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關於轉行的故事
來自專欄 IT修真院
前言
本來是一個一年前的回答,關於轉行的故事,當時只寫了一點點,現在重新補上去。
其實哪有什麼難不難的問題,誰不是在死命撐著。
一年前的老版本
沒考上大學,也不喜歡復讀。
特別不喜歡父母從小說的,考不上大學沒有出路的說法。
所以心裡頭一直想的就是,考不上大學有什麼大不了的。
但是什麼都不會,於是讀了個自考。
電子技術,老爸說,以後可以修計算機了。
後來又找了個朋友教我做PS。
專科考完以後,就想考研。
那得先考本科,於是本科讀了一個計算機網路。
考研的時候報名計算機軟體與理論。
中間還做過通信工作,地理信息系統的畫圖,直到畢業都沒寫過一行代碼。
碩士畢業之後混進去一家公司做程序員。
從架構到演算法到知識庫到大數據到搜索引擎都接觸過。
開始做leader當管理梳理項目流程。
再跟著評需求,突然間對PM和運營感興趣。
後來又接觸了一點UI/QA/Android/IOS/WEB。
現在自己當老闆做CEO。
修得了印表機換得了桶裝水寫得了代碼陪得了客戶水的起文章帶得了團隊當得了老師發得了傳單站得了講台可以做客服也能談項目。
你說轉行難不難。
感覺還沒有在一件事情專註超過兩年。
很難,回想起每一個選擇都很難。
特別是在24~32歲這八年最中最難的時光。
一不開心,就想換個公司,換份工作,換個行業,換個職業。
覺得一個東西沒意思了不想一直耗下去了就換個新鮮的。
有時候也是被逼的,對了,也擺過地攤扛過桶裝水。
無論是主動轉行還是被動轉行,都很難。
特別是要重頭開始的時候。
但是,難有什麼大不了的。
比難還要難的事多了去。
========我是一年半之後的分割線===========
一年之後的新版本想了想,還是認真寫一下。
過去不想寫,是因為總覺得寫出來沒什麼意義,又不是劉強東和馬雲,等到有一天跟他們一樣的時候再寫不好么。
但又想了想,假設我自己的個人經歷,能夠給其他人一些啟示,也就夠了。
經歷很長,所以沒點耐心的看完上面的簡述版就不用再看了。
高考之後
小時候沒人照顧我,所以上學早,基本上都是同年級里年齡最小的,所以高中以前並沒什麼太多經歷,不過就是學習打遊戲離家出走挖了七天的坑栽電線竿碰到一群小混混被打過一頓之類的。
高考落榜之後,才是我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
畢竟高中三年一直在玩兒,上課不喜歡聽老師講,就喜歡自己看,又經常逃課打籃球下象棋,被校長逮著過好幾次,98年高中畢業又是擴招前一年,我只考了545分還是480多分來著,不記得了,那時候是標準分,沒過檔案線。
逆反心理很嚴重,從小就不喜歡爭一些錢啊權啊,特別不喜歡為了這些事情勾心鬥角,能安安靜靜的躺在太陽下面看大門,就能獲得人生最大的滿足感。
所以在高考這個千軍萬馬搶著要過的獨木橋,我是一個失敗者。
怎麼辦?父母找老同學幫忙,看看能否讓我上學,後來因為我沒有到建檔線,沒辦法,只好放棄。
他們問我要不要復讀。
同樣的話,我在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被父母問過。
我是4歲半讀的半年級,5歲半讀的1年級,班主任特地跑到我家,說我學習成績還不錯,但是年齡太小,要不要再復讀一年?
我的直接反應就是搖頭,這大概是我第一次做出來的關於自己命運的選擇。
十一年後又是同樣的問題,要不要復讀?
我不喜歡做重複的事情,我是這麼想的,人這一生,只有一輩子,對不對,這麼幾十年,如果我把時間浪費在了做重複的事情上,我是不是相當於少活了一年?
不喜歡再讀一次補習班了,那怎麼辦?
其實當時很難理解父母的感受,現在想來,這條路走的是無比的艱辛,父母大概一直都期望我能夠做一個公務員,穩定的收入,就夠了。
鐵飯碗,比什麼都好,再不然就是醫生,我爸爸也曾經考慮過讓我去做律師,或者是老師。狗狗最適合的就是律師,醫生和老師,可是這三個我都不喜歡,自然也不會想到以後會選擇了另一種方式的老師,這是後話了。
知道高考成績下來之後,我躺在床上,想自己大概是另一個世界,因為犯了錯,所以才來人間歷練的主角,現在已經失敗了,今天閉上眼睛,明天一覺醒來,就會回到了原來的世界,而地球,就是我一段失敗的歷練而已,我承認自己失敗了,所以,可以結束了么?
但第二天早上醒來之後,我發現自己並沒有回到原來的世界中,仍然是在地球這個討厭的星系活著,還是要做為一個高考落榜生的角色,繼續當前的遊戲。
同班同學有從省會學校里做招生代理的,在學校門口擺小桌子,關於【自考】,也就是從他們的嘴裡聽到的。
不懂什麼是自考,只知道自考很難。
難就難唄,當時心裡想的一句話,就是,就算天底下自考只能有一個人考的過,那也是我啊。
自己的選擇,自己負責,對不對。
反正只要能離開家鄉,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就可以了。
老爸經常說的考上了大學少奮鬥十年的話,我不怎麼喜歡。
我就是喜歡靠自己奮鬥,不可以么?
