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制,法西斯與巴爾幹——羅馬尼亞小傳(2)

專制,法西斯與巴爾幹——羅馬尼亞小傳(2)

羅馬尼亞的「國家法西斯黨"-

鐵衛團(Mi?carea Legionar?)

科諾留·澤列亞·科德里亞努(1899-1938),鐵衛團創始人

1921年由Elena Bacaloglu建立的「全國義大利-羅馬尼亞文化與經濟運動「(Movimento Nazionale Fascista Italo-Rumeno) 經常被視為一戰後羅馬尼亞建立的第一個法西斯主義社團。即使其短命的歷史與其屈指可數的人數並沒有給羅馬尼亞歷史留下濃厚的色彩,但其作為羅馬尼亞法西斯主義先驅還是啟發了許許多多的後來者,而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科諾留·澤列亞·科德里亞努(Corneliu Zelea Codreanu)和其創始的鐵衛團

1927年,科德里亞諾創立了大天使米哈伊軍團(Legiunea Arhanghelul Mihail), 一個受俄羅斯黑色百人團(Черносотенцы)並信仰羅馬尼亞東正教的極右翼組織。他宣稱自己看到了大天使米哈伊的景象並被告知他已經被上帝指派為羅馬尼亞的救世主。與希特勒早期建立的納粹黨不同,大天使米哈伊軍團的根基是農民與學生,而納粹黨早期(衝鋒隊)則紮根於退伍老兵。

大蕭條的來臨不僅僅意味著美國」蓋茲比時代「的結束。對與其他國家而言,大蕭條意味著政治的洗牌與極端主義的全面崛起

1929年10月29日在美國爆發的大蕭條很快就影響到羅馬尼亞,大學生因而失去工作(即使在大蕭條爆發前羅馬尼亞知識分子也沒有足夠的工作崗位)。挫敗感使得他們愈發仇視猶太人以及上層的親法精英(Francophile elite)。軍團也如其他趁經濟衰敗民生凋零而發跡但極左極右政黨一樣,開始瘋狂的擴張。

1933年12月10日,羅馬尼亞國家自由黨(Partidul Na?ional Liberal)成員、羅馬尼亞總總理揚·G·杜卡(Ion Gheorghe Duca)宣布了對鐵衛團的禁令,12名鐵衛團成員隨後被警察殺害。為了報復杜卡對禁令與警察的無端屠殺,12月29日,一位名叫Nicolae Constantinescu鐵衛團敢死隊(Nicadori)成員於錫納亞火車站刺殺了總理杜卡。

鐵衛團敢死隊成員

於錫尼亞火車站成功刺殺杜卡的刺客Nicolae Constantinescu

1937年12月20日的羅馬尼亞大選帶給了這個國家些許的不安,因為鐵衛團參與了選舉並最終位列第三名(共計獲得478,378張選票,佔總票數的15.8%)。然而出於對極右勢力的厭惡與執政理念的不和,羅馬尼亞國王卡羅爾二世(Carol al II-lea al Romaniei)於1938年2月10日強行解散鐵衛團。10天後國王發動政變並建立起皇室獨裁。1938年4月科德里亞努被逮捕,11月29-30日夜間因「企圖越獄」被國家憲兵勒死。人們普遍認為科德力亞諾並沒有越獄的嘗試並且他是在國王的命令下喪生的。

鐵衛團因此轉入了一段時間的地下活動。軍團繼任黨首霍利亞·西馬 (Horia Sima)於1939年初得以途經南斯拉夫流亡德國,許許多多的鐵衛團成員也都逃亡德國。阿爾弗雷德·羅森堡(Alfred Rosenberg)領導下的外政辦公室給予了這群亡命徒物質與財政上的支持,以幫助他們繼續策劃對重要政要的暗殺與政變。

霍利亞·西馬出生於當時還屬於奧匈帝國部分的特蘭尼西亞。完成大學學業後在當地的一所高中擔任邏輯與哲學老師。1927年經過介紹加入鐵衛團後很快就成為了鐵衛團巴納特地區的負責人。

1937年2月27日,卡羅爾二世正式簽署1938年憲法。與之前的1923年憲法不同,這份憲法給予了國王「至高無上的權利」。由此羅馬尼亞確立了皇室獨裁併影響到了1939年羅馬尼亞大選

