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弗萊徹到朱姆沃爾特——記二戰後美國驅逐艦隊發展史(一)
來自專欄 艦載機的整備間
※長篇連載注意,本文主要介紹美國海軍從二戰弗萊徹DD-445到最新朱姆沃爾特DDG-1000總共80年的美國驅逐艦發展史,鑒於船型甚多篇幅較長,所需較長的更新時間,今天先給大家奉獻上第一部分:威名遠揚的弗萊徹級。
1941年12月7日清晨6:45,當美國海軍克萊門森級驅逐艦沃德號(USS Ward/DD-139)在珍珠港海域操作102mm前主炮向目標開火的時候,船上139名乘員也沒有想到,這一炮不但拉開了偷襲珍珠港的戰鬥,這一炮更是代表驅逐艦隊拉開了太平洋戰場上美利堅合眾國對日本帝國反擊的序幕!
時間回到1939年,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各國簽署的《第二次倫敦海軍條約》早就成為一文廢紙,面對條約後的各國的超級驅逐艦,美國海軍最新的「格里維斯」級驅逐艦在遠洋作戰上卻力不從心,美國海軍立即準備下一代驅逐艦的研製工作並命名為1941型驅逐艦作為計劃的代號。珍珠港偷襲前半年,新一代驅逐艦終於在聯邦造船廠安放第一根龍骨,並在巴斯鋼鐵廠、伯利恆鋼鐵廠、波士頓海軍造船廠、查爾斯頓海軍造船廠、普吉灣海軍造船廠、海灣造船廠、西雅圖塔科馬造船廠和統一鋼鐵廠共9家船廠共同建造。這級驅逐艦不但在危機情況下充實了美國海軍驅逐艦隊,也同樣用自己的威名震懾對手,這就是美國海軍史上產量最高的驅逐艦——弗萊徹級驅逐艦。
「弗萊徹」級——USS Fletcher
優秀設計
「弗萊徹」級作為戰前設計驅逐艦的巔峰之作,在艦體設計上拋棄了以往一直沿用的雙層甲板結構,雖然平甲板降低了艦首高度,卻能獲得更高的船體強度。「弗萊徹」級共分為15個水密區,水密區之間的通道均設計在水線上的第一甲板上確保各區的水密性,另外也在動力艙外圍設立額外的燃料水密艙以增強動力艙的保護。
在動力系統上沿用了本森級的動力配置,包括4座巴威公司生產的M型單煙道燃油鍋爐(其蒸汽壓力為43.3kg/㎝2,蒸汽最高溫度為454℃)和2座通用電氣公司生產的減速齒輪蒸汽輪機(包括高壓輪機、低壓輪機、巡航輪機和倒車輪機)分別帶動兩側直徑3.66米三葉青銅螺旋槳。雖然排水量比「格里維斯」級驅逐艦增加500噸,得益於更高效率的動力系統,「弗萊徹」級的輸出功率達到60000馬力,比「本森」級的50000馬力提高了20%,仍然可以保證37節的航速,完全滿足高速艦隊的作戰需求。。電力系統方面主發電機和應急柴油電機均與蒸汽輪機相連,主發電機為2台250kw/450V發電機和2台40kw/120V發電機;應急發電機為1台100kw/450V柴油發電機,當主機罷工時可以使用應急柴油機為全艦提供動力。
電子系統上,「弗萊徹」級作為設計之初就配備完善雷達的驅逐艦,裝備有對空搜索的SC-1雷達,雷達天線設置在主桅杆,尺寸為2.12米×2.59米,轉速為12秒/周,最大探測距離120公里,誤差精度為90米角度為5°。對海搜索雷達為SG型,天線尺寸為1.12米×1.26米,對大型戰艦探測距離為41公里,小型船隻則30公里,並且有低空探測能力,其誤差精度為180米角度為2°。雷達的安裝使得「弗萊徹」級擁有了先敵發現的優勢,讓其服役生涯中多以雷達預警艦的身份成為艦隊先鋒。
武備系統上,其主炮採用5門一代經典的Mk12單管127㎜38倍徑高平兩用炮,在使用25公斤的通用榴彈(AAC ,可攻擊空中目標和輕型裝甲目標)時炮口初速792米 / 秒,最大射程16640米,最大射高11380米,在9140米距離上的穿甲厚度是38毫米;使用24.5公斤的穿甲彈射擊時,在10060米距離上的穿甲厚度為51毫米,在4940米距離上是102毫米。1943年後,Mk12型127毫米艦炮還配置了裝有無線電近炸引信的新式對空彈,使防空效能提高了3倍以上。火炮單炮重1812公斤,身管長4.826米,身管壽命4600發,膛線46條,採用垂直楔式炮閂,利用炮彈發射的殘餘能量完成開啟炮閂的動作,內置的壓縮空氣閥打開,將炮膛內的火藥殘渣和廢氣吹除,實現了半自動裝填,炮彈可全形度人工裝填,單炮戰鬥射速為15發/分,如果炮手訓練有素,可在短時間內保持22發/分的高射速。