就這樣,跑去上學了。
選專業很簡單,就是找一個沒英語的,所以一些就看到了電子技術。
老爸去學校里問了諮詢老師,老師說,現在電腦普及的越來越多了,可是壞了怎麼辦?
學了這個以後可以修電腦啊。
老爸覺得很有道理,所以就很認同,就這樣,電子技術,這大概是人生里第一次有這種所謂的方向的概念。
兩年專科
自考其實是一個很坑人的事情。在學校里,備受歧視。首先,這是自考輔導班,雖然在大學裡上課,但是沒有軍訓,沒有學生證,沒有圖書證,沒有學籍。
什麼都沒有,還不如成教。那個時候看著窗外穿著軍裝去軍訓的人,說不出來的羨慕。
其次,自考的考試安排很不合理,不同的省份不一樣,我們省一年只能考兩次,一次可以考四門課。武漢可以一年考四次,北京一次可以考六門課。
所以很多人去武漢參加考試,可是當初我不知道,9月份入學的時候,因為10月份要考試了,所以老師們只安排了兩門課。
有少數幾個人報了三門課,而我還是聽老師的安排。
考試成績還不錯,自考的難度,在當時的我看來,不算太大,畢竟人還算是有一點點聰明,只是不願意好好學習了而已。
所以拿出來了高考前三分之一的精力去學習,就輕輕鬆鬆的考了全班的平均分第一句,一個是九十多,一個是八十多。
但考再多都沒用啊,六十分就夠了。
這是我當時讀自考時候的學習狀況。
麻煩就麻煩在那年十月份,我只報了兩門課。所以在99年和2000年,我每次都是按照最大可能報的科目去考試,每次考試都會通過,還是落在了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
在2000年的10月份我還剩下一門課就可以全部通過了。但是這門課只有2001年的10月份才能開始考試,中間有整整一年的時間,我拿不到畢業證。
那個時候就隱約有了一種感知,現在的一件小的決定,在你以後未知的時間裡,不知道會引起多大的連鎖反應,只是當時自己根本看不到而已。
兩年里的學習時間,其實大部分都是在玩兒,考前差不多一個月或一個半月的時間裡,才會瘋狂的去看書。從早上七點看到晚上十一點,基本上一個月都不怎麼休息。
看的太早了會忘,每次考試之前我會先大概翻一下目錄,感受一下難度,所以每次都還算好,學的好一點的科目,分數都在八十五分以上,也有幾門課是卡在六十門多一點的,可惜成績單不見了,不然還可以拿出來秀一下。
正是在自學考試中這種自主學習的習慣,對我以後的職業發展起了很大的幫助,更是對現在做的事情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這個之後再說。
學校沒課上,找工作沒人要,怎麼辦?
老媽一直盼著我可以考個博士,我也曾笑著甩一下頭髮對老媽說:媽,不就是一個博士嗎?我給你考一個不就行了么?(可惜到現在都不是博士,而我的高中同學,幾年前就是北大博導了)
想考博士,就先從碩士考起。
查了一下碩士報名的條件,很尷尬。
要麼有本科畢業證,要麼是專科畢業兩年。
而我哪一個條件都不滿足。怎麼辦?
兩年本科
考本科唄,繼續自考唄,只不過這次本科的學習沒有去找學校報名,因為要省錢啊。
而且以我的天賦和努力,自已在學校里學沒問題的。
考本科也很尷尬,因為沒有專科畢業證,是不允許你報考本科科目,後來才改掉,只要你在本科畢業證拿到之前,拿到專科畢業證就好了,但是好政策我一直沒碰到過。
所以2001年日子過的很輕鬆,我去冷飲店做過三色冰琪琳,衝過熱牛奶,胖姐姐告訴我說,牛奶一定要拌的很均勻,要有敬業精神,雖然是奶粉沖的,但是一定不要讓顧客看出來是奶粉沖的。
老爸還幫我找了一個做平面設計的小公司,讓我在裡面學製版。
我是在那個時候第一次知道Mac。
看著一個圓圓的滑鼠,散著藍光,真的是驚艷到了。
在那裡做製版的時候,學會了PS,Illustrator,Coredraw,pagemaker等一系列排版設計的工具,也親眼看到過是怎麼做出大寶這種版面然後去印刷的(所以你懂了么),以及各種酒的外包裝。
對電腦接觸最多的就是那個時候。前前後後可能也就是一兩月左右,一周去一兩個星期,暑假裡住過一個月。
所以當時就發現了,怎麼他們家一家三頓吃米飯,每次吃飯都要炒那麼多的菜,怎麼雞蛋炒西紅柿居然是甜的,不行了我要早上跑出去吃肉包子。
就這樣接觸了電腦和網路之後,突然的就對黑客感興趣了。
我想我應該是一個黑客大俠,在現實生活中,我手無縛雞之力,但是在網路世界裡,我才是至高無上的王者。
然後很快就被現實擊碎了夢想,一心想當黑客,所以去找各種教程,沒想到下載教程的時候把各種木馬和病毒也下載過來了。
一台電腦簡單就成了養毒場,隨便殺一殺,幾千個病毒是有的。
最關鍵的,也沒學出來個什麼門道,那些二進位的文件根本看不懂,什麼埠了,什麼協議了,什麼掃描了,什麼後門了,根本不理解。
然後就看到一句話:低級的黑客才用工具去破解,高級的黑客都是頂級的程序員。
我才明白,噢,原來只用個埠掃描工具還是很菜的啊,我需要會編程。
那我本科就報一個跟編程相關的專業好了。
找了半天,惟一合適的就是【計算機網路】。想了想,從電子技術轉到計算機網路專業,還行。
這大概就是第一次正式的轉專業,還不是轉行業。
