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本身就是一個醫生集團!只是看你如何理解。

醫院本身就是一個醫生集團!只是看你如何理解。

誰都知道好醫生很重要,但不是隨便誰都可以站出來成立醫生集團的,稱自己是醫生集團的,不一定是真正意義上的醫生集團。

醫生集團是個很熱門的話題,除了離開體制的醫生們組成醫生集團以外,體制內

的醫生們也開始抱團,組建所謂的「體制內醫生集團」,有的醫生集團剛宣布成立不久就拿到了第一輪的風投資金,而且估值不低。無論是開醫院還是開診所,成功

的前提是要擁有好的醫生,得醫生者得天下,所以下一輪資本要追逐的肯定是醫生這一「核心資產」和「核心競爭力」。誰都知道好醫生很重要,但不是隨便誰都可

以站出來成立醫生集團的,稱自己是醫生集團的,不一定是真正意義上的醫生集團。

其實醫院原本就是「醫生集團」

從現代醫院發展的歷史來看,其實醫院原本就是「醫生集團」。最早醫生是個體行醫的,後來大家在一起工作就組成了「醫生集團」,形成了醫院。剛開始的時候是

Physician Talks(醫生說了算),後來醫院要發展,需要更多的資本,或者是資本看到開醫院可以賺錢,於是就開始投資建醫院並招聘醫生,於是

就變為Money Talks(資本說了算)。現在不少醫生對醫院(包括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不滿意,不想僅僅成為僱員,於是要從

Money Talks(資本說了算)或者Power Talks(政府說了算)變回到Physician Talks,這就出現了現在的「醫生集團」。

其實,現在不少醫生,特別是有技術有能力的醫生,不僅僅是想離開體制,而是想成立或加入醫生集團來保障自己的利益。離開體制,去私立醫院做員工並不是這些

醫生們的意願,因為去私立醫院工作還是Money Talks,不是Physician Talks。但是,如果你成立了「醫生集團」,想要做連鎖做大,

最終想把「醫生集團」去IPO上市,還是要回到Money Talks。這是個輪迴,在不同的階段,是不同的人在Talk,是選擇的結果,誰都別埋冤誰,

願賭服輸,你得明白你想要什麼。

Power Talks是只見醫院不見醫生

在公立醫院,是PowerTalks,是廟(醫院)大過和尚(醫生),是醫院的利益大於醫生的利益,即使是醫生對於現狀不滿意,也不敢輕易離開體制。對於

絕大多數的醫生來講,公立醫院的大平台是病人來源的保障,是學術地位的保障,是收入的保障。即使是在公立醫院非常熱門的教授,離開了三甲公立醫院的平台去

了私立醫療機構,多數都會遇到病人荒的窘境。無數先行者的失敗案例讓後來者都不敢輕易下這個決心,因此大家基本上都是有那個「賊心」,沒那個「賊膽」。像

張強這樣的醫生,和三博腦科這樣的醫院還是極少數,而且他們的成功取決於很多因素,不具備普遍意義上的可複製性,至少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是如此。

Money Talks是只見資本不見醫生

在私立醫院,是MoneyTalks,是講究投資回報的,在多數情況下私立醫院只是個醫生的使用平台,根本不是個醫生的培養平台。醫生的醫療行為要配合投

資回報的戰略,在公立醫院醫生面臨的是學科建設,業務發展,科研課題和SCI文章的壓力,到了私立醫院只剩下了賺錢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你要麼從了

