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的邦「:從市井無賴到大漢開國皇帝|《混世史》之帝王篇(1)
導語
二十五史,為帝王將相作家傳,作的就是他們混世偉績,很黃很暴力。
1、偶像教主泱泱中華,行至春秋戰國,逐鹿中原,諸侯稱霸,其中有個叫秦字型大小的教主們,混世有道,經營了幾代,業績越做越大,傳到嬴政手上時,便席捲天下,吞併六國,一統江湖,將天下盡歸入秦字型大小麾下。
嬴政嬴教主心想:老子兼并出這麼大基業來不容易啊,不能說絕後,但絕對是空前的事,雖三皇五帝也不能比啊,諢號自然要取得威猛一點,那也來兼并一下吧,就叫「皇帝」,而「朕」只許教主獨家使用。
這位嬴教主想想自己從趙國邯鄲的棄兒,混到了九五之尊,創業艱辛,得世代經營下去,於是,規定這秦字型大小的虎皮旗只有姓嬴的來坐,一世二世,千世萬世……代代相傳。
嬴教主要求天下人跟著他一人混了,要建立以他為核心的天下,用什麼來收拾人心?聽儒生几几歪歪,仁義道德之類的都是哄哄小孩子的,我就一句話: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他收天下兵器鑄十二銅人,嬴家人指揮槍,不許再打砸搶了,禁止爭地盤和劃分勢力範圍,要不然就吃刀子捅個血窟窿;統一文字、貨幣和度衡量,以後就一個標準,大家都說中國話,都辦中國事,天下歸一。至於分封諸侯的事也就免了,統統改為郡縣,官位我是賜的,俸祿是我發的,跟著我混,向我效忠。
不過,這麼大個攤子,自己根本管不過來怎麼辦?「一個好漢三個幫」,老子自有辦法,設個「三公」:一個負責政務的丞相;一個負責打架的太尉;一個負責監察的御史大夫。所有人都按照國家法律法規井井有條地辦事。
布置完畢,手下打手如雲,恩威並施,混到這般光景,教主大人自然想要千秋萬代,求長生不老的藥方,想再活五百年啊,永遠永遠地管理下去。於是,嬴教主派了個徐福去海上找找機會。
大騙子徐福自然是一去不復返,而是人都免不了一死,嬴教主發了狠,埋了一批術士,最終還是嗚呼哀哉尚饗了。
老子剛猛,兒子慫蛋,家裡出了敗家子胡亥,這也是歷史周期律。
問題主要是,老教主制定的混世方針,對百姓太苛刻了,嚴刑峻法,什麼連坐制度,割鼻子劃花臉啊,簡直是視老百姓為芻狗,混得如豬狗,甚至連豬狗不如,你不讓我們混,那就對不起了,管你是什麼天王老子,我要造反!
你收天下兵器鑄銅人,以為能讓我們手無寸鐵了,反正是冷兵器時代,撿起鋤頭、揭起竹竿就能跟你火併一場。
得人心者得天下,混到這般人心盡失的田地,秦字型大小的皇帝們就沒得混了。
話說嬴教主威風八面的樣子,引來多少人覬覦,他們羨慕嫉妒恨,人人都想躍躍欲試。贏教主南巡時,一個叫劉邦的市井混混看到後發表人生感言「大丈夫應該混成這樣啊」,一個叫項羽的將門之後則是直截了當說「他的位置其實我也可以坐坐的么」。
不過當時,在當時嬴教主武威了得,只是個想法而已,不敢付諸行為。但是,眾屌絲們揭竿而起了,喊出「帝王將相,寧有種乎?」於是乎,大傢伙跟著這個陳姓的屌絲混了,紛紛打砸嬴教主的家產了。
秦字型大小的天下,竟然二世而亡,不過皇帝這個諢號,中央集權這個制度,倒是傳了下來,一傳還傳了。
