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太極拳拳譜薈萃

 《太極拳論》 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為一貫。由招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然貫通焉。虛靈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府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御眾之形,快何能為。立如秤准,活如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而。欲避此病,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陽不離陰,陰不離陽;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差之毫厘,謬之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是為論。打手歌 王宗岳 掤捋擠按須認真。上下相隨人難進。 任他巨力來打吾。牽動四兩撥千斤。 引進落空合即出。沾連粘隨不丟頂。十三勢行功歌訣  十三總勢莫輕識,命意源頭在腰隙。變轉虛實須留意,氣遍身軀不稍痴。 靜中觸動動猶靜,因敵變化是神奇。勢勢存心揆用意,得來不覺費功夫。 刻刻留心在腰間,腹內松靜氣騰然。尾閭正中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 仔細留心向推求,屈伸開合聽自由。入門引路須口授,功用無息法自休。 若言體用何為準,意氣君來骨肉臣。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 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義無遺。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費工夫遺嘆息。打手要言 武禹襄  解曰: 以心行氣,務沉著,乃能收斂入骨。所謂"命意源頭在腰隙"也。 意氣須換得靈,乃有圓活之趣。所謂:"變轉虛實須留意"也。 立身中正安舒,支撐八面;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所謂:"氣遍身軀不稍痴"也。 發勁須沉著松靜,專註一方。所謂:"靜中觸動動猶靜"也。 往複須有折迭,進退須有轉換。所謂:"因敵變化是神奇"也。 曲中求直,蓄而後發。所謂:"勢勢存心揆用意,刻刻留心在腰間"也。 精神提得起,則無遲重之虞。所謂:"腹內松靜氣騰然"也。 虛領頂勁,氣沈丹田,不偏不倚。所謂:"尾閭正中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也。 以氣運身,務順遂,乃能便利從心。所謂:"屈伸開合聽自由"也。 心為令,氣為旗,神為主帥,身為驅使。所謂:"意氣君來骨肉臣"也。 解曰: 身雖動,心貴靜;氣須斂,神宜舒。心為令,氣為旗,神為主帥,身為驅使,刻刻留意,方有所得。先在心,後在身;在身則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所謂:"一氣呵成,舍已從人,引進落空,四兩拔千斤"也。 須知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視動猶靜,視靜猶動;內固精神,外示安逸;須要從人,不要由己;從人則活,由己則滯。尚氣者無力,養氣者純剛;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 以己依人,務要知己,乃能隨轉隨接;以己粘人,必須知人,乃能不後不先。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動之虞;粘依能跟得靈,方見落空之妙。 往覆須分陰陽,進退須有轉合;機由己發,力從人借;發勁須上下相隨,乃一往無敵;立身須中正不偏,能八面支撐;靜如山嶽,動若江河;邁步如臨淵,運動如抽絲,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 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運勁如百鍊鋼,何堅不摧?形如搏兔之鵠,神如捕鼠之貓,曲中求直,蓄而後發;收即是放,連而不斷。 極柔軟,然後能極堅剛;能粘依,然後能靈活;氣以直養而無害,勁以曲蓄而有餘;漸至物來順應,是亦知止能得矣。 又曰: 先在心,後在身;腹松,氣斂入骨。神舒體靜,刻刻存心。切記,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視靜猶動,視動猶靜。動牽往來氣貼背,歛入脊骨,要靜。 內固精神,外示安逸,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氣;在氣則滯。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氣如車輪,腰如車軸。 又曰: 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似松非松,將展未展,勁斷意不斷。 又曰: 每一動,惟手先著力,隨即鬆開,猶須貫串;不外起承轉合。始有意動,既而勁動,轉接要一線串成。氣宜鼓湯,神宜內歛,無使有缺陷處,無使有凹凸處,無使有斷續處。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退後,乃得機得勢,有不得機得勢處,身便散亂,必至偏倚,其病必於腰腿求之,上下前後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是外面。 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後,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物將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斷,乃壞之速而無疑。虛實宜分清楚,一處自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周身節節貫串,勿令絲毫間斷。 走架打手行工要言 昔人云:能引進落空,便能四兩撥千金。不能引進落空,便不能四兩撥千金。語甚還賅括,初學未由領悟。予加數語解之,俾有志斯技者,得所從入,庶日進有功矣。欲引進落空,四兩撥千金,先要知己知彼,先要捨己從人。欲要捨己從人,先要得機得勢。欲要得機得勢,先要周身一家。欲要周身一家,先要周身無缺陷。欲要周身無缺陷,先要神氣鼓盪。欲要神氣鼓盪,先要提起精神。欲要提起精神,先要神氣不外散。欲要神氣不外散,先要神氣收斂入骨。欲要神氣收斂入骨,先要兩股前節有力,兩肩鬆開,氣向下沉;勁起於腳根,變換在腿,含蓄在胸,運動在兩肩,主宰於腰。上與兩膊相系,下與兩腿相隨,勁由內換,收便是合,放即是開。靜則俱靜,靜是合,合中寓開。動則俱動,動是開,開中寓合。觸之則旋轉自如,無不得力,才能引進落空,四兩撥千金。平日走架是知己工夫。一動勢先問自己周身合上數項否?少有不合,即速改換。走架所以要慢,不要快。打手是知人工夫,動靜固是個人,仍是問已,自己安排得好,人一挨我,我不動彼絲毫,趁勢而入,接定彼勁,彼自跌出。如自己有不得力處,便是雙重未化。要於陰陽開合求之。所以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也。太極拳拳理歌訣,供大家研練:沉肩墜肘軟如棉,含胸拔背記心間,舌尖虛頂嘴上膛,腹式呼吸很關鍵。腿要內旋加提肛,呼吸吐納走周天,腰為主宰帶全身,節節貫通把意傳。無極之式為靜功,靜極生動本質變,動生兩儀出陰陽,陰陽能夠變萬千。陰陽虛實隨機變,生出神功太極拳,拳理神奇哲理深,防身健體藏中間。健體要領按拳理,不用勁力用意練,好似春蠶吐絲時,連連綿綿意不斷。屈張開合隨呼吸,三節要把四梢連,呼吸開合每一循,意在呼時傳四尖。若是防身練此拳,意在攻防和躲閃,掤捋擠按四正勁,以掤為主貫此拳。采例肘靠為四斜,四正四斜八卦全,進退顧盼和中定,五行必須要錘鍊。練拳同時練推手,定步推手分雙單,推手主要練聽力,粘連黏隨為重點。練完定步練活步,合步套步反覆練,大捋推手為四斜,四捋四靠不簡單。以上程序很重要,不練走推也枉然。三角神步練走推,任你推打任你變。下盤好似亂採花,上盤花開掃八面。隨心所欲迎萬變,意黏意連神不斷。斷手意推不斷意,黏連粘隨隨身轉。拳腳任你隨機出,練出神功太極拳。苦學苦練苦鑽研,細心領悟苦磨練。祖國瑰寶要發揚,太極神拳世代傳。用武要言 陳長興要訣云:捶自心出。拳隨意發,總要知己知彼,隨機應變。心氣一發,四肢皆 動,足起有地,動轉有位,或粘而游,或連而隨,或騰而閃,或折而空,或而, 或擠而捺。

   

     拳打五尺以內,三尺以外,遠不發肘,近不發手,無論前後左右,一步一捶, 遇敵以得人為準,以不見形為妙。

   

     拳術如戰術,擊其無備,襲其不意,乘擊而襲,乘襲而擊,虛而實之,實而虛 之,避實擊虛,取本求末。出遇眾圍,如生龍活虎之狀,逢擊單敵,以巨炮直 轟之勢。

   

     上中下一氣把定,身手足規距繩束,手不向空起,亦不向空落,精敏神巧全在 活。古人云:能去,能就,能剛,能柔,能進,能退,不動如山嶽,難知如陰 陽,無窮如天地,充實如太倉,浩渺如四海,眩耀如三光,察來勢之機會,揣 敵人之短長,靜以待動,動以處靜,然後可言拳術也。

   

     揣敵人之短長,靜以待動,動以處靜,然後可言拳術也。

   

     要訣云:借法容易,上法難,還是上法最為先。

   

     戰鬥篇云:擊手勇猛,不當擊梢,迎面取中堂,搶上搶下勢如虎,類似鷹鶴下 雞場;翻江撥海不須忙,單鳳朝陽最為強;雲背日月天交地,武藝相爭見短長。

   

     要訣云:發步進入須進身,身手齊到是為真,法中有訣從何取,介開其理妙如 神。

   

     古有閃進打顧之法:何為閃,何為進,進即閃,閃即進,不必遠求。何為打, 何為顧,顧即打,打即顧,發手便是。

   

     古人云:

   

     心如火藥,手如彈,靈機一動,鳥難逃。

   

     身似弓弦,手似箭,弦響鳥落顯奇神。

   

     起手如閃電,電閃不及合眸。襲敵如迅雷,雷發不及掩耳。

   

     左過右來,右過左來;手從心內發,落向前落。

   

     力從足上起,足起猶火作。上左須進右,上右須進左,發步時足根先著地,十 指要爬地,步要穩當,身要莊重,去時撤手,著人成拳。

   

     上下氣要均停,出入以身為主宰;不貪,不歉,不即,不離。

   

     拳由心發,以身催手,一肢動百骸皆隨;一屈,統身皆屈;一伸,統身皆伸; 伸要伸得盡,屈要屈得緊。如卷炮卷得緊,崩得有力。

   

     戰鬥篇云:不拘提打,按打、擊打、沖打、膊打、肘打   胯打、腿打、頭打、 手打、高打、低打、順打、橫打、進步打、退涉打、截氣打、借氣打、以及上 下百般打法,總要一氣相貫。出身先佔巧地,是為戰鬥要訣。

   

     骨節要對,不對則無力,手把要靈,不靈則生變。發手要快,不快則遲誤。

   

     打手要狠,不狠則不濟。腳手要活,不活則擔險。

   

     存心要精,不精則受愚。發身:要鷹揚猛勇,潑皮膽大,機智連環。

   

     勿畏懼遲疑;如關臨白馬,趙臨長板,神威凜凜,波開浪裂,靜如山嶽,動如 雷發。

   

     要訣云:人之來勢,務要審察,足踢頭前,拳打膊乍,側身進步,伏身起發。

   

     足來提膝,拳來肘發,順來橫擊,橫來棒壓,左來右接,右來左迎,遠便上手, 近便用肘,遠便足踢,近便加膝。

   

     拳打上風,審顧地形,手要急,足要輕,察勢如貓行。

   

     心要整,目要清,身手齊到始成功。

   

     手到身不到,擊敵不得妙。手到身亦到,破敵如摧草。

   

     戰鬥篇云:善擊者,先看步位,後下手勢。

   

     上打咽喉,下打陰,左右兩協並中心。前打一丈不為遠,近打只在一寸間。

   

     要訣云:操演時面前如有人,對敵時有人如無人。

   

     面前手來不見手,胸前肘來不見肘。手起足要落,足落手要起。

   

     心要佔先,意要勝人,身要攻入,步要過人,頭須仰起,胸須現起,腰須堅起, 丹田須運起,自頂至足,一氣相貫。

   

     戰鬥篇云:膽戰心寒者,必不能取勝。不能察形勢者,必不能防人。

   

     先動為師,後動為弟,能教一思進,莫教一思退。

   

     膽欲大而心欲小,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而已。

   

     一而運乎二氣,行乎三節,現乎四梢,統乎五行。

   

     時時操演,朝朝運化,始而勉強,久而自然。

   

     拳術之道學,終於此而已矣。李亦畲拳論五字訣      一曰心靜 心不靜,則不專,一舉手,前後左右全無定向,故要心靜。起初舉動未能由已,要息心體認。隨人所動,隨屈就伸,不丟不頂,勿自伸縮。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無力我亦無力, 我意仍在先。要刻刻留心,挨何處,心要用在何處,須向不丟不頂中討消息。從此做去,一年半載便能施於身。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勁。久之,則人為我制,我不為人制矣。     二曰身靈 身滯,則進遲不能自如,故要身靈。舉手不可有呆像,彼之力方礙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里,兩手支撐,一氣貫穿。左重則左虛,而右已去;右重則右虛,而左已去。氣如車輪,周身俱要相隨,有不相隨處,身便散亂,便不得力,其病於腰腿求之。先以心使身,從人不從已。後身能從心,由已仍是從人。由己則滯,從人則活。能從人,手上便有分寸;稱彼勁之大小,分厘不錯,權披來之長短,毫髮無差;前進後退,處處恰合,工彌久,而技彌精矣。      三曰氣斂 氣勢散漫,便無含蓄,身易散亂,務使氣斂入脊骨。呼吸通靈,周身罔間。吸,為合為蓄;呼,為開為發。蓋吸則自然提得起,亦擎得人起;呼則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運氣,非以力使氣也。      四曰勁整 一身之勁,練成一家,分清虛實。發勁要有根源。勁起手腳根,主於腰間,形於手指,發於脊背;又要提起全副精神。於彼勁將出未發之際,我勁已接入彼勁,恰好不後不先;如皮燃火,如泉湧出。前進後退,無絲毫散亂,曲中求直,蓄而後發,方能隨手奏效。此謂"借力打人,四兩撥千斤"也。      五曰神聚 上四者俱備,總歸神聚。神聚,則一氣鼓鑄,練氣歸神。氣勢騰挪,精神貫注;開合有致,虛實清楚;左虛,則右實;右虛,則左實。虛非全然無力,氣勢要有騰挪;實非全然占煞,精神要貴貫注。緊要全在胸中腰間運化,不在外面。力從人借,氣由脊發。故能氣由脊發,氣向下沉,由兩肩收於脊骨,注於腰間,此氣之由上而下也,謂之合;由腰形於脊骨,佈於兩臂,施於手指,此氣之由下而上也,謂之開。合便是收,開即是放。能懂得開合,便知陰陽。到此地位,功用一日,技精一日,漸至從心所欲,罔不如意矣。

