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道德、中庸與現代生活

道德、中庸與現代生活

      —— 從《莊子》一則談起

 

屋之將傾,根基先壞;人倫將失,道德先頹。道德衰敗,是當今世界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人常言:世風日下。日下之世風,在現代社會都有哪些表現呢?輕則迷茫,稍重則頹廢,重則墮落,益重則人性泯滅,鮮有神清氣朗、抱德如磐者矣!病症雖深淺不一,病因則無外乎三:為惡無所顧忌,為善缺乏依據,修身沒有動力。再究其更深層次的原因,亦可得三:一則現代文明無敬重之心,二則現代人生失生命導向,三則現代教育離人性根本。由此可見,現代社會所賴以構築的人文根基必存在一些哲學上的漏洞。是故,余返而求諸古聖先賢之書籍。

五柳先生曰: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則欣然忘食。此亦吾之謂也。讀書十餘載,會意之處不少,精闢之見渾無,每自喟曰:淺嘗輒止,不學無術!然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學問雖不夠,襟懷並未因之稍減。見有痼疾,則思除之,思有所得,則欲遍告天下悉知!縱杯水車薪,裨益社會甚微,然亦拳拳之心也。若能為道德大廈之重構添一石一礫,其樂也融融哉!

乃選《莊子》一則剖析之,與諸君共勉。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是故至人無為,大聖不作,觀於天地之謂也。」

――《莊子·知北游》

 

【上篇】

 

天地大美有三:一曰形之美,二曰道之美,三曰德之美。

形之美,曰充盈,曰精緻;道之美,曰通達,曰剛健;德之美,曰包容,曰不伐。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故聖人述而不作。非不作也,述而不失其美也,觀其述而知其美也。

   

時間無始無終,空間無際無垠。前者非前,後者非後,上者非上,下者非下,不曾懸浮,無須落定,一切存在皆沒有緣由,一切角落皆沒有虛空,一切發生皆無所逃逸。天地者,存在之謂也,故曰天地充盈。

宇宙中有令人驚嘆的星系之美,星系中有令人驚嘆的星球之美,星球中有令人驚嘆的寂靜之美、生命之美,寂靜中有沉睡億萬年的震撼之美,生命中有千姿百態的造化之美。天空有天空之美,大地有大地之美,森林有森林之美,海洋有海洋之美。昆蟲有昆蟲之靈性,魚兒有魚兒之絢麗,虎豹有虎豹之生機,人類有人類之魅力。五官四肢各有所用而統歸於我,喜怒哀樂悉無所依而日夜不離,剖析之則無非粒子,組合之則化腐朽而為神奇。無生老病死則無生生不息,無七情六慾則無生命百味。這世界的構造實在是太精緻了,甚而連遺憾都是一種完美!

 

萬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自獨立而又相互聯繫,遂成無懈可擊之大系統,遂有和諧共存之大規律。形而上者謂之道。道者,天地固有之規律也,無須借力而運行不已。無論自然,無論社會,無論歷史,無論人事,皆不可脫離規律,皆不可能脫離規律,皆不曾脫離規律。「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任何有違規律之事,終究還會在規律之牽引下回復到應有的途徑;所有試圖阻擋歷史車輪、逆轉前進趨勢之舉動,均似螳臂當車。是故聖人順其道而疏之,不逆天而行之。

小規律之外,另有大規律;大規律之外,另有更大之規律。犯小者,大者糾之;犯大者,愈大者裁之。存在永遠不會因破壞而消失,大道永遠不會因違背而受損,此所謂大道之通達也。道不言,然不可逆之,此所謂大道之剛健也。

 

杜詩云:「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縱使兵荒馬亂、戰禍綿延,春來時,依舊枝頭紅鬧、天涯綠染。此天地之德也。天地大德,不因人事而稍廢。治亂興衰,張弛促緩,於天地悉如浮雲;駿馬星馳,蒼鷹競逐,在蒼穹只是笑談。古往今來之一切發生,天地無不包容之,甚而指天罵地者,天地亦未嘗不予其陽光,不予其空氣,不予其水分,不予其食物也。天地至愛,乃如佛心!

天地者,萬物之平台,時空者,萬物之器皿,存在者,器物成一體也。天地功成而不伐,陽春布澤而不言,萬物有容身之所而不知,生命蒙雨露之恩而不謝。雖不知,天地不慍也,雖不謝,雨露猶施焉,天地之德大矣哉!

 

形美,道美,德美,天地至美而不自矜其美。渾渾然,噩噩然!似無德者也。泱泱然,泛泛然,似無功者也。縱有聖人,見此浩瀚,亦只有瞠目結舌,無言以對!故曰,天地自身即為述而不作之典範,聖人恐掛一漏萬,故寧可不作而述焉。

以述代作,可使立論不失其真。後人觀其述,而知其所言,而知其所欲言,然後可領悟天地之大美。是所謂意在言外,聖人雖語而不語,雖不語而語。

以述代作,可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易》所謂:「神無方而《易》無體」。所以,聖人之書,雖以書為載體,實則無體;雖以言為工具,實則無言。聖人之書,可參造化之功,故曰:非書也,道也。

聖人知至美難言而非不可言也,故不因大美不言而不言,遂有儒道釋之並興。聖人知造化無痕而非不可參與也,故順其道而助其功,遂可與日月齊列而同輝。聖人無礙於言與不言,故其言無滯澀、行無拘束,施施然散步於天地之間。聖人無礙於出世與入世,不驕矜,不做作,故可與世推移,應運而生。

 

聖人則天而修身,故聖人之美亦有三:形之美,道之美,德之美。故聖人之為人也,思想圓融、言行一致而人格光輝。

 

聖人身處萬物之中而察萬物之理,故身心可與天地同。浩然之氣充盈四體,自信達觀,洒脫隨意,不求美而美,不求仁而仁,不求達而達,從心所欲而不逾矩。故「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聖人見小而知大,格物而知理,牽一髮而動全身,故所言縱為芥末,其道也一以貫之。聖人之道圓融哉!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聖人述天地之道,故不居天地之功。

赤橙黃綠青靛紫融為一體而成無色之光,形、道、德美融為一體而成混沌天地,思想圓融、言行一致而成人格之光輝。

 

    我輩修身之進階亦有三:格物,致知,正心。即,觀其形,知其道而寓於德。

 

《大學》云:「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可見,格物乃是修身立德最根本的出發點。

格物者,善於觀察而領悟之謂也。譬如,夜觀朗朗疏河,而知宇宙之大之美之深,知宇宙之大之美之深,而生敬重之心。敬重之心從哪裡來?知天地萬物大自然必有可敬重者。這就是格物而致知。獲得這樣一種認知,生活中自然謙虛大度、坦蕩從容,能夠善待他人、善待生命、善待世界。這就是致知而誠意。以這樣的生活態度處世、做人,則其心自正;心正則身正,身正則可謂大丈夫矣!大丈夫齊家、治國、平天下,何事而不能?

當然,並非人人皆欲治國平天下、人人皆可治國平天下、人人皆須治國平天下,所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統稱為寓道於德、寓德於行。意即,能於平凡生活中光明磊落做人,已然是修身有成矣。

聖人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為格物。我輩對生活之觀察,對生命之領悟,對世界之認知,亦為格物。所以,善於觀察,即是開啟了智慧之門。鄙人不才,願以格物所得之一二,與讀者共享共勉。

 

天地有大美,知真善美乃天道取向,人類亦然;天地有大美,知天地有自美之心,人類亦然。故知,人,生而向善,生而知恥。

 

浩瀚宇宙無處不體現出驚人的和諧之美、運動之美、旋律之美、生機盎然之美。天地有大美,本身即是對美的肯定,所以說,真善美乃是天道取向。人為天地之子、宇宙一分子,對真善美、對正義的追求,同樣出於人的天性,無須任何理由。也即就人類而言,良知是與生俱來的,所以,我們也將良知稱為「天良」。

反觀於大自然,一切有靈之物,悉具良知、悉具基本之愛心,甚至植物界都以爭奇鬥豔、顯示自己美麗的一面為生長之本性,可見良知、向善、愛美原屬於「大道」的本質。這種本質遍佈於造化的每一物種、每一角落,遂成人類社會發展中不辨自明的方向和真理。因此,「真善美」不僅是人類之天性,亦復是天之本德、道之本性。

所以,凡人縱使沒有信仰之約束,沒有法律之約束,也會自發遵守一些基本的社會公德,服從於內心善與正義的召喚,特別是千鈞一髮、無暇細想的緊急情況下,一般人都會憑最基本的良知行事,這種良知就是自然而然的,是天性的。

正因為人人悉具天性之「善」,所以,全社會整體上對真善美的追求,對邪惡的厭惡,對罪惡的聲討,並不因越來越多的人抱「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思想而減弱。這,是我們挽救道德頹勢的天然基礎。非常令人寬慰,這一基礎永不消失!

