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說明明末歷史變遷的歌謠
05-25
習慣上提到明末,都會說明朝末年天下大亂,只是這天下具體從哪天開始亂的,估計誰也說不清。
不過,最為動亂的一年,莫過於崇禎十七年。
這年,李自成率領大軍攻入了北京,崇禎皇帝自殺,歷史上,將這視為明朝的滅亡。
李自成逼死崇禎皇帝以後,當然當仁不讓,建立了大順朝,做了大順朝皇帝(小編至今沒搞懂,李自成的這個「大順」,是依據什麼制定的國號)。
新朝取代舊朝,看起來沒什麼特殊之處嘛!
但是實際上有的。
劉邦反秦,並和楚霸王上演楚漢相爭,劉邦能成為最後的勝利者,是因為劉邦懂得,不光坐天下要懂得搞建設,就算打天下,也不能忘了搞個根據地進行建設——沒建設哪來的稅款?沒稅款百萬大軍吃啥喝啥?靠搶富人?那能叫可持續發展么?
朱元璋反元,其實也和劉邦差不多,也一面打仗,一面建設根據地。
但是很不幸,李自成好像就沒這個意識(也許是身邊沒這方面的人才),因此,大順朝建立之初,就很不穩定——畢竟沒有可持續發展的模式。
一方面,李自成拿不出什麼有效的建設性綱領,另一方面李自成進京後的一些政策,很快侵犯了明朝軍閥吳三桂的利益,於是,吳三桂勾結關外清兵來打李自成。
結果,根基不穩的大順朝,就這樣曇花一現,被清朝所推翻。
因此,當時江淮地區,有這麼一首民謠,來反應明末的歷史變遷:
「朱家面,李家磨。
做成一個大饃饃,
送給對巷趙大哥。」
推薦閱讀:
※歷史上的西夏並非如今的寧夏
※歷史上真有殺盡胡人的殺胡令嗎?誰頒布的?為什麼要下這個法令?
※歷史群的那些不能明說的事兒
※2018北京車展:看改革開放40周年,第一屆北京車展
※人類口腔清潔史
TAG: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