撒放秘訣          擎、引、松、放擎起彼身借彼力。(中有靈字)

                       引到身前勁始蓄。(中有斂字)

                       鬆開我勁勿使屈。(中有靜字)

                       放時腰腳認端的。(中有整字)      走架打手行工要言 昔人云:"能引進落空,能四兩撥千斤;不能引進落空,不能四兩撥千斤"。語甚概括,初學未由領悟,余加數語以解之,俾有志斯技者,得所從入,庶日進有功矣。欲要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先要知己知彼。欲要知己知彼,先要捨己從人。欲要合己從人,先要得機得勢。欲要得機得勢,先要周身一家。欲要周身一家,先要周身無有缺陷。欲要周身無有缺陷,先要神氣鼓盪。欲要神氣鼓盪,先要提起精神,神不外散。欲要神不外散,先要神氣收斂入骨。欲要神氣收斂入骨,先要兩股前節有力,兩肩鬆開,氣向下沉,勁起於腳根,變換在腿,含蓄在胸,運動在兩肩,主宰在腰。上於兩臂相系,下於兩腿相隨。勁由內換,收便是合,放即是開,靜則俱靜,靜是合,合中寓開;動則俱動,動是開,開中寓合。觸之則旋轉自如,無不得力,才能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平日走架,是知己功夫,一動勢先問自己周身合上數項不合,少有不合,即速改換,走架所以要慢不要快。打手是知人功夫,動靜固是知人,仍是問己,自己安排得好,人一挨我,我不動彼絲毫,趁勢而入,按定彼勁,披自跌出。如自己有不得力處,便是雙重未化,要於陰陽開合中求之。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也。      太極拳小序 太極拳不知始自何人,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論詳且盡矣。後傳至河南陳家溝陳姓,神而明者,代不乏人。我郡南關楊某,愛而往學焉。專心致志,十有餘年,備極精巧。旋里後,市諸同好。母舅武禹襄見面好之,常與比較,不肯輕易授人,僅能得其大概。素聞豫省懷慶府趙堡鎮,有陳姓名清平者,精於是技,逾年,母舅因公赴豫省,過而訪焉。研究月余,而精妙始得,神乎技矣。予自咸豐癸丑(1853年),時年二十餘,始從母舅學習此技,口授指示,不遺餘力,奈予質最魯,廿余年來,僅得皮毛。竊意其中更有精巧。茲僅以所得筆之於後,名曰五字訣,以識不忘所學雲。     光緒辛己(光緒七年即公元1881年) 中秋念六日亦畲合氏謹識全體大用訣

太極拳法妙無窮,棚捋擠按雀尾生。斜走單鞭胸膛占,回身提手把招封。 海底撈月亮翅變,挑打軟肋不容情。摟膝拗步斜中找,手揮琵琶穿化精。 貼身靠近橫肘上,護中反打又稱雄。進步搬攔肋下使,如封似閉護正中。 十字手法變不盡,抱虎歸山采挒成。肘底看捶護中手,退行三把倒轉肱。 墜身退走扳挽勁,斜飛招法用不空。海底針要躬身就,扇通臂上托駕功。 撇身捶打閃化式,橫身進前招法成。腕中反有閉拿法,雲手三進臂上功。 高探馬上攔手刺,左右分腳手要封。轉身蹬腳腹上占,進步栽捶迎面沖。 反身白蛇吐信變,採住敵手取雙瞳。右蹬腳上軟肋踹,左右披身伏虎精。 上打正胸肋下用,雙峰貫耳招法靈。左蹬腳踢右蹬式,回身蹬腳膝骨迎。 野馬分鬃攻腋下,玉女穿梭四角封。搖化單臂托手上,左右用法一般同。 單鞭下勢順峰入,金雞獨立佔上風。提膝上打致命處,下傷二足難留情。 十字腿法軟骨斷,指襠捶下靠為峰。上步七星架手式,退步跨虎閃正中。 轉身擺蓮護腿進,彎弓射虎挑打胸。如封似閉顧盼定,太極合手式完成。 全體大用意為主,體鬆氣固神要凝。十三字行功訣

棚手兩臂要園撐,動靜虛實任意攻。搭手捋開擠掌使,敵欲還招勢難逞。 按手用招似傾倒,二把採住不放鬆。來勢兇猛挒手用,肘靠隨時任意行。 進退反側應機走,何怕敵人藝業精。遇敵上前迫近打,顧住三前盼七星。 敵人逼近來打我,閃開正中定橫中。太極十三字中法,精意揣摩妙更生。 (十三字:棚捋擠按采挒肘靠,進退顧盼定。三前:手前、足前、眼前。 七星:肩肘膝胯頭手足七個出擊點) 十三字用功訣

逢手遇棚莫如盤,粘沾不離得招難。閉棚要上采挒法,二把得實急無援。 按定四正隅方變,觸手即佔先上先。捋擠二法趁機使,肘靠攻在腳跟前。 遇機得勢進退走,三前七星顧盼間。周身實力意中定,聽探順化神氣關。 見實不上得攻手,何日功夫是體全。操練不按體中用,修到終期藝難精。 八字法訣

三換二捋一擠按,搭手遇棚莫讓先。柔里有剛攻不破,剛中無柔不為堅。 避人攻守要采挒,力在驚彈走螺旋。逞勢進攻貼身肘,肩胯膝打靠為先。 虛實訣

虛虛實實神會中,虛實實虛手行功。練拳不諳虛實理,枉費功夫終無成。 虛守實發掌中竅,中實不發藝難精。虛實自有虛實在,實實虛虛攻不空。 亂環訣

亂環術法最難通,上下隨合妙無窮。陷敵深入亂環內,四兩千斤招法成。 手腳齊進橫豎找,掌中亂環落不空。欲知環中法何在,發落點對即成功。 陰陽訣

太極陰陽少人修,吞吐開合問剛柔。正隅收放任君走,動靜變化何須愁。 生克二發隨招用,閃進全在動中求。輕重虛實怎的是,重里現輕勿稍留。 十八在訣

棚在兩臂,捋在掌中,擠在手背,按在腰攻。採在十指,挒在兩肱,肘在 曲使,靠在肩胸。進在雲手,退在轉肱,顧在三前,盼在七星。定在有隙, 中在得橫,滯在雙重,通在單輕。虛在當守,實在必沖。 五字經訣

披從側方入,閃展全無空。擔化對方力,搓磨試其功。歉含力蓄使,粘沾 不離宗。隨進隨退走,拘意莫放鬆。拿閉敵血脈,扳挽順勢封。軟非用拙 力,棚臂要園撐。摟進園活力,摧堅戳敵峰。掩護敵猛入,撮點致命攻。 墜走牽挽勢,繼續勿失空。擠他虛實現,攤開即成功。 洗髓經總義

如是我聞時,佛告須菩提。易筋功已竟,方可事於此。

此名靜夜鍾,不礙人間事。白日任匆匆,務忙衣與食。

三餐食既竟,放風水火訖。抵暮見明星,燃燈照暗室。

晚夕功課畢,將息臨卧具。大眾咸鼾睡,忘卻生與死。

明者獨驚醒,黑夜暗修為。撫體嘆今夕,過去少一日。

無常來迅速,身同少水魚。顯然如何救,福慧何日足?