楚漢相爭
奪秦字型大小的天下,陳勝吳廣先鬧開,鬧到最後,就剩下兩位最能混的混世魔王,也就有有取而代之的想法的劉邦和項羽。
項羽將門之後,屬於「高富帥」的代表,而劉邦的出身,說出來都要牙冷,屌絲中的屌絲,市井無賴一枚,連鳳凰男都稱不上,風雲際會之時,年紀都到了48歲,都快五十知天命了,而且也沒有什麼積累,就一個管方圓十里的亭長,相當於現在的鄉長吧,沒多少政治資源,搞什麼搞啊,諒給你混,還能混上幾年呀?就等著退休頤養天年吧!看看人家祖龍——嬴教主那也是祖宗積累,留下來好的基礎,才兼并了天下的。
但是,只有出來混,就一切皆有可能。
劉邦就是出來了混,年紀大沒有問題,說明臉皮老,可以做到老而無恥么。老子我是在無賴流氓隊伍中掛了名,是屌絲中的戰鬥機,殺豬的、吹鼓的、收保護費的,各行各業無賴都有,最重要的是,人人都是死心塌地;老子我也在政府機關掛了職,一個不是官的亭長也算認識幾個官場的朋友,做參謀的管監獄的,也算是惺惺相惜,眾志成誠。老子我黑白兩道都混得開,吃拿揩要,習慣成自然,混一步是一步。再說,老子我快天命之年的人了,混得身敗名裂也無妨,也算活得夠本了,也算是給自己有個交待了,畢竟還是拿來搏一把,賭了個大的。
黑白兩道都吃得開的人,有一點是無人可比的,那就是善於求人和用人。
劉邦文用蕭何,武用樊噲,知根知底,都是親信死黨,所以放著心用;招人挖人那就更沒得說了,張良來了,哎呀,你是帝王師,撲通一跪,給我做師父吧,我呢就信你了,對你言聽計從,給我多多出餿主意,當然要餿別人的;韓信來了,哎呀,你是萬人敵,作揖拜服,給我做將軍吧,我呢就倚重你,讓你兵多將廣,到處砸場子去,給收場子來。陳平來了,你是毒士,滿肚子損招陰招,克敵制勝之智囊,好,我們是同道中人,我讓你玩陰謀,陰死項羽去。
沒多少年,劉邦的陣容,如同搞傳銷一樣,越來越豪華了。也就是混了五六年時間吧,這天下就剩下兩大巨頭了,也就是他劉邦和項羽了。
我叫劉邦,通過一個好漢三個幫的路徑,最終要實現立國建邦的目的,他決定干翻項羽。
雖然劉邦發展壯大了,但是玩法一點都不豪華,時不時玩陰的,項羽來單挑,劉邦說我不比勇的,那是四肢簡單的人玩,我就跟你比智吧。當然,論玩陰的,項羽是玩不過劉邦的,自然鬱悶至極,最後只能在垓下抹脖子了事,大喊「蒼天哪大地啊,老子一世英明,怎麼輸給這個混世無賴呢,我死不瞑目啊!」
項羽死後,劉邦一桶漿糊,自然又可以千秋萬代了。他的偶像本來就是秦始皇,大一統多好,天下臣服。為什麼分封給你?即使要分封也分給自己的子孫,多子多福,確保天下永遠在我們劉家人手中轉。
劉邦這個無賴賊精明,從不會做虧本的生意。最終劉邦發表成功感言,老子成功就是用好了三個能人:管政務靠蕭何,搞謀略靠張良,打勝仗靠韓信!我想混,首先確保讓他們都有得混,而且混得如魚得水,這就是用人之道,瞧瞧,我的成功的,就是讓所有人能夠有得混啊!
話說這三個人,跟劉邦打天下,功不可沒,可是混世水平還是有高低之分,所以各自結局也不盡相同的。
張良可是混精,心清如老狐狸,知道功成名遂身退的道理,所以對混世魔王劉老闆說,哎呀,現在這公司運營非常正常了,我就是出個力打個工的,是該要享清福了,打打太極,遛遛鳥,夫復何求?