 

天地以美為自然取向,知天地以美為美,以美為榮,有自美之心。同樣,人類亦生而有自尊自重之心,也即人類生而珍視自身的高貴,同樣以美為美,以美為榮。知榮而後知恥,所以人生而有修身立德的願望,有精進境界的願望,有完善自身的願望,有得到他人、社會褒揚、讚譽的願望。這種願望,同樣是天性使然,因而也是自我修養和接受教育的固有基礎。非常令人欣慰,這一基礎也永不消失!

 

人性本善,人性亦具惡,故需教育、修身、信仰、公德、法治以正之。正者,抑惡揚善之謂也;正者,教化也。

 

既然人「天性具善」、「生而知恥」,為何人類還會經常出現道德危機呢?原因在於「人性亦具惡」。

俗語云:「萬惡淫為首」,算是道出了「惡」的真諦。淫,簡單地講,是淫慾;廣義地講,指一切感官之滿足。人是由各種感官組成的,人不能脫離組成人的感官而獨立存在,「人」與「感官」一體相融,因此,人是生來就被自身感官所操控的,感官的欲求就是人性中「惡」的根源。所謂修身,在最初階段,就在於「是心靈能夠控制感官,還是感官能夠控制心靈」。對感官欲求的合理抑制,構成了道德升華的主要歷程。

所以,道德既是因人性而自發產生的,又是為控制人性而被迫產生的。自發產生的道德是人類道德的內在基礎,是道德大廈不致被完全毀壞的護堤;被迫產生的道德是需要通過教育、修身、信仰、社會公德和法治來加以保障和維護的。其中,前兩者主要是發揚人性之善,後兩者主要是阻遏人性之惡,信仰之功能則兼而有之。

教育,是基於對人性的優點和弱點的了解,主動去培育人性善的胚胎,抑止惡的萌芽,使之茁壯成長。仿如園丁精心種菜,邊施肥,邊除草。

修身,是人對道德體驗的自發追求。譬如他人登高望遠,所見無限風光,能為我道者僅一二也,惟有自己去一步步領略,方知何謂引人入勝。

社會公德,既是「人性之善」的群體集合,又是人類以社會方式共存的秩序要求。對真善美、對正義的追求是人之天性,亦是和平共處的必然選擇。

法律,以強制的成文方式來反映和保障人類以社會方式共存所需要的秩序。法律源於社會公德,反映道德方向,以強制力約束或監督不道德行為,客觀上規定和倡導道德取向,從而具有積極導人向善的功用。

信仰,既是一種外在約束力,又是一種內在約束力。說它是外在的,是因為系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並非與生俱來;說它是內在的,是由於它本身是對存在本質的認識、追求和實踐,因而終究是與人性相合的。信仰是身心合一、物我無二的圓融,所以應當稱之為「因後天之力而哺養的內在之性」。

由此,我們可以對有關道德的命題作如下總結:

天性向善,人性亦向善,人性向善是天性向善的物種映照,人悉具良知;天性向善,是道德存在的根本依據,正義戰勝邪惡是不辨自明的真理;教育以誘導方式自外而內抑惡揚善;修身以自覺形式自內而外抑惡揚善;人性向善是社會公德存在的依據,社會公德同時又是人類共存的秩序要求;法律是社會公德的一道強制性藩笆及人類道德的導航渠。

信仰或者世界觀是關於天性、人性的理解、掌握和融會,是關於道德存在依據的本質思考;世界觀可以賦予追求真善美以合理性、必要性,亦可能產生相反的效果。

基本良知及社會公德是人類道德第一層面的支撐,是最可靠亦是最薄弱的支撐;世界觀或信仰是人類道德第二層面的支撐,是最有力亦是最容易毀壞的支撐;法律是等而下之的最後手段,如果人類道德真走到惟有靠嚴刑峻法來保證方向的地步,也就病入膏肓,無力回天了!

所以,針對道德滑坡之嚴峻現實,我們可以從如下幾方面著手解決:

教育以人為本,揚人性之善,去人性之惡;明確倡導修身,提倡生命價值;重塑信仰,彌補內心需求之哲學空白;培育公德,固本強源;強化法治,芟除惡草。

 

    教育須以人文為核心,須以人性為出發點,須以人格為落腳點。

 

人慾安身立命,必備兩種素質:健康的人格和必要的技能。健康的人格,廣而言之,包括品質、修養、道德、境界、心態、處世原則乃至人生觀、世界觀等諸多方面,而如具體的學識、技術、職業等皆屬生存技能之範疇。

在同一時期,一個人可以有若干的生存技能,可以選擇若干的研究領域和就業崗位,但相對不變的,是他自身的個性與品質;在每個人漫長的一生中,遭遇、經歷、環境都在不停變化,他們所學的具體知識可能有用武之地,也可能無用武之地,唯有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所獲得的優秀品質令其終身受益!所以,對一個人而言,優秀的品質和必要的生存技能雖然都是必須的,但內心世界的修為卻應是第一位的。是所謂「君子不器」。

受教育者首先是人,所以教育必當以人文為核心,以人性為切入點,以培育健康人格為目的。包括數學、物理、化學、英語、語文、政治在內的所有課程,單純從知識角度講,都是外在的,是被人接受和選擇的,擁有健康人格和良好辨別力的正常人,皆可憑自身之判斷,認識和鑽研某一學術領域,支持和獻身於某一項事業,唯有他們從具體知識和具體知識的學習過程中獲得的對人性、良知、道德、責任、心態的給養和培育,才是所有人所共同擁有、共同需要的,也是這個社會對教育目的所期待的。也就是說,從各種學科的分類來看待教育,教育可能是雜亂的、沒有核心與靈魂的,而當從人文角度觀察時,教育就是完整的、有一條明確主線的。所以,教育的指導思想,首先在於確立「人文核心」。所有的教學機制、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皆以「為社會培養和輸送具有健康人格的人」為最基本目的。

當然,以培育人格為最基本目的,並不與技能教育相衝突。相反,一切技能教育都是體現自身特有的美學規律的,都是有益於人格培育的,而且更是一個人生存、利他、利社會所必需的,是國家建設、社會發展所必需的。我所強調的,只是一個基本的教育導向問題。

儒家思想,首先是教化的思想,它在充分分析人性的基礎上,提出一整套非常系統的教育方法,目的就是通過這些方法使每一個「非自覺的自然人」成為一個個「自覺的文明人」,使之具有良好的道德、堅定的信念和為國為民為社會為他人謀福利的精神。這樣的教育方法包括內心的思辨、外部的禮儀、老師長期的培植和糾正,以及先賢的榜樣作用等等。教育出來的人需要具有「仁義禮智信」的道德品質和為人處事的基本原則。仁,愛心、寬容;義,正氣、原則;禮,舉止、言談;智,明辨是非;信,誠實、守信。這些內容,有哪一項不是以人性為著眼點,有哪一項不是以人格為落腳點呢?有哪一項不正是我們現代社會所渴求的呢?具有這樣的道德品質,就可以頂天立地地做人,就可以走遍四海皆正氣浩然,倘人人悉具如此品性,世界何愁不太平,社會焉慮不安寧?所以,我認為,這樣完整而樸實的教化體系,實在是先人無比偉大的思想貢獻,至今仍然值得我們學習、繼承和研究!

