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 | 看過那麼多經典港片,但你真的了解香港建築嗎?
05-25
「「做人咧,最緊要系開心」「你走啊我唔想再見到你啊!」…… 」 大多數人的童年記憶里,即便不懂粵語,也會多多少少看過一兩部香港電影或電視劇,記住一兩句經典對白和場景。然而,我們對香港的了解又有多少呢? 最近,一個名叫Brandon Li 的酷酷歪果仁小哥,用微單拍攝了7分鐘的短片——《壯美香港》(Hong Kong Strong),在著名視頻網站Vimeo上,被點擊超過136,000次!這部屬於香港的《Hong Kong Strong》,向世人展示了不被留意的香港生活細節,震撼又壯美,秒殺官方宣傳片。
1緣起《HongKong Strong》里拍到的這棟圓形建築,是香港十分有名的公屋。 在香港,公共住宅多被稱為「邨」,其實這是「村」的異體字,指的是香港為低收入者設立的出租屋,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廉租房」或經濟適用房——由香港政府提供土地,再由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來籌建「屋邨」。 1953年,深水埗的一場大火使58,203名災民無家可歸,當時政府為安置他們原址重建的徙置大廈,就是公屋的緣起。
看到它的平面圖,混凝土剪力牆的結構加上圓形的平面,其實空間並不好用。但是它已經稱得上是一個高級屋邨,因為從這裡可以欣賞到維多利亞港的美景。還與虎豹別墅為鄰,已經值回海景房的票價。現在的它,已經成為了遊客的拍攝勝地。有人形容,從屋邨的頂樓向下看中庭,或是從底層的中庭抬頭看樓頂,都有一種盜夢空間的眩暈感。勵德邨也曾翻修過,屋頂天台成為了公屋居民的健身好去處。
帶有年代感的欄杆,也勾起人們對舊時代的回憶。如今,仍有超過7,000名香港居民,生活在這兩座奇蹟般的圓環狀大廈及附屬方形樓中。所以遊客參觀都需要十分小心,避免打擾到居民生活。對外人來說,這裡就是個深不見底的大井,瀰漫著生活的氣味。很多小小的住戶之夢在井間氤氳,上升,漫出井口。 公屋一直作為港人的夢,也圓了很多人的夢。4美荷樓香港人對公共屋邨的感情至深,甚至專門為它建了個「博物館」——美荷樓(Mei Ho House)。 它位於深水埗石硤尾,是香港青年旅舍協會在美荷樓原址所設立的私營民間博物館。 作為第一代公共屋邨,美荷樓是二級歷史建築物,現成為美荷樓生活館,向大眾展現香港早期公共屋邨居民的生活百態、居住環境及社會文化。
港人的日常生活場景,
他們也愛搓麻將……
如同萬花筒變幻般,
一幕幕香港生活場景自然流露。夜幕下煙花燦爛,演繹香港眾生百相。香港摩肩接踵的人潮,
也在影片中表現得淋漓盡致。街頭練習舞獅技巧的年輕人,讓人依稀想到從前崢嶸香港歲月。眾所周知,香港樓群密度之高在全球範圍內都是數一數二,以至於擁有「石屎森林」(水泥森林)的稱呼。港劇里也時常透露出,在香港買房對於普通的打工族是十分困難的事情,而申請到公營住宅(公屋),成為了多數人擺脫蝸居的夢想。早期的公屋,現在已人去樓空
當時的徙置大廈沒有獨立廁所或廚房,就像國內的筒子樓。公屋在頂層則設有天台小學,方便住在徙置區的兒童上學。後來,政府不斷加建學校,天台小學被淘汰,並改建為社區中心等公共設施。2記憶對於多數香港人來說,屋邨承載著他們的回憶。長長的走廊、每戶門前的鐵閘、在走廊和大堂遊玩的孩童還有友愛和睦的鄰里,是一種屋邨特色。禾輋(shē) 邨,香港
這種密密麻麻的多層建築,成為了香港的城市特色。隨著時代的發展,公屋的類型也在不停地隨時代變遷。1960年代興建的廉租屋大多只有16層,近年落成的公營房屋已經達到了3、40層。前後一共經歷了五代(主要是平面)變化。
例如最早的有雙塔式大廈、工字型大廈、十字型大廈,到後來有非標準設計的大廈。禾輋(shē) 邨,香港
在寸土寸金,只能在垂直方向上不斷拔尖的香港,公屋制度為大部分港人解決了買不起房的問題。發展到今天,公屋的存在,對於一代又一代港人,都有不可磨滅的意義,成為了港片常見的取景地(如周星馳的《回魂夜》),還有遊客們的拍攝勝地。3勵德邨(Lai Tak Tsuen)勵德邨落成的時候就因為租金高昂而出名,直到現在它還是遊客熱衷打卡之地,也是因為它是香港唯一的「圓筒形廉租屋大廈」。勵德邨共分三棟,「勵潔樓」、「德全樓」和「邨榮樓」,由兩棟雙圓環建築和一棟長方形建築組成。三棟屋邨分成兩期興建。第一期的邨榮樓,於1975年5月落成。第二期的勵潔樓和德全樓,於1976年初落成。1954年初建成的美荷樓
到現在為止,它是僅存的H型大廈。典型的H型平面
改造前的美荷樓
現在的美荷樓,改造成青年旅舍後,輕快活潑了許多。昔日的房間成為新的雙人房、家庭房。老屋得以煥發新活力。充滿屋邨回憶的鐵閘得以保留。它的底層,作為生活體驗館,向人們展示了美荷樓的發展歷史,重現了當代人民的生活。
透過懷舊收藏品及大型黑白歷史照片,將舊日公屋居民的生活一幕一幕重現眼前。而大院的活力也以新的元素被點綴,延續了公共空間的活力。這種修舊留舊的情懷,折射了港人對屋邨的情懷,不失為一種活化舊建築的好方法。 寫起了香港是因為馬小良對這個地方有莫名的好感,它一直保持快速發展的節奏,卻總是堅持表達著一種港人精神。石屎森林,這個稱呼在馬小良看來,不一定帶有褒貶,是包含著無奈的客觀描述。不過對於香港,不管是飛速發展建設中的新樓,還是這些極有人情味的老屋,都是十分值得看一看的地方。 最後送上幾張香港巨廈間的仰視所見:就像那個「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簡單願望,希望所有人都能在高樓大廈間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最後送上短視頻老司機的香港印象——《HongKong Strong》,你能在這裡看到一個真實的香港。推薦閱讀:
※柯布、多西和印度的1951
※建築對人類生活方式影響有哪些?
※新中式建築,美到骨子裡!!
※玩兒院子的愛恨情仇(1)
※2017年,這些建築即將現世,你知道的有幾個?
TAG: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