張良如此知趣,劉邦打心裡喜歡,表面上虛意挽留一番的,但內心深處想:這個人真知趣,我打心眼裡喜歡。所以在劉邦心目中,張良絕對是好基友的,給足了面子的。
蕭何想想我跟你劉老闆最早混在一起的,想當初,我比你混得好,跟了你後又是「我辦事你放心」,你不信我信誰?我就跟定你,目標就是永永遠遠地做你的副手,永遠的天下老二。可劉邦不這麼想,你能力突出,多認幾個字,處理政務的水平比我高,特別是老百姓有口皆碑,萬一老子我腳一蹬跟祖龍同志去交流管理心得,你可是個潛在的一大威脅啊。
蕭何也不是跟著劉老闆白混的,早就明白劉老闆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葯。那我就努力自污,我政務水平高,那我就有意低幾次給你看看;我老百姓有口碑,我就做幾件魚肉百姓的事臭臭自己的名聲。總之,我蕭何是不敢跟你劉老大的英明神武比的,你永遠是唱戲的主角,我永遠是你的小馬仔,只想跟著你享受榮華富貴。劉邦一想,這同志比較知趣,就像貼心小棉襖般,好吧,雖然有些覺得你礙眼,但還是是留在我身邊。
韓信有些矛盾了,心想這天下都是一刀一槍拼出來的,我韓信「功高無二,略不世出」,沒有我韓信,你拿什麼跟項羽拼?你應該感謝我的功德啊!劉邦也在想,你韓信忒牛逼了,也忒能混了,出陳倉、定三秦,京索之戰敗楚軍,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無一敗績,這普天之下誰敢與你相爭?而且你比我更無底線的,能忍受住「胯下之辱」的,這足以說明,你的內心太強大了,強大到了讓我都不寒而慄了,威脅絕對是個潛在的最大威脅。怎麼辦?該賞的我都賞給你了,現在已經賞不起了,難不成要賞個天下給你?
韓信混到功高震主的地步,天下平定後,韓信已經成為劉邦心頭之大患了,而韓信卻犯了居功自傲的大忌,不知收斂,因此直接奔進了劉邦的「死亡黑名單」里了。
韓信確實不知好歹,竟然看不起劉邦那班家底,瞧瞧,絳侯周勃就一個吹鼓手,潁陽侯灌嬰就一個小商販,舞陽侯樊噲就一個屠狗之徒,都是草根中的亡命之徒。我雖然經歷「胯下之辱」,但好歹也是落魄的士人,跟他們平起平坐?真是自掉身價,有辱士人身份。
韓信就這樣混著混著,就混到迷糊了,竟然忘記這些人都是混世魔王劉邦的鐵營盤,你看不起他們,就是看不起劉邦么。劉邦心裡挺不爽的,但是劉邦這人可不是一般的,這事不能由他來辦的,要不然就丟份的事,留下歷史臭名聲的,這事就交給了他老婆呂雉來辦。不是最毒婦人心么,她女人家辦了這事,我作為丈夫也可以一推三六五,頂多罵上一句這個娘們壞我好事。這事也就輕鬆地交待過去了。
呂雉當然一點不客氣了,殺你韓信樹我母老虎的威風。
韓信就這樣稀里糊塗地被咔嚓掉了。
身後之事
有漢一代,漢武帝劉徹之前推崇「黃老之道」,大家不要管姓「道」還是姓「儒」,一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現共同有飯吃的目標。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到武帝的時候,國力強盛,一躍成為超級大國。漢武帝雄心勃勃,覺得國家統一了,有必要統一統一大家的意識形態了,便祭出了一套混世的主體思想,也就是儒家思想,開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了,怎麼推廣呢?就是通過政治犒賞來實現,具體路徑吸納就是「舉孝廉」,也就是你想做官必須是通曉經書的儒生。
漢武帝至少還是個實用主義者,外儒內法,也就是掛著儒家的羊頭買的法家的狗肉,用讀書人給他打打工罷了。
有了主體思想,又有了政治犒賞,大家明白怎麼能夠混好。一些人通過讀書做官了後,舉孝廉是不是?那我就舉不了自己兒子,就舉自己的親屬啊熟人啊,於是,他們就霸佔了做官的資源,漸漸形成了士族門閥。
休養生息後,人口暴增,吃飯的人多,但土地已經被門閥們兼并掉了,而且勢力越來越大,大家沒田種了,廣大老百姓的日子不好過,社會開始不和諧起來。
這個時候漢元帝劉奭上位了,要建立和諧社會,覺得有必要堅持一下主體思想,強調不能走歪路啊,實現德治仁政的方針不變,於是全方位地起用儒家進入權力中樞,換批人來做事,以圖振衰起敝。
對於此,漢元帝的父親漢宣帝劉病已說:「哎呀,大事不妙了,壞我漢家基業,就這個儲君了,我們家快要沒得混了!」
就這樣,外戚王莽誕生了,我就是儒家的道德模範啊,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樣樣不缺,大家向我看齊!