正如歷史所證明的,教育以人文為核心,還可產生一種很好的生命導向。它告訴人們:評價一個人價值高下的尺度,不在於金錢,不在於地位,而是在於道德。如果無德,即便貴為天子、富勝陶朱,也為人所不齒。而一個人一旦為世人所不齒,再囂張,再狂妄,也會有心虛之虞。如此,就形成了一種生命導向,即以「成為有德之人」為個人最基本的追求,因而也就將內心修為看得比金錢、地位更為重要。顯然,這是有利於提高全社會整體道德水準的。

反觀於我們的現代教育和社會風尚,中小學以升學為目的,大學以出國、就業為目的,畢業後以升官發財為目的,就是沒有強調以學會做人為目的。唯一一點可憐的人性教育,也是告訴孩子「要競爭,要強,要不惜一切手段壓倒別人」。如此的教育理念,怎麼可能培育出健康、合格的社會公民呢?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在挫折、失敗和殘酷的競爭面前又怎能不痛苦、失落與迷茫呢?稍加誘惑,又怎能不走向腐化墮落呢?更可悲者,教學相長,不以人文為核心的教育理念必然導致「為人師表」的大量喪失。故為長遠計,「中心有守」的教育理念必須大力提倡,此千載教化之功也,日愈久,其用愈顯。

近年來,少兒讀經之風方興未艾,這說明全社會已然認識到人性教育、人格教育的重要性和不可取代性。可以說,《三字經》、《弟子規》、《五經四書》重新擺上課桌,恰恰反映出現代教育所帶來的危機、人們對道德取向的自覺回歸以及現代教育的基本改革趨勢。這也許會成為教育史上又一次重大轉折,既是傳統對現代的補位,亦是現代對傳統的兼容。愈是此時,愈得慎重,愈得以平和的心態,對二者作理性的甄別、溝通與融合,以免鋤草傷禾、泥沙俱下。

如何甄別與融合?在此,我想簡單地檢視一下中國的現實人文基礎,也可以說是「人文國情」:

第一,儒家教育系統已經被棄置不用近一個世紀,以儒學為本的倫理道德行為規範以及人生理想和治國觀念已經沒有了堅實的根基,支離破碎,不成系統。

第二,儒家思想是孔子在兩千年前創立的,其產生的環境和需要解決的問題與現代中國有很大差異,因此,這一人文思想體系的確已經不完全適應現代社會,至少可以說,其中許多陳腐的指導原則已經可以放在思想博物館了。

第三,現代社會之於中國是被迫進入的,是突然提速的,我們缺失了人類社會發展鏈條中的一些重要環節,我們沒有在民主、自由和思想解放等方面經歷足夠的醞釀、發展和成熟,因此我們缺乏許多現代社會所應有的人文基礎。

第四,經過一個半世紀的西學東漸,中國人已經接受了許多西方的先進思想理念和生活方式。實踐證明,這些理念是進步的,是有利於人的解放和社會的全面發展的,這些生活方式是大眾所樂於接受的。

第五,新中國成立後,我們在樹立新風尚、培育新價值觀等方面作了不懈努力,並且形成了一些非常好的、為全社會所認同的行為和道德規範,這些是我們需要繼續提倡和發揚的。

第六,科學和經濟的迅速發展,正在改變著人類的思想和生活方式,與時俱進,不僅是中國人需要的思維方式,而且是全球都需要的思維方式。全世界都處在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數字化、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將給我們帶來什麼,如何適應新的生活環境,是「正在進行時」的一個問題,沒有什麼可資參考,需要我們共同面對,共同研究。

了解了中國的現有「人文國情」,我們就可以說:重構中國的人文教育,沒有現成的、可以立即拿來使用的核心體系,我們的核心需要創造性的重建。我們既不能盲目地固守現代教育,也不能簡單地否定現代教育;既不可固執地排斥傳統教育,又不可想當然地認為讀經就可以包治百病。我們必須分清楚各種教育理念、教育體系、教育內容所要解決的分別是什麼問題,然後才可與人的生存、生活、生命所需相結合,對症下藥。

基本地講,生活就是在生存中體驗生命價值。為了生存,我們需要技能,因此我們需要學習數理化等;為了體驗生命價值,我們需要道德、修養與境界,因此我們需要學習倫理、禮儀、道德規範,需要自先哲那裡汲取精神滋養。技能與人格並不是割裂的,而是相即相入的,只不過現代教育更注重技能的培養,古代教育更注重生命的體驗罷了。我們現在所要做的就是以古代教育之精髓彌補現代教育之不足。技能與人格都很重要,而之所以強調以人文為核心、人性為第一位,則是因為精神追求建立在物質追求之上,是人類更高的追求,是人類有別於禽獸的顯著標志,是更需要積極提倡的。

在中國,如果要選擇一種思想體系作為人格教育的基礎,儒學應當是最可行、最方便、最容易成功的,而且也是比較現實的選擇。不僅因為其成熟,並在中國大地有著深厚根基,而且因為這一思想體系本身就是以倫理學、道德學、禮儀學的面目出現的,是與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緊密相連的。這套理論,從現在看來,還是最好的修身之道,不僅利於個人修養,而且利於社會和諧穩定,更有利於國家吏治,如反腐敗的治本等。

然而,儒學不是要簡單恢復,更不是要全盤恢復,而是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發展其活的靈魂。譬如,約束人、害死多少同命鴛鴦的「三綱五常」、封建家長制,我們就應該堅決廢棄,但同時還要重新思考和發掘孔子在提出這些倫理原則時的真正用意。這一點上,我們要注意「跨越董朱,直追孔孟」。「三綱五常」是封建社會後期的東西,雖然本於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秩序觀,但已然由雙向負責變成了單向約束。那麼,孔子的真正用意焉在?在於秩序和禮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是要形成絕對的專制和服從,而是指每個社會成員都應該敬其業、忠其職守、履行其義務、符合一定的職業規範和角色要求。父親不一定有強制兒子行為的權力,卻一定擔有教育兒子的義務和為子女作表率的義務,即做父親的就要象個父親;兒子不一定必須聽父親的話,但卻必須承擔孝順和贍養的義務,即做兒子的就要象個兒子。其餘社會關係皆可如此類推,你說這不是千古不易的真理是什麼?再說禮儀,中國,五千年禮儀之邦;禮儀,德之形而下者也。聖人畏道德精深,非常人可喻,遂以禮儀具體之,規範之,融入日常而體驗之。聖賢可直溯其源,而愚如我輩者亦施施然行止足有可觀焉。此文質彬彬,千載教化之功也,禮儀之用豈可廢哉?

儒學不僅要揚棄,而且還要發展,賦予其新的釋義。比如,前文所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它本身即蘊涵了孔子的另一句名言:「學而優則仕」。時代發展了,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價值趨向的多元化越來越明顯。當今的大學生,百分之八十在畢業時首選企業,這本身就是一種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的巨大進步。價值多元化,對於中國而言是個天大的好消息,它可以促進現代化進程,轉移社會精英注意力,緩解就業壓力。因此,「學而優則仕」的思想肯定是要拋棄了,但這並不等於否定「治國,平天下」,而是應當賦予其新的時代意義,應當告訴學生:經商、治學、從政乃至做一名普通工人、農民,都是在治國、平天下;無論從事何種職業,都不能忘記自己肩頭的社會責任。天下事很大,任何一個崗位都可以做出大貢獻,而「修身,齊家」所獲得的良好個人修養永遠有益於所有行業的所有人。

由此,我們回到最初的話題,簡單地誦讀孔孟書籍,對培養良好的道德和心態固然有益,但卻未免粗放和草率。其實,儒學經典本身就是孔子根據時代要求作過嚴肅修訂的,今天,倘若我們不能根據變化了的時代作出新的闡釋與修訂,我們的傳統教育就難免有刻舟求劍之嫌。不過,重修經典必然耗日持久,且倘若重修者不得其人,恐怕會弄巧成拙,得不償失。這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惟有等候了。

在以儒學為修身教育之基礎的同時,我們還需要以博大的胸懷吸收世界其他文明的精髓以及中國近現代探索過程中形成的良好價值觀念,完善我們作為現代人的心理和性格要素。

人類文明之積澱起碼應包括西方古典文明,如古希臘、古羅馬學術傳統、民主精神;西方現代文明,如自文藝復興以來所形成的追求民主、自由的傳統以及開朗、樂觀、積極拼搏的競爭精神;中國古典文明,如淡泊寧靜的生活態度和積極入世的儒家精神;中國現代文明,如集體主義、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樂於奉獻的雷鋒精神、艱苦奮鬥的精神、不怕鬼不信邪的大無畏精神等幾個方面。

