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母親:談談幾部華語紀錄片

關於母親:談談幾部華語紀錄片

來自專欄 獨立紀錄片觀察

假以母愛之名,也並不可以消弭社會問題的存在和尖銳,母親的職責不該再被強加上社會保障缺失的重擔。如果說母愛是偉大的,我想是因為愛和生命的價值本身就是偉大的,我甚至認為每個家庭,每對母子/母女關係都是不同的。

關於母親:談談幾部華語紀錄片

作者:余雅琴 來源:後窗工作室"(ID:media-fox)

母親節越來越成為一個重要的節日,這要感謝現代商業文明對人情人心的巧妙利用,如果有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可以讓人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愛,盡到孩子對母親的義務,花錢買禮物的心態就很像信徒購買「贖罪券」了,在我們這樣一個消費社會裡,這似乎是何樂而不為的事。

有趣的是,同樣主打「孝道」和「感恩」,父親節的商業價值卻遠不如母親節。這背後的原因似乎不外乎我們的文化中是從來不吝嗇對母親的書寫和表白的,在我們的文學和電影中,父親可以是反派的甚至邪惡的,但你可曾見過幾個不像樣的母親嗎?

在主流的傳播中,母親幾乎是以一種單一面目出現的。尤其是在中國文化中,母親的偉大和無私處在一邊被讚頌一邊被視為理所應當的情形中。一個女性的母親身份的建立其實可能伴隨著她的其他身份的缺席和遮蔽。

選擇這幾部紀錄片,是想通過探討中國母親在紀錄片中的形象問題讓作為女性的「母親」被正視和解構神話。這幾部片子包含了生育之苦,喪子之痛,養育的艱難,和解與對話等話題,我希望通過這幾部紀錄片的分析和批評,探討母愛的多種可能性及「母親」的身份問題。

《羅長姐》的英文名是「Mama」,故名思議,這是一部獻給母親的作品。羅長姐是湖北農村的普通農婦,88歲的她是全國道德模範,近四十年來她一直照顧有精神問題的兒子,在這個過程中,她付出令人太多艱辛,甚至被犯病的兒子打壞了一隻眼睛,這份偉大的母愛感動了很多人。城市題材的《生門》則通過拍攝武漢一家醫院產科的眾生相,用四個不同背景的產婦故事串聯,表現了女性在生產和孕育孩子過程中的艱難。《彩虹伴我心》講述了性少數群體和他們母親的故事,面對鏡頭,幾位母親講述了自己如何看待孩子的性傾向,以及如何幫助他們獲得社會認同。無獨有偶,《日常對話》看似關注的也是LGBTQ群體的故事,只是這一次,視角發生了改變。作品用「私影像」的方式,以女兒的視角觀察自己的同性戀母親,她從疏離到與母親對話,並最終與母親達成和解。

女性主義先驅波伏娃在其著名的《第二性》有這樣關於母親身份的質疑,她認為被社會關係建構出的「女性」在孕育孩子的時候才可能獲得身體屬於自己的感受,並且,母親的身份讓女性產生愉快的幻覺,彷彿只有母親的價值被實現,一個女性才能被看做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這種看似激進的觀點在幾十年後的今天被認為依然普遍存在於社會各個階層,「母親」這個詞語在主流文化中仍然是一個不可挑戰的符號。

觀看《羅長姐》和《生門》這兩部作品的,我感覺到了「母性」對「女性」的綁架。一方面感到主人公的偉大和艱辛,被她們對孩子深沉而富有犧牲精神的愛所感動,另外一方面,母親的無限度犧牲和這兩部作品所流露出來對此讚頌的傾向,著實讓人細思極恐。實際上,如果不是因為政府和社會職責的缺失,這兩部紀錄片裡面所表現的偉大母愛,就不會顯得如此富有犧牲精神和讓人唏噓了,其中人物的遭遇絕不是個體命運的遭遇,其中很多的悲劇本來是可以避免的。

◇紀錄片《羅長姐》劇照

《羅長姐》這部紀錄片雖然把主人公從新聞塑造的單一的偉大形象中解脫出來,讓我們看見一位普通母親的艱辛,片子里當我們看見羅長姐佝僂著身體上閣樓給兒子端飯,慈愛地勸說孩子吃飯,但是六十多歲的兒子犯病不停地打自己的臉的情景時,觀眾的心被揪緊了。面對這樣的狀況,羅長姐已經過了四十年,這遠遠超出了正常人能夠承受的範圍。她還是一如往昔地無奈地對兒子說:「寶寶,別打」。這時候沒有人會記得羅長姐「道德模範」的身份,她似乎化身為這個國家那些被侮辱和損害的苦難母親形象代表。可惜的是,這部紀錄片沒有深入地探討造成種種現象背後深刻的社會原因,最終的落腳點還是母愛偉大這樣庸常的主題之上。