Money去配合它,要麼只好選擇離開,再次回到公立醫院。

醫生大佬們再戰江湖

在資本的誘惑下,在大好形式的鼓舞下,據說一些醫生大佬們也準備開始組團下海成立醫生集團了。我不太看好大佬們成立的醫生集團,各懷鬼胎的醫生大佬們連續

N輪投票連一個候任主委都選不出來,你還能指望他們能在一起成為一個團隊,組成一個醫生集團?世間的紛爭無非是「名」和「利」之爭,在學術組織的選舉和運

行中,無數的案例說明,大佬醫生們是無法很好合作的,每個人都想當King或者Queen,都想以我為主,不想去配合別人。為了「名」無法很好的合作,為

了「利」,更不能指望大佬醫生們能夠在一起組成一個很好的「醫生集團」。如果這也可以稱為「醫生集團」的話,那麼中華醫學會早就是最大的「醫生集團」了

(張強的評論)。

「體制內醫生集團」

最近比較熱門的是以著名三甲醫院的專科醫生們成立的「體制內醫生集團」,這些醫生多數是三甲醫院的正當年的中青年骨幹,有技術,有能力,有想法,不安於現

狀。這些人往往擁有副高以上技術職稱,在科室擔任或者不擔任行政職務,但這些人絕大多數不是做科室大主任或者是院級領導的,有「既得利益」的大佬醫生們。

他們的特點是young(年輕),ambitious(有野心),rebellious(不太願意一直聽從大佬們的安排),dangerous(在某些大

佬們看來有一定的危險性)。他們不願意放棄公立醫院可以帶來大量患者,學術地位和既得利益的平台,又嚮往擁有屬於自己的獨立舞台,不甘心只依附於醫院,只

從屬於大佬們。

現在的大佬們往往年紀並不老,也不會輕易在短期內退出舞台,與其冒著被逐出門的風險直接和他們競爭,還不如去憑藉自己的能力去闖出一片新天地。將來一旦時

機成熟,可以直接脫離體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醫生集團」,來兌現自己的價值。這些人,這種組織是資本的最愛,因此「體制內醫生集團」能很快得到融資一點也

不奇怪。

但是這種「體制內醫生集團」也有風險,它需要上級主管部門的默許和醫院領導的默認,沒有這種默契的配合,這種遊戲玩不下去。如果一直是保持「體制內醫生集

團」的狀態,也沒有太大的投資意義,因為僅僅靠業餘時間是無法形成一個邏輯清晰的,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如果「體制內醫生集團」的醫生們投入更多的時間去其

他公立醫院或私立醫院去賺錢,相信院方也不會像現在這樣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就算領導看得下去,大佬們也會看不下去,群眾也會看不下去。

「醫生集團」的管理模式

醫生集團也是創業型公司,也應該有一個好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架構。一般情況下,1+N還可以(一個大醫生為主,其他醫生加入這個大醫生領導的團隊),2+N還有可能,3+N能成功的可能性就比較小了。

著名的張強醫生集團就是1+N的治理模式,如果他的醫生集團還有另外一個張強,或是3-5個張強,這個集團就無法很穩定地運行下去了。

2+N往往需要互補和配合,處理不好經常會出問題,你去看公立醫院,最大的傷害莫過於院長和書記的爭鬥,這種案例並不少見。

物理學上三點可以保障穩定,但是在人際關係方面,在管理權方面,出現第三者往往會導致關係的不和諧不穩定,2對1是常態,3個人想法都一樣的情況很少見,這種爭鬥和內耗對公司的傷害也很大。

創業公司的無數案例已經說明了這一點,在醫生集團的權力架構設計上一定要考慮到這種人性的弱點。

移動互聯網與醫生集團

移動互聯網去中心化就是去醫院化,移動互聯網的平台化就是脫離僵化的醫院建立新的更有生命力的平台:醫生集團。移動互聯網可以幫助醫生,幫助醫生集團迅速

形成口碑,建立品牌,維護品牌。移動互聯網會幫助我們弱化廟(醫院)的作用,強化和尚(醫生)的品牌,一旦和尚(醫生)有了品牌,和尚(醫生)到哪裡,哪

里就是好廟,未來香客(患者)更看中的是好和尚(醫生),而不是廟的大小。

我對醫生集團的定義

說白了,醫生集團就是一個利益團體,一個成功的醫生集團需要滿足以下四點要求:以醫生為主導,以利益為紐帶,有律師參與制訂遊戲規則,有合理的商業模式。

醫生可以單幹,可以是夫妻老婆店,也可以是幾個人合夥,幾十個甚至上百個人聯合。能力強的成為「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一般的醫生可以成為醫生集團的

僱員。在形式上可以多樣化,可以稱為「診所」,也可以叫「工作室」,搞大了就是「醫院」。

博德嘉聯醫生集團醫療有限公司」已註冊成立並取得了營業執照,「醫生集團」首次獲准出現在註冊公司的名稱中。醫生集團的註冊條件,需準備資料以及前海百科-小飛(156-7493-7534)整理的經營範圍參考,期待您的加入!

推薦閱讀:

美國抗癌「第一神葯」nivolumab 首次在中國肺癌患者中取得成功,上市指日可待!
「咸陽官員毆打醫生案」犯罪嫌疑人刑罰不可免
執業醫考試的思辨
痛風發作的治療全流程,你平時有這樣好好治療嗎?
醫療網路建設所需資料(全)

TAG:醫療 | 醫療行業 | 臨床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