之前的三年沒什麼計算機相關的基礎,好在計算機網路里講的也一些基礎課程,只是跟編程沒有關係,所以那個時候想要寫代碼,還是要自己去學習。
本科也同樣是大概考了兩年左右,98年到2001年,專科畢業證拿到之後,報考的本科。所以2001年10月到2003年10月兩年的時候考完了本科的課程,但是同年仍然不能以本科報考研究生,因為還有一門畢業設計要在2004年上半年才能拿到,但我已經可以用專科的名義報考碩士了,所以本科相當於是沒什麼用處。
在中間,第一份正式的工作是在地理信息研究所做MapGis。
時間記不清了,反正就是路過的時候,看到有招聘,就去面試了。
面試很簡單,就是看你的打字速度,一分鐘能打多少字。
我是練五筆的,所以打字什麼的還不成問題。
但是那時候沒有手機,只有傳呼機,我的傳呼機,是我朋友送我的,要呼叫這個號碼,必須說「上海的」號碼。
所以當時他們打電話通知我可以參加培訓的時候,是沒通知到我的。
過了大概十天左右,我還是決定打電話問一下。研究所的老師說:啊,對你印象很深刻,可是跟你聯繫不上,現在怎麼辦,人家都已經培訓了十天了,還有幾天就結束了,你還能來嗎?
我說:沒問題啊,我可以的。
我不知道自己可不可以,但是那個時候就概懂得了,有機會就要把握住,畢竟之前面試過很多次,都因為年齡太小被拒絕,十八九歲,我又看著面嫩,很多人都以為我十六歲以下,是童工,NND,抹不去的怨念。
跑到公司一看,有十幾個人在同時學,Mapgis是一個專業的軟體,很多人都不知道,就是用點線面畫質堪測圖,對我來說還好,畢竟是之前摸過不少電腦。
考試的時候,筆試第一,機試第二還是第三,不記得了,畢竟只學了兩三天,很多東西不熟練。
最後,所裡面留下來了六個人,我是其中一個。
這是我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每個月工資350元,有工時提成,還有100元的獎金是留著的,什麼時候發我忘記了,這麼算下來,最多一個月可以拿到五百多,最低也有四百多呢。
很開心,正式上班的前一天,還發生了一點別的事,差一點兒沒忍住就要拿刀子捅人了,想了想,自己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不能輕易放棄,就沒捅。
嗯。如果捅了,估計你們現在也見不到我了。
所以找工作還是有幫助的。
這份工作做了差不多四個月,大家都在抱怨工時低,我不記得是什麼原因了,總之,我決定寫一封洋洋洒洒的萬言書,把我自己關於工資結構的想法的建議寫出來,遞到了老師的辦公桌上,同時為了標明我不是即得利益者,我決定辭職(其實也是因為要考試了,需要花時間來複習)。
腦袋裡想的最多的就是,老師看到之後,當場就拍桌子說:如此天才,有冶國領軍之能,怎麼能輕易放棄?快給我追回來,加薪升職,一定要把人才留住!
我等了半個月也沒等到他們給我打傳呼,而且我確認這次他們都知道我的傳呼號。
所以,電影和電視劇看多了,也不好,沒有那麼多伯樂,也沒有那麼多千里馬,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份工作而已。
想通了這件事,剩下的事兒其實也好理解多了。
考完了幾門課之後,又過上了每天吃喝打牌玩遊戲看小說的幸福生活。
但是窮則思變,靜極思動,第一次正式的轉行,也就開始了。
這次,是跳到了通信行業。
第一次轉行,我選擇通信
通信行業剛好是最紅火的時候。正是【四大中華】名震天下,華為中興大戰外企的時候,基本上在國內市場上,阿爾卡特什麼的市場份額很小,華為擴張的很厲害。
這家公司,就是以前華為的員工,華為的策略是,只做研發,生產,安裝和運維,全部交給第三方公司去處理。
所以他們幾個人,也算是出來創業,做為華為的合作方,去給聯通和移動安裝部署基站,而那個時候,我對通信一竅通,公司的職位分成兩種,一種叫做硬體工程師,一種叫做軟體工程師。
我應聘的是軟體工程師,但是按規定,必須要先從硬體工程師做起。
通信真心是一個龐大的行業,當時手上的學習資料都有十幾本,而且大部分都是聽都沒聽過的。
傳輸,交換,光纖等等各種設備,機櫃的安裝,2兆頭的焊接,最難的大概就是布線,一定要做出小辮子。華為的布線要求很高,所有的線,必須是四方的,外表面不可以有交叉,機櫃里的兩兆線,必須是圓形。
從百度上找的機房圖片,大致相同。
外面的線要類似於這種
2兆線類似於這種
很久沒做通信了,已經看不出來是什麼設備和線了,可能有不對的,但是大致上是沒差的。
沒錯,當時硬體工程師,就是要做這些。
很開心,我在外地出差的時候,綁了半個月的小辮子,從小到大還沒做過這種活兒,很有興緻,但是坦白說手一直舉著真心累,而且出汗之後,線特別滑,還不是上圖中藍色的線,而是灰色的。
特別像拉麵,真的。
再往後三年我都沒辦法吃拉麵,一看到拉麵就想起來2兆線。
做了一段時間之後的硬體工程師,可以做軟體工程師了,可以有筆記本,下發配置,做迴環測試什麼的,還通過了華為的什麼認證考試。
一切看起來都很順利,基本工資是600,出差補助一在是60,因為這個 行業一個月有20天都在外面,所以算起來有1800了,不算少了,對不對?
