡行間卻有斑斑血淚。這就自然逼出後兩句沉痛的呼告,末句更是一篇之警策:「一將功成萬骨枯」,運用了強烈對比手法:「一」與「萬」、「榮」與「枯」的對照,令人觸目驚心。「骨」字極形象駭目。它們從不同側面揭示了封建社會歷史的本質,具有很強的典型性。前三句只用意三分,詞氣委婉,而此句十分刻意,擲地有聲,相形之下更覺字字千鈞。

                                                                    

【2010·北京宣武區二模】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後面問題。(7分)

好事近·漁父詞

朱敦儒

搖首/出/紅塵,醒醉/更無/時節。活計①/綠蓑青笠,慣披/霜沖雪。

晚來/風定/釣絲/閑,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鴻/明滅。

【注】①活計:生計,謀生的手段。

(1)這首詞的上闋表現出一個怎樣的漁父形象?結合作品簡要分析。(3分)

【解析】(1)「漁父」在古詩文中是「隱者」、「超脫」、「率真」的象徵。詩中的「漁父」生活上「無時節」,著「綠蓑青笠」去「披霜沖雪」、「出紅塵」,可見其洒脫、疏放的性格。本題3分。結合作品簡析2分(任選兩處分析即可);結合1分。意思對即可。

【參考答案】(1)「搖首出紅塵」示其超脫;「醒醉更無時節」示其疏放;「慣披霜沖雪」示其勇毅:上闋表現出的是一個無拘無束、瀟洒率性的漁父形象。

(2)結合作品簡析下闋「晚來風定釣絲閑,上下是新月」二句表現出的意境。(4分)

【解析】(2)注意揣摩詞人透過畫面所揭示的志趣:「風定」、「絲閑」恰是詞人「心定」、「心閑」的寫照,新月的清新、通透正是詞人內心的清新的體現。本題4分。句意;結合作品簡析2分;結論1分。意思對即可。

【參考答案】(2)這二句寫夜色降臨,微風不起,垂釣的絲線平靜悠閑,天上和水中是同一鉤新月(1分)。詞人表面寫「風定」與「絲閑」,內在里是寫「心定」與「人閑」(1分)。詞人寫「新月」及水面的清明,意在表現人內心的清新與通透(1分)。這幅月下獨釣圖所呈現出來的閑適、安詳的意境正是詞人所追求的人生境界(1分)。這幅月下獨的釣圖所呈現出來的閑適、安詳的意境正是詞人所追求的人生境界(1分)。

【詩歌賞析】開頭一句表明自己放棄官場生活的堅決。「搖首」二字很形象,既對「紅塵」否定,又不置一辭,這是一種輕蔑不屑的態度。語言明快質樸,同時又極傳情,一種超脫塵世的輕快感溢於言表。三、四句則進而寫漁父生活,是詞人恬淡自適的慣常生活狀態的折射。下片進一步表現閑適生活的可愛。作者用洗鍊的筆墨勾勒出一幅清雅的圖畫。「釣絲閑」、「新月」,寫水靜,空靜,一切皆靜的周圍環境。一隻縹緲的孤鴻,明滅於遠空,那是靜的背景上的一個動點,而它的動感不是來自位置的移動而是來自光線的變化。這首詞上片以抒情起,下片以寫景結,用簡筆勾勒出詞人閑適生活的一個斷面。詞中寫實與象徵手法結合,意境完整高遠而又空靈。

                                                                         

【2010·天津南開區一摸】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舟/下/建溪

宋?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黃昏,野店/無燈/欲閉門。

倒出/岸沙/楓/半死,系舟/猶有/去年/痕。

(1)這首詩營造的是一種什麼氛圍?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緒?請結合詩的具體內容簡要賞析。(3分)

【解析】(1)考查鑒賞詩歌的形象。答題步驟:詩人選取了哪些意象,營造了怎樣的氛圍(意境),寄託了怎樣的情愫。分析時一定要引用詩句,不可脫離文本空發議論。

【參考答案】(1)客船、月色昏黃、「無燈」、荒野(小)店、半死楓樹,這一切暗淡朦朧,營造了一種凄迷、蕭索、沉寂的氛圍,表達了詩人孤寂悵惘的心緒。( 引詩中詞句、概括凄涼氛圍、表達孤寂心緒各1分)。

(2)詩的末句「系舟猶有去年痕」中「猶有」一詞能否換成「應有」?請簡要說明原因。(3分)

【解析】(2) 考查鑒賞詩歌的語言。這種比較鑒賞題要結合詩句,能自圓其說就好。回答時應包括:該詞語的字面義和詩句義,描繪的畫面,表達的情感。要結合詩句比較其優劣。

【參考答案】(2)可以有三種答案(答出其一即為正確): ①「應有」更好。「應有」二字蘊含豐富,傳達出了詩人在孤寂中力尋舊影時的複雜心情,其中既有希冀與自信,也有失意與悵惘,更有尋而未見的不甘心,可謂傳神之筆;「猶有」二字則無此意趣。②「猶有」更好。「猶有」二字,自然道出,卻出人意料,去年系舟的痕迹還保存到現在,說明在此停留的旅客不多,進一步傳達出了詩人那種孤寂悵惘的心緒;而「應有」二字卻不能道出此意。③二者各有其妙。(理由見上) 「心情」只要答出其中一個方面即可,不要求全面。只答出哪一個更好而沒有具體分析的,不給分。