認真總結人類有史以來所積澱的各種文明及其表現形式,系統有序地進行一次全方位的整理、揚棄,形成一系列有完整脈絡、體系的教育經典,對樹立我們人文教育的核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樣的工作不僅有利於新文明的創立,而且是對全世界的一大傑出貢獻,具有相當的學術價值。

有主次,有核心,有體系,有經典,我們的教育改革、道德建設和以德治國的理念也許可以得到更好的落實。

 

    修身之源在自尊,修身之鑰在自愛,修身之用在無憂。所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是也。

 

人自孩提起,即知美之為美,惡之為惡,榮之為榮,恥之為恥,自然而有上進之心。此人類之自尊自重也。因勢利導,琢玉成器,教育也。教育與修身密不可分,倡導修身即是教育,但修身一旦成為自覺,則又完全不同於教育。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此修身之謂也。修身之路坎坷叢生,或來自外界的誘惑,或來自內心的動搖,都會時不時擾亂修身之念。要能抗得住誘惑、穩得住身形,關鍵在於呵護、培育自尊自愛的根苗。

自尊不是自私,自愛不是自戀。自尊是珍視自己的人格,不做非人之事;自愛是愛惜自己的品性,不使玷污。所謂潔身自好,所謂惜德如寶。

自尊自愛之於修身,如房基之於宮室,夯得越堅實,受益越多。夯基之關鍵在於防微慎獨。

 

范仲淹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蓋人生悲喜無常的際遇不能操縱我的情緒。為什麼?中心有守也。守從何來?修身也。可見,修身的功用不僅僅在於培育美德,而且更在於獲取一種光風霽月的氣象和坦蕩無憂的襟懷。

人生在世,有得有失。貧困潦倒時,有人焦慮,有人急躁,然而淡泊者在漏巷而弦歌不絕,蓋其所思所樂者非富貴雲煙也;狂狷者醉卧蓬船而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蓋其將窘迫流離當天地之眷顧關心也;聖人無時而不憂,無時而不樂,蓋其所憂者道之不行,復知道之行必待其時也,故悠然而不迫,修身以待時,縱無時以終老,亦無所憂也。何以無憂?信賴天地也。

富貴榮華時,有人揮霍,有人迷失,然而有德者居華屋而詩書不絕,蓋其所憂所患者德之將失也;有志者出入廟堂而猶自朝夕惕若以自警,蓋其視杖柄符璽為萬民之假借權授也;聖人無時而不樂,無時而不憂,蓋其所樂者道之將行,復知道之行必得慎重也,故明思而慎辨,察近以知遠,雖眺遠兮無咎,亦不敢樂也。何以不樂?恐負天地也。

人生是海,個人是舟,修身是舵。就人生際遇而言,古今並無本質不同,所以駛向快樂之海的船舵亦無不同。面對困境時,需要達觀,不可因貧困而走苟且之路,而失為人尊嚴;面對浮華時,需要冷靜,不可因誘惑而行苟且之事,而忘做人原則。以其身正行正,所以問心無愧,所以中氣充沛,所以快樂無憂。這樣堂堂正正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

現代社會是令人眼花繚亂的漩渦。在這樣的漩渦里,人只如一片落入急流的樹葉,來不及看清,即已隨之瘋狂。然而,人畢竟是人,必定有把握自身的智慧和力量,這樣的力量就是「中心有守」。不要被急速旋轉的生活控制我的節奏,而要如禪者般保持一顆不隨風雲而動的心靈,以微笑、從容、自在的步伐穿梭於光怪陸離的現代生活,眼中始終有涓涓流水、亭亭白樺、醉人秋景,縱使坐在三米見方的辦公室,耳中亦時聞天邊春雷、地頭蛙鳴、林中天籟。如此,可謂無憂矣。

可見,修身的目的不僅在於感受道德所帶來的快樂,更在於獲取正確的人生態度,體會爽朗的人生價值,享受心靈的自由、舒坦與陽光。

 

    敬重之心不可無,迷信之念不可有。信仰之道:敬之,重之,不究其詳。君子之於道也,不執著,不拘泥,不遠離。

 

人的生活是由兩部分組成的:內心世界與外在生活。

內心世界的滿足,需要的是對世界、自我、生命本體及存在價值確鑿無疑的信念,是一種靜如朗月的境界。獲得這種境界的探索過程亦是個人對真善美追求的過程,無論這種信念是來自外部傳播或是自心證悟,人生的意義和外在的道德都需要以這種信念為支撐。

外在生活,無論遠古,無論宗教時代,無論現代社會,始終都是物質性的。人的一切生活都是要由具體的物質、具體的步驟、具體的結局來完成的。實實在在,就是我們所見所處世界的根本特性,任你是得道高僧,也不得不依賴於每日的柴米油鹽。所以,在外在生活中,所有歷史階段所有人的所有行為本質上都是遵循唯物主義的。

內心生活與外在生活都是人所必需的,但因為它們訴求的目的不同,所以內心世界與外在生活是需要以不同的思想來加以指導的,或者說是以不同的原則來得到滿足的。為此,人類有史以來產生了兩種最基本的學問:一種是關於存在是什麼的學問,探求的是存在的本質;一種是關於怎樣存在的學問,探求的是存在的方式。兩種學問分別擔當著不同的功用。

探求存在本質的學問,為人類社會提供了精神寄託,為身處社會中的每一個人提供了精神家園,為俗世間的苦難和疲憊提供了休憩的港灣。它的作用如同母親的懷抱,如同綠色的森林,如同潔白的初雪,如同靜謐的湖泊。

探求怎樣存在的學問,為人類社會提供了實踐的工具,為身處社會中的每一個人提供了處世方法,為俗世間的空寂與無聊提供了振作的動力。它的作用如同夏日的朝陽,如同少年的愛情,如同雨季的閃電,如同醒人的咖啡。

人不可無精神寄託,人亦不可脫離現實生活,二者並行不悖,方是最協調、最和諧的生命之曲。信仰屬於前者。

 

信仰的作用有三:一為歸宿,二為動力,三為警戒。

生死大義、存在本質是人類永遠好奇的難解之謎,同時也是諸多思想體系產生的基本動因之一。生老病死的無情存在,使匆匆的人生有如逆旅,同時也使生命的價值面臨嚴峻的考驗。對永恆的探索直接導致諸多思想流派的產生,而對「是否存在永恆」、「如何獲得永恆」之回答,就產生了不同的信仰。可見,信仰首先是人類終極關懷的需要,因而其最基本的作用就在於為人類提供精神上的歸宿,為現實世界中奮鬥的每一個人提供安身立命的根基。無論天堂,無論理想社會,無論人格之完美,無論聲名之不朽,最終都是對永恆嚮往的滿足,都是為了讓漂泊的心靈找到一個葉落歸根的家。

歸宿的存在,同時也是動力的源泉。一方面,完美的偶像、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為人類提供了道德追求的目標、典範、動力和淵源,為真善美提供了存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必要性,為身心合一的道德追求提供了依據。另一方面,為了獲得永恆,人們會在短暫的人生中做出不平凡的努力。信仰上帝者,為進入天堂,就會體諒寬忍,以博愛之心待人;信仰佛教者,為得到永恆,就會行善積德,以度世之心待人;信仰儒學者,為精神不朽,就會立功、立德、立言。信仰使生命的外延得以無限擴展,信仰所產生的動力是非常偉大而堅韌的,這種動力對個人修身、社會風尚所產生的影響也是不可低估的。

歸宿的存在,同時也是一種警戒。在所有的宗教世界裡,人都可以獲得「再生」或「永生」,善惡都可以得到果報,且「再生」和「永生」都作為果報與善惡緊密相聯,從而為作惡提出了非常嚴重的警告。如地獄,如萬劫不復等都屬此列。即便是宗教色彩極其淡泊的儒家思想,也強調「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類似這樣的警戒,對個人行為,對社會道德都會產生不可低估的正面影響。