四恩未能報,四緣未能離,四智未現前,三生未皈一。

默視法界中,四生三有備,六根六塵連,五蘊並三途,

天人阿修羅。六道各異趨,二諦未能融,六度未能具。

見見非是見,無明未能息。道眼未精明,眉毛未落地。

如何知見離,得了涅盤意? 若能見非見,見所不能及。

蝸角大千界,焦眼納須彌。昏昏醉夢間,光陰兩俱失。

流浪於生死,苦海無邊際。如來大慈悲,演此為洗髓。

須侯易筋後,每於夜靜時,兩目內含光,鼻中運息微,

腹中寬空虛,正宜納清熙。朔望及兩弦,二分並二至,

子午守靜功,卯酉干沐浴。一切惟心造,煉神竟虛靜。

常惺惺不昧,莫被睡魔拘。夜夜常如此,日日須行持。

惟虛能容納,飽食非所宜。謙和保護身,惡癘宜緊避。

假惜可修真,四大須保固。柔弱可持身,暴戾災害逼。

渡河須用筏,到岸方棄諸。造化生成理,從微而至著。

一言透天機,漸進細尋思。久久自圓滿,未可一蹴企。

成功有定限,三年九載余。從容在一紀,決不逾此期。

心空身自化,隨意任所之。一切無掛礙,圓通觀自在。

隱顯度眾生,彈指超無始。待報四重恩,永減三途苫。

後人得此經,奉持為宗旨。擇人相授受,叮嚀莫輕視。

  無始鍾氣篇第一

宇宙有至理,難以耳目契。凡可參悟者,即屬於元氣。

氣無理不運,理無氣莫著。交並為一致,分之莫可離。

流行無間滯,萬物依為命。穿金與透石,水火可與並。

並行不相害。理與氣即是。生處伏殺機,殺中有生意。

理以氣為用,氣以理為體。即體以顯用,就用以求體。

非體亦非用,體用兩不立。非理亦非氣,一言透天機。

百尺竿頭步,原始更無始。悟得其中意,方可言洗髓。四大假合篇第二

元氣久氤氳,化作水火土,水發崑崙巔,四達坑阱注。

靜坐生暖氣,水中有火具,濕熱乃蒸騰,為雨又為露。

生人又生物,利益滿人世。水久澄為土,火乃氣之燠。

人身小天地,萬物莫能比。具此幻化質,總是氣之餘。

本來非我有,解散還太虛。生亦未曾生,死亦未曾死。

形骸何時留,垂老後天地。假藉以合真,超脫離凡類。

參透洗髓經,長生無盡期。無假不顯真,真假渾無際。

應作如是觀,真與假不二。四大假合形,誰能分別此。凡聖同歸篇第三

凡夫假作真,美衣為體飾,徒務他人觀。美食日復日,

人人皆如此。碌碌一身事,不暇計生死。總被名利牽,

一朝神氣散。油盡而燈滅,身屍埋壙野。驚魂一夢攝,

萬苦與千辛,幻境無休歇。聖人獨認真,布衣而蔬食,

不貪以持己,豈為身口累。參透天與地,與我本一體。

體雖有巨細; 靈活原無異。天地有日月,人身兩目具。

日月有晦明,星與燈相繼。縱或星燈滅,見性終不沒。

縱成瞽目人,伸手摸著鼻。通身俱是眼,觸著知物倚。

此是心之靈,包羅天與地,能見不以目,能聽不以耳。

心若能清凈,不為嗜欲逼。自知原來處,歸向原來去。

凡夫與聖人,眼橫鼻長直。同來不同歸,因彼多外馳。

若能收放心,提念生與死。趁此健身驅,精進用心力。

洗髓還本原,凡聖同歸一。物我一致篇第四

萬物非萬物,與我同一體。幻出諸形相,輔助成生意。

有人須有物,用作衣與食。藥餌及器皿,缺一即不備。

飛潛與動植,萬類為人使。造化思何鴻,妄殺即暴戾。

蜉蝣與蚊蠅,朝生暮死類。龜鶴糜與鹿,食少而服氣,

竟得多歷年,人何不如物,只貪衣與食,忘卻生與死。

苟能絕嗜欲。物我皆一致。行住坐卧篇第五

行如盲無杖,內觀照性分,舉足低且饅,踏實方更進。

步步皆如此,時時戒急行。世路忙中錯,緩步保平安。

住如臨崖馬,亦如到岸舟。回光急返照,認取頓足處。

不離於當念,存心勿外務。得止宜知止,留神守空谷。

立定勿傾斜,形端身自固。耳目隨心靜,止水與明鏡。

事物任紛紛,現在皆究竟。坐如邱山重,端直肅容儀。

閉口深藏舌,出入息與鼻。息息歸元海,氣足神自裕。

浹骨並洽髓,出神先入定。卧如箕形曲,左右隨其宜。

兩膝常參差,兩足如鉤鉅。兩手常在腹,捫臍摸下體。

睾丸時掙搓,如龍戲珠勢。倦則側身睡,睡中自不迷。

醒來方伸腳,仰面亦不拘。夢覺渾不異,九載徵實際。

超出生死關,究竟如來意。行住坐卧篇,只此是真諦。洗髓還原篇第六

易筋功已畢,便成金剛體。外感不能侵,飲食不為積。

猶恐七情傷,元神不自持。雖具金剛相,猶是血肉驅。

須照洗髓經,食少多進氣。搓摩干沫浴,按眼復按鼻。

摸面又旋耳,不必以數拘。閉眼常觀鼻,合口任鼻息。

度數暗調和,身定神即定。每日五更起,吐濁納清熙。

開眼即抽解,切勿貪酣睡。厚褥趺跏坐,寬解腰中系。

右膝包左膝,調息舌抵齶。脅腹運尾閭,搖肩手推肚。

分合按且舉,握固按雙膝。鼻中出入綿,綿綿入海底。

有津續咽之,以意送入腹。叩牙鳴天鼓,兩手俱掩臍。

伸足扳其趾,出入六六息。兩手按摩竟,良久方盤膝。

直身頓兩足,洗髓功已畢, 徐徐方站起,行穩步方移。

忙中恐有錯,緩步為定例。三年並九載,息心並滌慮。

浹骨更洽髓,脫殼飛身去。漸幾渾化天,末後究竟地。

即說偈曰:口中言少,心頭事少,腹里食少,自然睡少,

有此四少,長生可了。內功經     學醫道者,不可不明乎經絡,何況習內功乎?若不明脈絡,猶習射而操弓矢,其不能也決矣。能內景遂道,返觀而以察之,則體用兼備矣。 前任後督,氣行滾滾,井池雙穴,發勁循循。 氣納丹田,衝起命門,引督脈過尾閭,由脊中直上泥丸,下人中齦交,追動性元,引任脈降重樓,而下返氣海。兩脈上下,旋轉如園,前降後升,絡繹不絕也。井者,足少陽膽經,肩上陷中之肩井穴也。池者,手陽明大腸經,屈時橫紋頭陷中之曲池穴也。大腸經所入合土,土生金,手足少陽,足陽明,陽維之會,連入五臟,周身發勁之所也。 龜尾升氣,丹田煉神,氣下於海,光聚天心。 龜尾者,長強穴也。穀道輕提,真氣自然上升矣。丹田者,沖脈(上起百會,下達會陰),帶脈(腰一周之脈)之中,臍下內部也。為男子精室,女子胞宮所在,調整呼吸,固精健腎,練神之所也。小腹正中為氣海,額上正中為天心,之氣充於內,形光於外也。 既明脈絡,次觀格式。格式者,入門一定之規也。不明此,即脈絡亦空談耳。 頭正而起,肩平而順,胸函而閉,背平而正。 正頭起項虛領頸,壯麵神順頜微收,松肩垂肘肩自活,小腹放鬆胸須函。背平身微有收斂之形,此式中之真竅也。 足堅而穩,膝曲而伸,襠深而藏,肘開而張。 足既動步,膝須曲而伸,伸而曲。膝用力內扣,前陰縮,故步能堅而穩,而襠亦開矣。肘開張,兩側肋骨由膽臟氣脈帶動之,而肋亦開矣。 既明格式,下言氣竅: 氣調而勻,勁松而緊,出氣莫令耳聞,勁必先松而後緊,緩緩行之,久久功成。 蓋息從心起,心靜息調。又云:肺金不清,必先調息。呼則形松似落雁,吸則意緊隨氣行,此即內三合之形松意緊,進而心血調融,神態安靜,固精健腎,祛病延年。 先吸後呼,一出一入;先提後下,一升一伏,內收丹田,氣氣歸根。吸入呼出,勿使有聲。 呼吸出入,氣交錯也。調息勻細,真氣也。提者,吸氣之時,存想真氣上升至頂也;下者,真氣歸納于丹田也。升者,氣隨意上升也;伏者,覺周身之氣漸墜于丹田,龍蟄虎卧潛伏之。 下收穀道,上提玉樓,或立或坐,吸氣於喉,以意送下,漸至底收。 收者,穀道輕提,防氣之泄也。提者,耳後高骨玉樓穴也。正頭起項,使氣往來無阻礙也。不拘坐立,氣至喉者,以肺攝心透前胸也。氣雖聚于丹田,存想沉至底,方為妙也。底者,湧泉穴也。 升有升路,肋骨齊舉,降有降所,氣吞俞口。 氣升於兩肋,骨縫極力開展,向上舉之,自然得竅。降時必自俞口,以透入前心,方明真路。 既明氣竅,再談勁訣。 曰通,勁之順也。曰透,骨之速也。 通、透、往來無阻也。伸勁撥力以和緩,柔軟之意也。 曰穿,勁之連也。曰貼,勁之絡也。 穿、貼,橫豎連絡也。伸勁撥力以剛堅,凝結之意也。 曰松,勁之渙也。曰悍,勁之萃專也。 松渙者,柔之極也,養精蓄銳之意也。悍萃者,剛之極也。松如繩之系,悍如冰之清,氣血結聚之謂也。 曰合,勁之一也。曰堅,勁之專也。 合者,周身之一也。堅者,橫豎斜纏之謂也。 按肩以練步,逼臀以堅膝,圓襠以壯胯,提胸以下腰。 按肩者,收肩井穴,勁沉至湧泉穴。逼臀者,兩臀極力貼住。圓襠者,由內向外極力掙橫也。提胸者,起前胸也。 提骸以正項,貼背以轉手,松肩以出勁。 提骸者,後腦骨虛靈上頂,骸自提也。貼背者,兩背骨用力貼住,覺其勁自臍下而出,自六腑向外轉,至手骨而回也。松肩者,出勁之時,將肩井穴之勁,軟意鬆開,自無阻礙矣。 曰橫勁,曰豎勁,變之分明,橫以濟豎,豎以橫用。 豎者,肩至足底;橫者,兩臂及手也。以身說則豎者,自督脈至兩肩穴也。橫者,自六腑轉於手骨背也。自襠至足底,自膝至於臀,以腿而言之也。 五氣轉元,周而復始,四肢元首,收納甚妙。 吸氣納于丹田升真氣於頂,復自俞口降于丹田,又一運真氣,自襠下於足底,復上自外胯升于丹田,二運真氣自背胳膊里出手,復自六腑轉于丹田。一升一降,一下一起,一出一入,融洽不悖,周滾不息,久久用之,好處參悟甚多。 以上勁訣既詳,下言調氣之方。 每日清晨,或坐或立,閉目鉗口,細調呼吸,一出一入經鼻孔,而少時氣定,遂吸氣一口,但吸氣時須默想真氣,自湧泉穴升至會陰,分向兩肋,自兩肋升於前胸,由前胸升於腦後,漸升入泥丸百會穴。降氣時須默想真氣由泥丸降至印堂,自鼻至喉,喉至脊背,脊背透至前心,前心沉至丹田,丹田氣足,自能復從尾閭長強近於脊背,上升泥丸,周而復始,如環無端,純乎天地循環之理也。納卦經     乾三 頭肩法乎天乾,取其剛健純粹。 坤三 足膝法乎地坤,取其鎮靜厚載。 評曰: 陰陽合德,氣發四體,備乾健坤順之德,當其靜也,陰陽所存,無跡可見,及其動也。看似至柔,其實至剛,剛柔互運,無端可尋。是謂陰陽合德,故取諸乾坤也。 凡一出手,先視虎口穴,前頜用力,正平提起,後脊背用力塌下,真氣來時直衝尻尾長強穴,穀道著力提住,由脊背上升至頂,由百會轉過崑崙下印堂,貫兩目而至鼻,其氣欲從鼻孔匯時,即便吸入丹田,兩耳下各三寸六分之象眼穴用力向下截住,合周身全局之力守之,用之久久自知其妙也。 凡一用步,兩外虎眼極力向內,兩內虎眼極力向外,委中大筋,竭力要直,兩端骨復竭力要曲,四面相交,合周身之力,向外一扭,則湧泉之氣,自能從中透出矣。 巽三 肩背宜於松活,乃巽順之意。 兌三 襠胯宜於靠緊,須現兌澤之情。 塌肩井穴,須將肩頂頭正直落下,與此肩骨相合。曲池穴比肩頂骨略低半寸,手腕直與眉齊,背骨遂極力貼住,此是豎勁,不是橫勁。以豎則實,以橫則虛。下肩井穴,自背骨直至足底,故謂之豎。右臂則收左臂之勁,自骨底以意透於右臂,直達兩扇門穴,故謂之橫。兩勁並用而不亂,元氣方能升降自如,而巽順之意明矣。 艮三震三 艮象曰:時行則行,時止則止,其義深哉!胸欲竦起,艮山相似,肋有呼吸震動莫測。 評曰:震上艮下曰頤,為平為止。手止,人震動也;足止,中開胸自襠皆虛如四陰,則內剛外柔,如頤中有物能噬嗑,則物不能阻隔矣。取諸頤小過,艮下震上,雷在山上震驚百里,令人不及掩耳。足下屹立如山,震為足,為動也。 肋者,協也,魚腮也。胸雖出而不高,雖閉而不束,雖張而不開,此中玄妙,難從口授。用力須以意出,以氣騰,以神足,則為合式,非出骨肉之勁也。用肋一氣之呼吸,為開閉。以手之出入為開閉,以身之縱橫為開閉。高步勁在於足,中步勁在於肋,下步勁在於背,自然之理也。 坎三離三 坎離之卦,乃身內之義也。可以意會,不可言傳。心腎為水火之象,水宜升,火宜降,兩相既濟,水火相交,真氣乃萃,精神漸長,聰明且開,豈但勁乎! 練神練氣,返本還元,天地交泰,水升火降,頭足上下,交接如神。  神運經     總訣四章

   

     練形而能堅,練精而能實,練報導而能壯,練神而有飛.固形氣.以為縱橫之本;萃精神,以為習騰之基.故形報導勝,能縱橫;精神斂,能習騰.

   

     右第一章言神運之休

   

     先明進退之勢,復究動靜之根,進先伏而後起,退方一合而即動.以靜為本,故身雖疾,而心自暇,靜之妙,當明內外呼吸之間.縱橫者,勁之橫豎;飛騰者,氣之深微.

   

     右第二章言神運之式

   

     擊知者,有用形\用氣\用神之遲速;被攻者,有僕也、怯也、索也之深淺。以形擊形,自到後而乃勝;以氣擊氣,手方動,而不謂;以神擊神,身未動,而得入。形受形攻,形傷而仆於地;氣受氣攻,氣傷而怯於心;神受神攻,神傷,而索於膽。

   

     右第三章言神運之用

   

     縱橫者,肋中開合之式;飛騰者,丹田呼吸之間。進退隨手之出入,來去任氣之自然。氣欲露而神欲斂,身宜穩而步宜堅,既不失之於輕,復不失之於動。探如鷹隼之飛,疾若虎豹之強。

   

     右第四章合言體用之意

   

     山不汗則崩,木無根是倒,水無源則涸,功夫亦然。學者欲用神運經,必須內功、納卦、十二大勁,周身全局方可學此。否則不惟無益,而且有損。凡用此功,必須騎馬式,穩住周身全局,一呼則縱,一吸則回。縱時兩足齊起,回時兩足齊落,此法永不可易。然用勁,又因敵布陣,當有高低、上下、遠近、遲速、虛實、大小、變化不一。剛柔動靜之間,成敗得失之機,在是焉。欲善用勁,須動步不動心,動身不動氣,心靜而步堅,氣靜而身穩,由靜而精,自得習騰變化矣。蓋知靜者神緩而眼疾,心緩而手疾,氣緩擊步疾。蓋因外疾而內緩,外柔而內剛,知體用之妙也。所貴者,以柔用剛,方是真剛,以柔用疾,方是真疾,此中定靜妙奧之用,得之於象外,非可以形跡求也。學者務要深詳參究,久而久之,神運之法自能悟其妙理。

   

     神運既明,請再言內功十二大力法。

   

     一曰底練穩步如山       二曰堅膝屈直似柱

     三曰襠胯內外湊集       四曰胸背剛柔相濟

     五曰頭顱正側撞敵       六曰三門堅肩貼背

     七曰二門橫豎用肘       八曰穿骨破彼之勁

     九曰堅骨封彼之下       十曰內掠敵彼之里

     十一曰外格敵之外       十二曰撩攻上下內外如一矣  地龍經      地龍真經,利在底攻;全身練地,強固精明;伸可成曲,住亦能行;曲如伏虎,伸比騰龍;行往無蹤,伸曲潛蹤;身堅似鐵,法密如龍;翻猛

   

     虎豹,轉疾隼鷹;倒分前後,左右分明;門有變化,法無定形;前攻用手,二三門同;後攻用卟,踵膝通攻;遠則追擊,近則接迎;大胯著地

   