【詩歌賞析】這是一首描寫旅途夜泊的七言絕句。詩中選用最有特徵的景物,寫出荒村月夜泊舟的靜謐境界。詩人通過精心選材,巧妙構思,雖是信筆直書,卻使人感到如臨其境。詩中開頭的「客航收浦月黃昏」化用林逋《山園小梅》「暗香浮動月黃昏」詩句,「野店無燈欲閉門」則化用韋應物《滁州西澗》的名句「野渡無人舟自橫」,皆不露痕迹,另出新意,雋永可愛。「月黃昏」三字為兩詩營造氛圍,表達心緒定下了基本色調。客船、「無燈」野(小)店、「半死」楓樹,這一切都籠罩在昏黃的月光中,暗淡朦朧,營造了一種凄迷、蕭索、沉寂的氛圍,表達了詩人孤寂悵惘的心緒。

                                                                                     

 

【2010·福建廈門三月質檢】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回答後面的問題。(6分)

酒泉子·長憶觀潮

[宋]潘閬

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

(1)請簡要分析詞中的「弄潮兒」形象。(2分)

【解析】(1)考查鑒賞詩歌的形象。首先要找到直接寫「弄潮兒」的詞句:「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他勇立潮頭,要使「旗不濕」必須奮力拚搏。

【參考答案】(1)錢江潮水排空而來,洶湧澎湃,弄潮兒卻在驚濤駭浪中踏浪立濤、履險如夷,連手中的紅旗都未被打濕,(1分)表現出英勇無畏、奮力拚搏的豪邁氣概。(1分)

                    

(2)這首詞描寫了錢江涌潮的壯麗景象,既有直接描寫,也有間接描寫,請結合全詞作簡要分析。(4分)

【解析】(2)考查表達技巧的鑒賞。正面描寫江潮湧動就是直接描寫,寫遊人「滿郭」、「心寒」是側面描寫,即間接描寫。

【參考答案】(2)間接描寫:開頭部分描寫人們傾城而出,到錢江邊爭碧潮湧的盛況,為寫錢塘潮作鋪墊:(1分))結尾處,寫夢醒後仍覺心有餘悸,從側面來珙托潮水的雄壯氣象。(1分)

直接描寫:中間部分運用比喻、誇張的手法表現錢江潮排山倒海的磅礴氣勢。(2分)

【詩歌賞析】上片起首兩句,寫杭州人傾城而出,擁擠錢塘江邊,萬頭攢動,爭看江面潮水上漲。為下面潮水的湧現製造了氣氛,作好了鋪墊。上片結尾兩句,運用比喻、誇張等手法,把錢江潮湧的排山倒海、聲容俱壯,渲染得有聲有色、驚險生動。過片轉而描寫弄潮兒的英勇無畏、搏擊風浪、身手不凡和履險如夷。這兩句純用白描手法,寫得有聲有色,富於動感,眩目驚心。結拍由回憶轉為現實,寫詞人雖離杭已久,但那壯觀的錢江涌潮仍頻頻入夢,以至夢醒後尚感驚心動魄。此詞對於錢江涌潮的描繪,可謂匠心獨遠,別具神韻。詞中「來疑滄海盡成空」一句採用誇張手法,濃墨重彩,大開大闔,感染力甚強。上片第二句的「「爭」、「「望」二字,生動地表現了人們盼潮到來的殷切心情,從空間廣闊的角度進行烘托與大潮的壯觀結合得甚為密切。結句言夢醒後尚心有餘悸,更深化了潮水的雄壯意象。前後的烘托與中間重點描寫當中的誇張手法配合緊密,使全詞的結構渾然一體。

                                                     

閱讀下面這詩完成1-2題。(6分)

南   鄰

杜甫

錦里先生烏角巾,園收芋栗未全貧。

慣看賓客兒童喜,得食階除鳥雀馴。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兩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門月色新。

【注釋】階除:台階。

1、這首詩的前半篇和後半篇各描繪了一幅畫,請用簡潔的語言分別概述這兩幅畫。(4分)

【參考答案】1、前半篇寫的是山莊訪隱圖,後半篇寫的是江村送別圖。(大意對即可,各2分)

            

2、從全詩看,詩人的鄰居錦里先生是個怎樣的人?試作簡要的分析。(5分)

【參考答案】2、錦里先生是位頭戴「烏角巾」的山人(或隱者)(1分)。從「未全貧」可看出他家境並不富裕,但他安貧樂道,很滿足於這種樸素的田園生活(2分)。從「兒童喜」、「鳥雀馴」和「相送柴門」等則可看出他耿介而不孤癖(1分),誠懇而又熱情(2分)。

【賞析】距離浣花草堂不遠,有位錦里先生,杜甫稱之為「南鄰」。在一個秋天的傍晚,杜甫從他家走出,路上,也許是回家以後,寫了這首《南鄰》詩。說它是詩吧,卻又是畫;是用兩幅畫面組成的一道詩。前半篇展現出來的是一幅山莊訪隱圖。

  到人家作客,這家人家給予杜甫的印象是怎樣的呢?詩人首先看到的,主人是位頭戴「烏角巾」的山人;進門是個園子,園裡種了不少的芋頭;栗子也都熟了。說「未全貧」,則這家境況並不富裕。可是從山人和全家的愉快表情中,可以知道他是個安貧樂道之士,很滿足於這種樸素的田園生活。說起山人,人們總會連想到隱士的許多怪脾氣,但這位山人卻不是這樣。進了庭院,兒童笑語相迎。原來這家時常有人來往,連孩子們都很好客。階除上啄食的鳥雀,看人來也不驚飛,因為平時並沒有人去驚擾、傷害它們。這氣氛是多麼和諧、寧靜!三、四兩句是具體的畫圖,是一幅形神兼備的絕妙的寫意畫,連主人耿介而不孤僻,誠懇而又熱情的性格都給畫出來了。

