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傳播負責——別成了別人的槍
來自專欄 防川
今天在朋友圈刷到這樣一條消息:
具體來看,大概就是想黑某位教授。
隨後,一些微信群里也進行了討論,大意就是灌水很丟臉之類的。
我作為一名博士生,根據常識判斷這根本不可能,10年3650天,平均每天要發表2篇以上的論文,從工作量和版面兩個方面,都是不可能的任務。
於是,我就去web of science裡面搜了一下。
果然是假消息。姓名為Xiong, RG的人發表的sci檢索的論文數是301篇。
朋友圈裡的圖片結尾有落款,顯然是一個新聞報道,但是我找了半天沒有找到那篇新聞。
不過新聞裡面的數據源我卻能大概確認,是來自百度百科。以下是熊教授當前的百度百科:
雖然百度百科經常被人詬病,但在大多數情況下作為一個教授的學術背景的信源還是靠譜的。我懷疑是有人想故意黑這位教授,修改了百度百科。好在百度百科是保留修改痕迹的,於是我一個版本一個版本的往上翻。
這個百度百科總共有20個版本,我在翻到倒數第三個和第二個版本時,才看到這次誇張的修改。
結果令我有些吃驚:這個「故意黑」的修改居然發生在9年前,而熊教授的百科經歷9年17次修改,居然都沒有人發現這個問題,替他改正一下。
我也想問問這位修改者niurenlingyige,你到底什麼意思?
最後提醒一下各位新聞工作者,以及喜歡在朋友圈分享信息的朋友。科研人員的信息是最透明最好查的,報道分享之前,找你在高校的朋友,去資料庫裡面檢索一下。10年發10000篇sci,印表機都列印不過來啊。
我算是個比較較真的人,自己檢索考證了一下,在朋友圈和群里指出這個消息的虛假性,也讓發圖的朋友公開回復澄清了。但在更大的範圍內,如果沒有較真的人,這位教授,嚴重點說,中國學術界的聲譽,可就切切實實遭受損失了。
社交媒體和互聯網帶來的技術賦權改變了普通人在輿論場中的地位。今天,我們每個普通人都擁有強大的傳播能力,這在過去是難以想像的。
如何行使這種能力,如何規範這種傳播行為,沒有先例可循,但我們還是要盡量做到嚴謹,對自己,也對別人負責。
推薦閱讀:
※國內有哪些工作環境很贊的互聯網公司?
※也有一顆想當網紅的心,但怎麼辦呢?
※瘋狂動物城之互聯網版
※年薪千萬的網路主播依靠的是什麼?
※象本商城App上線啦!豪禮有限,先搶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