     側身局成;仰倒若坐,尻尾單憑;高低任意,遠近縱橫。李紫劍的《內功真傳》解讀《內功真傳》又名《內功四經》,作者不詳成書年代也不詳。清代郎琊人王南溪整理注釋並傳於世。此書自南溪之徒宗景房公開後,數百年間影響甚微,鮮為人知。後此書流入形意門中,而促成宋氏形意之名震武林,至此才書因拳顯、名因人重,《內功四經》才真正成了"內功聖經"。近年來《內功四經》頻頻見諸書刊,武人大都奉若神明,但是迄今為止,《內功四經》的文字一起沒有人用白話譯讀,其內功的練法也一直沒有見人用白話詳加說明。與此情況相伴的是二十幾年來中國武林似未聞有哪門拳學用此《內功真傳》來指導自己的學術實踐,似乎也未聞哪個人用此《內功真傳》練成了絕頂內功的。這是怎麼一回事?一方面是頂禮膜拜推崇備至,一方面是不知所云不見其功,不管怎麼說,這種現象都不為正常。在發現了這種奇怪現象之後,我不禁產生了一種好奇之心,於是本著對文化遺產負責對學科學術負責對生活現實負責的態度,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盡自己所能,試著對《內功四經》進行了研讀、判讀、整理和解讀。同樣一本書,一段文字,由於讀者底蘊不同學識不同觀念不同,見仁見智便各有特色,也可以說一個人有一個人的讀法,一個人有一個人的見解。同樣的道理,我對《內功四經》的解釋,只是也只能代表我個人的意見,也不一定正確,僅僅是公開一家之言,與朋友共享一點讀書的心得體會而已。倘若薄言或中,不致誤人,則本從幸甚!倘若此舉純屬以其昏使人昭昭,但得名家批評賜教,則本人幸甚、讀者幸甚矣!  一、《內功四經》原文1、內功經內功之傳,脈絡甚真;前任後督,行氣滾滾;井池雙穴,了勁循循。千變萬化,不離乎本,得其奧妙,方嘆無垠。龜尾升氣,丹田練神,氣下於海,光聚天心既明脈絡,次觀格式;頭正而起,肩平而順,胸出而閉,背平而正,足堅而穩,膝屈而伸,襠深而藏,肋平而張。既明格式,下言氣竅:氣調而勻,勁松而緊,緩緩行之,久久功成。先吸後呼,一出一入;先提後下,一升一伏;內收丹田,氣之歸宿,吸入呼出,勿使有聲。下收穀道,上提玉樓,或坐或立,吸氣於喉,發意送下,漸至底收。升的升路,肋骨齊舉;降的降所,氣吞俞口。既明氣竅,再詳勁訣:通、透、穿、貼、松、悍、合、堅。曰通,勁之順也;曰透,勁之速也;曰穿,勁之連也;曰貼,勁之絡也;曰松,勁之渙也;曰悍,勁之萃也;曰合,勁之一也;曰堅,勁之轉也。按肩以練步,逼臀以堅膝,圓襠以堅胯,提胸以下腰,提頦以正項,貼背以轉手,松肩以出勁。曰橫勁,曰堅勁,變之分明,橫以堅濟,堅以橫用五氣朝元,周而復始,四肢元首,收納甚妙。練神練氣,返本還原,天地交泰,水升火降,頭足上下,交接如神。靜生光芒,動則飛騰,氣勝形隨,意勁神同。以神帥氣,以氣帥形,形隨氣騰。勁訣既詳,下言調氣:每日清晨,或坐或立,閉目鉗口,細調呼吸,一出一入,皆從鼻孔,而少時氣定,遂吸氣一口,默想真氣自湧泉發出,升於兩肋,自兩肋升於前胸,自前胸升於耳後,漸升於泥丸百會穴;降氣時,默想真氣由泥丸降至印堂,至鼻,至喉,至脊背,透至前心,沉于丹田。丹田氣足,自能復於尾閭,達於脊背,上升泥丸。周而復始,從乎天地循環之理也。2、納卦經頭頸效法乎乾,取其剛堅純粹。

足膝效法乎坤,取其鎮靜厚載。

肩背宜於松活,是以巽順之意。

襠胯又宜措緊,須現兌澤之情。

胸欲練起,艮山相似。

肋有呼吸,震動莫測。

坎離為水火之象,水濟火,為濟水。

心腎為水火之臟,水宜升,火宜降。3、神運經練形而能堅,練精而能實,練氣而能壯,練神而能飛。固形氣以為縱橫之本,萃精神以為飛騰之基,故形氣成為盛而能縱橫,精神足而飛騰。內功十二大力訣云:底練穩步如山,堅膝屈腿如柱,襠胯內外凌集,胸背剛柔相濟,

       頭顱正直撞敵,三門堅肩貼背,二門橫肘豎肘,穿骨破彼之勁,

       堅骨掛彼之下,內掠敵彼之里,外格敵彼之外,撩攻全局若一。4、地龍經地龍真經,利在底攻,全身練地,固強精神,伸可成曲,住也能行,曲成伏虎,伸成騰龍,行住無跡,曲伸潛蹤。身堅似鐵,法密如籠,翻猛虎豹,轉疾隼鷹。倒分前後,左右分明,前攻用掌,二三門同;後攻用足,踵膝通用;遠則追擊,近則接迎;大胯著地,側身局成;仰則若坐,*骨單憑;高低任意,二、《內功四經》判讀《內功四經》由《內功經》、《納卦經》、《神運經》、《地龍經》四篇文章組成。反覆研讀並相互比較各篇之後,我們不難發現,所謂的《納卦經》只不過是對《內功經》的格式亦即功架的注釋和補充說明。如果刪去《納卦經》的卦名卦象,並不影響其意思的實際表達;用卦爻解釋《內功經》是把簡單的說複雜了,把明白的說糊塗了,把平易的說玄虛了,從現代拳學的角度上講,毫無必要,實屬多餘。所以竊以為《納卦經》一篇應從《內功真傳》中淘汰出局。細研《地龍經》,我們也不難發現,古今注家都一直認為《地龍經》是仆技專著,並且把篇中的前後左右屈伸翻轉統統都釋為仆技的內容,這是大失原篇本意的。如果把《神運經》的"以神帥氣,以氣帥形……"與《地龍經》的前四句對換,我們就可以看出,它們是"珠聯璧合"立馬成為一篇對全方位搏擊有著普遍指導意義的拳經。《神運經》的"以神帥氣"一節,在不同的抄本中位置不同,一種位置是在《內功經》中一種是列作《神運經》的上半闋。據此我們可以猜測"以神帥氣"這一段文字,在原始文件中是一散頁,整理者是根據個人的見解來安排它的位置的。既然這樣我們為什麼不可以把它安置到一個我們認為更合適的地方呢?《神運經》中的"練形而能堅,練精而能實,練氣而能壯,練神而能飛"沒有實際的操作意義,僅是對內功修為的功效說明-既不具操作意義,故可以排除在《內功真傳》之外,"不以為經"。《神運經》的後四句是對前四句的補充說明,"皮不存也,毛將附焉?"不提也罷以此觀之,則《地龍經》"無名",而《神運經》"無實",至此我們不妨來個"割頭換相"張冠李戴,合《神運》《地龍》二經為一,冠之以《神運經》,倒也名符其實,不礙觀瞻。在做完這些工作之後。我們就會發現,《內功真傳》的內容只有兩項,一項是《內功經》即"內功"的修鍊;一項是《神運經》,即"內功"的運用。以此觀之則把《內功真傳》名字正名為《內功神運經》更為適合。所以後面整理的經文即以《內功神運經》命名。各抄本《神運經》之後,均附有《內功十二大力》,通過分析類比可以發現,十二大力的前四力內容早已包括於《內功經》的"格式"之內,後八力其實不是造力行為而是打法內容。所以前四句可以刪去,後八句應歸為"神運"部分。《內功經》的的勁訣,原文用"通、透、穿、貼、松、悍(汗)、合、堅"八字概括,原抄本對這八個字的解釋,用現代語言來"聽"就象是聽江湖黑話、異域方言,真有點不知所云。例如說"透"的意思是"速",說"穿"是"連",說"貼"是"絡",說"悍"是"萃"說"堅"是"專"是"能",又說"穿貼"是"橫豎連絡 ","合堅"是"橫豎斜纏",如此這般,我想即使是專業的語言學家,不看前人"注釋"也萬難想到這些字有如此有解釋法!我一直想用通俗明白的話解釋這八個字,在長期的皓首窮經依然無法格物致知之後,我開始嘗試用新的方法破譯這組字謎,終於發現如果把這個八個字分為四個片語,便可以用現代拳學的語言來解釋其中的三個:"通透"就是通順透徹;"松悍"就是柔弱剛強;"合堅"就是一體堅固,這樣就與現代的伸拔、剛柔、齊整一一對應了。剩下來的"穿貼",在百思不得其解之後,我只好大膽地假設這個片語中有一個錯別字,在比較字形與草書筆法之後,我認為穿字是緊字之誤,"穿貼"當為"緊貼 "。把"穿貼"變為"緊貼"之後,"通透"的筋骨伸拔和"緊貼"的肌肉平附便體現在樁功的勁訣之中。現在既然有更科學的說法,原話當然可以不用了。我承認我對《內功四經》的判讀是離經叛道的-既"篡改"了經文,又否定了傳統說法,所以在下把《內功真傳》整理為《內功神運經的行為,將揭開《內功真傳》流傳史上破天荒的最異世駭俗的一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簡直等於拆了古建築的磚又砌了一堵仿古形式的牆,這在虔誠的文物保管員眼裡無疑是"勢可忍孰不可忍"的破壞行為。我已料到此舉必將受到傳統衛道士的嚴厲抨擊,對此我將不意外也不後悔。在不少人眼裡,古人的遺文神聖不可侵犯,古人的墨卷只能燒高香供起來仰視,一個字都   改動不得,更不應該持半點異議,對此,我實在無法贊同。我認為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它有益於現實和能夠服務於現實。時代在前進,社會在變革,科學在發展,經典也必須與時俱進,或者說,必須根據時代需要對經典做出新的解釋,只有這樣,過去的經典在現在依然經典。那種一味尊古讀經把古代經典原封不動地套在現代學科學術頭上的想法與做法顯然是不明智的,因為歷史的車輪不會停止也不會倒轉退回到過去的年代,神奇的木牛流馬不可能在今天的高速公路上與汽車並駕齊驅。學術也一樣,如果它依舊可以指導人們的行動,那麼它依然可以是人們手中的工具書;如果它已經成了純粹的文物,就讓它長眠在博物館裡,而從行動的視野中消失吧。三、重訂《內功經》內功真傳。脈絡甚真;前任後督,行氣滾滾;井池雙穴,發勁循循。龜尾升氣,丹田煉神,氣下於海,光聚天心。千變萬化,不離根本,得其奧妙,方嘆無垠。內功之基,始於工樁,握其大要,綱舉目張:頭正而起,肩平而順,胸出而閉,足堅而穩。脊豎而拔,肋開而張,膝曲而伸,襠深而藏。內功呼吸,平和從容,吸入呼出,勿使有聲。下收穀道,上提玉樓,吐故納新,下氣於腹。