  隨著時間的推進,下半篇又換了另一幅江村送別圖。「白沙」、「翠竹」,明凈無塵,在新月掩映下,意境顯得特別清幽。這就是這家人家的外景。由於是「江村」,所以河港縱橫,「柴門」外便是一條小河。王嗣奭《杜臆》曰:「『野航』乃鄉村過渡小船,所謂『一葦杭之』者,故『恰受兩三人』」。杜甫在主人的「相送」下登上了這「野航」;來時,他也是從這兒擺渡的。

  從「慣看賓客兒童喜」到「相送柴門月色新」,不難想像,主人是殷勤接待,客人是竟日淹留。中間「具雞黍」、「話桑麻」這類事情,都略而不寫。這是詩人的剪裁,也是畫家的選景。  (馬茂元)

                                    

閱讀下面一首宋詩,讀後回答問題。(8分)

秋夜讀書每以二鼓盡為節

陸遊

腐儒碌碌嘆無奇,獨喜遺編不我欺。

白髮無情侵老境,青燈有味似兒時。

高梧策策傳寒意,疊鼓冬冬迫睡期。

秋夜漸長飢作祟,一杯山藥進瓊糜2

[注]①這首詩寫於乾道元年(1165)秋天,陸遊初任隆興(治所在今江西南昌)通判時,當時41歲。二鼓盡,二更結束。②瓊糜:瓊漿玉液,比喻精美的食品。糜,糊狀食物。

(1)全詩刻畫了一個怎樣的詩人形象?(3分)

【參考答案】(1)一個安貧樂道、孜孜以學(勤奮讀書)的清苦詩人形象。(3分)

(2)「白髮無情侵老境,青燈有味似兒時」被認為是最精彩的兩句,請你從內容和形式兩方面具體分析其妙處。(5分)

【參考答案】(2)「白髮」對「青燈」,「無情」對「有味」,「老境」對「兒時」,形式上對仗工整,對比鮮明;(2分)「侵」字點出歲月無情,而頭有「白髮」逼近「老境」的人,對著「青燈」夜讀,喚起的卻是兒時讀書的記憶,「有味」二字體現詩人一生以讀書為樂的情趣。(3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8分)

浣溪紗①    納蘭性德(清)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②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③,當時只道是尋常。

【注】①本詞為納蘭懷念其早逝的妻子盧氏而作。②被酒:醉酒。③賭書潑茶:用李清照、趙明誠典,形容伉儷情深,志趣相投。

   (1)詞的上闋刻畫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畫的?請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1)一個形單影隻、陷入對亡妻無限哀思的詞人的形象。(2分)既有直接描寫,也有景物的烘托渲染。(1分)先以「西風」中獨自悲傷奠定一種感傷的基調,繼而以蕭瑟的「黃葉」、緊閉的「疏窗」和即將墜落的「殘陽」與之呼應,渲染懷念之苦。(1分,意思對即可) 

 (2)你認為「當時只道是尋常」一句有何深意?請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2)當時只是尋常情景,只有失去它之後才懂得珍惜。往日的幸福未能珍惜,今天卻再也無法挽回,表現了作者的傷心與無奈。(2分)這一句字字含淚,深刻表現了亡妻之痛。(2分)

                                                            

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8分)

訴衷情(陸遊)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

(1)比較本詞中「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與陸遊的「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兩句,其中的「空」字所蘊含的情感是否相同?試分析。(4分)

【參考答案】相同,「空」有「白白地」「徒然」的意思,都抒發了報國無望的悲憤之情。本詞中「空」字點染出這種近乎絕望的失望與痛苦,感情愈發的悲憤,沉鬱。陸遊認為自詡為塞上長城有何用,年事已高,有心無力,「空」「已」二字相映,寫出了無限沉痛,極大悲憤。(回答出相同,且說出相同的情感2分,具體分析兩句詩句2分)

(2)這首詞主要運用了什麼表現技巧?塑造了一個怎樣的詞人形象?請結合詞的內容進行分析。(4分)

【參考答案】(2)詞人直抒胸臆,把過去的壯志凌雲、英姿勃發、渴望建功立業與現實的報國無門、惆悵悲涼、憤慨不滿作對比。塑造了自己鬢髮已白、雄心不減、因時時牽掛邊關而痛苦呻吟的愛國詞人的形象。(技巧及分析2分,形象及分析2分)

                                         

閱讀下面這首詩歌,然後回答問題。(6分)

江漢                                    旅夜書懷  

杜甫                                        杜甫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片雲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疏。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注】《江漢》尾聯化用了「老馬識途」的典故。

 (1)請結合全詩,簡要概括《江漢》詩中「乾坤一腐儒」的「腐儒」形象。(2分)  

【參考答案】(1)漂泊天涯的儒生;年邁多病的老者;窮且益堅,老當益壯的詩人;懷才見棄的文人。

(2)有人說《旅夜書懷》的頸聯和《江漢》中的尾聯都抒發了詩人的怨憤之情,你認為呢?請具體分析。(4分)