現代科學的發展,黯淡了宗教信仰的光芒,而「一世觀」的思維,又不可避免地導致「一次性消費」的泛濫,導致對人生的大把揮霍,從而在世界範圍內出現道德衰敗與信仰危機。吸毒、腐敗、道德淪喪、良知泯滅,無不與信仰之動力與信仰之約束的闕如有關。這固然是自然科學發展的必然趨勢和結果,而且科學對人類自身的解放也的確是進步的,是值得肯定的,但在道德和心靈家園方面所付出的代價亦實在是令人痛心疾首的。

小時候,不理解為什麼科學如此進步了,西方人還依然執著於自己的信仰。難道他們不知道達爾文已宣告了上帝的錯誤嗎?長大了才明白,存在的本質遠非教科書上講的那麼簡單,對存在的深層次思考永遠不會因科學的進步而變得無足輕重。同時,更發現,人類的精神寄託竟是如此重要,科學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卻也在加重我們的迷茫,對生活、對生命、對遭遇的不斷感悟,使我們不得不拋開現實,去思考和尋求更永恆的關懷。我們必得為存在找到意義,必得為真善美的追求覓得依據,必得為正義戰勝邪惡尋見理由。此時,再嚴謹的物理數學都無濟於事,我們要麼如孔子般「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以「未知生,焉知死」的精神忘掉尋找理由的必要;要麼如釋迦牟尼般證得「非空非有,非非空非非有」的「妙有」境界,以慧眼洞徹十方世界;要麼就感激上帝的賜予,以「小」我的心態皈依於我主溫暖的懷抱,如小孩般安詳休憩,於紅塵中獲得一份安逸。顯然,孔子的方法需要很強的毅力,世尊的法門需要極高的智慧,而惟有上帝的懷抱,不需要我們做什麼,只要輕鬆地睡在他的懷抱里就夠了。因此,西方人選擇了一種最輕鬆、最簡單的解脫和休憩之道。

所以,當有人惋惜、遺憾甚至嘲笑牛頓晚年轉向神學研究時,我卻對牛頓為何轉向神學懷有全新的認識、諒解和尊敬,那是一種敢於重新思考的豁達與落寞,一定意義上已臻化境。當有人不理解西方現代社會為什麼科學如此發達卻依舊信仰基督、上帝時,我卻感覺這未嘗不是一種很好的生活方式,因為對於現代人而言,神話是否實有其事並不重要,關鍵是要保留那麼一份謙遜、誠實、善良、友愛、奮發有為的精神家園。如此,亦可使塵世間的一切作為蒙上聖潔的光輝,使一個平凡的人能夠在上班的路上體會到雪地里小鳥的快樂。以童話之心理解世界,以現實行為處置周遭,這何嘗不是一種和諧有趣、生機盎然的處世之道呢?

2004年底的印度洋海嘯,在《新京報》上引發了一場關於「是否應該有敬畏」的辯論。這恰恰觸及到了現代社會的一個根本問題。也即,在以科學和理性為主導的時代,還要不要保留一份對宇宙、對大自然、對冥冥中不可思議的力量的敬畏。這是一個很重大、很嚴肅的問題。現代人類是在掙脫了中世紀的宗教枷鎖後獲得精神上的獨立與自由的,這場思想解放運動,使人類徹底擺脫了仰視膜拜的地位,開始正視並珍視自身的尊嚴,其對科學、文化、經濟、政治和社會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是顯而易見的。然而,正所謂「矯枉過正,過猶不及」,這支突破之箭也帶來了破壞性的後果,它使人類自身失去了自我約束的理由和能力,享樂主義的泛濫、道德依據的缺失、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彼此不能和平共處等等,都是其表現。而這正是許多有識之士疾呼「敬畏之心歸來」的時代背景和緣由。大海嘯奪去了無數人的生命,它使人類再一次感受到了自身在大自然面前的脆弱和渺小,同時也讓我們沉思,在如此脆弱的生命世界裡,為什麼我們還要整天戰爭、殘殺、仇恨和攻擊,為什麼我們不能團結、友愛、和諧相處,為什麼我們不能容忍他人對世界另類的看法呢?我想,這才是提倡敬畏之心真正的用意所在。

但是,敬畏,又的確是一個需要慎重考慮和使用的辭彙,因為「畏」本身包含了屈膝、仰視、膜拜等概念,容易使人喪失高昂、自信、積極向上的主體性。所以,反對提倡敬畏者,也同樣是出於危機和警惕意識,是無可厚非的。既然二者都抱有良好的初衷,那麼該如何取捨呢?我想,我們不妨提倡「敬重」。

「敬重」,是一個平等對待的辭彙,它包含了慎重和謙虛,更適宜表達「天人合一」、「物我平等」的理念,不使「天」凌駕於「人」之上,亦不使「人」凌駕於「天」之上。更何況,即便現代科學已經證明我們所處之世界的唯物性,宇宙、天地、大自然也仍有足可令人敬重者。其令人嘆為觀止的美、令人相形見絀的力量、不可思議的廣大悠遠、無法言之確鑿的因何存在以及藏在這種厚重外表之下的深邃、無言,都足以讓我們產生肅穆、感激與敬重。然而,我們並不需要因此低下我們高貴的頭顱。這樣一種敬重之心是為了使我們的言行更象一個高尚的人,而不是要跪倒在任何偶像的腳下。我們要通過一種高貴的信仰,獲得一種高尚的精神,形成一種優雅的舉止,使我們世世代代能夠與天地大自然和諧共處。如此,我們既獲得了自由,又得到了歸宿,我們的心靈就會既充滿對未來的嚮往、對人生的自信,又時刻保持一份感恩的情懷、平常的心態。這樣的自由也許才是真正的自由,因為它是不饑渴、不焦躁的自由!是與天地萬物相融相共的自由!是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

由此,我想到孔子「敬鬼神而遠之」的處世之道。我想,這大概是人類有史以來對待世界、對待生活所選擇的最佳態度。

敬,說明還是信有天道、信有天理的。但是,對普通老百姓而言,生活是實實在在的生活,一日缺米斷炊,就會歧路彷徨,讓大家明白「天」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實在沒有必要;同時,宗教探索也極易落入子虛烏有的爭論,甚至因「教義在天,難以實證」而導致大規模的信仰衝突與戰爭;對於智慧不足的人而言,宗教信仰又極易走向迷信。所以,不如採取「只信其有,不究其詳,樂天知命,從容以待」的態度。如此,既可以得到終極關懷的滿足,又可以將精力集中於現實生活。但問耕耘,不問收穫,安貧樂道,坦蕩無憂,自信坦然地生活在天地之間,這樣的人生態度無疑是最好的了。所以說,君子之於道也,不執著,不拘泥,不遠離。

 

    社會公德既是人性的自然反映,也是共存的必然選擇。是故,社會公德意識之提高,既有賴於教化,亦有賴於共存環境之改善。

 

社會公德來源有二:人類天性向善的集合,人類以社會方式共存的秩序要求。後者可以反映為法律,也可反映為集體認同的公共道德規則。

    正如西方經濟學家所言,人類以社會方式共存時,人與人之間既存在競爭,又需要互補。當可佔用資源十分有限時,每個人都自然傾向於利己;當可佔用資源十分充裕時,每個人的行為都有可能表現為慷慨的利他;而當競爭發展到極為殘酷的地步時,道德追求就必然退讓於基本的生存需求。因此,道德衰敗不僅僅是源於感官「惡」的根源,亦源於以社會方式共存所帶來的現實妥協;社會公德也就不僅僅是人性善的集合,而且應當是大家在競爭與依賴中所尋求到的妥協平衡點之集合。

    如果站牌下等候公共汽車的人不多,每個人都會如紳士般彬彬有禮,而當等候公交的人很多時,每個人便不再顧及體面與風度了。此時,你不能責備每個擠車者都缺乏社會公德意識,只能說我們的人均可佔用資源實在太有限了。所以,有序上車,尊老愛幼,我們當然要提倡,因為人人都有這樣的自覺當然是好事,但社會公德水準的真正提高,還有賴於人口的減少和可佔用資源的增多,而這兩點也正是我們國家當前的兩項基本國策。可見,「倉廩實」的確是「知禮儀」的基本前提。