內功之勁,如弓張弦,如水充滿,如風鼓帆,氣調而勻,勁松而緊,緩緩行之,久久功成。

內功之理,不玄不虛。內功行之,非易非難。神化大謬,輕慢不賢,心領神會,自知底端。四、重訂《神運經》以神帥氣,以氣帥形,氣隨意轉,形隨氣騰,意動神馳,神往氣升。靜則飽滿,動則奔涌。伸可成曲,住也能行,曲如伏虎,伸比騰龍。行住無跡,曲伸潛蹤,翻猛虎豹,轉疾隼鷹。身堅似鐵,法密如籠,門有變化,法無定形。前後有序,左右分明,遠則追擊,近則接迎。高低任意,長短縱橫,如火如電,如水如風。仆技之作,剛柔皆能,高山落石,弩箭離弓。如球如輪,滾滾不停,有感皆應,見機出鋒。不及先進,過位不停,因形就勢,拆毀無情。莫知而達,不思而作,應變自如,源於直覺。超乎行為,出自本能,內功神運,理亦平平。五、《內功經》解讀傳統武術內功的修鍊,與人體經絡密不可分。撮要而言之,內勁是內氣通過貫穿相互對立的一陰一陽兩條經脈循環流注而產生,並循經過穴由近及遠層層傳導的。例如小周天功,內勁是內氣通過貫穿任督二脈循環流注而產生,然後經曲池過肩井雙關凝於手部而表現出巨大的能量的。內氣循經絡運行,並可以在各個不同的部位凝聚。內氣凝聚的部位不同,作用效果也就不同。體態的變化可以影響內氣的變化,內氣的變化可以影響心態的變化。所以脊椎上拔則內氣上升,腹膈下沉則內氣下降,內氣凝聚於頭腦則應變莫測,內氣凝聚于丹田則心平氣和。內功運動的原理和法則,不外乎陰陽轉換相輔相成的運動。不論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形動還是可以感知而不可捉摸的意動,概莫能外這個原則。傳統武術及傳統養生功的真氣周天運行如此,軌跡拳學的軌跡運動同樣也如此-周天運行是意動,軌跡運行上形動,一隱一顯,一明一暗,可謂異曲同工,殊途同歸。一旦明白了內功的原理和原則,你就不能不感慨傳統內功的功法是人體科學的奇蹟。內功的修鍊最好由站樁開始。樁架千變萬化,形或不類,但是樁架的大形卻的一定的規範。頭要端正,背要豎直,肩要平順,領要挺拔,胸要涵虛,肋要開張,腰宜平直,腹宜微收,臀胯要開張,襠部要收斂,腿膝要有彈性,足底要穩健。這些都是站樁必須遵循的原則。內功修鍊時的呼吸,要心平氣和,從容不迫,要輕柔得自己都聽不到自己的呼吸的聲音。下要提肛,上要拔頸,呼吸要採用腹式呼吸的形式,深長勻細地緩緩進行。站樁是要講究勁意的,間架要軸向對爭,節節拔伸;勁力要通貫,大形要飽滿,氣勢要莊嚴。呼吸經過調整訓練達到特殊的要求,樁態由松樁到緊樁再到動樁,一步一步扎紮實實地修鍊,久而久之,不知不覺中就能大功告成。武術內功的原理既不神秘也不複雜,內功的具體修正,要說難也不是太難,但是若不痛下一翻功夫也真是不容易達到目的。所以有意無意的神化內功是錯誤的,但是否認內功實修之作用的觀念也是不對的,內功的存在和通過實修證得的是怎樣的情形,只有通過身心的實證來認知和獲得,除此之外,別無二途。六、《神運經》解讀神、形、氣、力隨因(不僅僅是"感")而生,自然而然,毫不勉強。形、勢、氣、力不謀而合是內功達到神運階段的徵兆。一個人的內功達到了神運階段,則他於行走坐卧之中皆可因敵而動,因敵制勝,犯者立仆,擋者立摧。比思想還快的反應出自本能。比判斷更準確的行動出自直覺。當人的原始生存體系被激活之後,一旦神識直覺到危險迫近則生存體系自動啟動度神速運轉,直截了當地將危機解除。內功神運的看起來不可思議的神奇現象,說到明白處,不過是人體的生存體系照地事,按照原始的法則解決現實的問題而已。七、內功的形動功法讓身體逐節逐層凹凸次序傳導,循園運動,即內功的形動練法。實踐證明通過形動練習,即使是對經絡和內氣一無所知的人,也完全可以通過渦園切換出自身的功力。這似乎說明,切實的形到勢到力到要比一味的意到氣到更具學術價值。張三丰內丹功法關於張三丰其人,歷來傳說很多,姑且不論,但他對內丹功造詣很深,確有據可查。茲根據氣功古籍,綜述如下。一、張三丰論煉己功夫《玄機直講》中說:"初功在寂滅情緣,掃除雜念,是第一著築基煉己之功也"。1.練已的涵義煉己是內丹功法最基本的要求,貫徹於整個過程中,不可須臾或離,所以也稱煉己築基。所說築基,一是指"煉己"階段,或指內丹功法第一步煉精化氣小周天,是強調煉己這步功法的重要性。什麼叫煉,明代伍沖虛《天仙正理》上說:"謂煉者,即古所謂:苦行其當行之時曰煉,熟行其當行之事曰煉,絕禁其不當之時亦曰煉,精進勵志而求其必成亦曰煉,割絕貪愛而不留余愛亦曰煉,禁止舊習而全不染習亦曰煉"。這是要求排除外界聯繫、愛好,要誠心,下苦功夫。所以取其鍊字,是取外丹冶煉、洗鍊之意。什麼叫己,己是己土,是心意,是意念。這是從易經"納甲法"來的。所謂納甲就是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大幹與《周易》上的八卦;乾、坤、良、兌、坎、離、震、巽配合起來,如"乾納甲、壬,坤納乙、癸,已納離"等,而"心為離",故己即指人心,正如清代柳華陽《金仙證論》中說:"己即我心中之念耳"。在五行中己屬中央戊己脾土,為此又稱己土;土為黃色,在內丹功法中又稱"黃婆",名稱雖不同,實際只是指意念。綜合上述,煉己這步功夫,就是指如何集中意念,不斷排除雜念。宋代張伯端《悟真篇》中說:"若要修成九轉,必須煉已持心"。張三丰《玄要篇》中說:"未煉還丹先煉性,未修大葯且修心"。所說的持心、煉性、修心,都是對煉己的要求。張三丰在《道言淺近》中進一步指出:"大道以修心煉性為首。……修心者,存心也;煉性者,養性也。存心者,堅固城廓,不使房屋倒坍,即築基也;養性者,澆培鄞鄂,務使內葯成全,即煉己也。心朗朗,性安安,情慾不幹,無思無慮,心與性內外坦然,不煩不惱,此修心煉性之效,即內丹也"。2.正念與雜念煉己的要求之一,就是要建立正念,掃除雜念,《玄機直講》中說:"每日先靜一時,待身心都安定了,氣息都和平了,始將雙目微閉,垂簾觀照心下腎上一寸三分之間,不即不離,勿忘勿助,萬念俱泯,一靈獨存,謂之正念"。所以正念是指在練功過程中不斷排除雜念保持清醒的、集中精力練功的意念。正如元代陳虛白在《規中指南》中指出過的:"蓋無念之念,謂之正念"。此無念即指無雜念。較正念更勝一籌的,張三丰稱之為"真神"。他在《道言淺近》中說:"神要真神,方算先天。真神者,真念是他,真心是他,真意是他。……丹家雲,一念從規中起.即真神,即真念也。又雲,微茫之中,心光發現,即真神,即真心也。又雲,定中生慧,一意斡旋,即真神,即真意也。真神從不神中煉出,學者知之"。能做到這樣,應該是已達到較高的煉己要求了。與正念相對的是雜念,雜念的根源是情緣。雜念是指練功過程中,各種雜亂的念頭紛至沓來或此起彼伏,以致意念不能集中到練功上來,又稱散亂。正如張三丰《玄要篇》中說的:"初下手時最難行,離了散亂又昏沉"。按散亂原是佛教用語,指貪嗔等煩惱,使心思分散的那種心理過程。古代練功人土常喻喻為心猿意馬,認為是練功的主要障礙之一。一般的練功中雜念,大都是原來於工作中、生活中遇到或考慮到的問題;有些是原來不曾想到,或很久前的事情,在練功中反映出來,影響了練功的正常進行。亦有在練功中胡思亂想,想到一些使人氣憤、懊喪、恐懼、惱怒之類的事情,以致情緒激動,心神不寧,這稱為惡念。在練功中某些雜念,是基於練功者不純正的思想意識,不正常的慾望發展而來的,則稱為邪念。上述產生雜念、惡念、邪念的思想、事物,即為緣。在練功中出現邪念、惡念時要停止練靜功而只做動功。在練功中不斷出現雜念,這是止常現象,不可能要求一功中不出現些雜念,實際上也不會一功中都是雜念。只要情緒樂觀,準備工作做得充分,專心在練功上,雜念就自然減少。對待雜念,既不能討厭,又不能硬驅,而是要在出現時能及時警覺,能比較順利地排除它,這問樣可以收到練功效果。當然,"人雜念少者,得丹早;雜念多者,得丹遲"(《玄機直講》)。這裡的得丹,是指練功效果。張三丰所說的昏沉,則是指練功中用意不及,以致忘記了原來的練功要求,而出現昏昏沉沉的狀態。如隋代智顗在《童蒙止觀》中所描述的:"坐時心中昏暗,無所記著,頭好低垂",其甚者"覺心志散慢,身體逶迤,或口中流涎,或時暗晦"。發現此類情況,必須及時糾正,否則功夫下長進,也收不到應有的效益。3.凝神調息煉己的方法,就是凝神調息。張三丰《道言淺近》中說;"凝神調息,調息凝神八個字,就是下手功夫"。什麼是凝神。他又說:"凝神者,收己清之心,而入其內也。心未清時,眼勿亂閉,先要自勸自勉,勸得回來,清涼恬淡,始行收入氣穴,乃曰凝神"。心止於臍下曰凝神"。所以凝神是指已排除雜念,精神安寧,意念專一的煉功狀態。明代陸潛虛在《玄膚論》進一步說:"凝神之要,莫先澄神;澄神之要,莫先遣欲。《清靜經》曰: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又說:"所謂凝者.非訣然不動之謂也,乃以神入於氣穴之中,與之相守而不離也"。所謂氣穴,《玄膚論》中又說:"夫氣穴者,乃吾人胎元受氣之初,所稟父母精氣乃成者,即吾人各具之太極也。其名不一,曰氣海,曰關元,曰靈谷,曰下田,曰天根,曰命蒂,曰歸根竅復命關,即一處也"。這許多名稱,都是指幾下丹田。下丹田的具體位置,張三丰在《道言淺近》中指出是臍下一寸三分,也即規中,也即玄關。由於凝神入氣穴重要,所以被視為內丹功的訣竅之一。正如《還丹復命篇》中說:"昔日遇師親口授,只要凝神入氣穴"。凝神入氣穴與現在的用語"意守下丹田"基本相似。如何凝,才算掌握得比較好呢,《天仙道程寶則》中說:"所謂凝也,先以目光注所凝處,微以意斂真氣 氤氳回歸"。這裡要用"觀照",即"迴光返照"。張三丰在《注百字碑》中還指出:"眼口者,心之門戶,須要垂簾塞兌,一切事體以心為劍,想世事無益於我,火烈頓除,莫去貪著。決云:以眼視鼻,以鼻視臍,上下相顧,心息相依,著意玄關,便可降伏思慮"。關於調息,張三丰在《道言淺近》說:古仙雲"調息要調其真息"。真息是指練功者在心情非常安靜狀態下,所出現的柔勻、深長、細緩的一種呼吸形態。但是這種呼吸又不是硬做出來的,而是在自然基礎上形成的。正如《道言淺近》中說的:"凝神凋息,只要心平氣和。心平則神凝,氣和則息調。心平,平字最妙。心不起波之謂平,心執其中之謂平,平即在此中也。心在此中,乃不起波。此中即丹經之玄關一竅也"。內丹功法還強調要煉先天氣.但是先天氣還是通過後天呼吸之氣而進行調練的。《道言淺近》中對這個問題也講得很清楚:"調息須以後天呼吸,尋真人呼吸之處。古雲,後大呼吸起微風,引起真人呼吸功。然調後天呼吸.須任他自調,方能調得起先大呼吸。我惟致虛守靜而已。真息一動,玄關即不遠矣。照此進功,築基可翹足而至,不必百日也"。因為通過以上的鍛煉,"心靜則息凋,靜久則心自定,死心以養氣,息機以純心。精氣神為內三寶,耳目口為外三寶,常使內三寶不逐物而游,外三寶不透中而擾,呼吸綿綿,深入丹田,使呼吸為夫婦,神氣為子母,子母夫婦,聚而不散,故心不外馳,意不外想,神不外游,精不妄動,常熏蒸於四肢,此金丹大道之正宗也。" 三、張三丰論得葯口訣《道言淺近》中指出:"學道之士,須要清心清意,方得真清之藥物也"。1.什麼是藥物《心印經》上說:"上藥三品,神與氣精"。《規中指南》中說:"採藥者;采身中之藥物也。身中之葯者,神、氣、精也"人道言淺近》中也說:"精氣神為內三寶精、氣、神三者,在內丹功法中強調練先天的,忌用後天,稱為內葯。《金丹四百字》序中說:"煉精者,煉元精,非淫溢所感之精;鍊氣者,煉元氣,非口鼻呼吸之氣;煉神者,煉元神,非心意思慮之神"。這與張三丰在《道言淺近》中的"毋逞氣質之性,毋運思慮之神,毋使呼吸之氣,毋用交感之精"是一致的。後天的精、氣、神是外葯。但實際上內葯、外葯兩者既是一而二、二而一,是相互促進的。正如《性命圭旨》上說的,以外葯言之,交感之精先要不瀉,呼吸之氣更要微微,思慮之神貴在安靜,以內葯言之,元精固則交感之精自不泄漏,元氣住則呼吸之氣自不出人,元神凝則思慮之神自然泰定。所以說,內丹功法雖然強調煉先天的,但實際上是從後天入手,以後天去推動先天,如前述的凝神調息都是後天的功法。

對藥物,在丹書上還有許多代名詞,如《周易》中的坎卦、離卦,龍虎、鉛汞等。《馬丹陽語錄》中說;"龍虎是鉛汞,鉛汞是水火,水火是嬰奼,嬰奼是真陰真陽,真陰真陽即是神氣,種種名相,皆不可著,止是神氣兩字而已"。因此,離坎有許多同義異字,如:(赤龍)(硃砂)