【參考答案】(2)同意,《旅》詩中說,「名豈」這兩句運用反問和反語,說「我的詩文寫得好,但哪裡因此就受到了世人的推崇?做官倒應該因年老多病而退休」,以此來表達詩人在仕途上的辛酸與不平。《江漢》詩中頸聯寫到「落日心猶壯」表現出詩人積極用世的精神,但仍不被重用,結尾兩句借用典故,說難道我這腐儒,連一匹老馬都不如了嗎?表達了詩人一生漂泊的滄桑之感和報國無門的怨憤之情。

    不同意。《江漢》詩的尾聯沒有怨憤之情。詩中提到「心猶壯」「病欲蘇」「存老馬」等,希望自己像老馬一樣實現自己的價值,從中可以看出詩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為國效力。流露出老當益壯、自強不息的精神。


 

                       

二、鑒賞詩歌的人物形象

【考題】閱讀李白詩《獨坐敬亭山》,試分析詩中所塑造的詩人形象(4分)

坐/敬亭山

李 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現場抽樣兩個山頭,一座亭子,一個人,所有的鳥兒都飛走了,連雲兒都不願停留。清冷的環境中,詩人守望山頭,相看兩不厭寫出了作者的凄涼,最後只有敬亭山道出了作者內心的感受。

點 評答案整個文段沒有談到作者的形象,後文也沒有圍繞這個中心來寫,得1分。此題要在文段的開頭或結尾點出詩人的形象特點,即用一句話蓋帽。然後再結合全詩中的文句進行分析,注意要圍繞詩人形象這個中心來寫。

正確答案眾鳥飛盡,孤雲獨閑,山靜而空,表現出詩人的與世無爭,自由而閑適的孤身一人的生活;相看兩不厭,表現出詩人從自然中尋求快樂,忘懷得失的思想感情。全詩塑造了一個(與世無爭的、 自由、閑適又有點孤傲)的(詩人)的形象

正確答案全詩塑造了一個對現實不滿、倔強、孤傲、清高的詩人形象。「眾鳥」和「孤雲」隱喻隨波逐流的世人俗流,與詩人的巋然「獨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眾鳥之「高飛」與孤雲的「獨去」,暗示了世俗對詩人的冷遇,只有敬亭山才是自己惟一的知己。同時,以敬亭山的雄偉壯麗與眾鳥的喧囂渺小、孤雲的輕浮相比,更顯出詩人人格的高潔、偉岸,表現了詩人不屈不撓、決不與黑暗勢力同流合污的反抗精神。

答題要領(1)什麼形象;(2)形象的基本特徵;(3)形象的意義。


答題步驟

    第一步,要在文段的開頭或結尾概括詩人的形象特點
,即用一句話蓋帽

    第二步,結合全詩中的文句進行分析,注意要圍繞詩人形象這個中心來寫。如果詩歌運用到了一些藝術手法,也可以概括所使用的描寫手法

    第三步,點出形象的社會意義或蘊涵的作者情感。(概——析——點)

【示例】 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

/陸鴻漸/不遇

皎 然

          移家/雖/帶郭①,野徑/入/桑麻。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問/西家。報道/山中/去,歸來/每/日斜。

         【注】 ①帶郭,意即靠近外城。

詩中的陸鴻漸是怎樣的一個人物形象?請簡要分析。

【解析】這裡考查鑒賞作品刻畫的人物形象的能力。從環境描寫看,陸鴻漸的新居雖離城不遠,但已很幽靜,需沿著野外小徑直到桑麻之中才能見到。再加籬邊菊的點綴,可看出是一個幽僻、高雅的隱居之地。作者的動作(扣門)、心理(欲去問西家)及鄰人的敘述(歸來每日斜),烘托出陸鴻漸的瀟洒疏放,也表現出作者對隱居生活的嚮往。/意象解說:籬邊菊:隱逸者的形象:孤芳自賞、高潔孤傲、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物形象。/瀟洒疏放/情趣志、趣高雅/

【參考答案】詩中的陸鴻漸是一個寄情山水、不以塵事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第一步/概括詩人的形象特點)前四句通過對幽僻、高雅的隱居之地的景物描寫,表現了陸鴻漸的高潔不俗。最後兩句通過西鄰對陸鴻漸行蹤的敘述,側面烘託了陸鴻漸的瀟洒疏放(第二步/結合全詩中的文句進行分析)作者通過對陸鴻漸這一形象的塑造表現了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追求。(第三步/點出形象的社會意義或蘊涵的作者情感)

                 

  詩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實際上是「詩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詩中的「代言人」。在古代詩歌中,一般有下面幾種形象類型。

  (1)傲視權貴、傲岸不羈的形象。

  如《夢遊天姥吟留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不得開心顏」表現了李白淡於富貴、傲視權貴的思想,塑造了一個不慕權貴、豪放洒脫、傲岸不羈的形象。

    (2)心憂天下、憂國憂民的形象。

  如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詩人並不僅僅停留在個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現了他憂國憂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隱者形象。

   如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展現的是悠遊自在的隱居生活,表現出詩人對官場的厭惡,對田園的喜愛;如王維《山居秋暝》通過對晚秋時節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寫,表達了對山水風光的喜愛。/自由自在,行蹤無定,清靜無為,率性自然,厭世避俗,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等。/一位淡泊、高潔而又遠離塵俗的隱者。/遠離俗世,生活儉樸,心境淡泊,品性高潔。/坦蕩淡泊、無牽無掛、從容自得

    (4)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形象。

  如陳子昂。《登幽州台歌》寫前不見聖賢之君,後不見賢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無限,不覺悲傷得流下眼淚。塑造了一個空懷報國為民之心卻不得施展的懷才不遇的知識分子形象。