羅長姐的兒子是一個因傷退伍的軍人,同時也是一個精神疾病相當嚴重的病人,對這樣的患者的治療和照顧本來應該有社會相關的部門來承擔,更應該有專業人士的介入。但是,事實上,由於公共醫療系統的缺失和社會保障部門的缺席,羅長姐的家庭卻承擔了絕大多數的責任,而一切都在世俗認知里的親情下理所應當地進行著。

在羅長姐年紀漸大的情況之下,照顧兒子的重任,擔任到了家庭的第三代女性孫媳婦的身上,以至於羅長姐的悲劇要在另外一個女性身上得到延續。如果只用女性的偉大和家庭成員內部的親情來解決精神病人看護的社會問題,我認為這樣的導向其實是把沉重的社會問題強行加在個人和家庭之上,考慮到中國女性普遍在家庭當中投入更多的精力,那麼我認為這實際上是將用「母親」的讚頌去瓦解了作為社會成員每一個人都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和社會關注。

◇紀錄片《生門》中力保子宮的母親

《生門》在全國上映的時候,我有幸在影院看過一次,相信不少觀眾對其中真實的生產片段記憶猶新,身為女性,片子里表現出的鮮血淋漓的生產過程讓作為觀眾的我都產生了痛感。當時,坐在筆者身邊的年輕夫婦全神貫注,妻子還時不時抽泣一下。看畢,丈夫向妻子表達了感恩之情,並保證以後一定對妻子以及未來的孩子好上加好。

這雖然只是生活當中的一個偶然片段,一方面說明了紀錄片本身的感染力,一方便卻透出某些作品導向的問題,這樣一部本來可以多向度讓人有所反思的作品,卻在處理素材的過程中遮蔽掉了其最重要的批判意識。《生門》這部紀錄片當中所表現的幾位女性,其所代表的各種情況非常複雜,但背後都是有深刻而不合理的社會原因造成的,不能單純的歸結為母親的偉大。我甚至認為,其中的許多女性的抉擇已經到了盲目的地步:比如六度懷孕,兩度生育女兒的產婦冒著極大地風險一定要為家庭生下一個兒子,理由是沒有兒子會被人笑話;比如在心臟兩次停跳的危機面前一再希望醫生一定努力保住自己子宮的年輕母親……所有這些,如果僅僅用生命的偉大和無私的「母愛」來表現實在是太說不過去了。

這些女性的選擇其實是沒有選擇,展現了她們缺乏主體意識的無奈,不能決定自己身體和生育權的不自知。在當下的社會關係里,我們從社會新聞中也不難看到,中產以上或者知識女性在面對生育的時候,也依然是劣勢群體。紀錄片表現得相對冷靜和客觀,選擇的人物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可是如果僅僅用「母愛」這樣一個偉大而空洞的詞語來包裝這樣的作品,觀眾收穫的只能是一種廉價的感動。

當然,也有一些紀錄片試圖展現不同於傳統刻板印象的母親形象,其中《彩虹伴我心》就是一部。這部紀錄片記錄的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中國的性少數人群的母親們。

紀錄片不僅僅反映了母愛的寬容和偉大,更多的其實是給予了對性少數群體的權益問題的關注。紀錄片選擇的幾個家庭其實都是城市中產,幾位母親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女性,她們的經濟和教育水平遠遠高於一般社會人群。因此,雖然溫暖人心,卻缺少社會其他階層的樣本聲音。

一般認為,性少數群體在面對家庭的時候往往會遭遇不理解的壓力,尤其是在東方文化里,同性戀等話題至今也是相對禁忌的。這部紀錄片反其道而行之,為我們展現了幾位中國母親對孩子的理解。最讓人敬佩的是,這些女性對孩子的支持不僅限於家庭內部,還身體力行,為自己的孩子能夠獲得更寬容的社會環境而努力。

其中,吳幼堅女士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位。儘管本身就是一位非常優秀的編輯,吳幼堅更為知名的身份是「同志」母親,在得知兒子的性取向之後,吳媽媽選擇了站出來,為了千千萬萬的性少數人群發聲,她成立了相關的公益組織,幫助很多迷茫的家庭和個人正視性別問題,這樣的社會擔當是讓人敬佩的。

於是,我們在紀錄片里看見,除了傳統母愛的表達,母親的價值還可以體現在更為廣闊的社會圖景中。女性除了成為母親,還可以同時擔當更多的社會角色,並且多種身份之間並不對立。

◇紀錄片《彩虹伴我心》中的一對母女

《日常對話》是近年來一部頗為引人注目的作品,導演黃慧偵用了近20年的時間記錄了自己和女同性戀者母親之間的誤解和對話。這部紀錄片一定程度上顛覆了我們對母女關係的一些想像,在被大眾認為親密無間的母女關係中,其實存在著許多難以言說的心結。《日常對話》突破了我們對中國母親想像的邊界,讓這位被傳統男權社會傷害的「拉拉」的母愛表達有了更複雜的內容。