    這一原則同樣適用於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當貧困、落後是我們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時,對自然的破壞、對資源的掠奪、對動植物的滅絕,就會成為屢禁不止的行為。而當經濟發展、社會富裕到不需要以瘋狂透支為代價時,人類就會把保護大自然、恢復生態作為自然而然的選擇。這同樣是一個社會公德問題,而這一問題的根本解決之道,還在於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在於致富渠道的多樣化和就業機會的增加等。可見,人類共存環境的顯著改善,是社會公德水準提高的必要條件。

    然而,必要條件並非充分條件。我們看到,許多貪婪、墮落、腐敗、甚至兇殘的犯罪者,不僅不是窮人,而且還是可佔用資源的極大擁有者;許多道德無比衰落,精神無比空虛的人,往往是衣食無憂、甚或錦衣玉食的人。這又是為什麼呢?這就再一次回到了人類的生命導向和價值追求方面。也即,富裕並不一定帶來道德水準的必然提高,生命個體的自我反省、道德追求、境界提升、價值體驗等形而上的東西,並不是簡單的物質追求可以替代,所以,社會公德的真正提高,不僅僅依賴於經濟的發展,還必須依賴於針對個體的教育、修身與信仰等軟環境的提升。這就是現代社會依然需要提倡教化的原由。

西方哲學思想更注重物質、環境與制度的作用,東方哲學更注重生命內向的深入發掘。二者不是矛盾的,而是互補的,所以,任何偏執一端者,都是只窺一斑而不見全豹的。

 

    法治之作用,不僅在於懲治,而且在於教化。提倡法治,是對東方思維方式的必要補充。

 

最初的法律,是一種專制工具;今天的法律,是一種契約行為。所謂契約,便是以成文方式反映,並以強制方式保證的人類以社會方式共存時所需要的秩序要求。它同樣是集體意願的妥協。

    法律的作用,首先在於懲罰功能,也即「抑惡」,同時它又具有重要的教化功能,因為它明確了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從而起到了倡導的作用,起到了規範社會行為的作用。久而久之,這種因制度而產生的導流作用就會成為人們一種自覺的行為方式,潛移默化於心理與民俗。

    法律的教化作用,推而廣之,可以推廣到更廣泛的社會機制的教化作用。比如,建立社會信用機制,記錄每個社會成員的信用歷史,以此作為其今後信用活動的依據,意義就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社會機制問題,而更可能會成為一種具有深遠影響的教化行為。

    社會機制的教化作用,再推而廣之,可以推廣到一切機構、組織、團體的運作規範之教化作用。比如,政府工作的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建設,會帶來高效、務實、廉潔、公正的工作氛圍,這種氛圍不僅會改變政府組成人員的修養、心態和工作作風,而且會帶動公眾行為和思維方式的轉變;企業進行科學的現代股份制公司改造,會形成透明、公開、忠誠、良性競爭的工作環境,這種環境不僅會感染身處其中的每一位公司職員,形成優秀的企業文化,而且有助於社會風氣的整體改善。

    反腐敗,是當今各國政府普遍面臨的一個棘手問題。我想,強調人格教育,強調自我修身,一定是治本所必需的,但同時,也不能不高度重視法律與制度的作用。有效、透明的民主機制、監督機制不僅能夠起到防治作用、懲罰作用,而且可以起到客觀的教化作用。當然,現在提倡法治的呼聲要遠遠高過提倡德治的呼聲,因此,本文的重點還是放在對傳統教化的倡導上。而正如我一再強調的,這同樣是東西方哲學傳統上的差異,它們的關係是互補而非對立,因此我們沒有必要厚此薄彼。

 

 

【下篇】

十一

天地有大美,知天道向上;四時有明法,知天機流暢。天道向上,知有趨向;天機流暢,知有和諧。生生不息而真善美日臻,此大道之謂乎?

 

樹木蔥蘢、百草豐茂,萬事萬物皆體現出一種蓬勃向上的力量,所以,宇宙始終有上進的方向!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所以,宇宙始終蘊藏著流暢的精神!

推而廣之,人類社會亦必有正義取向,社會形態亦必以和諧為最佳。故大道可一言以蔽之:生生不息而真善美日臻。

大道,有靜有動,靜者因內在協調而外現其美,動者因運轉流暢而向上向前。

協調,流暢,內在原因是萬物之不同,故須各就其位,各得其所,各盡其責,相輔相成。

大道對我們的啟示就是,對待任何事物,都要承認和尊重其組成因素之差別及合理性,在此基礎上尋求最合理、最協調、最和諧、最符合事物本身發展規律的形式和方法,使其內部因素之積極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消極作用得到充分抑制,從而保證事物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即便偶有失誤和反覆,也不至突破質變的臨界點。如此,就可以保證以和平方式謀求發展。

 

十二

    大道無名。必以名之,則中庸乎?中庸者,圓融而不失剛健之謂也。中庸,內有規律,外有邊界,整體有方向。

 

中庸,首先強調的是和諧流暢,但和諧流暢並非簡單的周而復始,而是在依規律運行的過程中推動著新舊事物的更替,從而獲得了自身的前進。在人,則是在不懈的自我修養中升華了自己的人生境界;在國,則是在反覆的推陳出新中邁向新的文明。

也即,中庸是以和諧流暢的狀態推動事物走向更好更美更進步的方向。中庸既是一種靜態之美,又是一種動態之美,所以,中庸契合於天地之道。

由於一向的誤解,我們往往一提到中庸,首先會想到迂腐,想到沒有個性。事實上,中庸是一條寬廣的大道,在這條大道上,你可以自由自在地唱歌,可以自由自在地跳舞。因此,中庸,並非一定要循規蹈矩,更不象一段僵死的木頭,而是一種非常活潑、非常自在的身心狀態。

孔子曰: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從心所欲,是一種絕大的自由,不逾矩,是一種約束,為什麼自由與約束會如此和諧地統一在一起呢?而且純屬自然而然的行為,毫不勉強。這就是中庸。也即內有和諧流暢之精神,因此舉止隨意洒脫,卻並不突破人倫邊界,自然散發出一種文質彬彬、博大祥和的美好氣質。這難道不是一種很酷、很瀟洒、很有性格的翩翩風采嗎?

《易》,是對規律的最佳抽象和總結,宇宙萬物皆依照自身規律周而復始,決不會走向偏激與盡頭;同時,周而復始又不是原地打轉兒,而是在循環中不斷發展。這是中國先人對天地萬物、日月星辰、春秋嬗遞的深刻理解和高度抽象,也是給人類提供的最高的立身準則與治國之道。只有內部運行有規律,才能保證事物發展不突破邊界,只有不突破邊界,才能始終保證一個正確的前進方向。這就是中庸的核心思想。所以,中庸是一種內有規律,外有邊界,整體有方向的美好狀態。

 

十三

    事物皆以中庸為最佳存在方式。已有最佳存在方式者,必中庸也;未有最佳存在方式者,吾可緣此而求之。

 

天地大道者,生生不息而滾滾向前。天地至美,大道無名,強以名之,則中庸也。

中庸者,萬事萬物最佳之存在方式也。諸如自然界和諧之美與勃勃生機、黃金分割之取中而偏上、為人處世之內方而外圓、外交辭令之「求同存異,增進共識」等悉為此例,不勝枚舉。

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和一切文明的結晶,本身即體現或者吻合於中庸之道,但這種體現或吻合往往是自發的,而不是自覺的。如果我們能夠深刻認識到宇宙間這樣一種基本的道理,通過自覺的努力,使已然符合中庸之道的事物更加清晰明了,使未曾符合中庸之道的事物走上正軌,並為始終找不到正確發展方向的事物找到正確的發展方向,那麼我們就有可能使我們的事業事半而功倍,使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十四

    以中庸之道考察人類社會發展趨勢,可知好的社會發展形態應是以和諧、流暢、合理的社會運行機制推動自身走向更文明、更進步的階段;國家的長治久安在於憲法體現中庸精神。

 

正如天地有真善美的取向一樣,人類社會之發展亦有不言而喻的趨勢:不管經歷多少反覆與曲折,人類社會始終向著更文明、更民主、更自由、更合理、更和諧、更富裕的方向前進。這一根本趨勢永不動搖。