    (5)矢志報國、慷慨憤世的形象。

  如陸遊和辛棄疾。兩位詩人的許多詩歌都反映出他們忠心報國,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如《示兒》、《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破陣子》。

    (6)友人送別、思念故鄉的形象。

  如李白的《贈汪倫》、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7)獻身邊塞、反對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涼州詞》,王昌齡的《出塞》塑造了戍邊戰士忠心報國,獻身邊塞的形象。而杜甫的《兵車行》則體察人民痛苦,反對戰爭。

             

《氓》刻畫了勤勞善良而又清醒剛烈的女主人公形象;

                                      

曹操《短歌行》中塑造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跟蹤練習

1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完成後面的問題。

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    黃庭堅

投荒萬死鬢毛斑,生入瞿塘灧預堆。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陽樓上對君山。

注釋宋崇寧元年,黃庭堅被貶四川近六年後被赦,在回江西老家的路上經過岳陽,寫下此詩。

(1)說說「一笑」是怎樣的笑,反映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這一笑是悲喜交集的笑,也是豁達的笑,是詩人面對政治迫害和人生磨難,極堅持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操守,英勇無畏的笑。

(2)詩中的詩人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參考答案(2)這首詩塑造了一位胸襟開闊、不畏磨難,在政局動蕩之際堅守理想和節操的卓立不群的詩人形象。

                       

2、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後回答問題。(6)

                  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1老夫聊發少年狂中的字在整首詞中有何作用?(3)

   參考答案字是總起,且貫穿全篇。上片寫出獵神情舉止之;下片由實而虛寫由打獵激發的壯志豪情(」)

(2)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了怎樣的形象?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態?(3)

 參考答案勾勒出了挽弓勁射、英武豪邁的英雄形象,表達了作者希望帶兵征討西夏,為國立功的心志。

                            

 3、閱讀下面兩首古詩,然後回答問題。

野 步                                  野 步   

周密(宋)                             趙翼(清)                         

麥隴風來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峭寒催換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羨他無事雙蝴蝶,爛醉東風野草花。       最是秋風管閑事,紅他楓葉白人頭。

(1)從人物形象的角度談談兩首詩分別呈現了怎樣的一個野步者的形象。2分)

【參考答案】第一首詩給我們呈現的是一個陶醉於春天美景,悠然漫步於郊野的隱逸者形象;第二首詩給我們呈現的是一個在陣陣秋寒中帶著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

(2)這兩首詩的三、四句都重點運用了同一種表現手法來表達作者的內心情感,請作簡要賞析。(3分)

【參考答案】兩首詩三、四句都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借景抒情也可):周詩賦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風讓紛飛的蝴蝶陶醉了,「爛醉」二字形象地表現出蝴蝶沉醉花叢,留戀不去的如醉形態,也把作者目睹此景時的陶然之情和盤托出;趙詩將「秋風」擬人化,認為它是個「管閑事」的傢伙,染紅了楓葉,染白了人頭,一年年秋風吹走了一年年時光,它撩起人的種種愁緒,作者用擬人化的手法將自己老之將至之感形象地表達出來。

                                    

三、鑒賞詩歌的景物形象

  如陶淵明《歸園田居》中的「丘山」、「羈鳥」、「舊林」、「池魚」、「故淵」,李清照《聲聲慢》中的「黃花」、「梧桐」、「細雨」、「黃昏」,還有其他詩歌中的湖光山色、田園桑林、大漠孤城之類,它們往往不再是純自然界的景物,而是融合了詩人主觀情思的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它們常常寄託了詩人對社會生活的感悟和看法。在古詩中,講究「一切景語皆情語」的天人感應模式,所以我們在鑒賞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時,往往要聯繫詩人的形象。這兩者是一致的。

(一)概念

在中國古典詩歌中,講究的是「一切景語皆情語也」的天人感應模式,所以我們在鑒賞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時,往往要聯繫鑒賞詩人的形象。這兩者是一致的。

一般有:景物描寫(季節、時令、地域等)、場面描寫(農事、戰爭、狩獵、離別等)、色彩描寫。

(二)鑒賞此類形象,基本思路是:以所寫景物的自然屬性為依據,挖掘其社會屬性(作者藉以抒發的感情、表達的寓意等)。

1、概括景象(意境)特點;

2、描摹詩歌圖景;

3、剖析作者思想及其情感。

(三)示例1

                 絕句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請分析這首詩畫面美。

參考答案詩歌為我們展現了一幅恬淡幽美的風景畫。(總括畫面)第一句寫近景,兩個黃鸝在碧綠的翠柳中婉囀鳴唱;第二句寫遠景,湛藍的天空中一行白鷺悠然自飛;高高的山巔,積著一片皚皚的白雪;門前的江邊停泊著一隻只從遠方來的帆船。前兩句用了黃、翠、白、青四種顏色,色彩鮮明。這樣,就構成了一幅遠近相襯、色彩相宜而時間永恆、空間廣闊的畫面。(結合詩歌分析畫面特點)畫面不僅色彩豐富鮮明,而且境界闊大,給人以畫面美感,更促人深遠的聯想,同時也表現了作者開朗坦蕩的心境。(詩人的情感)

                        