王莽做得簡直給跪了,在家庭里,十年不給自己老婆添新衣服,還逼犯法的兒子自殺,大義滅親。在家族裡,父兄去世後,一個人贍養母親和寡居的大嫂,撫養兄長的遺孤;在社會上,常常拿自己的俸祿和財產分給窮人,贈給賢者,在京都還給災民修建一千套免租房。想想那些外戚們個個驕奢縱慾,放浪形骸,而是王莽就是一個「小清新」,「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漣而不妖」啊!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人們叫著喊著要讓王莽來管理國家。
那時,漢王室真有點問題,漢元帝死後,漢成帝劉驁寵幸趙飛燕姐妹,精盡而亡,雖然辛苦耕耘,但「燕啄皇孫」,生了四個兒子一個都沒存活,最終只得讓自己的侄子漢哀帝來接位。
漢哀帝更是絕壁了,不近女色,只愛後庭花,跟男寵董賢搞玩起「斷袖」來,這還沒玩,甚至想把江山禪讓給董賢了。
這一樣一來,老劉家的皇帝這麼禽獸,這麼毀三觀,老王家的王莽這麼衣冠,大家都覺得索性將江山交給王莽來治理,或許真能實現「堯天舜地」的理想國境界。
而漢帝國的豪強們跟著劉姓混得膩歪了,也想著換換口味,改旗易幟一下,所以呢,豪強們把選票齊刷刷地交給了王莽,大家準備跟著王莽混了。如此一來,漢政權順利地過渡到王莽的手中。
王莽絕對是個影帝,賺到了小皇帝的寶座了,還要膩膩歪歪地來一出感天動地。
王莽親執孺子的手,流涕噓唏,曰:「昔周公攝位,終得子明辟,今予獨迫皇天威命,不得如意!」哀嘆良久。最後,王莽讓中傅將孺子領下殿,孺子也挺知趣,立即北面而稱臣。百僚陪位,莫不感動。
此孺子才5歲,面對這樣的一個小兒,竟然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說,「哎呀,我只不過是天命難違,拿到了你的寶座沒辦法還給你了!」
應該說,王莽混成如此,也算混界絕頂高手,用孔孟之道能忽悠到江山,簡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但是這個公認為「周公」的男人,誰知口味很重,上位後就露出了獠牙,他要向自己的支持者舉起屠刀。
豪強們直呼上當,紛紛罵娘了,你倒是混得如魚得水,卻不讓混成一年不如一年的王小貓了,只能對著水裡的魚徒徒流口水,這不如姓劉的做皇帝來得實在!於是,古老咒語開始起效了,「非劉氏而得王者,天下共誅之!」
接下來就是劉秀的「秀」時間了,容請觀鑒君待更!
推薦閱讀:
※不列顛唯一硬點皇帝——卡勞修斯
※武則天的馭人之道是什麼?(文章)
※宋朝皇帝為什麼喜歡禪讓,如宋徽宗 宋高宗 宋孝宗?
※每道菜最多吃三口,清朝的皇帝有這麼憋屈嗎?
※為什麼歷史上生祠都是修給官員或有德有功的民眾,卻沒有修給皇帝的?
TAG: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