正如天地萬物各有不同一樣,組成人類社會的社會成員也始終有人性、天賦、品質、能力等諸多方面的個體差異,組成人類社會的民族、文化、階層、利益、地域特徵等因素也同樣千差萬別。所有這些差別都不會因社會的高度文明而完全趨於同一。

所以,較好的人類社會發展形態,就是通過建立和諧、流暢、合理的社會運行機制,使社會中的每一個人、每一種元素都儘可能各得其所、各居其位、流暢運行,推動自身走向更文明、更進步的階段。

對於世界而言,就是通過建立合理的世界經濟秩序、政治秩序、軍事秩序和文化秩序,使各國獲得國格上的平等、軍事上的互信、經濟上的互補、作用上的各盡其能以及文化上的相互尊重、學習、交流和借鑒。使世界資源得到合理配置和利用,使國與國之間的各種衝突和矛盾得以通過和平的方式解決,使世界不同文化之間形成和諧與交融的良好氛圍,從而共同推動人類社會走向更和諧、更合理、更能體現人文精神的前路。

對於國家而言,就是通過建立和諧、合理、流暢的社會制度,儘可能使社會成員各適其位,並通過強有力的監督和明確、暢通的進退機制保證隨時隨地的優勝劣汰;儘可能使社會各階層的利益得到完美有效的平衡,社會各階層的呼聲得到最流暢的反映並促成最合理的妥協;儘可能使各種人文、地理、資源等因素得到最有效、最合理的利用等。更重要的是,要使機制自身具有與時俱進、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能力,有接納新生事物、促進新生事物健康發展的能力,有隨新生事物的進步而進步的能力。也即,機制要有活的靈魂。換言之,憲法要體現中庸精神。

一個國家,只要其社會制度能夠時刻有效地通過自身調節來使矛盾處於緩和狀態,它就會長治久安。凡歷史上不能給國家帶來長治久安的制度,都必然可以從中發現明顯的不和諧因素,或者是制度的結構不夠圓融,未能形成有效的制衡和運作機制,或者是因為君主專制世襲這一尖銳因素定期刺破了圓融的運轉機制。而經過若干世紀的發展,人類社會終於邁入了民主政治,國家終於走向了共和,於是制度的銜接變得有序、協調、合理,君主的世襲權力被消滅或得到了有效制約,社會各階層的利益通過政治制度的民主得到了有效的表達、調解和平衡,原先激烈的社會矛盾因而能夠在體制內部得到消化。矛盾依然有,但始終處於可控範圍之內,這就是中庸之道。美國之所以建國數百年而不易,也正是因為其權力制衡機制有效地使矛盾處於緩和狀態,不突破質變的臨界,從而默合「中庸之道」。

可見,好的憲法就是要保障國家始終處於一種良好的運行軌道,以保證內部因素運行的協調性與限制矛盾的邊界性。並於這種軌道的設計中體現出一種與時俱進、自我更新的能力,以保證正確的方向性。也即,憲法作為制度之制度,必須具有自我完善、與時俱進的彈性,具有包容與創新的能力。

民主政治,是對中庸憲法的集中闡釋。但是,由於世界各國的自然條件、經濟基礎、文化傳統、民族構成、宗教影響、社會階層等諸多因素迥然不同,所以作為對這些因素進行有效調和的政治制度,也不可能千篇一律。因此,把適合自身發展的社會制度和價值觀強加給他人,不一定能取得預期的效果;不考慮自身歷史傳統、法制環境、經濟基礎,盲目引進適合他國的社會制度和價值觀,也同樣可能因葯不對症而造成肌體損傷。自知自信、獨立思考,權衡利弊、漸進改革,不急不躁、不盲從他國,才是真正切合實際、代價最小的民主建設之路。當然,前提是必須要以實現民主政治、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並積極努力去探索適合自己的道路。

 

十五

    以中庸之道考察國家職責,可知國家的基本職責在於以秩序保證和促進民生。

 

國家的本質是人類建立在各個階段社會綜合條件基礎上的秩序要求。國家形態的演變是隨社會條件的演變而發生的秩序要求的演變。

雖然國家制度在變,國家的組織形式在變,但總有一些本質的東西未曾改變。這些本質的東西就包涵了對秩序的追求,對國家興旺、人民幸福的追求。因而,無論何種歷史時期的國家,何種制度下的國家,這些不變的本質要求和本質追求,才是它真正應有的治國內容和治國目的。

國家就是國家,就是人類社會在當時條件下所能尋到的合理秩序要求,治國的內容也很簡單,就是人民安居樂業、國家繁榮富強。抓住了這兩點,就抓住了治國的核心。現代歐洲國家之所以能夠實現社會安定、人民富裕,就因為他們的治國理念很簡約。他們所要做的只是秩序的不斷優化、經濟和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而這恰恰是治國的本來面目。如此的國家,才是本色的國家、未經雕飾的國家。舍此而他求,必然使治國成為一種沉重的負擔。

 

十六

以中庸之道考察人文環境,可知好的人文環境應是包容與倡導的結合。

 

對個性的壓制,對自由的束縛,對言論的禁錮,曾是人類社會很長一段時間的基本人文環境。近現代資產階級革命衝破了宗教的捆綁,摧毀了封建的壓迫,建立了以個性自由、思想自由、言論自由為標誌的新文明。

這種新文明的外在表現是自由,本質則在於包容。任何言論、任何思想、任何價值觀、任何形態的藝術形式等,它都如一個慈祥的老者般微笑著看它自生自滅。作為文明本身,並不去樹立一種主觀的標準來判斷孰是孰非,或對其橫加干涉。善惡美醜任由身處大染缸中的公民自行選擇、追求。如此,既是對人性的充分尊重,又是對人性的充分信任。

這種人文精神充分反映了早期資產階級強烈要求擺脫封建壓迫與封建束縛,獲得完全自由的渴望。也正因為他們經歷了這種擺脫的艱辛,所以才異常珍惜這種無垠的自由,甚至不惜以良莠不齊為代價。這是一種非常寬忍與博大的精神。然而,也正因為它脫胎於封建社會,所以有點矯枉過正。也就是說,一味地衝破束縛,一味地追求人性的充分自由,反而泯滅了真善美與假惡丑的分界,淡化了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一直存在的更真、更善、更美的方向性。而事實上,這一方向性是存在的,是合理的,也是符合人類長期以來的理想和願望的。

所以,更好的人文環境應當是包容與倡導的結合,基於寬容之上的積極倡導和創新。個性自由、思想自由、言論自由應當保證,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的理念應當貫徹,但被人類所公認的假醜惡行為則應堅決取締。同時,還應積極倡導人們去追求高尚的情操。將人類有史以來所積累的、被歷史證明是優秀精神遺產的思想、學說、價值觀、藝術形式統統吸納於社會,讓人們自由感悟、選擇、追求適合於自身的境界,從而達到一種心靈的自由與充實,感受到一種博大、幸福的人文環境,並讓人們在這種環境中自由地創造新的文明。

但是,這種人為的方向性是需要非常慎重的。是非就是是非,是純人性的是非,任何將狹隘意圖強加於是非標準之上的行為都會破壞基本的寬容與自由。同時,是非標準也不宜太細,不宜法律化,應是從人性引申出來的一些大原則,屬倡導範疇。

我在雲南觀看民族歌舞時,曾經感慨:不來雲南,我就不能真正明白孔夫子為什麼要用禮樂來治理天下。人不管有多疲憊,勞動不管有多辛苦,生活不管有多困頓,只要踏著節奏唱起歌,跳起舞,所有的煩惱就飛到了九霄雲外,胸中積壓的鬱氣也就完全得到了釋放。同時,手牽手的集體舞蹈,還可培養良好的團隊精神。可惜,儒家六經偏偏丟失了《樂經》,使一個民族的精神體系沒有得到全面的人文滋養,也使我們的文化傳統少了一些奔放、浪漫與激情。這樣一種缺憾是無可否認的,因此當我看到街舞、交誼舞在中國大地的普及與流行時,心中所充溢的是一種欣慰與感動。這樣一件小小的事情所體現的就是偉大的包容與吸納。同理,我們對於中西文化的交流,對於酒吧文化、網路文化在現代青年生活中的盛行,對於滑雪、登山、賽車等西方體育健身方法的引入,對於聖誕、情人節為國人所接受和認同,對於新年音樂會成為一種新的民俗,都應抱有喜悅的心情,因為任何一種文化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都是必然有自身的缺陷的,都是需要有不斷的滋養和補充的。只有在這樣的吸收、容納和創新中,才能獲得自身的進步。這樣的道理同樣適用於社會的其他領域。