我很佩服華為,正是在那個時候接觸到了不少華為的理念,每一步都特別細緻,自檢規範很嚴格,現在回想起來,有良好的自檢習慣,其實在那個時候就養成的,這對後來我跑去寫代碼,有非常非常大的幫助。
公司對我也很認可,畢竟,有天份又有願意努力的人,其實到了哪兒都有機會,所以也決定提前派我去深圳參加華為的培訓,問題就出在這裡。
這個時候,和我自考本科的時候衝突了。
我該放棄這次考試的機會么?
我該放棄這次去深圳培訓的機會么?
如果是你,你怎麼選呢?
我想要考研,我也感受過了因為錯過一次考試,而浪費一年的時候的煩燥,到底該選哪一個?
其實在我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在20歲左右的年齡,已經獨自做了很多意義重大的決定,只有出來讀自考,是我爸媽支持的,協助了我,其後的換工作,考本科,考研,都是我自己在安排自己的人生。
這一點本來是習以為常的,可是後來接觸了很多小朋友,發現還是有一部分人,不是這樣的,總是習慣於聽從別人的想法。
大概是因為我年齡小,身邊出來讀自考的都比我大五歲左右,所以在和他們交往的過程中呢,也習慣了獨自做決定。
在這個問題上,我想了很久,還是決定要考試。
考研並不是我的夢想,但是我想成為一個黑客,我需要去學習基礎的知識,我需要成為一個程序員,我想要在我的世界裡自立為王。
我也蠻喜歡工作的,在入職沒多久,華為的一家合作公司就出了事情,導致通信故障幾個小時,全網通報,全部反思,人人寫總結。
我記得很清楚,當時華為定了很多條【高壓線】,說這些高壓線一個都不能碰,碰了就要死,但是這樣解決不了問題,是人總會犯錯誤,對不對?
所以我給的建議,就是除了【高壓線】之外,還要有【保險絲】,保險絲是什麼?就是在假設人人都有可能犯錯的前提下,多加一個緩衝的環節,要斷,也是先斷保險絲。我大概是在【電工原理】上受到的啟發,剩下的事情也很簡單,就是怎麼樣去設置保險絲的問題。
那個時候就已經是有了一點點喜歡思考,並且提出自己想法的傾向。所以當時的公司負責人也算是挺看重我的,派去深圳也是為數不多的一次機會,可是當聽到我說的不願意去深圳的原因之後,他想了兩分鐘,說,那既然這樣的話,公司也不方便留你了,畢竟你還要考試 。
我理解他做出的決定,也沒什麼怨言。
只是心裡默默的想,早晚有一天我要入職華為,以華為員工的身份再回到這家公司,讓你們親眼看到,你們錯過了誰。
我等著他們吃驚的那一天。
現在想來,真是年少輕狂。
三年碩士
辭職之後的日子比較簡單,就是看書和玩,通宵打牌,那大概是我人生中最歡快愉悅和單純的日子。
惟一不好的就是,我用了六年的時間,才拿到本科畢業證,而且我沒有一門課掛掉,沒錯過一次機會(除了98年10月那次少報了一門課)。
要說一門課沒報考,浪費了兩年的時間,其實不算過份,或者當時如果我早下決定,去武漢考試,三年內全拿到畢業證,問題不大。
但錯過了就是錯過了,我給自己留的考研時間是兩年。
第一年練手,第二年正式。
03年10月份的時候,我還在考慮自考本科,所以正式複習,應該是在11月份之後。印象中,大概留給複習的時間也就兩個月左右。
你要問我自考和本科生差在什麼地方?
英語和數學是最大的問題,欠缺的知識太多了,根本就不是一兩個月之內能補上來的。
專業課也是一個問題,之前畢竟不是科班出身,計算機網路勉強有一點點關係,但是數據結構,演算法這些壓根就沒有接觸過。
心態好,時間規劃的也很明確,基本上細分時間都是按幾個小時來算,我的策略是,每周重點看一門課,然後留出兩個小時的時候去看另一門課。
所以有十天的時間完整的學習一門課,可是當有一次做完考研輔導數學模考之後,我得了19分。
看到這個分數,我突然就明白自己的水準了。
那時候離考試只有十天了,立刻調整策略,這十天,全部用來複習數據,而原本留給其他幾門課的時間,一天只保留了兩個小時。
所以如果那個時候你認識我,你會發現,大部分時間,我都會把書翻的飛快,嘩嘩的響。我習慣於看目錄,先構造出一個這門學科所有的知識體系框架,再看挨個的補充他的細節,一遍一遍的翻書,等翻的差不多了,一本厚厚的書,在我看起來,就變薄了。
什麼知識點在哪個位置,講了什麼內容,要不要學,我懂了還是沒懂,這個思考我很清楚的,這也是後來創辦修真院,提出技能樹這個體系的誘因之一。
這麼一遍一遍的翻,好處就是很快就有了大局觀,壞處就是難免地方深度不錯,這就是賭。賭可能會有哪些知識點落在了我有時間看的很深入的地方。
考試結果出來了,給了我一個驚喜,我考了289分。國家線是290分,我的數學考了48,國家線是49分,有一道4分的選擇題做錯了,考前十分鐘之內原本打算看一下的,被同學拉走了沒看。
也沒什麼太多的遺憾,就是覺得如果那個時候自己再有一個月的時間複習,就不會這麼慘,310分左右應該問題不大,考到那個211還是沒問題的。
然後問題又出來了,要不要調劑到其他學校,西部的省份去?
