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深藍」家庭為何會養出「綠色」兒女?

台灣的「深藍」家庭為何會養出「綠色」兒女?

要說台灣的「深藍」家庭養出了哪些「綠色」兒女,顧立雄肯定算一個,林全也逃不過。

蔡英文的「東廠大頭目」顧立雄,1958年出生於台灣一個「外省人」家庭,父母都是上海人,政治傾向為「深藍」。但顧立雄出道以來,卻一直跟民進黨走得較近,自稱屬於「深綠」板塊,之後更是成為陳水扁的「御用律師」,如今傍上了蔡英文,追打國民黨黨產可謂是不遺餘力。

蔡英文的「資深人肉擋箭牌」林全,從小在高雄左營眷村長大,父親是海軍中校,力挺國民黨。林全曾說過,「我爸在世時,對我和民進黨來往非常不以為然」,且林全父親生病時,「兩人為這事吵過很多次。」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根正苗藍」的國民黨家庭,會養出這麼多的「綠色」兒女?

在台灣島內學習了三年的台灣大學陸生梁紹倫通過自身經歷,講述了台灣青年的「統獨」立場。

(圖:梁紹倫)

梁紹倫受訪表示,現在部分台灣青年對「台獨」認可程度越來越高,「台獨」思想越來越成為這個群體的「主流」意識形態。「像『蔡英文不搞台獨我就不支持民進黨了』『台獨失敗了我去自殺也不當中國人』這種話,在校園裡我都聽過。」

至於原因,梁紹倫分析:

首先是「去中國化」的教育。「這與台灣的中小學教育息息相關,這種影響甚至超過了家庭的引導作用。有很多『統派』家庭出身的青年在這種大背景下成為『台獨』,而很少有『台獨』家庭的青年成為統派。」其次媒體等社會輿論也是重要因素。「台灣媒體只會報道大陸的負面消息,即使沒有也能編造出來,渲染對『中國』的排斥情緒。」

至於大陸為吸引台灣青年登陸發展,提供的各種優厚政策,梁紹倫認為,這對整個台灣青年群體光譜的影響不大。他指出,「獨派」青年對大陸有本能般的排斥,會主動放棄這種機會,也就無從談起改變。

台灣的「統派」青年王炳忠也持有相同的觀點。

王炳忠曾投書台灣《中國時報》表示:「經過李扁20年的「去中國化」,以及「獨派」從學校到媒體無孔不入的洗腦,「台灣主體意識」乃至「台灣民族主義」在台灣幾乎成為不容挑戰的「政治正確」。而「統派」的基礎群眾卻缺乏理論指引,無法和「獨派」正面交鋒,於是逐漸被邊緣化甚至去政治化。

因此,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台灣的「深藍」家庭如何養不出「綠色」兒女!反而,「綠色」家庭養出「藍色」兒女卻是鳳毛麟角。

90後「統派」青年張瑋珊就是出生於深綠家庭,她自曝因認同問題與家人發生過激烈衝突,家人甚至當面跟她講:「我覺得你是一個思想很有問題的人。怎麼會覺得自己是中國人?」

(圖:張瑋珊)

在陸生梁紹倫看來,雖然「台獨」思想對台灣青年進行洗腦,但仍存在數量不小的「統派」青年。而且近年來,原先沉默的「統派」青年也開始「發聲」了。

(圖:台灣「統派」青年舉行活動)

今年7月,大陸網友抵制台灣藝人戴立忍,「統派」青年張瑋珊、侯漢廷就發聲:「說自己是中國人為什麼這麼難?」

陸生梁紹倫通過在台三年的觀察,認為「台獨」反陸言行,並不代表每一個在台灣生活的普通人的真實想法。大陸民眾一定要明辨是非。他認為,有些大陸媒體對於台灣的報道缺乏全面性和深度,而台灣媒體對大陸的報道完全是在誤導關心兩岸的讀者。改善這種現象,需要媒體做出改變,同時也要寄希望於網上多出現理性的聲音。「只有當兩岸民眾願意接受現實、主動調整自身心態,才可能用更客觀地眼光看待彼此。」

本文綜合整理自台灣《中國時報》、今日台灣網等。


推薦閱讀:

2002年台海危機
台灣資料——中共海軍戰略演進之研究
F-104和米格21(殲7/8)誰更厲害?
如何看台灣遊覽車事故中重大發現:駕駛艙有汽油助燃物?
台灣啥時和大陸完成統一?

TAG:軍事 | 台海 | 台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