┌離--龍--汞--火--嬰兒--真陽--元神

葯│

物│

└坎--虎--鉛--水--奼女--真陰--元氣

(黑虎)(黑鉛) 元精

2.得葯景象通過以上凝神調息的下手功夫,原被虛耗的精氣逐漸充盈起來,於是體內就會出現產葯的景象,又稱"葯生消息"(《注百字碑》)、"一陽未復"(《玄要篇》)。產約的景象一般丹書都略而不談,因為很難描述,而且明說以後,易於產生追求,違反"不即不離,勿忘勿助"的原則。另方面,各人的景象也不可能一致。至於得葯的景象可分為小周天、大周天兩種。小周天的得葯景象--張三丰在(百字碑注》中說:"修行人性不迷塵事,則氣自固,將見二氣升降於中宮,陰陽配合了丹鼎,忽覺腎中一縷熱氣,上衝心府,情來歸性,如大婦配合,如痴如醉,二氣氤氳,結成丹質"。其中的如痴如醉四個字,即是小周天的主要得葯景象。因為還只是小周大,所以稱小葯,小葯又名真種子,即張三丰所說的丹質。小葯產生的時機,稱為活子時、一陽生。如痴如醉的說法,原起於《入葯鏡》中的"先天氣,後天氣,得之者,常似醉"。肖紫虛在《解注入葯鏡》中描述說:"恍恍惚惚,杳杳冥冥,自然身心和暢,如痴如醉,肌膚爽透,美在其中矣"。大周天的得葯景象--張三丰在上書中說:"忽然一點靈光.如黍米之大,即葯生消息也。赫然光透,兩腎如湯煎,膀胱如火炙,腹中如烈風之吼,腹內如震雷之聲,即復卦天根現也"。大周天產葯於靜極復動之機,該時稱為正子時,所產之葯為大葯。該時的景象,有的稱為"六根震動"即"丹田火熾,兩腎湯煎,眼吐金光,耳後風生,腦後鷲鳴,身涌鼻搐"(《丹道九篇》)。3.採藥口訣張三丰《百字碑注》中說,葯產之際,要"以神助之,則其氣如火,逼金上行,穿過尾閭,輕輕運,默默舉,一團和氣,如雷之震,上升泥九"。他又在《玄要篇》中進一步說:"一陽來複體輕泄,急須閉性太玄關,火逼葯過尾閭關,采時用目守泥丸"。這裡的神、火,是指用意念,金指腎中的精氣。採藥就是要加強意念作用,引暖氣感覺穿過尾閻,避免從前陰遺泄,後陰矢氣,使沿督脈逆行上升。具體來說,可用《性命圭旨》中強調的吸、舐、撮、閉四字訣。此四字訣的具體內容為:撮提肛門向上,舐或作抵,為舌柱上齶,閉是目閉上視,吸是吸氣停閉。這稱為"火逼金行"之訣。 四、張三丰論火候細微張三丰《玄要篇·打坐歌》中指出:"初打坐,學參禪,這個消息在玄關,秘秘綿綿調呼吸,一陰一陽鼎內煎,性要悟,命要傳,休將火候當等閑"。這是說要重視火候在煉功中的重要性。1.火候為不傳之秘過去丹書中,對什麼是火候,怎樣掌握火候,大部秘而不談,正如薛道光在《還丹復命篇》中指出的:"聖人傳葯不傳火,從來火候少人知"。其原因:一是火候為內丹功法中最重要的一環。練功者知道了丹田,知道了藥物,知道了煉己,如果不知道火候,前述內容就變成空訣。所以張紫陽《悟真篇》中說:"縱識硃砂與黑鉛,不知火候也如閑"。正因為重要,所以就不肯輕傳。二是各人練功情況不一,掌握水平差距也大,很難立一法而釋千疑,因此強調臨爐指點,即強調現場指導、具體指導。這在張三丰著述中也是如此。

2.火候的內容《規中指南》上說:"神是火,氣是葯"。《金仙證論》上也說:"火者神也,曰汞,曰日,曰烏,曰龍,皆我之真意也"。因此火就是神,就是煉功中的意念。正如《真詮》中說的,"火候全在念頭上著力"。《規中指南》中又說:"火候口訣之要,尤當於真息中求之"。這裡的真息,也就是指呼吸。《金仙證論》中強調指出:"凡小周天,始終全仗橐龠之訊,為金丹之權柄"。橐龠也是指呼吸。所以火候就是用意念來掌握呼吸。對火候的用法,有文火、武火之分。文火、武火也稱進陽火、遇陰符。張三丰在《玄機直講》上有一段關於這個問題的恬:"一對中,上半刻為溫,為進火,為望,為上弦,為朝屯,為春夏;下半刻為涼,為退符,為晦,為下弦,為暮蒙,為秋冬"。這一段話,可以用下列表格分析:(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張三丰這種火候之說,是基於《周易參同契》但義打區別。因為《周易參同契》是以八卦結合月亮的盈虧消長來借喻火候。如以一天的十二時辰結合卦象來比喻,則以子、丑、寅、卯、辰、已的上半刻六陽時進火,所以又稱陽火,以午、未、申、酉、戌、亥的下半刻六陰時退火;所以又稱陰符。3.火侯的掌握火候該如何掌握,張三丰也語焉不詳,茲補充簡要論述如下。《修道全指》中說:"蓋武火者,即呼吸之氣,急重吹逼,採取烹煉也;而文火者,即呼吸之氣,微輕導引,沐浴溫養也"。也就是說,得產葯景象後,即用前述的四字訣,結合武火,以*暖流感覺從背部督脈上行,過尾閭、夾脊、玉枕達頭頂"崑崙"而下,接前面的任脈時,用文火而歸於下丹田。而在武火過程中、文火過程中,都要有一次沐浴.即不進火、不減火,維持原狀。 五、張三丰對內丹術的若干論述內丹術作為一種具體功法,文字材料只作參考。張三丰在《玄機直講》中指出:"凡看書不可按圖索驥","千經萬卷,皆是異名",而且書中都是"隱語譬喻"。所以從古到今都強調要在具體指導下進行實踐,以免出現副作用。但文字材料實為前人的經驗總結,有些話更是通過實踐所得的真實體會.可供煉功者在實驗中作"印證"之用。因此也一直受到古今煉功家的重視。這裡再搞選張三丰論述若干則,以供參考。1.河車初動、河車真動、大周天(《玄機直講》)每日先靜一時,待身心都安定了,氣息都和平了,始將雙目微閉,垂簾觀照心下腎上一寸三分之間,不即不離,勿忘勿助,萬念俱泯,一靈獨存,謂之正念。斯時也,於此念中,活活潑潑;於彼氣中,悠悠揚揚。呼之至上,上不衝心;吸之至下,下不沖腎,一闔一群,一來一往。行之一七、二七,自然漸漸兩腎火蒸,丹田氣暖,息不用調而自調。不用煉而自煉。氣息既和,自然於上中下不出不入,無來無去,是為胎息,是為神息,是為真橐龠,真鼎爐,是為歸根復命,是為玄牝之門、天地之根。氣到此時,如在方蕊,如胎方胞,自然真氣熏蒸營衛,由尾閭穿夾脊,升上泥丸,下鵲橋,過重樓,至繹宮,而落于丹田,是為河車初動。但氣至而神未全,非真動也,不可理他,我只微微凝照,守於中宮,自有無盡生機,所謂養鄞鄂者也。行之一月、二月,我神益靜,靜久則氣益生,此為神生氣,氣生神之功也。或百日或百餘日,精神益長,真氣漸充,溫溫火候,血水有餘,自然坎離交媾,乾坤會合,神融氣暢,一霎時間,真氣混合,自有一陣迴風,上沖百脈,是為河車真動。中間若有一點靈光,覺在丹田,是為水底玄珠,土內黃芽,爾時一陽來複,恍如紅日初升,照於滄海之內,如霧如煙,若隱若現,則鉛火生焉。方其乾坤坎離未交,虛無寂滅,神凝於中,功無間斷,打成一團,是為五行配合。至若水火相交,二候採取,河車逆轉,四候得葯,神居於中,丹光不離,謂之大周大,謂之行九轉大還也。此時一點至陽之精,凝結於中,隱藏於欲凈情寂之時,而有象有形,到此地位,息住於胎,內外溫養,頃刻無差,又謂之十月功夫也。2.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玄機直講》)坐下閉目存神,使心靜息調,即是煉精化氣之功也。迴光返照,凝神丹穴,使真息往米,內中靜極而動,動極而靜,無限天機,即是鍊氣化神之功也。如此真氣朝元,陰陽反覆,交媾一番,自然風恬浪靜,於此時將正念止於丹田,即是封一固火候。3.降伏思慮(《百字碑注》)凡人之心,動蕩不已,修行人心欲人靜,貴乎制伏。眼口者,心之門戶,須要垂簾塞兌,一切事體以心為劍,想世事無益於我,火烈頓除,莫去貪著。訣云:以眼視鼻,以鼻視臍,上下相顧,心息相依,著意玄關,便可降伏恩慮。4.周天(《道言淺近》)大凡打坐,須將神氣抱住,意系住息,在丹田中宛轉悠揚,聚而不散,則內藏之氣,與外來之氣,交結于丹田,日充月盛,達於四肢,流於百脈,撞開夾脊雙關,而上游於泥丸,旋復降下絳宮而下丹田。神氣相守,息息相依,河車之路通矣。功夫到此,築基之效,已得一半了,總要勤虛煉耳。5.內丹大道(《道言淺近》)精、氣、神為內三寶,耳、目、口為外三寶,常使內三寶不逐物而游,外三寶不透中而擾,呼吸綿綿,深入丹田,便呼吸為夫婦,神氣為子母,子母夫婦,聚而不離,故心不外馳,意不外想,神不外游,精不妄動,常薰蒸於四肢,此金丹大道之正宗也。6.凝神調息(《道言淺近》)打坐之中,最要凝神調息,以暇以整,勿助勿忘,未有不逐日長工夫者。凝神調息,只要心平氣和,心平則神凝,氣和則息調。心平,平字最妙,心不起波之謂平,心執其中之謂平,平即在此中也。心在此中,乃不起波,此中即丹經之玄關一竅也。7.甘露灑須彌(《百字碑碑注》)關竅開通,火降水升,一氣周流,從太極中動天根,過玄谷關,升二十四椎骨節,至天谷關,月窟陰生,香甜美味,降下重樓,無休無息,名日甘露灑須彌。訣曰:甘露滿口,以目送之,以意迎之,送下丹釜,凝結元氣以養之。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   神運經》解讀     宋約齋老先生對神運經未作註解,筆者只能體會作膚淺的解釋。練神運經必須奠基於內功經、納卦經之上。對二經練習有相當水平,內氣充足,真元發動,意一動,其氣即可騰然而起,周流全身,達於四梢,此時再運用神運經,使之發揮為武術之技。神運經是外練形勢,動作,內練精、氣、神,相互配合,齊頭並進。神者,身之本;氣者,神之主;形者,神之宅。以形練神,以神充身,故曰神運。練形外而使筋骨柔韌,肌腱彈力增加,謂之堅。練精而使內臟功能加強,內分泌功能旺盛,內精充實,謂之實。精實而後煉之使化為氣,真元充足謂之壯。氣足之後,內流通於五臟六腑,外發之於爪甲皮毛,橫豎斜纏,如九曲珠,表裡精粗,無所不到,暢達,深微,謂之飛。並非飛檐走壁之飛也。

    

     運用神運經,必須先明動靜之機。靜為本體,動為作用。動靜之機,也就是陰陽轉化,相輔相成之理。如在二人較勇之時,自己能將全身鬆開,真氣聚于丹田,內外合成一氣,寂然不動,待機而發,靜而未漏其機,欲動而未見其跡,這乃是靜中寓動之意。當已摸准對方勁路之時,便須急速進擊,使對方之勁欲出而不得,欲罷而不能,我則曲直剛柔,任意施為,縱橫伸縮,起落變化,克敵而制勝之。但必須注意,我在形式上雖已發動,而心意仍極為安靜,千變萬化,不失其機,無一絲一毫努筋撥力之感,這乃是動中寓靜,雖動猶靜之意。內家拳靜為本體,最忌焦燥,蓋因焦燥而心動,心動而氣散,氣散則神亂,必遭失敗。故縱使大敵當前,情況險惡之時,亦需意定神寧,精神高度集中,真氣歸一,氣勢騰挪,居於將發未發之間。這乃是內家拳練功和應敵和最重要訣竅,也正是神運經靈魂之所在。欲得靜之妙用,要先懂得呼吸調息之義,將氣歸於丹田,口虛含,舌抵上齶,以鼻中呼吸,細緩深長而均勻,全不用意,純任自然,以神懾心,意靜神安。行走時則步履與呼吸相隨,無論快慢,一般地一息七步為宜,練之日久,或走或跑或與人較勇,皆可以保持中氣平和而不喘息。

    

     二人較勇之時,若是平庸之手,則多是以形接形,高手則是以氣接氣,功夫不濟者使會感到氣被打上去,萬般不得勁,千方百計沉不到丹田去,全身浮而不實,自知必敗。若是以神接神,不必接手則勝負已分。譬如袁曹白馬之戰,關羽看顏良如插標賣首,而顏良觀關羽,則覺其神威逼人,不敢交鋒,此即是神受神神攻神傷而索於膽也。無論與人較勇可平時自己走架練拳,勿追求剛愎之氣,總宜平心靜氣。神要提起,但要內斂,氣要充實而不外發。呼吸、意念、手足要自然配合,意動,氣起,手動,腳隨,切不可亂。這就是"上於兩膊相系,下於兩腿相隨",進退起落,剛柔虛實,一切攻守變化,都在呼吸之間而不在其它。能掌握呼吸,便能持"中",永無過與不及之慮。動步不動心,是之謂定,動身不動氣,是之謂靜,心靜則步能堅,以其氣能下也,氣靜而身穩,以其能飛騰變化也。此乃是以靜求動,以緩求速,乃內家拳之要義,萬勿等閑視之。《內功經》解讀形意拳之所以能驚風雨、走雷霆,變化於無形,內氣之使然也。鍊氣之法乃本於內功、納卦、神運三經。傳至宋世榮先生,以畢生精力,悉心揣摩,終得其暗勁,化勁之妙,於是在河北形意門中,郭雲深之力,宋世榮之柔,白西園之巧,並稱"三絕"。

    

     方今國家大力挖整傳統武術之時,願將此三經原文及宋先生這註解,公諸同好,並附個人體會供參考。

    

