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時空學》基礎知識
第一節 易學的陰陽五行學說
陰陽五行學說是易學中的重要內容,陰陽為綱為體,術數為技為用。
從前將八卦稱為陰陽八卦,將算命、看風水的人又稱陰陽先生,可見人們是如何看待陰陽學說的。在周易預測中,事物的陰陽又是通過水、火、木、金、土五行來表現的。在這裡陰陽為體,五行為用。預測者不論用何種方法,對人和事物進行預測,都是計算事物的陰陽互換、五行生剋制化的結局,從而得出所預測的人和事物的結果。只有真正領會了周易的陰陽五行學說,才能對人和事物進行較準確的預測。
簡單而樸素的辨證法,不僅把事物一分為二,而且把萬物對立的兩方面,按其性分為兩大類。萬物之陰是相同性,萬物之陽是相同性。如:天、男、光明、向上、生長、正面、外面、動、熱、強、硬、物質等等,一切積極的升發的事和物都歸於陽類;而地、女、黑暗、向下、死亡、反面、裡面、靜、冷、精神等等,一切消極落後的事物都歸於陰類。而陰陽的劃分又不是絕對的,易學的觀點又是陽中有陰、陰中有陽,它是事物變化的根本原因。
「陰生陽、陽生陰,其變無窮」。古代陰陽哲學觀就是把宇宙萬物,看作由矛盾對立的雙方不斷變化和轉換生成的。「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陰陽五行生剋是主宰萬物生長之權的。「原始及終,故知生死之說;陰陽交合,物之始;陰陽分離,物之終;合則生、離則死。」這種陰陽變化指的是萬事萬物都有對立的兩面,只有在陰陽平衡時,事物才能處於最佳狀態。若失去陰陽平衡時,陰盛陽衰,或陽強陰弱時,事物就要出現混亂,出現兇險禍害。物極必反,盛極必衰。當平衡打破,應力求恢復到新的平衡,新的統一和諧。陰陽學說指示了事物的對立統一規律。對立統一是萬物的運動規律,是以陰陽對立為標誌的統一思想。陰陽學說是整個易學的理論核心。
《周易》是用陰陽學說來反映規律的。它之所以靈,因為它符合宇宙普遍規律。《易》之所以叫易,反映了它的根本在於陰陽變易、變化。「一陰一陽謂之道,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凡符合宇宙之陰陽大道者,則是正確的,能生存、能發展。《周易》幾千年來能一直成為指示人們進行自然活動與社會活動,能事先揭示事物發展的結果,根本的一條是它依賴和運用的是宇宙之陰陽大道,其方法全在一個活字,它的內核是一個博大精深的整體宇宙觀。
陰陽學說雖然指示了事物的運化規律,但規律不等於是方法,也不能用規律代替方法。要搞清細節還必須認真研究各類事物的具體規律。事物的成敗沒有能超出數理規律的範圍的,事物的吉凶悔吝也都有玄機的道理。我們要搞清什麼叫陰陽,不明白就無法學易經,無法進行人生命理預測。人生命理預測就是計算人生的陰陽互換、五行生剋制化的結果,從而指導人們順應命運、把握命運,改造命運。
陰陽辯證觀橫貫一切,它是檢驗我們是否真正懂易經,學好了易經的一條重要標準。
一、陰陽學說觀
1、陰陽對應
自然界萬事萬物萬象,都同時存在著相對應的兩種屬性,即存在著對應的陰陽兩個方面。易學中八卦是由陰陽兩種對應的爻的符號組成。八卦有乾坎艮震四陽卦,對應著坤離兌巽四陰卦。乾坤兩卦是陰陽之根本,萬物之宗。它們雖對應,又互相統一,產生變化,生成萬物。而離坎、兌艮、巽震各卦也是兩兩對應又相互統一的。命理學說中的天干地支也同樣各自分有陰陽干支。
2、陰陽互根
陰陽互根是事物或現象中對應著的兩個方面都必須以對應的那一個方面作為自己存在的前提,互相依存,互為作用,都不能孤立的存在。就如身與影相隨不可相離,沒有天就沒有地;沒有乾就沒坤,沒有白天就沒有黑夜,沒有男人也就無所謂女人存在。
3、陰陽消長
陰陽消長是指事物和現象中對應著的兩個方面,是運動變化的。其運動形式始終是矛盾著的陰陽兩個面彼消此長,此進彼退的動態平衡進行著,從而保持事物的正常發展變化。如日月晝夜的交替,春夏秋冬氣候冷熱的變更即是。
4、陰陽轉化
陰陽轉化就是陰陽變化。它是事物和現象中陰陽兩個對應面在一定條件向其對應面轉化,即物極一變,「陽極變陰,陰極變陽」。陰陽兩種事物到了極點,無路可走時,在一定條件下,就會各自向對應面轉化,則陽變陰,陰變陽。
5、陽中有陰,陰中有陽
在太極圖中很明顯的標誌是陰魚中有一個白色魚眼圈,在陽魚中有一個黑色魚眼目。陽卦中有陰爻,陰卦中有陽爻,如同敵中有我,我中有敵。陽中之陰、陰中之陽是事物轉化的內因。
6、同性相斥,異性相吸
