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胸椎小關節紊亂的整肌、整脊療法

1).整肌法 ?  按揉法:患者俯卧,醫者以輕柔手法沿背部膀胱經往返按揉3—5分鐘,使背部有發熱感,肌肉達到鬆弛狀態。

  活筋松解法:患者俯卧,醫者用拇指指腹沿脊柱兩側自上而下彈撥肌筋,力度要求自輕而重,以患者能承受為度。

  壓筋撥理法: 患者俯卧,醫者用肘關節沿脊柱兩側自上而下按壓肌筋,按壓過程中遇到筋節進行彈撥,以便理順肌筋,力度要求自輕而重,以患者能承受為度。

  推背通經法:患者俯卧,醫者用掌根沿脊柱兩側自上而下,順肌肉走向推按。要求手法穩重,力度滲透。

2)整脊法

  端坐膝頂法:患者坐位,雙上肢置於胸前,醫者站於患者身後,雙手自患者兩肩外側環抱患者上胸,醫者用膝頂住患椎棘突,在患者呼氣末時,醫者雙手用力往後下方的同時,醫者膝向前上方頂推。此時可關節複位聲響,手法成功。後伸膝頂法適用於單純後突者,因膝頂範圍小,力量集中。糾正椎體位移準確有力,所以此法適用於年青力壯患者。

 俯卧按壓法:患者俯卧,醫者站於患者旁,面向患者上身,雙手疊放於患椎之處,囑患者深呼吸,在患者呼氣末時,掌根用力向前下方推按。此時可關節複位聲響,手法成功。此法多適用於胸椎中、下段小關節紊亂

  雙掌交叉按壓法:患者俯卧,胸部墊軟枕,術者站於患側,兩上肢伸直並互相緊貼,兩手掌根分別置於脊柱兩旁,橫突上雙手手指方向相反,囑患者緩慢深呼吸,醫者的手掌隨著患者胸壁的呼吸運動而起伏,乘其呼氣末期肌肉放鬆時,順勢加大掌根按壓力量,向外下方短促衝擊推按,並沿脊柱由上至下按壓,如聞及清脆的小關節彈響聲,即是複位成功。此方法胸椎上、中、下段小關節紊亂均適用。

  推壓旋轉脊柱法:患者正坐方凳上,脫去上衣,使脊背露出,一助手固定患者雙下肢,以防轉動.術者站於其患側,以一手拇指抵住其患側偏突的棘突,既有推壓之力,又有撥動棘突之力;而以另一上肢從患者腋下繞過,再以手掌按壓患者頸部,先將患者脊柱逐漸前屈曲及向對側側屈至緊張限制位,然後屈曲位和緩地小度轉動患者軀體,逐漸將身體向患側側屈至最大幅度,再以突發有控制的力量旋轉突破脊柱運動的彈性限制範圍,同時推壓棘突之拇指用力壓撥,常可聽到「咯噔」的響聲而複位.此方法多常限於男性患者使用。旋轉複位法適用於棘突偏歪的小關節紊亂症,棘突偏歪現象證實椎體向側方移位或者有旋轉性移位的可能性,利用兩個槓桿(身體,棘突)一個支點(一側後關節突)的力學原理,達到複位目的。

 牽引推壓複位法:患者俯卧床上,其雙手抓住床頭,助手用雙手握住患者雙踝上方,緩慢用力向下牽引,待患者肌肉放鬆,脊柱間隙增大時,術者立於患者身旁,用兩手拇指找到棘突側偏的部位,定好用力方向,待助手將脊柱間隙牽開時,再用力下按,將側偏棘突向脊中線推送,就可複位。此方法多適用於患者身體強壯,肌肉痙攣難以放鬆,採用其他方法難於收效者。

 拉肩扳胸法:患者俯卧,醫者站於患者旁,一手掌根頂壓患椎,另一手握住對側肩部做旋轉斜扳動作,此時可關節複位聲響,手法成功。

  抱胸提拉法:患者坐位,雙上肢置於胸前,醫者站於患者身後,雙手自患者兩肩外側環抱患者上胸,醫者雙手用力向上向後提拉患者上身,待感覺有阻力時,迅速頓挫提拉,胸部向前挺,提、拉、挺三動作協同進行。此時可關節複位聲響,手法成功。提拉擴胸法適用於單純後突者,在上提的狀態下。胸椎得到自身牽引作用,可使椎間隙加寬,以利複位,本法用力柔和,適用於年老體弱者。
推薦閱讀:

床太軟,讓胸椎悄悄流眼淚,胸腰椎變形者應牢記
人工關節置換術切口癒合的研究_盈諾脈衝沖洗儀
反覆痛風的後果:疼在關節,傷在腎臟
萬萬沒想到,上了鳳凰視頻專訪欄目的竟是這樣的公司!

TAG:關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