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和內資的採購崗位,哪個有回扣?
來自專欄 職場蛙
剛畢業時,我做過幾年小採購員,家裡人覺得不錯,同學也挺羨慕。
其實,一畢業就放棄了專業,我這內心還有點躊躇,他們倒是替我高興了起來。周圍人並不知道,我這外企五百強的小菜狗,哪來的外快?
後來,幾次白領圈的朋友聚會,大家聽說我是採購,連那些美女都問我這工作有沒有「油水」。我笑而不語,不知如何回答。
今天就來梳理下,看看採購在不同企業的特點,看看誰有外快和油水。
【採購最重要的分工】
採購,就是通俗理解的買東西,但也沒那麼簡單。
只講重點,總體來說,採購部門有兩大主要的功能,牽涉到利益糾葛。所謂「油水」,就是牽涉到供應商的利益了,後者給你點好處費,其中最大的那部分叫做「回扣」。
那麼,採購這兩大分支,是如何影響供應商利益的呢?
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如下:
- Sourcing,對供應商的任用和產品供貨的單價、賬期、降價、合作程度等,有著長期持續的影響;
- Purchasing,則對供應商具體零件的頭料和尾料,以及每家供應商的供貨量權重,有著短期的影響。
【內資企業的採購】
大家注意下,在內資企業,沒有Sourcing部門。那這功能哪去啦?
被幾個部門領導分掉了,形象地描述如下:
鋼材塑料等大宗商品原材料,歸老闆、老闆的妹妹、「大領導」這樣的高管負責;
有圖紙和規格書的零部件、模具、治具,則歸工程部經理負責;設備,歸設備科長管;其他日常物料(進口物料、客戶指定供應商、紙箱、棧板、輔料、螺絲、標準件等),才歸抬頭職位名為「採購經理」的人負責;
各種班車、餐飲、電信服務、紙張耗材等歸行政人事部負責;廢料處理,歸倉庫和總務管理。
大家看出來沒有?內資企業喜歡讓各部門領導兼任,留有模糊地帶,直接將這個外國人叫做Sourcing的部門,瓜分了。也許,這是幾十年來的內資企業文化,跟幾千年來國內風俗習慣,這兩者結合後最合理的存在。
【外企的採購分工】
我們經常聽說某個同學現在外企做採購經理,覺得這同學「混」得不錯。大家記住,採購經理,這在內資企業是個相當有分量的職位,儘管有些物料的採購權被其他部門拿走了,但如果你不是跟老闆關係特別鐵,或者客戶那裡有背景,在國內企業你是很難坐上這個位置的。
你的這位同學也沒啥出眾的水平,怎麼就做上了外國大公司的採購經理的?你可能會有點詫異,更會感慨:「這傢伙真能混!」
其實不然。
外企的採購經理,跟內資企業的採購經理,其權力大小和執掌範圍,是不可相提並論的,即使都是「採購經理」,你真正拿到他們的名片,會發現有如下多種英文抬頭:「Sourcing Manager」「Cost Manager」「Commodity Manager」「Category Manager」「RFQ Manager」「Project Sourcing Manager」「Contract Manager」「Purchasing Manager」等等,多達十來種描述。
他們的工作執掌,實際上分別側重於供應商開發、成本核算、商品戰略、目錄管理、詢價比價、項目採購、合同管理以及物料跟蹤。因為他們的職位都屬於採購部,因此習慣上以採購經理一詞以辟之。
外資企業大多實行的是現代企業制度,沒有真正的老闆,往上到頂,就是公司大股東、小股東、機構股東和各種個人散戶股東,沒有國內這種一人獨大或者一人說了算的「老闆」。所以,採購經理這個職位自然需要權力稀釋,功能細分則不可避免。
講到這裡,對於工作了十年以上已經做到外企各種「採購經理」職位的人來說,面對大量外企搬離、裁撤、關閉甚至徹底跑路愈演愈烈的現象,他們的主要出路之一則是迴流內資企業的採購經理崗位。因為職位抬頭一樣,而且各個具體「採購」崗位之間功能也有所相通,所以對於他們,能面試和進入內資企業相同的崗位,這個職位抬頭就幫了他們的大忙。
隨著國內上市和准上市公司業務的增加,對於先進流程改善的需求自然增強,並且央企和地方國企也在不斷公開化招聘,採購經理這種中文同名的外企人士,多了一個轉行到內資企業的路徑。
【大外企的採購】
將外企中的大型外企單獨拿出來說,採購部Sourcing的權力會在內外部多部門間分散,起到制衡作用,使得權力尋租空間接近為零。
制衡的制度在大外企中,還是非常完善的。比如,百年老店通用電氣的Sourcing部門,跟Purchasing部門一樣,是沒有權力尋租漏洞的。再比如,蘋果公司,你個採購員拿富士康的紅包?你試試看,連中國區總監也不夠這個「級別」。
外資企業規模越大,他的三權分立機制更加明確,類似美國的參眾兩院和總統的權力制衡。
因此,大外企的員工甚至供應商,可以舉報採購員、採購經理、採購總監,無論結果如何,這採購工作是待不長了,得跳槽。歐美文化很注重名聲,所以你能看到常見的引咎辭職。
採購是個高危職業,尤其負責對內對外的工作,都要謹慎,因此,大外企的採購人員,需要謹言慎行。
那麼,大企業的採購就一點油水沒有了?有還是有的,就是中秋前快遞來的一張月餅券,要麼元旦前的幾本枱曆而已,你要?
大外企中要說真正的灰色收入,那屬於直接面對供應商的底層採購員,他們可以通過具體的項目來推薦供應商的供應商,這是最後一塊處女地。
【小外企的採購】
採購權力在外企儘管有制衡制度,也看公司成立的年數、企業規模。
通常剛成立五年內,銷售制度還沒健全,更不談採購制度了,亂就一個字,古人講渾水摸魚、亂中取勝。
你可以這麼認為,也可以觀察下,500人以下的中小公司,其採購經理的位置是高危職位,差不多一兩年就換一個人,原因就在這裡。
因此,小外企的採購經理,屬於真宗的模糊地帶。但也有弊端,他們的工作極其難以開展,採購量過小,工作量巨大,還被人懷疑這懷疑那,手下採購員崗位的工資過低招不到人,等等。
人就是這樣,看著別人,都當做對方很光鮮。
以上,已經充分並分門別類地回答了題目,你百度搜狗都搜不到這種乾貨,之前沒人講過實話。
總體來看,大外企的採購員、小外企的採購經理、內資的所有領導,都可能有模糊地帶,也就是「油水」。
大家參考即可。
- 職場路很長,幽哥只講乾貨。
- 緊急問題,可點擊值乎-幽哥。
- 共性知識,看這裡「職場秘籍分類匯總」。
- 個性諮詢,可參與我剛建的星球:https://t.zsxq.com/Byv7Uvf。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