     武術之道,形之於外者為架勢,寓於內者為氣力。練拳時,各種架勢之長短、高低以及其飛騰變化,皆所以運用氣力也。如內無氣力,則架勢亦是空架勢。然而欲發力足,則必先求其內氣之充,是故氣者又是力之根本。此即拳經所謂以意領氣,氣到力發之謂也。因而形意拳之道必自練氣開始。而練氣之法,一在於養,二在於運。其式則有動有靜。內功經者,實為動靜兼修,養、運皆備之法則也。

    

     經絡是氣、血在人體內運行的軌道,它負有溝通表裡、上下、聯絡臟腑組織的使命。所以氣功鍛煉,首貴明經,如不能明辨經絡而妄說氣功,猶如盲人瞎馬,將無所適從。人體經絡有十二正經,奇經八脈,經別、經筋之分,對練武術者來說,最主要的乃是前任、後督、沖脈、帶脈、蕎脈、維脈。李時珍在《奇經八脈考》中說:"八脈者先天大道之根,一氣之祖,采之惟在陰蕎為先,此脈才動,諸脈皆通。。。。。上通泥丸,下透湧泉。倘能知此,使真氣聚散,皆從此關竅。則天門常開,地戶永閉,尻脈周流於一身,貫通上下,和氣上潮。得之者身輕體健,容衰返壯。。。。。"故習武者必練奇經八脈,不可忽視。督脈在後,系全身之陽氣。任脈在前統全身之陰氣。沖脈為十二正經之海,與胃腎兩經密切相關,關係到我們先天後天之真氣。任督沖三脈皆起於玄牝(前陰與睾丸之間),一源而三岐,故練內功者皆重視之。帶脈環繞腰間,有總束諸經絡不致下垂的作用。帶脈通暢則腰椎靈活有力,才能起到車軸的作用。二蕎、二維居兩腿及身軀兩側,調陰陽貫通上下,有矯健全身,使步履矯捷而靈活的作用。習武者不可不知也。

    

     "大道曰生,天地同始,生之謂道,陰陽呼吸"。凡練氣者,無不注意調整呼吸,形意拳當然也不能例外。內功經之調息是用的自然逆腹式呼吸,也叫"後天法"。其法為吸氣時小腹內收,提肛縮腎(即提會陰、尾骨向前向上兜翻),兩脅向兩邊張開;呼氣時小腹放鬆,自然隆起。這種呼吸方式,既適合於技擊動作的要求,又合乎生理上的需要,能使膈肌與腹肌的力量增強,加大腹壓的變化,提高肺活量,改善腹腔血液循環,減少體內瘀血,有利於心臟的工作。也易於做到內氣鼓盪和發力時氣沉丹田。提肛、縮腎,增強了對腎經(腎、生殖內分泌系統及部分內分泌腺)的鍛煉,加強了內分泌腺的功能,能根據需要產生更多的腎上腺皮質激素,使競技狀態大大提高。有利於武術技能的提高,國外稱之曰"自生荷爾蒙法"。練動功時,呼吸一定與動作相配合,即起吸、落呼,開吸、合呼,蓄力時吸,發力時呼。但還要注意自然,不可勉強。要逐漸做到力不蓄而自蓄,力不發而自發。用提肛縮腎的方法,將真氣自玄牝之門提到丹田,再自丹田貫入五臟六腑,這就是形意拳大師郭雲深先生所說的"練精化氣,練氣化神"。將有形之精,化成微妙之氣,再將此氣化為出有入無之神,神在人體內的表現,便是光聚天心。也就是形意拳經上說的"一點靈光吊在眉"。

    

     有規矩,然後成方園。對初學者必須規定嚴格的姿勢。劉奇蘭先生說"意即人之神氣,形是人之動作,動作要從其規矩,順其自然,外不乖於形式,內不悖於神氣,外面形式之順,是內中神氣之和,外面神氣之正,是內中意氣之中。誠於內而形於外,內外合一,乃形意二字之意義也。"筆者練功體會,練內功最重要的是松、靜二字。內功經對形式上所作的那些規定,都是為了達到松靜的目的。蓋內氣之運行,是受從意志支配的,首先要由大腦皮層發出信息,其次是肢體某部接受訊息。不靜,則大腦發不出信息;肢體不松,則接受不到信息。是故松與靜,乃是行氣的根本。但松靜並不是疲踏松垮,而是要松而不懈,靜而不散。靜如勁松挺撥,精神凝聚。動如風吹在樹,百枝搖曳。極其自然協調而又富有彈性。練功時真氣發動,腹內沸騰,要提起全付精神,以意領氣,達於四梢便覺舌欲催齒,齒欲斷筋,發欲衝冠,甲欲透骨。出手雖柔緩,而力能摧城,剛柔相濟,圓通活潑,個中趣味,非道中人,不可知也。  形意拳要以意領氣,以氣帥形,以氣催力。所以雖談走勁,仍是行氣。形意拳出手應該八勁俱全,要哪個勁便有哪個勁。欲達到八勁俱全,便首先作到按肩、逼臀、圓襠、提胸、提頦、貼背、松肩。欲同時作到這七項要求,是相當不易的。對初學者應先從分別練習入手,能夠單獨打出明勁、暗勁、橫勁、豎勁就算很不錯了。然後再練明暗勁的變化與應用。既要認真刻苦地練,又不能急於求成,欲速則不達也。

   

     練靜功時或坐或立均可。坐式或盤膝,或坐於凳上將兩大腿放平,雙腳踏地均可。應先按宋世榮先生註解的小周天法斂氣沿任督兩脈作循環。然後再練"五氣朝元"法。站式即樁功,以取三體式站立者為多。可在練過坐功的基礎上直接練五氣朝元法。練動功(行功)時,有明勁、暗勁之分。打明勁,只練三點小周天循環,即吸氣時,將真氣自會陰提到命門,此為蓄力;發勁時,呼氣,同時將氣自命門向前穿過,達于丹田,復降於會陰;打暗勁時,發力比較柔緩,可用五氣朝元之法。這裡附帶說明一下所謂氣感問題。有些初練內功之人,往往熱心於追求自身氣感,這是不必要的,也是一種偏差。要知氣自是氣,而氣感乃是氣的派生效應。自身有無氣感,或氣感之大小,並不能內氣之大小。故學者只要按內功經所示之方法認真練去,勿忘勿助,自然成功。

   

     最後,談談 "練神練氣,返本還元"問題,這一段經文,說的是內功的高級階段及其效果。返本還元即要返還到嬰兒狀態。嬰兒狀態,是人的原始狀態,是人體生命的本來面目。這時,體內陰陽自然平衡。內氣無所不通,意、氣、神三者是合一的。其後在人的生長過程中,受到周圍環境影響,產生了七情六慾,干擾了內部的平衡。使生命不能按照自然規律進行,於是才產生了種種疾病,生了病也不能自己修殘補缺。氣功之道在於以入靜的方式,割斷外來干擾,將意識集中於自己體內,再通過一定的功法,消除以住因外來干擾而引起的體內變化,使其逐漸恢復到最初的自然狀態,意、氣、神重新合一。氣功家叫做 "善養吾浩然之氣,常守我獨立之神"。武術家叫做"豈知吾得嬰兒玩,打法天下是真形"。老子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即是此意。

   