到底是提前讀一年,還是準備一年,報考一所北京的名校?
還沒等我糾結完,我同學告訴我說,這個211有一個中奧班,一年學費一萬八,可以破格錄取,還可以研二研三去澳洲學習,學費大概是十八萬,也可以選擇不去,就在國內,畢業證什麼的,完全沒區別。
很像騙子啊。我去了報生辦,見了老師,反覆確定了真偽,連複試都沒有,直接就這麼入學了。
嗯。演算法很簡單啊,現在是一年一萬八,我多花了近六萬,但是我想,我以後一年掙的肯定不止六萬啊,早上一年班,不就可以早掙一年錢么,等到最後退休的時候,還是賺的啊。
這個中奧班第二年就停辦了,這大概是我惟一一次抓住的機會。
很感謝能有這麼一個機會,可以提前一年讀碩士的,誰也不知道第二年能怎麼樣,北大清華的碩士有那麼好考么,而且以現在的眼光來看,我的自考本科,基本沒戲。
所以一步一個腳印,還是挺重要的,越級去做一些遠超自己當前條件的事兒,不確定性的因素太多了。
讀研之後的遺憾是一樣的,沒有軍訓。。還是很羨慕他們。
在碩士階段,最大的收穫就是科研,因為導師沒什麼項目,就只好發論文。
有些課程我不喜歡,也跟不上去,直接放棄掉了。
說不吃力是假的,科班和非科班,還是差很遠。
第一年是公共課,第二年分方向,我選擇的方向,是Agent。
並沒有選擇現在火熱的人工智慧等各種方向,也是冥冥中有天註定。
當自己全身心的去投入科研領域裡去的時候,當自己知道了有論文這種東西存在的時候,坦白說,早就看不上各種學習的書籍了。
只要是可以出書的,都是太舊的資料,在學術領域裡,就是論文,而且是各種會議的論文,期刊發行的時間太慢了,半年一年很正常,而各種會議的文章,很新。
這也是為什麼我到現在並不怎麼推崇看書,反而更推薦看官方文檔的一個誘因。
在碩士,你要找一個方向,保證別人沒做過,還要比現有的方法更優秀。
這更多的是一種好的習慣,這種思維方式對我的影響很大。舉個例子,我之前學過TCP和IP,但是從來沒想過,TCP和IP是怎麼設計出來的,現在突然間讓你站在一個設計者的角度,去改進TCP和IP協議,這種思維層次的震撼是和以前完全不一樣的,原來,我也可以設計這個世界?
在Agent的領域裡,就是嫌棄面向對象太Low了,更不是現在的面向函數,都太Low了,他們在十幾年前就提出來了一個概念,叫做Agent,我找了很多Agent相關的論文,最難的就是你能想到的每一個優化的方向 ,都被別人想過了,而且做的比你還要好,你怎麼能證明你的Agent設計理念,會比別人的更好呢?
更何況,Agent本來就是一個偏工程實踐的東西,不像演算法,又對比實驗,Agent怎麼辦?只能假設有一個智能高速公路監控系統,然後怎麼分解成Agent,互相之間的職能是什麼。
難就難在沒有辦法拿數據直接證明你是對的,更何況,有點太超前了,十年後,Agent依然沒有成為工業標準,但是我相信,再過十年就不一樣了~~
無論怎麼樣,我在研二的上半年末,就搞定了小論文,剛好有一個人工智慧的國際會議,論文還可能被SCI收錄(三大引擎之首),跑去桂林,用英語在會議上講了自己的論文,坦白的說,除了我自己的,其他人說的英語我一句都聽不懂。
A Systematic Methodology for Adaptive Systems in Open Environments這是在Springer上的地址
仔細看了一下,還是有被一篇文章引用過的:
開心,哈哈。
然後碩士期間也沒有特別的想去提前找工作,一小部分讀博,一大部分考公務員,而我,大概就是喜歡在公司里待著,所以就繼續玩了一年多,寫大論文等結業。
這個時候,還是沒怎麼寫過代碼,也許你不相信,等真實情況就是這樣啊,選擇的方向跟代碼關係不大,基礎的java語法都不會,C只懂一點點。
碩士三年把碩士該做的事情做了,但是自己之前的基礎知識,並沒有完全補上來。
物理研究所的安逸生活
結業之後找工作還成,物理研究所去招人,沒有面試任何專業相關的知識,問了常委都有誰,我心裡一涼。。。
我不太關心這個啊。
幸好問到我的是戰略和戰術的區別,這個我懂啊,畢竟看過了【銀河英雄傳】,或者是別的小說,不記得了,反正玄幻風就是從那時候培養的。
在物理研究所,主要做的是OA系統,找了深圳的一家公司,代理他們的業務,在省和下面的地方里做OA,主要是做實施,深圳的那家公司做了一個平台,可以通過定製的方式,生成報表和表單。
第一個項目就是某個財政局,我還記得很清楚,當時我去的比較晚,已經有同事在那邊了,開會講座需求的時候,我確認了幾個問題,所以那邊指名要我留下做實施,說我交流溝通能力比較好。
本來是計劃另一個人留下的,但是他在會上一直不說話。。。