 

十七

以中庸之道考察修身處世,可知修身之道在於鞏固與突破的結合,處世之道在於出世與入世的完美交融。

 

人常說:一篙鬆勁,激退千里。這大概說的就是修身之路吧!修身之道雖因人而異,但成功之途只有一條,那就是橫向夯實基礎,縱向突破創新。《菜根譚》說:「欲遇變而無倉忙,須向常時念念守得定。」不注重點滴積累,就不會有大事當前的從容鎮定,不注重日常一言一行的修為,就不存在境界升華的基礎。同時,只關心守成,而不注重攝取知識、開拓胸襟,所能達到的道德高度也終究有限,所以說,修身就是鞏固與突破的交替應用、完美結合。

知修身者,必知處世。修身是內心修為,處世是外在表現。因此,處世也相應需要具備兩種態度,一是平常心,一是進取心。惟有前者,才能於塵世間自在馳騁,不受羈絆;惟有後者,才能在疲憊中永葆青春與生命的活力。惟有前者,才能看淡人世間的榮辱得失,惟有後者,才不致墮入空虛、寂寞之野而不能自救。以平常之心進取,換言之,即是出世與入世的完美交融。

走在大街上,坐在公交里,看著忙忙碌碌的人群為了生活而奔波,聽到周圍人嘰嘰喳喳地為了一點點蠅頭小利而爭吵,渾不計自己來自何處,更不理他人為何會與我同在,就會深深地為這種不知身在何鄉的迷執而感喟。茫茫人海中的痛楚,仔細想來,有幾多不是對自我的迷執在作祟呢?以入世之心入世,就難以自現實的泥潭中超脫;以出世之心入世,就能夠在紛擾中保留一份洒脫;超越了出世與入世的糾纏,就會以一種渾然天成的自在進入滾滾紅塵。所以說,處世之道在於出世與入世的完美交融。刻意而為者,皆失其真。

 

十八

人之為人,正氣不可無,愛心不可無,童趣不可無,雅興不可無,豁達不可無,從容不可無,熱情不可無,堅定不可無。

 

中庸之道,儒家思想,在現代青年的心中,都實在太遙遠、太落伍了。要求大家靜下心來讀幾本修身養性的書都極其困難,更何況以這樣中規中矩的思維來指導人生了。那麼,有沒有以遠古精神為原材料製作的快餐,可以直接拿來食用呢?我想,我們不妨抽出一些簡單的做人原則,卻不必去深究為什麼要如此。因此,在本文的最後,我提倡:人之為人,正氣不可無,愛心不可無,童趣不可無,雅興不可無,豁達不可無,從容不可無,熱情不可無,堅定不可無。

正氣,是人立身之本。它可以為人帶來自信、驕傲、快樂和勇氣,可以為人帶來尊敬、讚美、信任與重用。反之,沒有正氣的人,就很難有骨氣,就很難有博大寬廣的格局,就很難在大是大非面前挺直腰桿,從而也就自然而然會喪失凝聚力、向心力,喪失他人對你的尊重,喪失許多本應當屬於你的機遇。朋友滿天下的基本原因,就在於你渾身散發著正義的魅力。

除正氣之外,首先不可或缺的就是愛心。愛心,可以除去心中的暴戾,使一個人變得寬容。愛心,可以消除人的自私,使一個人懂得尊重。愛心,不僅可以使他人得到溫暖,還可以使自己的心靈獲得博大與安寧。什麼是愛心?當你欺凌弱者時,忽然意識到面前的人就如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樣,這就是愛心。什麼是尊重?當你咬了一口蘋果就想扔擲路邊時,忽然想到這小小的蘋果是歷經春花秋實來到我的口邊的,這就是尊重。愛心與尊重互生,一缺則俱缺。

羅大佑的《童年》之所以傳唱不衰,在於它帶人返回了童年時的記憶。卡通、遊戲之所以對我有莫大的吸引力,在於它們讓我體味到了久違的童趣。成年人的世界是有圍牆的,所以我們的眼光看不到森林,看不到小溪,看不到蜜蜂,看不到抽芽的小草,所以我們的心靈必須學會飛翔。飛翔,最好的辦法,就是保留一份童趣。能夠無拘無束地在午後散步,能夠在驕陽下發現冰糕的樂趣,能夠一聲不響地坐在家門前、山坡上幾個小時,望著夕陽慢慢落下,再看月亮緩緩升起。

蘇東坡在《記承天寺夜遊》一文中說:「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這是一種閑適;張岱在《湖心亭看雪》中說:「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這是一種高遠;王子猷深夜訪戴,「乘興而來,敗興而歸。」這是一種洒脫。總而言之,無非雅興。人生在世,不可缺失這一份雅興。漁舟唱晚、踏雪尋梅,是一種雅興;雪夜閉門讀佛書,是一種雅興;聽交響,看京劇,觀畫展,同樣是一種雅興。你我市井中人,不一定要雅到那等極致,秋日時,登高望遠;夜深時,小店獨酌,又何嘗不是一種雅興呢?

有正氣、有愛心、有童趣、有雅興之人,必是一豁達之人。豁達者,不營營是也。不屬於自己的,可以放下,屬於自己的,也可以放下。別人在乎的,我不在乎,別人問我為什麼不在乎,我也實在懶得回答。天馬行空,無牽無掛,卻又不失為人的責任,故時而懶散,時而嚴肅,時而豪放,時而落寞。看一下沈放、楚留香、小李飛刀的為人,大約也就差不多知道什麼叫豁達了。豁達實在是與瀟洒難以區分的。

從容是自信的孿生兄弟。達觀、自信之人,是以不變應萬變的人。因為他們中心有守,所以泰山崩於前也可從容應對、談笑風生。從容的獲得,一方面是稟賦,但更多的還是後天修養。只有為人原則分明,處事得當,才會事事胸有成竹;惟有每一件小事都做得不慌不忙,每一步路都走得雍容閑定,才會在事急時泰然處之。可見,從容與否的確可以體現一個人的修身功夫。

天分高的人,往往容易看淡人生,容易走向空虛與寂寥,容易產生遠離紅塵俗世的念頭。你要是真能堪破紅塵也就罷了,怕的是似懂非懂、無精打采、牢騷滿腹、一事無成,給親人朋友帶來凄涼和痛楚。所以,真正的解決之道,還是在心中孕育和永葆一份生活的熱情。即便你覺得周圍人不可理喻,即便你對爾虞我詐的社會充滿厭惡,你也還是可以用一種理解、體諒、寬容的心態融入社會。當你真正換一種心態去面對世界,當你興高采烈地去與生活對話時,你會發現,每一個人都有他的優點和可愛之處,普普通通的人往往有極不普通的思想,市井中無處不有深邃的哲理和智慧。如此,你就會熱愛生活、熱愛世界、熱愛周圍的人!

堅定,就是要象一棵大樹,給親人朋友以安全感。堅定,就是不輕易承諾,言則必信,行則必果。作為一個頂天立地的人,一定要斬釘截鐵,勇往直前,砥柱中流。如此,你才會獲得信賴。每一次變卦,都能為自己找到開拓的借口和理由的人,必然是不可深交、不可託付、不可重用的人。所以,雖然我生性懦弱,但我絕對守信;雖然我不是英雄豪傑,但我心裡不乏豪傑之氣;雖然我生性不夠堅定,但我努力堅定之。

當然,人之為人,還當必備一些其他的品質,如誠信、樂觀、自信、豪放等,但各種美德乃是相輔相成的,我從未見正直而無誠信者、豁達而不樂觀者、從容而不自信者,三者兼備而不豪放者。故不再贅述。


推薦閱讀:

叔叔光溜溜 ,兒童也光溜溜
你聽過最裝逼的話是什麼?
國內的花卉市場還在主打發財樹、元寶樹,過不了多久,他們會改賣這些有氣質的綠植
重陽節有什麼來歷?
你是過農曆生日還是公曆生日,為什麼?

TAG: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