   示例2

 西樓      曾鞏

       海浪如雲去卻回,北風吹起數聲雷。朱樓四面鉤疏箔,卧看千山急雨來。

【注】鉤疏箔:把帘子掛起。

    這首詩描寫了什麼景象?這首詩表達了什麼詩人怎樣的情感?請簡析之。

參考答案連天的海浪伴隨著陣陣雷聲洶湧而來,在北風的呼嘯中波浪不斷拍打堤岸,又咆哮著遠去,這首詩描寫了海濱暴風雨來臨前的壯美景象,渲染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雄偉氣勢。表達了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內心豪情。暴風雨將臨,按常理本當關門閉戶躲避,但詩人卻反而高掛起帘子,敞開窗戶,為的是能飽覽「千山急雨來」的壯觀。

                      

高考鏈接

(2007遼寧卷)閱讀下面兩首古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秋夜獨坐(節選)唐 王維

            獨坐悲雙鬢,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

                                         ·周弼

    虛堂人靜不聞更,獨坐書床對夜燈。門外不知春雪霽,半峰殘月一溪冰。 

1)兩詩中均寫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請具體說明。(4分)

   參考答案王詩寫的是秋夜,寫了山中果落、燈前蟲鳴的現象;(1分)周詩寫的是春夜,寫了春雪初停、殘月掛山、溪水成冰的景象。(1分)王詩描寫的是動景,(1分)周詩描寫的是靜景。(1分)                                           

2)兩詩中均有獨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試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王詩寫的是悲哀孤獨的心境。(1分)一、二句寫是人獨坐的孤寂和歲月流逝的悲涼;三、四句寫草木昆蟲零落哀鳴,更添悲哀。(1分)周詩寫的是寧靜安適的心境。(1分)一、二句寫是人獨坐燈下苦讀,不覺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變化襯託了是人夜讀時的投入和專註。(1分)

                             

  2006浙江卷) 16.閱讀下面一首元曲,然後回答問題。

                    [正官]叨叨令    無名氏

溪邊小徑舟橫渡,門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斷紅塵路,白雲滿地無尋處。說與你尋不得也么哥,尋不得也么哥,卻原來儂①家鸚鵡洲②邊住。

注釋①儂:我  ②鸚鵡洲:此處為漁父居處的代稱。

1)本曲前四句運用豐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麗的自然圖景,其中         意象體現出溫潤柔美的特徵,而         意象則給人以飄逸渺遠的感受。

參考答案流水   白雲)

2)請結合全曲簡要分析卻原來儂家鸚鵡洲邊住所蘊含的思想情感。(4分)

參考答案①點明漁父(隱士)居住的環境是與世隔絕、遠離紅塵的世外桃源,表現其對所處環境的喜愛、自豪之情;②寫出漁父(隱士)超然塵世的情懷和隱逸的情趣。

                       

題目類型

1.「        的寓意是什麼」,「      指什麼」,「    在詩中是什麼意思」等。

2.「表現了怎樣的情景」,「表達了什麼意思」,「營造了怎樣的氣氛」,「塑造了怎樣的形象」,「景物有什麼特點」等。

3、這首詩歌營造了一個怎樣的意境氛圍?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變體:這首詩歌為我們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這首詩歌描寫了什麼樣的景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答題要領可分為三個部分:分析形象含義、描摹詩歌圖景; 概括形象意境特點; 剖析作者思想。

    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語言把詩歌所寫的意象、所營造的意境描摹出來,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這裡有兩個要點,一是用自己的語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個景物都寫到,但要寫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可以利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適當加以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第二部分,在描摹出圖景後,結合主旨分析為什麼要寫這一形象,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或一句簡練的話語概括這些景物所營造的情境的氛圍特點,或雄渾壯闊、高闊遠深,或恬靜優美、或蕭瑟凄涼、或生機勃勃、或孤寂冷清……準確體現其特點和情調。

    第三部分,根據這首詩歌情境氛圍的特點再來談詩人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為:愉悅、歡快、激動、沉痛、悲憤、哀傷,讚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別之情、依戀之情、豪邁之情、閑適恬淡之情等。

                                

意境

  所謂「意」,指詩人的思想感情,是在理解、認識現實生活基礎上形成的典型感受,是「情化的理」,又是「蘊理的情」;所謂「境」是詩人所描寫的具體景物,即鮮明的生活圖畫,是從大量的現實生活中提煉出來的,富有特性的藝術形象。「意境」,就是作者的「真感情」與客觀景物融為一體而創造出來的感人的藝術境界。詩歌的意境,是詩美的集中體現,是詩歌突出的藝術特徵。

  意象和意境的區別:意境的範圍比較大,通常指整首詩,幾句詩,或一句詩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只不過是構成詩歌意境的一些具體的、細小的單位。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築,意象只是構成這建築的一些磚石。

                                                

相關知識連連看   

1、意境特徵。意境常見的表達程式有兩兩相對的四組概念:

  宏闊——蒼涼、雄渾、莽蒼、遼闊、高遠、壯闊、深遠

  細膩——空寂、纏綿、幽靜、幽美、寧謐、婉轉、朦朧

  繁複——繁麗、熱烈、高亢、繁華、淳樸、喧鬧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蕭條、荒涼、冷寂

2、分析景物的方法

A從作者觀察景物的立足點和描寫景物的角度入手分析。如高、低、俯、仰的變化;繪形、繪聲、繪色。

B、從作者描寫景物的順序入手分析。即把握寫景的層次。如所見、所聞、所感;感覺、聽覺、視覺、味覺、觸覺的變化;遠景、近景;上下;色彩的搭配等。

C、從描寫景物的技巧入手分析。如虛實結合(「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以動襯靜(「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明、暗對比(「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以小見大(「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粗筆勾勒和細部描繪相結合(「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與「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比興手法的運用。

跟蹤練習

1 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宿洞霄宮

林逋

秋山不可盡,秋思亦無垠。碧澗流紅葉,青林點白雲。

涼陰一鳥下,落日亂蟬分。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聞?