我們跟隨黃導演對自己家事的探索,發現母親的缺陷和不完美,比如為了追求女朋友撒謊兩個孩子都是領養的;甚至因為恐懼,飽受家暴的母親在女兒面臨父親侵犯時選擇了沉默。當傷口被揭開,我們看到了這個家庭最深沉的隱秘,所有這些都是在日常的生活中被展現,沒有蕩氣迴腸和撕心裂肺,這是女性獨特的視角。

在女兒成為母親之後,兩代母親之間的對話和最終的和解讓人對母愛有了不一樣的思考。這部紀錄片里有一個片段是女兒婚後問母親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是否願意結婚生子,母親說不願意。如果同性戀可以結婚生子呢?在女兒的追問下,母親依舊給了否定的答案。這位母親其實沒有受過什麼高等教育,由此可見,對婚姻和生育的不認同不盡然來自我們一般認為的知識階層的反思。「我覺得一個人始終是自由些」,母親給出的回答給與了我們對女性天然具有母性的刻板認知的一個反例。

當然,《日常對話》是一部相對溫和的作品,最終還是用溫情來解決矛盾,也沒有對造成兩代女性傷害的缺席的父親和其所代表的「男權」進行猛烈地批判,這儘管可能算一個遺憾,但我願意將這樣的溫和看作是新時代女性的自信。

中國母親之苦,不僅僅因為承受著性別的枷鎖,同時還有其他社會問題的壓力。《生門》里關於醫療的思考,《羅長姐》隱含著社會保證制度的缺席,《彩虹伴我心》性少數群體的平等問題,《日常對話》里關於家庭暴力和底層生存的關懷等等都讓我們意識到母親的形象絕不應該以一種簡單的面目被概括,母親只應該是女性的一種可能性的身份而已。

分析這些紀錄片所表現的母親形象,我發現一種悖論,一方面,這些紀錄片展現的母親形象依然沒有突破傳統,無需論證的「母愛」依舊是主題核心。另一方面,儘管母親這個身份也僅僅是女性在親子關係中才有效的,但是但是這些紀錄片全部都有強烈的社會關注,其旨向都不是向女性內部探索母親身份的(即使是」私影像「的《日常對話》,也有很大一部分的觸角在關注性少數人群)。

這其實是一個矛盾,當我們在探討「母愛」的時候,我們到底在談論什麼。為什麼在這些關於母親的紀錄片中,母愛往往與社會事件纏繞不清呢?當一個女性在成為母親之後,她究竟是自己孩子意義上的母親還是社會意義上的「母親」呢?」

對比男性社會形象的豐富,我們不難發現這其中探討的必要。當我們在討論父親形象的時候,往往都是討論男性在家庭當中的身份和責任的問題,在文學作品或者影像作品中,鮮少有作者把父親的形象和男性在社會上扮演的其他形象表現得如此曖昧和纏繞不清。我也無意將女性和男性作為對立的兩方,可是,如果「母親」身份在我們這個社會不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祛魅」,男性同樣也很難獲得自由。

由此,我又不禁想到近年來幾起熱議的社會事件,不論是北京北醫三院的孕婦死亡事件還是榆林綏德發生的產婦跳樓事件,撥開後來演變成醫患糾紛的迷霧後,我們看到的依然是女性的生育之苦,在這兩個事件中,兩位女性的教育背景和社會地位存在著不小的差異,可我們看到,面對生育的時候,女性的選擇其實並不多。猶記得綏德事件曝光出來的視頻片段,產婦臨盆前的兩次下跪,是什麼樣的絕望讓她做出了最後的選擇,我們其實很難探求真相,但是我想這樣的畫面在質問每一個人:生育是否是生為女性的原罪。

母愛是一種偉大的愛,但是這種愛也是基於人類文明之中的。假以母愛之名,也並不可以消弭社會問題的存在和尖銳,母親的職責不該再被強加上社會保障缺失的重擔。如果說母愛是偉大的,我想是因為愛和生命的價值本身就是偉大的,我甚至認為每個家庭,每對母子/母女關係都是不同的。

我想,愛之所以被認為是人類最為偉大和美好的情感,那是因為愛應該發生在平等的主體之間,愛不應該被綁定在倫理的枷鎖之上,即使是被認為最為「無私」的母愛也一樣。當然,波伏娃的性別構建的觀點或許已經被今天得女性主義者認為過時,在新的歷史語境之下,一個理想環境中,一個獨立女性應該自由地定義自身的性別屬性,決定如何使用和看待自己的身體,這當然也包括其作為母親的角色。

本文作者余雅琴,首發於後窗工作室"(ID:media-fox),凹凸鏡DOC授權轉發。

凹凸鏡DOC

(ID:pjw-documentary)

加微信?aotujing-doc 進紀錄片分享群

用影像和文字關心普通人的生活

推薦閱讀:

轟動一時的hello Kitty藏屍案,竟然是這麼告破的
應該看看哪幾部紀錄片?
如何評價零零後這部紀錄片?
你覺得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片子怎麼樣?
《中國戰機》中你最喜歡哪個戰機,為什麼?

TAG:紀錄片 | 影視 | 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