也正是這個項目,讓我接觸了一些基本的Sql和JS,最難得的是懂得了什麼是用戶需求。
而我當時的感受就是,你必須比你的用戶更專業,我們要以比用戶更專業的行業專家的身份去溝通需求,才能控制住需求的變更,否則,你就死命的改吧,很多時候,他們要的東西,並不是他說出來的,而一旦把東西做出來,才有可能會有後續的期望。
怎麼能證明他的一些想法不對呢?最好的辦法就是舉例說明,省局怎麼做的,其他的系統怎麼做的,反正 對於OA來說,都不是特別懂,怎麼用著舒服怎麼來,那就選一個行業標準唄~~
在那裡歡快的過了大概兩個月的日子,項目結束,又回來了公司,因為表現優異,客戶關係做的很好(主要是經常逗小姐姐開心),她們還特地在領導面前表揚了我。
一時間,又是受到領導重用,同一時間進去的人里,基本上就屬我的地位最高了,出去做事啊,談需求啊,多數都是帶著我,回去沒多久,就是跟著領導們開著車跑幾百公里接待客戶找好吃的。
我不會開車,所以領導開車我做後排,也不能喝,喝多了就睡后座,邊睡邊想:這日子TMD不能再過下去了。
太舒服了。
太舒服了不好,就會讓我產生惰性,而我還沒到可以躺著享福的時候,所以我必須讓自己離開這個環境,一旦習慣了這種安逸的生活方式,我想我大概再沒有機會去做我想做的事情,但是你要問我,我想做什麼,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這不是我要的樣子。
所以我決定來到北京。
我猶豫了很久,可是真的做出這個決定,又是那麼的簡單,像做夢一樣,我跟領導說要辭職。
領導震怒,不准我走。
收拾好東西之後,心裡說不清楚什麼感覺。
陌生的城市,再次失業,還背著一身債(忘了說了,老爸老媽給我的學費我擅長挪用,研二和研三都沒交學費,原以為不交也能矇混過關,結果學校不讓我們參加答辯)。那時候還沒什麼是非觀,能占的小便宜就想占,被學校卡了一下之後,老老實實的借了十幾個同學的錢,湊夠了學費。
搜狐時光
第一次來北京的時候,其實嚇了我一跳。
我從沒想過,北京還有這麼臟,這麼亂的地方。
一下又回到了十年前,全部清零的感覺。
在此之前,我從學電子,轉到了做製圖,跟著跑去地理研究所畫地質堪測圖,再學計算機網路,卻找了一個通信的工作,然後考研,方向是基於Agent的軟體工程師,跑出來工作是做OA的實施,每天就是溝通需求,拖拽模塊,建立表單,還沒寫過一行代碼。
還錯過了招募應屆生的最好機會,我在我的專欄里寫過這段經歷。
暗滅:十年前的面試總結大概是這樣的經歷,可以看一下面試的頻次,最多的時候一天面試三次。
午飯都來不及吃,還是冬天,最喜歡的一個笑話就是:有一個人叫豆腐,走著走著,就成了凍豆腐。
我想我是一塊金子,可是為毛沒有人撿到我。
談不上什麼泄氣,但是最歸是自己太貪玩,和我同時畢業的同學,已經工作五年了,而我讀了三年專科,三年本科,三年碩士,基本上沒掙過什麼錢。
這種差距讓我的心理有一點失衡,也有點兒悔恨自己錯過的時光。常常在想,如果能夠重來一次,我大概一定不會再打那麼多牌,看那麼多小說,玩那麼多遊戲了,應該會好好的規劃自己的未來,不讓自己變的那麼被動。
我不後悔自己讀了自考,但是確實很遺憾,我沒做的太好。
所以在北京的時候,自己的劣勢很清楚,沒有編碼經驗。
那時候哪有知乎?也沒有人指路,路是自己選的,只有自己才能幫自己。所以每一次面試,我都像一個小偷一樣,去偷窺這個行業時的要求是什麼樣,他們需要我會什麼知識點,我差在什麼地方,如果我再準備一下的時候,是不是就可以通過這個面試了。
然後回來就去中關村的圖書大廈里看書,學習,但是實在是太多東西了,Spring,Html,C#,C++,Mysql,JSP,ASP,根本不知道自己應該學哪個,學什麼東西。
另一方面,也在小心翼翼的控制著面試的節奏,不讓自己有太多的面試,如果在我沒準備好的時候,就去面試,相當於錯過了一次機會。好像一個夜行的吸血鬼,在兩個星期的面試里,我飛快的成長著。
終於拿到了第一個offer,薪水5000。
很開心,公司在亦庄,而我在圓明園。幾乎是從北四環到南五環,我要走20分鐘的路等20分鐘的公交,坐30分鐘的公交等10分鐘的班車,再坐1個30的班車,再換15分鐘的班車,才能上班。
一天就有近6個小時的時間浪費在路上,QQ簽名上就是自嘲的說,上班路上時間長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名正言順的什麼都不做,就思考人生。