【注】洞霄宮:在浙江餘杭縣南大滌洞,一向是遊覽勝地,是道教第七十二福地。唐代建有天柱觀,北宋改名為「洞霄宮」。

1)此詩的頷聯是寫景的詩句,寫景很有特點,請結合詩句至少從兩個方面作具體

的賞析。

參考答案(1)①色彩絢麗。用了「碧」、「紅」、「青」、「白」四字,鋪開一幅彩繪畫。見得秋山秋水,一派鮮艷,毫不枯淡。②生機活潑。澗水在奔流,樹林有點染,是活的景,一派活潑,一片生機。③強烈對比。澗是碧色,卻流紅葉,樹是青的,卻映白雲。④動靜相生。「流紅葉」何其匆匆,「點白雲」何等悠閑。⑤俯仰相襯。「碧潭」是向下看,「青林」是抬頭看,俯仰等空闊自然。

2)詩的尾聯提到了「芭蕉雨」、「枕上聞」,這描繪了怎樣的一幅意境?

  參考答案(2)結尾一聯,用意點出題目的「宿」字。詩人雖未就寢,然而他已神往枕上的意境:雨打芭蕉的音響,枕上聽雨的情韻。多麼清幽而又閑適,浪漫而有詩意。

(3)

參考答案(3)寫景有聲、有色、有香,相映成趣。「亂蟬」描寫雨後蟬的鳴叫;「翻空白鳥」與「水紅蕖」紅白相映,色彩鮮明;「細細香」寫出荷花散發出的淡淡清香。

  註:還可以從鍊字、修辭、寓情於景等方面去分析。

                           

2、閱讀下邊一首詞,完成(1)—(2)題。

鵲橋仙  夜聞杜鵑       陸遊

茅檐人靜,蓬窗燈暗,春晚連江風雨。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月夜常鳴杜宇。  催成清淚,驚殘孤夢,又揀深枝飛去。故鄉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

注釋①驚殘:驚醒。②故鄉:即家鄉。

 (1)這首詞「茅檐人靜」等三句描寫了什麼景象?有什麼作用?

參考答案(1)這三句描寫了春晚寂靜、昏暗、風雨凄迷的景象。其作用在於為杜鵑出場作鋪墊,也為後文表達詞人飄零身世和凄涼的心境作鋪墊。

(2)詞中「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月夜常啼杜鵑」兩句運用了什麼手法。這樣寫在表達上有什麼好處?

  參考答案(2)運用烘托手法,其好處是以「靜」襯托出杜鵑啼聲的悲切。(「總無聲」襯「啼杜宇」,而啼聲「催成清淚」)。

                                   

3、閱讀宋代王質的《山行即事》,然後回答問題。(6分)

                       山行即事            

           浮雲在空碧,來往議陰晴。荷雨灑衣濕,蘋風吹袖清。

           鵲聲喧日出,鷗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語,喚醒三日酲。

注釋①蘋:一種水草。②酲:Chéng,酒後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覺,詩中指精神不振的樣子。

(1)詩的首聯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是如何統領全詩的?

參考答案擬人手法。用陰、晴二字統領全詩。頷聯寫「陰」,頸聯寫「晴」。(前1分後2分,合情理即可給分)

(2)頸聯在描寫的景物時有什麼特點?全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情?

參考答案有聲有形、有動有靜,具體形象,生動活潑,富有情趣(2分)。詩人精神愉快、神清氣爽(1分。意思對即可給分)。

                                             

4閱讀下面這首詩歌,然後回答問題。(6分)

             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        []韋應物

      前舟已眇眇,欲渡誰相待?秋山起暮鍾,楚雨連滄海。

      風波離思滿,宿昔容鬢改。獨鳥下東南,廣陵何處在?

   
一切景語皆情語。請從三個角度入手,簡要評析這首詩所表達的感情。

參考答案秋日遠山傳來寺廟悠長的暮鍾,茫茫楚天掛上了霏霏雨幕,蒼涼黯淡的傍晚景色烘托出詩人思家念遠的孤寂、凄愴這情;最後,詩人運用反襯手法,寫一隻失群的伶仃小鳥飛往家鄉廣陵方向,歸巢了。鳥飛東南,離巢愈近;而詩人前往西北,去親愈遠。這更引起了他滿腹思鄉的離思哀愁。

                    

5、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後面題目。 

        處士盧岵山居  (溫庭筠) 

西溪問樵客,遙識主人家。古樹老連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隨雨暗,一徑入雲斜。日暮鳥飛散,滿山蕎麥花。

(1)試分析本詩的頷聯或頸聯,對景物描寫的特點作具體的分析。 

參考答案(1)頷聯寫作者赴山居途中所見,是近景。蒼蒼古樹生長於石縫之中,彷彿與石連為一體;泉水湍急而清澈,水底的沙石清晰可見。這兩句形象地描繪了山中特有的景物,表現了山居環境的古樸、清幽。 或:頸聯寫作者在山中看到的遠景。 一場春雨悄然而至,眾多的山峰在雨中顯得幽暗;山中雲霧瀰漫,那通往山居的小路彎彎曲曲延伸到雲霧深處。這兩句描繪了山居環境的高峻、幽深、奇特。 