     內功練到這一境界時,在作靜功中,閉目合晴,抱神歸一,使會覺得宇宙之大,空無一物,只有眼前一片光明,自身虛無縹緲,遨遊太空。一不小心,就有摔下來的危險,所以精神又十分集中。作動功時,便覺飄飄蕩蕩,如三尺羅衣,掛在無影樹上,心無其心,身無其身,隨意而動,無可無不可。又如懸肘寫大草,將意氣神集中到筆尖上,按中有提,提中有按,任意而動,則筆走龍蛇,如用之於應敵,本無意打他,只是隨進攻之勢,隨意應之,不見而章,無為而成,往往可將對方擊出甚遠。這即拳經中所說"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也就是崩拳大師郭雲深一生的經驗總結"有形有意都是假,拳到無心始見奇"鬆柔的本質練太極拳者皆講鬆柔。但是何謂鬆柔?怎樣才能入於鬆柔?是習拳者需認真探究的問題。當今練太極拳者雖有千萬之眾,但真能由鬆柔而至勁者卻是麟毛鳳角。故一搭手,軟硬僵者比比皆是,有的雖然也能贏人,但用的功夫與太極功夫並不相干。於是有人又是"沉思"、又是"悲哀"。之所以如此,其實正是人們過分注重了太極拳鬆柔的表象,反倒忽略了鬆柔的真意。何謂松?松是指修為的方法,是謂身心於規矩之中自然放鬆。何謂柔?柔是指修為的結果,是謂整勁能在周身隱而不發、自然轉換。故不知規矩、不合規矩,松無異於軟。這種松,於健身也許無害,但於技擊則不會松出什麼究竟。何為規矩?形整也。如何求形整?"九要"也。即塌、提、扣、頂、裹、松、垂、縮、起鑽落翻分明。只有在"九要"的基礎上,通過自然放鬆的心理暗示,求以中和(使九要協調〕方為至道。須知放鬆有竅:外松肩胯,內松胸腹。松肩胯以調形整,松胸腹以生真氣。松肩胯要與豎頂相合,通過拳式漸使身體內各骨節間之竅節能自然鬆開。從而為習者能自然地運調形整打下基礎。松胸腹乃任脈之理,通過外形運作的動中求靜以調息。從而為習者產生內動和胎息創造條件。此為松之要義。而柔的本質是拳學進階中之暗勁,其是整勁(剛勁〕在體內的轉換機制。整勁未生,求柔則是奢求。倘若一個人尚不知整勁為何物,談何轉換?又能轉換出些什麼呢?柔是將整勁(剛勁〕寓於體內隱而不發循環轉換於周身。故求柔需先知剛整。而欲知剛整,需先明形松意靜之法。由上知,形松有兩個要則,其一是九要這個規矩。其二是按照這個規矩通過松轉開合身體的主要竅節使機體達到形整的目的。意靜也有兩個要則,其一是心理上的恬淡寧靜。其二是胸腹要自然鬆開如涵一虛圓。太極拳所以始終要手如抱球,即此虛圓隨拳式變換之形容也。此亦為練精化氣之道。當外俱形整內生真氣,兩者相合時,則內外如一,剛整之勁自生,明勁得矣。隨著內氣通過拳式逐漸打通奇經八脈,而將此勁貫通周身。到此境地,則周身一家、神氣渾一,寓剛整之勁於自然轉換之中,可謂練氣化神,暗柔之勁得矣。再向上用功夫,通過拳式,緩之悠之、形隨意動,則隨著內氣完全打通奇經八脈,發動沖脈功能,則由柔而入虛,即由暗勁而階及化勁。總之,通過九要,求以中和,由松靜至剛整,再通過神氣和化,由剛整至暗柔,最終達至空化。此為孫祿堂老先生早已揭示出的拳學進階的不二法門。形意、八卦、太極三拳的進階,皆不離此。只因能歷此經驗者代不數人,故今人多疑之,良可慨也。明勁、暗勁、化勁都是內勁,三者表徵著內勁由微漸著的不同發展階段,亦可謂是內外合一程度的不同發展階段。而作為內外合一這一能力的內在基礎,就是由拳式而產生的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三步功夫。無此,雖徒有形意、八卦、太極之表,亦難入其里。故脫此進階之梯,去求松也罷、求柔也罷、求棉裹鐵也罷、求周身無處不太極也罷,皆是水中撈月,可望而不可及,終歸白費功夫。那麼,什麼是形整,什麼叫周身一家?形整的力學機制是"拱效應"。所謂"拱效應"是指,無論肢體何處受力,總可以通過肢體各關節的放鬆轉動進行調節,使此力對身體內各個骨節只產生(或基本只產生〕均勻的正向壓力,而不產生或基本不產生剪、扭、彎等力效應。因此要做到形整,就必須通過周身竅節的放鬆調節才能做到。所謂手足相通的機制也正是周身骨節能節節正向相摧。所以周身一家的初步標準就是形整。過去有的拳師被人打一重拳後身上無損且兩腳能入土三分,便是由形整而產生"拱效應"的一個力學範例。形整是拳學入門的敲門磚,其是通過拳架和打手來完成的。有人講究找勁,所找之勁就是由調節周身而產生的"拱效應"。這是在真氣尚未形成、內動尚未產生前,拳學修為初階的一個重要內容。有人問:太極拳講究四兩撥千斤,既然四兩就能撥千斤,那麼不產生剛整之勁不也能克敵制勝嗎?在這裡需弄清四兩撥千斤的真實含義。四兩撥千斤並不象鬥牛場上,鬥牛士對衝過來的蠻牛輕輕一引,那麼簡單。也不象與一個苯漢推手時,他往前一撲,你則向旁邊一引,那麼容易。拳手內氣未通,要想在實戰中能用上四兩撥千斤,若非偶然碰巧,便是極難成功的。當今奢談四兩撥千斤的人大多沒有經過真正的搏鬥。凡有過實戰經驗的人是不輕言四兩撥千斤的。因為在實戰中能預知對方的發力已屬不易,而發力的過程就是一瞬,能在這一瞬間內產生四兩撥千斤之效的時機,就是前力發過後力未接之瞬。因此只有在對手之勁將發未發、其式將變未變之瞬恰好接定彼勁,完成順化拿發,才可能做到在這一瞬間的一瞬間內完成這四兩的一撥。所以,若達不到周身內外高度的協調統一、靈敏協同,想在實戰中產生四兩撥千斤之效是根本不可能的。故拳手的功夫若進入不到暗勁階段,則在實戰中難有四兩撥千斤之能。然而拳手的功夫要想進入暗勁又談何容易,太極拳自古就有十年不出門之說,此並非師傅保守,而是太極拳的應用方法是建立在暗勁的基礎上,這一修為特點就決定其不可能速成。其實豈止太極,就是形意、八卦要想進至暗勁,若無十年純功,一般說來也是枉然。形意拳家耿誠信先生曾回憶說:"自練明勁功夫,四、五年之時,自覺周身之氣質、腹內之性情與前大不相同,……自此以後,習練暗勁,又五、六年,身中內外之景況與練明勁之時,又不同矣。"以耿先生那樣的天份和條件,前後十年以上的功夫才練至暗勁。對於今人,尤其是那些一天練不上個把時辰的業餘愛好者們,又有什麼理由因一時功夫上不了身而去怨天尤人,罵拳不好,怨師不靈呢。筆者師兄白普山先生曾習尹式八卦十年,又習楊式太極二十年,近年兼習孫氏太極拳,遂之始明用勁之理。知拳架不過是將整勁隱於內,轉運於周身。其用不過是化中進、進中化,進化之機只在一瞬之放鬆感應(對彼勁)與協同動作(對己身)的統一。於是先前所習各派之用法,亦因能得此一瞬之機而皆活,所謂法無定法,非法即法。總之,太極拳無論體、用,都是研究開合之道。開就是要松、合就是要整。開合交變自如就是柔,至此剛柔互濟、陰陽相合。其要竅就是順中用逆、逆中行順而已。當然就白先生現時的功夫,以筆者判之尚未敢言已階及暗勁,但確已階及悟拳之梯了。習者一旦能階及悟拳之梯,則下一天功夫就長一分功夫,習而有所得,自可陶陶然,而無需面對太極拳去"沉思"亦或"悲哀"矣。李雅軒談太極拳太極拳的功夫是走輕靈虛無、穩靜鬆軟的勁,其他拳門多是講神氣活現、剛柔相濟的勁,太極拳是神意內斂,外家拳是精神外露,內外功之區別也就在於此。 "剛柔相濟"並不是說他不對,而是要看他怎麼一個剛柔相濟法,太極拳之剛柔相濟是說在技擊中有忽剛忽柔,要輕則百無所有,要重則可以無堅不摧,這是虛實變化、剛柔輕重互化的意思。吾輩練拳,以全心全意地去想松而尚不能將身勢松得乾淨。如在練功時,心中先存著一個剛柔相濟的思想,哪還能將身勢松得乾淨,而沒有一點拘滯彆扭之力呢?如這樣子的剛柔相濟的練法,我相信一輩子也將身體松不純粹了。如這樣又剛又柔的剛柔相濟的練法,日子久了,會將身體練成為一種僵肉力,在筋骨肌肉之間也起了一種僵肉的"胚胎",有了這種"胚胎",就一輩子去不掉了。有了這種情形,他的神經感應也必然非常遲鈍。練大極拳全憑神經感應靈敏,如靈機性少了,那太極拳還練什麼!靈機是出於神經,神經的靈敏是人身上之至寶,所以太極拳練法在未出勢之前,預備式中就先要松身心、靜思想,以養神經上的虛靈為第一要著。 練拳應本王宗岳拳論用功,又要本著我教你們的情形去思悟,就不會走錯了路,如心下時常思想些他們的功夫,違背太極拳的原理,那與功夫是有很大的影響的。要聯絡些有真太極拳功夫的人為友,互相切磋,對提高功夫很有益處,否則是不會進步的。在過去把太極拳稱為"神拳",意義有二:其一是太極拳在練時是用神用意,於藏而不露之中,其主要是用神,所以稱為神拳;其二是大極拳在對手時變化神奇,冷快絕倫,能打人於不知不覺之中,有時神氣一動對方就驚心動魄不知所措,所以稱之為神拳。早先,楊祿禪稱神拳"楊無敵",就是這個道理。一般學術家多在筋骨肌肉上練些剛柔伸縮的動作,而不是以神、以氣、以意為主。如練太極拳只是用這種筋骨伸縮動作為主,那功夫就練不好。如定要兼練些其他的功夫,那勢必將身體弄成混濁僵肉的勁道,那在輕重虛實變化上就感應不靈了。練太極拳亦如學習馬列主義差不多,要時時刻刻保持它的純潔性,如不注意就會變成太極拳的修正主義,此不可不慎也。 太極門中拳、刀;槍、劍皆有,可以健身,亦可以有技擊上的作用,將太極拳的東西練好就不容易了,如再兼練他門的功夫,難免藝多了不精。太極拳是聰明人練的拳,一要有真功的太極拳老師傳授,又要捨得下苦功學習,尤須是要有聰明智慧,不然就成不了好手,王宗岳拳論云:非有夙慧不能悟也。又云:先師不肯妄傳,非獨擇人,亦恐枉費功夫耳,有練太極拳的天才,正好以求,但必須專門研究太極拳的道理,如兼練些雜門的東西那就練不好了。"揣思摩像",我當先也常有之,要想起楊老師打拳推手的神氣,便覺功夫有進步,如長久不見老師了,練拳就找不到味道了。近有人竟不知思念教者的意思,肯定是不對的。對太極拳的體會:松腰塌胯、虛實分明,一吐隨起,一納即伏,手領神到,意氣布滿,一動全身隨,真氣內鼓盈,身如輕舟走,腳與地面通等等皆對。不過在練架子時,身勢應如載重之船行於江河之中,是又有動蕩之形勢;又是非常的沉穩。起,不離水的托力,下沉,不能觸到河底,船身始終是由水的浮力托著的,亦就是說人練拳的身體,是在腳腿上之彈動力托著的,既不能浮起,又不能生到硬根上。如只說如輕舟走,怕是不懂悟解的入,把意思錯解,將身體氣勢練浮起來,胯以下應以氣使其下沉,腰以上、背項、頂部分應是以神往上提起的,往下去的是全身重量落於腳底,與地面過電打通。如這樣子一沉一拔,、將胯以上拉成一個整體,再與腳腿通,然後以神領動,並且以氣鼓盪著、來使身體作拳勢的一些動作,這叫作用神、用意不用力。如專用筋骨肌肉有形之體做動作,那就恐怕忽略了神、意與氣勢在練拳上的作用,只是一個肉體在涌動,那有什麼味道之可言呢?關於這點要注意,切切。 在練拳時,身體如火車的車箱,腳腿如火車箱下之大盤絲簧,車廂是托在盤簧上的,不使車廂上起離開盤簧,也不使車廂下觸著硬地鐵輪,如這樣我以為才對;功夫之鍛煉因個人之身心性格不同,所以所找的道理也不一樣。我練功夫的方向,是找大松大軟,是找虛無的氣勢,是找神明的感應;是找莫測的變化,不停留於筋骨肌肉的初步鍛煉過程中。我以為,這種大松大軟、神明感應、莫測變化妙處無窮,我不以為它大松大軟了就不能敵抗對方之來手。太極拳攻防的精髓是什麼?

王玉生 攻防是太極拳的精髓,那麼太極拳攻防的精髓又是什麼呢?打拳的初始階段,對這個問題不甚明了,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打了一段時間以後開始考慮這個問題。繼之,覺得在太極拳諸多攻防動作中,都貫穿著一個內核。那麼這個內核又是什麼呢?(一) 為弄清這個問題,我們先從簡化24式太極拳的"左右穿梭"談起。這是個攻防兼備的拳勢。其第一個動作是"落腳轉體",第二個動作是"抱手收腳",第三個動作是"上步錯手",第四個動作是"弓步推架"。這四個動作合稱"右穿梭"。細心觀察,就會發現這四個動作在轉換的過程中,都含有螺旋運動。不僅動作的路線上有螺旋運動,就是在細節上也有螺旋運動。例如"推架"的"架",它是個防禦動作。假設對方用手打來,我用右手挑架。在挑架的過程中,右前臂要有個滾動式內旋。有了這個內旋動作,就可以使對方打來的手向外滾落,不致傷著自己。此外,用於招架的右前臂在內旋的同時,還有個向側上方上舉的動作,這是為使對方擊打的手落空。若沒有這一系列螺旋運動,那就極有可能被對方擊中,先失一招。同樣,在右手挑架的同時,左手要迅速反擊。而這個"推",也不是簡單的前推,而是向前側推出,並且在左掌接觸對方前胸的瞬間,有個旋轉推按的內勁,才能轉守為攻,把對方發出去。"左穿梭"則是依計按相反的方向攻防。無論是"右穿梭",還是"左穿梭",自始至終都貫穿著一個方法,那就是螺旋運動。不僅綜合拳比賽套路如此,太極拳幾個主要流派的拳勢,也有諸多相似之處。以"雲手"為例,陳式拳(比賽套路)的向右"雲手",包括"收腳旋掌""開步推掌""插步旋掌""開步旋掌""旋掌平擺""提膝橫擊"。單從名稱來看,這六個分解動作中,就有四個稱為"旋掌"。這"旋掌"動作要求雙手一高一低在體前做旋轉纏繞,也就是螺旋運動。即使"推掌"、"橫擊"兩勢,手臂在外放時,也含有螺旋式內轉。向左"雲手"的勁力也類似,只是方向不同。我們再看看楊式拳。楊式拳(比賽套路)的"雲手",包括"轉體落掌""雲手收腳""雲手開步""雲手收腳""雲手開步""雲手收腳"幾個動作。兩掌和兩臂在體前交替畫立圓時,是邊雲手邊做螺旋式的內轉和外轉,兩掌在左右兩側還各有個旋轉翻手按掌的動作,可以說這個拳勢自始至終,均含有螺旋運動。吳式拳和孫式拳的"雲手",雖表現形式不同,但其整個動作過程,也都含有螺旋運動,不光"雲手"之類含有明顯"畫圓"運動的拳勢如此,就是"搬攔捶"中的"弓步打拳",用於外發沖拳的那隻手,也不是簡單的直擊,而是從腰間"擰著麻花"打出。各主要流派的太極拳,雖風格不同,但都含有螺旋式運動。

(二)剛柔相濟是太極拳技擊中應遵循的一個重要法則,而"以柔克剛"則是太極拳攻防中的一個殺手鐧。那麼如何以"柔"克"剛"呢?我認為這個"柔"的核心,就是螺旋運動。不然這個"柔",很難克"剛"。按常理,在"剛"與"柔"這對矛盾中,"柔"處於劣勢,剛猛佔有優勢,"柔"要勝"剛",就要講究策略,這個策略的著力點,就是不能蠻打硬拼,而是像太極拳前輩們那樣,用螺旋運動的獨特戰法應戰。螺旋式運動的高明之處在於與對手交鋒時,不是以"剛"對"剛"的硬打,而是"隨曲就伸",用"四兩撥千斤"的巧勁,避開對方的攻擊,再乘勢攻擊,螺旋運動力點多變,運動方向千變萬化,最能迷惑對方,使其一時難辨用力的方向。我方則能運籌帷幄,在引進化打中,變被動為主動,反制對方,克敵制勝。螺旋運動的威力,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得到驗證。比如,在硬木上打洞,用螺旋鑽頭鑽木,比用釘子直釘,鑽得更深,也更省力。在現代戰爭中,有螺旋膛線的槍打出的子彈,要比無膛線的槍射出的子彈,打得更遠、更準確,也更具殺傷力。螺旋運動的優勢以此可見一斑。(三)那麼螺旋運動是否有拳理依據呢?我們先看太極圖。太極圖是由一個外圓,和這個"圓"中的"陰陽魚"及兩個"魚"中間的一個"S"形曲線組成。一般認為"圓"表示無極;"陰陽魚"表示太極的"兩儀",以及事物的運動是個此消彼長的過程。有趣的是界定"陰陽魚"的那條中線,不是直的,而是條"S"形曲線。對此可以有多種解釋,比如說它表示對立事物的變化是個從小到大的漸變過程。而一些太極拳前輩則把它視為拳理的依據,比如,王宗岳在《太極拳論》中有"隨曲就伸"的說法;陳鑫在《太極拳纏繞精論》中則說:"太極拳,纏繞法也。進纏,退纏,左右纏,上下纏,里外纏,大小纏,順逆纏。"似乎這個纏法在太極拳中無處不在。王宗岳說的那個"曲",陳鑫說的那個"纏",其實就是螺旋運動。以此為據,我們可以說,太極圖那個外圓中就包含的內核,也應是螺旋運動。當然太極拳攻防的內核,也不能例外。太極拳的攻防,還有其他因素的配合,諸如內功的運用、"懂勁"等,這裡就不一一詳述了。由此看來,與其把太極拳稱做"抱圓運動",還不如把它叫做"螺旋運動"更貼切、更符合實際

"
推薦閱讀:

太極拳九訣八十一式(七)
徐曉冬vs雷雷 各代表了什麼?
劃時代的意義評徐雷比武

TAG:太極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