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 | 《萬曆十五年》里有哪些啟示04

書評 | 《萬曆十五年》里有哪些啟示04

凡是和文官集團公開作對的人,沒有一個能得到善終。即使是皇帝最親信的人,遲早也會被大眾清算。

——《萬曆十五年·活著的祖宗》

1、理想的組織架構,是有著完善的運行流程和制度規範,讓組織內的人可以依例有序行事。但這一點現實中的組織往往做不到,只能有一個大致的發展方向,剩下的,需要組織內的領導者和核心幹部最大限度的發揮能動性,來彌合組織的不完善。這就是為什麼毛澤東說:正確的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

他(申時行)的困難帶有時代性,其中情形特別,不是從組織上和技術上可以解決的。他沒有明確的法律條文可資遵循,他只能依靠道德習慣和人事的手腕來應付一切……他在行政上的成就,往往得力於微妙的人事安排。

2、管理者喜歡設計考核制度,琢磨著如何對執行者的作為進行量化,用哪些數據作為待遇和職級的定位標準。但現實情況是,有些崗位很便於表現自己突顯成績,而有些崗位運轉的再好也沒什麼可以炫耀的東西,有些人很懂得做政績工程,有些人只會默默無聞的作工作。固化的考核指標,對某些崗位某些人,是不合理的。

如果真像批評者所說他的施政記錄是一張白紙,這反倒證明了一切都已納入規範,機構運轉正常,因此無事可記……他在執政時既不採取大刀闊斧的方式,也不多加渲染,這樣,他的成績就很少為人所理解。

3、外患往往源於內亂,就像非外傷的體表炎症,往往反映了內部的紊亂失衡。攘外必先安內。君子固本,本固而道生。

如果邊防的空額都已補足,各邊鎮的倉庫都充實,以游牧民族耳目之靈通,他們是斷乎不敢輕易挑釁的。如果邊防的情況依然故我而本朝與蒙古人貿然交兵,縱使在局部地區取得勝利,這連綿幾千里的邊防線,終歸是要被對方衝破的。

4、工作能良好的開展,源於合作者彼此的配合與認同,而這種配合與認同,並非簡單的志趣相投,或目標一致能夠達成,它依賴於價值觀長年的影響和塑造,某種意義上說,配合良好的雙方,應該是「一方」。這樣一想,新政府要組閣,需要首腦提名,幹部提拔新人,喜歡用秘書等親信隨從。並非一定出於私心,可能更多是為了工作能夠順暢的開展。

年輕的太子受傅於翰林學士……日後太子登極,翰林學士……遂成首輔,這不僅保持了中樞人事的連續性,而且憑著老師和學生的親切關係,可以使許多棘手的事情輕易而圓滿地得到解決。

5、當複雜的現實放到時間的坐標軸上,會變得不可思議,無法預測。我們以前將的防微杜漸在瞬息萬變中往往顯得無力和無效。大風起於青萍之末,可細枝末節的事兒,即便注意到了,誰又捨得在未見端倪的時候投入足夠大的精力呢?何況細枝末節者,不計其數,就算相防,也是防不勝防。

申時行認為這完全是一件小事……建議皇帝……不再作是非可否的追究。於是這位酋長今後得以為所欲為,而且還能夠繼續利用本朝內外官員的不和來發展他自己的千秋大業……他名叫努爾哈赤。

6、我們常常站在自己的角度抱怨身處高位的人屍居餐位,殊不知,這個人也許正在用外人無法察覺的潛移默化的手法在推動工作,要不就是,它表現出的「屍居餐位」,正是他身居其位的理由本身。

正由於態度溫和,申時行才獲得皇帝的信任並建立了親切的關係。多年來,這位首輔正是巧妙地利用這種關係,促使皇帝的一舉一動接近於文官集團的期望……採取硬性辦法督促,事實上也是無法做到的。

7、人的積極性有時候比錯對更重要。因為錯了可以通過糾偏變成對的,但是無作為就不可能有對的事情發生。可悲的是,好多時候,我們打擊一個人的積極性,並非因為這個人做錯了,而是因為這個人的做事和為人風格,不被旁觀者喜歡,由是無端生隙,莫名攻擊。

萬曆已經發現他想做的事情統統不能做到,於是他想勵精圖治的念頭就一天天減退……他(萬曆皇帝)即使有任何創造的能力,也因為他身著龍袍,貴為天子,而無法施展表現……由於成憲的不可更改,一個年輕皇帝沒有能把自己創造能力在政治生活中充分使用,他的個性也無從發揮。

8、在做事為最終正確的前提下,原則、是非、賞罰並不重要,通過彼此都認可的方式做成事才最重要。因為消極的不犯錯,比積極的做錯事,要可怕的多。

人君和人臣務必互相遷就互相讓步。倘不如是,一方面堅持大義所在,絲毫不放鬆,則只有逼使對方採取消極態度。

9、表面上,現實中太多的參數交織影響我們的處境,諸如社會地位,財富狀況、長相、出身、教育程度、人際圈子,等等,其實,真正決定我們處境的,只是心態,現實參數,能夠影響的心態,但並不能決定處境。參透這一點的人,懂得控制心態來改變處境。所謂宗教,或迷信,只不過是這種控制方法成體系或不成體系的區別罷了。

迷信與非迷信,期間的分野也可能極為模糊。例如,當一個人強迫自己對一件事情、一種前途建立信念,則其與宗教式的皈依就相去極微。因為凡是一個人處於困境,他就不願放棄任何足以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10、假大空的文風古已有之,不管中途是否有文化斷檔,後來者還是會無師自通的回歸到原有的華而不實的文風之中。究其根本,人終究是靠滿足感來促成存活繁衍的動力,當現實太過貧瘠,或操作過於複雜時,這種滿足感,就需要靠文字的想像力來彌補。

辭藻上的對偶和華麗表現了想像中的至美至善,但是皇帝和他的老師彼此也都明白,對這樣的文字不能過於認真。

葫扯?

mp.weixin.qq.com


推薦閱讀:

《萬曆十五年》里有哪些啟示01

TAG:黃仁宇 | 萬曆十五年書籍 | 書籍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