我睡不著,在班車上就胡思亂想,我其實很不喜歡跟人打交道,需要我做什麼,我會做什麼,不需要我的時候,我就是安靜的一塊石頭。
回想起來各種無力感,孤獨感,壓迫感,危機感,疲憊感,迷茫感,都是那個時候之後誕生的,而在此之前,我單純的就像是清晨的陽光。
在那家公司的經歷,其實我在知乎上已經寫過一部分了,再簡單的說,就是我學到了很多東西,然後我看不上這家公司了,因為他們的資料庫用首字母拼音做表名和欄位名。
所以3個月之後,我選擇了離開,去了我同學推薦的一家公司。在那裡,又是學會了很多東西,在這半個之內,我學到的比之前九年可能都要多。
我在瘋狂的彌補過去遺失的時光,通宵熬了很多個,沒有人逼著我這麼做,只有自己知道自己哪裡不足,而在很久之後,我才意識到,這才是我最大的競爭力之一,第一個是不怕輸,第二個是不怕累。
看到過很多人一直在說,不要加班,這家公司真累,沒良心,太辛苦,我很難找得到共鳴,在我的概念中,我需要的是一個向上提升自我的機會,我需要的是機會,能夠得到我應該得到的,能夠到達我要到達的高度,在這個過程中,薪水多少,加班與否,占的比重非常小。
可是人各有志,這種想法,並不是我現天開了公司,變成了老闆,成為一個創業者,天天給員工發工資,身份和角色發生變化之後才有的心態,而是在我很早之前,就特別渴望得到一個機會,能夠證明我自己。
所以在當時連飯都吃不起,哪有心情去計較有的沒的,我唯一關心的就是,在這家公司里,我有沒有機會成長。過了四個月左右,就不怎麼看得上這家公司的編碼風格了,QQ簽名上我寫的是,我們是程序員,不是垃圾製造器。
可是沒有用。我的Leader並沒有聽從我的建議,也不重視,他理解不了我提出來的融合思路,和我要解決的問題。想想,那個時候,已經有一點點架構師的思維萌芽了,我們發現了不好的東西,就想辦法去改變它。
關於離職我已經很熟悉了,只是沒想到收到了搜狐的Offer,在08年的時候,搜狐還是國內頂級的互聯網公司,我從來沒想過我有機會進入到大師雲集的團隊里。
我很感激招募我進去的琳姐,過了很久很久之後我才知道,當時把我招進去,是一個什麼樣的決定。
有比我經驗更豐富的人,為什麼要冒著風險去招一個只有半年工作經驗的人呢?琳姐說是我當時的思路很清晰,是一個可造之才。
我想,當時大概也只有大公司才會有底氣去培養和孵化新人,他們更看重未來。所以在我之後有能力決定一個人的前途的時候,我盡最大的努力去給新人機會,以做回報。
在搜狐做白社會的經歷,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之一,結識了 一幫好兄弟,更是向飛升到仙界一樣,感受到了完全不一樣的世界觀。
一家好的技術團隊,帶給你成長的力量,無法想像,這也是我再次提醒,如果你有選擇的話,選擇一個好團隊,比選擇一個更好的待遇,對你未來的幫助更大。
可惜在搜狐待了一年多,我還是決定出去了,開始了自己的闖蕩之路,大概是在從搜狐出來之後,我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單槍匹馬闖江湖,在其他團隊,天塌下來了,有個子高的人頂著,從搜狐出來之後,我卻變成了個子最高的那個。
闖蕩金融
出來後去了金融圈,實際上我選擇的是人工智慧,具體原因也在其他回答寫過,把碩士期間落下的演算法知識,又重新補了一遍,CRF的論文我列印出來300張左右。從抓取,到分詞,到詞性識別,到關係抽取,到實體識別,到索引,到搜索,整個流程和體系我折騰了一遍。
跟著又擔任了團隊的架構師,按照之前在搜狐的技術體系構建技術棧,推廣敏捷開發流程,這些都是我在一個普通工程師的時候去做的,而正是因為我推行了這麼多東西,而我的老大也放手放權讓我去做這些事情,我在團隊里的作用越來越大,很快就成了小組Leader,實際上的技術總監。
結業兩年而已,公司雖然不大,但是一直在擴充,我在這家公司待了五年,團隊在50人左右,我負責的技術團隊,大概有二十幾個人。
在這幾年的成長,其實沒什麼特別可說的,證券知識積累了一些,管理能力大幅上漲,知識庫是一個意外收穫,OWL是一個比較偏門的方向,但我還是很看好它。
這五年以來也從沒放棄過寫代碼,很多代碼重構,架構,監控的思想就是來自於在這家公司的成長在,而且深受老大器重。已經步入高層,每周也會像模像樣的參加公司的管理會,董事長的桌子拍過好幾次,恃才自傲大概是當時最直觀的感受,脾氣暴燥,做事認真,不留情面,不好交往。
做技術的就是這樣,很直接,說一就是一,說二就是二,其實早就忍不了公司的其他管理層了,特別是關於產品和運營方面,做技術的再努力,產品設計的不好,又能怎麼樣?
