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體極化-群體對我們觀點的強化

群體極化-群體對我們觀點的強化

群體討論通常可以強化其成員最初的意向。群體決策往往會更加冒險,這一現象被稱為風險轉移。後續的研究發現,風險轉移不僅發生在需要達成共識的群體中,即便在某一次短暫的討論中沒有達成共識,個體也會改變他們以前的決定。

在群體討論過程中,不同的看法匯聚靠攏,趨於一致。但奇怪的是,人們趨於一致的觀點往往比他們各自原來的觀點所得出的平均值更傾向於冒險。

在數年的研究之後,實驗者們發現,風險轉移並不是普遍適用的。比如要求被試代替主人公做一個是否要投資的決定,該主人公工作穩定但薪酬不高,有孩子,想賣掉自己的人壽保險去投資一家不太出名的公司推出的新產品,如果新產品銷路較好,回報會比較不錯。結果群體討論之後做出的決定不但沒有更加冒險,反而變得更加謹慎。

由此我們意識到,群體做決定並不是一昧的朝冒險的方向偏移,但是群體討論卻傾向於使群體成員的初始觀點得到加強。這種觀點促使研究者們提出一個被法國心理學家(莫斯科維斯和扎瓦羅尼)稱為群體極化的概念:討論通常可以強化群體成員的普遍傾向。

很多研究證實了群體極化現象的存在。莫斯科維斯和扎瓦羅尼觀察發現,討論可以加強法國學生本來就對總統所持的積極態度,同時也可以加強他們原本對美國所持的消極態度。另外,英國和澳大利亞有研究證實,群體討論可以放大積極或消極的傾向。當人們彼此分享關於某一群體的消極印象時,討論討論能增強他們對該群體的歧視。而當人們分享對不公正的關注時,討論可以增強他們的道德關注。

在學校、社區、互聯網上都能發現這種群體極化現象。例如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學生群體之間最初的差異會擴大,如果甲校大學生最初就比乙校大學生善於思考,那麼這種差異多半會隨著時間加劇;在社區中也是如此,布魯克斯發現,關係脆弱的地區,吸引脆弱類型的人,並使得人群更加脆弱,保守的地區吸引保守派,並變得更加保守。社區開始成為回聲壁,觀點流轉於志趣相投的朋友之間;在互聯網上,人們因為宗教、愛好、轎車、音樂等任何能想到的主題,我們組成一個群體。實際上,多數人都喜歡看支持自己而非挑戰自己觀點的博客。而這些博客多數會鏈接觀點相近的博客,自由派連接自由派,保守派連接保守派,彼此之間的溝通就好像是在對著浴室里的鏡子說話。

為什麼群體會形成比個體成員的平均觀點更為誇大的觀點呢?在提出的集中群體極化理論中有兩種理論似乎已經被實驗所證實。其中一種理論認為重點在於討論中所提出的的觀點,另一種著重於群體成員如何看待他們自己和成員。第一種觀點恰好是信息影響的例證,第二種觀點是規範影響的例證。

PS:信息影響-我們從眾是因為想要從別人那裡了解到信息;規範影響-我們從眾是因為我們想希望、保證自己行事正確,能被他人接受或敬仰。

首先說信息影響,群體討論可以讓一些一般常識的觀點也會進入討論,其他觀點也許會包含一些群體成員在此之前沒有考慮到的具有說服力的觀點。當了解到別人對自己觀點所做出的解釋後,我們可能會稍微改變自己的觀點。並且在討論中積極的參與會比消極聆聽會更容易導致態度的轉變。一旦參與者用自己的話語表達該觀點時,言語的使用會擴大這種影響作用。群體成員對別人觀點重複的越多,他們就越有可能在不斷重複中認同這些觀點。

至於規範影響,這種對極化的解釋涉及到與他人的比較。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在其極具影響力的社會比較理論中提出,我們人類希望能對自己的觀點和能力做出評價,為此我們可以將自己的觀點與他人比較(說實話,小編並不能理解前面這一點點社會比較相關的東西,為什麼會列在這一段中,感覺並不能支持規範影響這個小論點)。當我們發現其他人和自己有相同的觀點時,為了讓其他人喜歡我們,我們會將觀點表達的更為強烈(這個還可以)。另外的在討論中,大部分人發現自己的觀點並沒有想像的那樣出眾,事實上,其他一些人的觀點比自己更為超前,並採取了更為堅定的立場。於是他們不再受群體規範的錯誤約束,而是自由的更加強烈的表達自己的偏好。

群體極化的研究表明社會心理學研究的複雜性,儘管我們希望對某種現象解釋能盡量簡潔,但是一種理論很少能解釋所有數據。由於人類的複雜性,常常有多個因素影響最終結果。

好吧,本文略長,千言萬語一句話:群體會強化個體原先的主導觀點。就到這裡了,我要去看電影,它已經在電腦里等我了,再見了小夥伴們,下篇見…

本文由小編整理編輯,主要內容來自《社會心理學》戴維·邁爾斯著 第11版

推薦閱讀:

頻率
瘋狂的群體
對群體的斯德哥爾摩症----電影《芳華》
群居就是力量
網民「群體極化」現象分析及應對研究

TAG:群體 | 心理學 | 社會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