然而二戰的爆發與里賓特洛夫-莫洛托夫條約的簽署再一次挽救了鐵衛團的命運。被劃分到蘇聯勢力範圍的羅馬尼亞政府在此時也只能被任人宰割: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被蘇聯奪去;北特蘭西瓦尼亞大部被劃給匈牙利;南多布羅加則被划到保加利亞。喪國辱權的條約使得鐵衛團的影響力進一步膨脹,大有奪權之勢。在此內憂外患的壓力下,卡羅爾二世不得不於1940年9月4日任命親鐵衛團的民族主義將軍揚·安東內斯庫(Ion Antonescu)為首相,霍利亞·西馬出任副首相。1940年9月6日卡羅爾二世被強制退位,隨後逃往中立國葡萄牙。取而代之的是他的長子,米哈伊一世(Mihai I)被扶植上台。由此,鐵衛團的勢力與發展達到頂峰。

好景不長,西馬出任副首相後開始進行對其他政治黨派的瘋狂鎮壓,并力求羅馬尼亞經濟,政治,金融,軍事等全面向納粹德國看齊。而其瘋狂的反猶政策和黨衛軍相比,簡直是有過之無不及。而安東內斯庫將軍則多次被鐵衛團敢死隊「警告」,雙方矛盾一觸即發。

1941年1月20日,一位德國軍官被一個希臘人在首都布加勒斯特刺殺。部分奉命調查的秘密安全警察與布加勒斯特警察在西馬的調遣下拒絕安東內斯庫關於調換指揮官的命令並發生嘩變,隨後部分鐵衛團武裝人員佔領部分政府建築並與士兵發生交火,但很快被正規軍悉數鎮壓。布加勒斯特起義(Pogromul de la Bucure?ti)最終以鐵衛團的失敗而告終。據統計效忠安東內斯庫的部隊共有約130人的傷亡而鐵衛團則付出了200-800人的傷亡,還沒有算後來針對鐵衛團的大規模逮捕所帶來的9000名被監禁的成員。

即使是希特勒的支持也沒有挽回鐵衛團最終覆滅的命運。1941年4月16日,西馬被羅馬尼亞當局判處12年勞役。1942年西馬成功越獄並逃往義大利,但也以無力回天。

米哈伊一世於1947年攝。

揚·安東內斯庫將軍,曾於1930年擔任國防部長並與鐵衛團保持著長期良好的關係

----------------------------------------分割線--------------------------------------------

對於羅馬尼亞的親法精英,維基百科對此有這樣的描述:

Romania has a long and deeply entrenched tradition of Francophilia beginning after the Enlightenment and Revolutionary periods.[1][2] No doubt the most famous contemporary Romanian Francophile is Eugen Weber (1925–2007), a prodigious author and lecturer in both English and French on French history. In his book "My France: politics, culture, myth", he writes: "Social relations, manners, attitudes that others had to learn from books, I lived in my early years. Romanian francophilia, Romanian francophony.... Many Romanians, in my day, dreamed of France; not many got there".[3]

With the efforts to build Romania into a modern nation-state, with a national language and common national heritage, in the 19th century, the Romanian language was deliberately reoriented to its Latin heritage by a steady import of French neologisms suited to contemporary civilization and culture. "For ordinary Romanians, keen on the idea of the Latin roots of their language, Romance meant French."[4] An estimated 39% of Romanian vocabulary consists of borrowings from French, with an estimated 20% of "everyday" Romanian vocabulary.[5]

Boia writes: "Once launched on the road of Westernization, the Romanian elite threw itself into the arms of France, the great Latin sister in the West. When we speak of the Western model, what is to be understood is first and foremost the French model, which comes far ahead of the other Western reference points."[2] He quotes no less than the leading Romanian politician Dimitrie Dr?ghicescu, writing in 1907: "As the nations of Europe acquire their definitive borders and their social life becomes elaborated and crystallized within the precise limits of these borders, so their spiritual accomplishments will approach those of the French, and the immaterial substance of their souls will take on the luminous clarity, the smoothness and brilliance of the French mentality."[2] Bucharest was rebuilt in the style of Paris in the 19th century, giving the city the nickname the "Paris of the East".[6]

Other notable Romanian Francophiles include Georges Enesco, Constantin Brancu?i, Emil Cioran, Mircea Eliade, Eugène Ionesco and Nobel Peace Prize winner Elie Wiesel.

1937年大選選情:


推薦閱讀:

美國和中國現在可以拋棄民族主義和國家主義了嗎?
三十年代法西斯政黨在法國為何不能上台?
何去何從?資本主義崩潰後的社會制度將會走向何方
暴力與美的極致 | 袁騰飛說的「法西斯美學」到底是什麼
今天211,就寫一個和211有關的文章

TAG:歷史 | 法西斯 | 第二次世界大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