所以那個時候,已經按奈不住,總想自己孵化一些產品,也做出來了一些好玩的東西的模型,但還是很菜,純靠摸索。在其他的回答里,我也講到過,這是一個轉折點,看起來,都是在互聯網行業,但是全底是做研發,還是做管理,還是做PM,完全不一樣,和轉行無異。
而我的選擇是,要更多的主動權。所以後來當一再的忍受不了公司高層的方針策略的時候,離職已經是不可改變的事實了。我不是一個安靜的程序員,不是一個技術大牛,我有自己的想法,更願意把事情做好,而一個單純的技術大牛是做不好事情的,可是他們就是希望你只做一個技術大牛,不要說話,讓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
如果你說的對,我願意聽,如果你說的不對,可不可以先達成共識,再去做?過去的很多例子已經證明了按他們的方式行不通,更重要的是因為背後有錯蹤複雜的利益關係,將公司發展的更大更好,並不完全是所有管理層的共識。
當然這幾年學到了很多,特別是金融相關的知識,很開心,這幾年幾乎又忘光了。
迷茫的掙扎
決定出來之後,到了一家新的創業公司,從零開始搭團隊,這些細節都不說了。
沒多久跑到一家做P2P的公司做CTO,後來又跑到了另外一家公司。
又開始了一年換三家公司的經歷,很多人會奇怪為什麼會跳的這麼頻率,各種原因都有,但是我想最大的原因就在於,我需要的和公司能給的,很難達成平衡了。
細節不談,也不必疑惑,說出來的東西都多少會有歪曲變形,最重要的是我在想,我倒底想要什麼?
在每一家公司,幾乎都是盡職盡責,表現的比他們預期的還要好,但是他們給不了我想要的東西,可是我想什麼呢?
世界和平?
很困惑,很迷茫,出來創業的念頭無法停歇,可是我不敢。
15年的時候我年薪60萬,不高也不算低,但我如果自己出來創業,我能做什麼呢?
這一定是我自己感興趣,想做的事,又要保證有利潤可以讓公司正常運轉,還要考慮到融資,更可怕的是,我沒有什麼創業的經驗,我只是一個技術男。
想把自己的夢想和現實綁定在一起太難了,要受到資本的認可更難,這是我那一年中,反反覆復思考的事情。
其實接下來創業的事情,比之前所有的轉行都困難,回過頭來,從非計算機專業考到碩士,是一個大的轉折點,從二級城市來到北京 ,是一個大轉折點,從小公司到頂級公司,是一個飛躍,從技術到管理,是一個大轉折點,而從領薪水到給別人發薪水,這更是一個徹底的蛻變。
選擇方向很重要,很多人都需要成長,卻很難找到一個方向,並沒有人能夠成為他們的職業導師,指導他們未來的走向,我是這麼一種拼殺過來,很清楚的知道其中的艱辛,個人的努力和機遇缺一不可。
創辦葡萄藤已經三年了,葡萄藤並不是一個單純的培訓機構,他其實更包含了我的野心和夢想,修真院做為新人入門的載體,只是其中的一個模塊而已,只是我沒想到,一做就是三年。
在這三年中,修真院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堪稱奇蹟的事情,用顛覆來形容對現有教育方式的衝擊,一點都不過份,就算是在今天,依然有無數的人不相信,修真院做到的事情,和修真院未來做到的事情。
但是我不這麼想,我一直的念頭就是不解釋,看結果,你不相信,我把結果擺在你面前。
你不相信,沒有老師的教學能夠教得會學生,找得到工作,我做到了。
你不相信,付了費的學員會願意做首席師兄,不但不聽課,還要給別人講課,我做到了。
你不相信,會有人能夠堅持寫100天的學習日報,而且嚴格符合要求,我做到了。
你不相信,這樣教出來的學習能獨立完成項目,我做到了。
你不相信,這種方式可以快速擴充,管理成本會急劇上升,不可能快速複製,我做到了。
你不相信,這種方式更適合基礎差,學習能力差的人,我做到了。
關於教育我在這三年里思考和踐行了很多,即便在今天,我也是一直在不停的探索,對我來說,轉行的這條路,僅僅是開始而已。
你能相信,在這三年中,我已經接觸過了上百個行業的項目了么?從金融到汽車到彩票到旅遊到K12到地產到智勇硬體等等等等等,早不是單純的互聯網了。
我逼著自己去走入校園,開講座,讓自己成為一個熱愛講台的人。
我在認真的分析運營數據,修改創意,提高轉換率,包括構建運營體系。
我還在努力的培養團隊的核心管理層,從零開始手把手教他們怎麼做管理,給他們更多的成長機會,才能把自己釋放出來。
獵頭,項目,VC這些葡萄藤都在做,也包括現在正在做的少兒編程,其實在我的概念中,早已經沒有了轉行的這種概念。
哪來的轉行,不存在的,只有自己想做和喜歡做的事情而已。
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轉行仍然是一個存在的事實,正如我第一個版本說到的一樣,難算什麼,最怕的是你沒有了勇氣。
當然,有得到,就有失去。
========The End==========
轉載請註明來自:
知乎【暗滅】
推薦閱讀:
※離職後重回老東家,有哪些事要提前考慮?
※做人呢,就要「貪心」一點
※一旦人生放低姿態,成長就會很快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孫悟空
※為什麼現在的男生普遍都不追女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