同性相斥、異性相吸是指同一種陰陽屬性的事物是互相排斥的,不同一種陰陽屬性的事物是互相吸引的。這種現象在自然界中比比皆是。如兩個男子或兩個女子不能組成一個家庭生兒育女,兩個公雞在一起就會相鬥,而一個男人與一個女人在一起就可戀愛、組成家庭。如乾震兩個陽卦相遇就組成「天雷無妄」卦,有意外之災了。一個陰卦巽木與一個陽卦震木相遇就組成「風雷益」,相互補益、助益。
二、五行學說
五行也叫五常,五是指水、火、木、金、土五類物質,行是指這五類物資的運行、運化,五行是組成宇宙萬物的物質基礎。
五行學說不僅是一種宇宙觀,而且也是一種樸素的系統論。它認為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水、火、木、金、土五種物質構成,自然界的各種事物或現象的發展變化,都是這五種物質不斷運動和相互作用的結果。五行者為萬物內外之宗系,消長生制之約定,無系不足以統宗,無約不足以定系。若天地弗位,萬物無序,乾坤毀矣。陰陽五行是古文化的精華之一,古人把五行學說納入人生占卜預測術的範疇,以全息系統的觀點,來觀察、解釋自然現象和人事,綜合推衍出人生命運發展和結果。
在傳統的四柱命理學(四柱)及我的《人與時空學》中自始至終貫穿五行學說,只有精通五行學說才能在《人與時空學》、命理哲學這一廣闊人體生命奧秘領域中得心應手,若對五行學說一知半解,則勢必難免預測錯誤。
五行學說是一切易學預測的基礎、是生命!
1、五行學說的基本概念
《窮通寶鑒》「五行總論」篇言:「五行者,往來於天地之間而不窮者也,是故謂之行」。「五」是指水、火、木、金、土五種物質,「行」是運動變化、運行不息的意思。「五行」就是水、火、木、金、土五種物質運動的變化。它從開始起,五行學說就著眼於事物的陰陽矛盾作用和運動變化。陰陽的運動變化又是通過在天之風熱溫寒燥濕六氣和在地之水、火、木、金、土五氣反映出來。
2、五行學說的基本內容
(1)五行特性
五行學說的「五行」概念,不是單指具體事物本身,而是對萬物的五種不同屬性的抽象概念。
「水曰潤下」,水具有滋潤、向下、閉藏特性。
「火曰炎上」,火具有發熱、溫熱、向上的特性。
「木曰曲直」,木具有生長、條達、能曲能伸的特點。
「金曰從革」,金具有能柔能剛;變革、肅殺的特性。
「土愛稼祥」,土具有載物、生化的特性,為萬物之母。
(2)事物屬性的五行分類
五行學說對萬事萬物的歸類推行,完全依據「天人相應」的全息思想,它是「人與時空學」的理論核心。在「人與時空學」中,常用的五行學說與事物屬性的八卦分類見下表:
對此表中所列對應的事物情性必須掌握和熟記,才能準確推演好人的命運。
五行 |
木 |
火 |
土 |
金 |
水 |
八卦 |
震 巽 |
離 |
坤 艮 |
乾 兌 |
坎 |
天干 |
甲乙 |
丙丁 |
戊己 |
庚辛 |
壬癸 |
地支 |
寅卯 |
巳午 |
辰戌丑未 |
申酉 |
亥子 |
五季 |
春 |
夏 |
長夏 |
秋 |
冬 |
五方 |
東 |
南 |
中 |
西 |
北 |
五氣 |
風 |
暑 |
濕 |
燥 |
寒 |
五色 |
青(綠) |
赤(紅) |
黃 |
白 |
黑(紫) |
五味 |
酸 |
苦 |
甘 |
辛 |
咸 |
五體 |
筋膜 |
血脈 |
肌肉 |
皮毛 |
骨髓 |
五官 |
舌 |
眼 |
鼻 |
口 |
耳 |
五臟 |
肝 |
心 |
脾 |
肺 |
腎 |
六腑 |
膽 |
小腸 |
胃 |
大腸 |
膀胱 |
五常 |
仁 |
禮 |
信 |
義 |
智 |
五情 |
怒 |
喜 |
思 |
悲 |
恐 |
3、五行的生克制化規律
宇宙萬物是相互作用的,並在這種相互的作用中求得動態的平衡。因此五行也是相互作用著的,並在這種相互的作用中求得動態的平衡,否則就會變得毫無生氣。五行的這種相互作用和動態平衡,是五行的生克制化規律所起效應。我們只有真正從實質上了解,掌握了五行學說及五行生剋制化規律才能真正的,較快的學好《人與時空學》,破釋人的生命奧秘,把握人生髮展趨勢,創造一個美好的人生。
五行學說是以五行生剋制化規律來探索事物。所謂五行生剋是指水、火、木、金、土五類事物之間,一類事物對另一類事物的輔助,推進作用,稱為「相生」,一類事物對另一類事物的抑制束縛作用稱為「相剋」。
五行相生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剋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