(2)通過詩中的景物描寫,你可以看出「盧岵山居」具有什麼樣的特點?從中表現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2)「盧岵山居」地處高峻、偏僻的深山 之中,風光優美,環境清幽,遠離塵世。詩中表達了作者對山居的傾慕之意,對山居主人的讚許之情。 

                       

四、鑒賞詩歌的物象

(一)概念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寫對象。詩人通過這種象徵性的物象描寫來曲折地表現他的品格節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為了言志、言情、言心聲

(二)分析思路:提煉所寫物象描寫特徵的詞語,挖掘物象內在的品格、精神,抓物與志的「契合點」,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為,情為何端。

(三)答題要點:

1、描繪了什麼形象;

2、結合表現手法,分析詩句是如何表現形象的;

3、塑造這一形象的意義。

                        

示例:

                 早 梅      (張 渭)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消。

 

     試分析詩中梅的形象。

參考答案本詩展現了不畏嚴寒、近水先發、冰清玉潔的早梅形象。(總括)「寒」字點明早梅生存條件的惡劣;「迥」字表現出早梅的孤單;「白玉條」之喻、疑梅為雪之錯覺,鮮明地表現出早梅冰清玉潔之質。(結合詩歌分析特徵)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個孤寂傲世、堅韌剛強、超凡脫俗的自我形象。(形象意義)

                            

跟蹤練習

1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後回答問題。(7分)

                  木芙蓉     呂本中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後霜前著意紅。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應似客心酸。

 猶勝無言舊桃李,一生開落任東風。    更憑青女①留連得,未作愁紅怨綠看。

注釋①青女:傳說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1這兩首詩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麼自然屬性?都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2分) 

參考答案描述了木芙蓉開花的自然屬性。運用了擬人手法。

 2兩首詩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麼不同?(5分)

  參考答案呂詩著重描寫的是逍遙閑適,任由風吹雨打的形象;范詩寫的木芙蓉孤苦、心酸,處境凄涼,但作者並沒有把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閑適之士的豪邁與大度的形象,後者是在凄苦孤獨的環境中的樂觀者形象。

                                     

2、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後回答問題。(7分)

白 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昭君怨·梅花    鄭域

道是花來春未,道是雪來香異。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籬茅舍,富貴玉堂瓊榭。兩地不同栽,一般開。

在古今眾多的詠梅詩中,詩人往往是借梅抒懷,托物言志,把自己的志趣與理想借梅花的形象表現出來。王冕在詩中運用對比的手法以梅花的「著身」「冰雪林」與「桃李混芳塵」對比,來表現梅花的堅毅和高潔,表達了作者堅持自己的理想和操守,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願留清氣滿人間的高格遠志。

   鄭域在詞中運用                                 

參考答案對比手法,以梅花生長在「竹籬茅舍」與「玉堂瓊榭」對比,來表現梅花的純潔、傲岸,表達了作者貧賤不移、富貴不淫的高潔品格和情操。

                                       

3、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孤雁     崔塗

                幾行歸塞盡,念爾獨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遲。

              [1]雲低暗度,關月[2]冷相隨。 未必逢矰[3][4],孤飛自可疑。

注釋渚:水中的小洲。②關月:邊關的月亮。③:短箭。繳(zhuó):系箭的絲繩。

 (1)詩中的孤雁是一個怎樣的形象?作者塑造孤雁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麼?(4分)

參考答案形象:孤雁在瀟瀟暮雨中獨自飛翔悲鳴,在靜靜的寒塘上面盤旋,欲下卻又遲疑,只恐遇險。目的;通過孤雁形象的描繪抒髮帶人飄泊異鄉孤獨凄涼的情感。

(2)結合全詩,談談作者是怎樣塑造孤雁這一形象的?(4分)

參考答案(2)首聯寫「離群」背景,用「行」與「獨」作對比,突出了孤雁之

孤,也寫出了詩人的同情。頷聯寫失群的原因和失群之後倉皇的表現,既寫出當時

的自然環境,也刻畫孤雁的神情狀態。頸聯軍孤雁穿雲隨月振翅奮飛,然而仍是只

影無依。凄涼寂寞。

                              

 4

參考答案第一聯寫詩人夜宿牛渚,江夜寂寥,天水一空,這種秋江空寂之景很自然地使李白想到謝尚對袁宏的提攜。第二聯正面寫懷古,一個字使作者知音難覓、懷才不遇之情和上聯的空寂之景交融在一起。這首詩既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大志難酬的孤獨和寂寞,也表達了自信、曠達、洒脫、豪放之情。

                                 

意象

  意象是分析、研究詩歌特有的名詞,「意」是指詩人的主觀情意;「象」是指詩人感受到的客觀物象,「意象」即意中之象,融入了詩人情思的形象。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首詩中的「千山」、「鳥」、「孤舟」、「蓑笠翁」、「寒江」、「雪」,就已經不再是簡單的物象,而是熔鑄了詩人的感情——不屈服於環境,傲然倔強,充滿主觀情緒意味的意象了。正是這些獨特的意象充分地表達了詩人孤憤、倔強的思想感情。詩歌的意象,是構成優美詩篇的基礎,也是讀者對詩的審美評價的依據。

                                                   


推薦閱讀:

寒山子詩集:亦經亦偈亦詩!風靡歐美數十年(上)
7本不容錯過的經典詩集
《蹲著》/祁連山
榆林市第一醫院——老婆待產有感
曾經現在

TAG:詩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