炮塔的旋迴和火炮的仰俯均由電力驅動,在緊急情況下也可手動操作,炮塔旋迴速度28.8°/秒,仰俯速度15°/秒,其最大仰角為-15°至+85°,每座炮塔內配有11名炮手,包括炮塔長、炮組長、俯仰手、旋迴手、裝填手、射擊諸元設定手、引信設定手、彈藥手、拋殼手、瞄準具裝定手、瞄準複核手。炮位由前至後依次稱為51、52、53、54和55號炮位,除了艦體中部的53號炮位射界為左右各140度外,其餘各炮位的射界均為330度。所有主炮均為封閉式炮塔並配有Mk2彈藥升降機,通過雙管道以24-30發/分的速度向炮塔補充彈藥,還配有引信自動裝定裝置,在將炮彈送進炮塔前就可完成引信裝定。主炮標準彈備彈數為1750發,每門炮備彈350發,到戰爭後期全艦備彈數高達3025發,每門火炮備彈555發以滿足高強度的持續作戰能力。火控系統則裝備當時最先進的Mk37火控系統。
防空方面除了高平兩用炮負責外圍防禦外,中程由7至10門博福斯40mm機關炮負責。博福斯40毫米56倍徑機關炮配置於艦體中部的開放式炮位中,單炮重522公斤,身管長2.25米,初速881米/秒,既可以單發射擊,也可全自動連續射擊,最大射速160發/分,最大射程10060米,最大射高6950米,旋迴速度30°/秒,俯仰角-5°至+90°,俯仰速度24°/秒,使用4發橋夾供彈,一次可壓入5隻橋夾。一座雙聯裝炮通常由一個七人炮組負責操作,包括炮長、俯仰手、旋迴手、裝填手等。
近程則由6到20門的厄利空20mm機關炮負責,厄利空20mm機關炮單炮重68公斤,身管長1.4米,初速844米/秒,最大射速450發/分,但戰鬥射速通常在300發/分,最大射程4389米,最大射高3050米,俯仰角度-5°至+87°,使用60發彈鼓供彈,手動瞄準射擊,操作簡單,即使非專業炮手在訓練後也能熟練使用,通常每門炮由3-4人負責。
反潛武器則包括兩條艦尾深彈投放滑軌,每條備彈8枚,在後甲板室兩側各設3座向側舷發射深水炸彈的 K 炮,每座備彈5枚,共計56枚深水炸彈。魚雷則裝備2組五聯裝533魚雷發射管。
居住條件上,「弗萊徹」級住倉分為:艦長倉、軍官倉、士官艙、水兵倉四類,對比之前的驅逐艦居住條件有很大提升。並配備獨立的廚房(冷庫、自動洗碗機、烤箱一應俱全)、洗衣房、盥洗室和淋浴間大大提高船員的居住條件,提升了乘員的作戰效率。
征戰四方
作為美國海軍二戰爆發時大規模建造的驅逐艦,幾乎所有的「弗萊徹」級服役就投入到太平洋戰場上,主要作為特混艦隊運輸船隊護航,戰爭後期則開始執行對島嶼炮擊作戰,在與日軍激烈的戰鬥中共有19艘「弗萊徹」級驅逐艦沉沒,另外有6艘因受損嚴重無法修復而放棄。
第一艘戰損的是迪黑文號(DD-469)於1943年2月1日被日軍空襲擊落3架敵機後寡不敵眾被炸沉。7月5日斯特朗號(DD-467)掩護美軍登陸時被火炮和魚雷擊中沉沒。10月6日在特拉拉維拉海戰中美國3艘驅逐艦迎敵日本9艘驅逐艦,最終寡不敵眾其雪佛萊號(DD-451)被擊沉。12月26日布朗森號(DD-518)在俾斯麥海被日軍飛機擊沉。
1944年10月薩馬島海戰中包括約翰斯頓號(DD-557)和霍爾號(DD-533)在內的美軍驅逐艦勇敢的沖向包括「大和」號戰列艦在內的栗田艦隊發動攻擊,在成功擾亂日軍攻擊後最終2艦皆被日軍艦隊擊沉。
1944年11月1日艾布納·里德號(USS Abner Read/DD-526)被日本神風特攻隊的自殺飛機擊沉。12月18日的眼鏡蛇颱風使得史賓斯號(USS Spence/DD-512)因海水倒灌導致喪失動力並卡住船舵最終翻側沉沒。
1945年3月24日在沖繩海域執行警戒任務的魯茲號(USS Luce/DD-522)被兩架神風特攻隊自殺飛機擊中摧毀了動力艙以及船舵並在右舷撕開一個大口,最終爆炸沉沒。3月25日特維格號(USS Twiggs/DD-591)在沖繩海域遭受神風特攻隊自殺飛機雷擊後沉沒。3月26日在沖繩海域巡邏的哈里根號(USS Halligan/DD-584)突然爆炸後擱淺無法修復棄艦。4月6日在沖繩海域執行警戒任務的布希號(USS Bush/DD-529)被神風特攻隊自殺飛機擊中動力艙喪失動力,在被救援途中被第二波神風飛機擊沉。4月15日古翰號(USS Colhoun/DD-801)在沖繩海域被3架神風特攻隊自殺飛機擊中,在拖船拖行途中沉沒。4月16日執行外圍警戒任務的普林格爾號(USS Pringle/DD-477)被三架神風特攻隊自殺飛機擊沉,值得一提的是普林格爾號是作為少數改裝為航空驅逐艦的弗萊徹級之一,該艦後煙囪和4號主炮塔之間的上層建築頂部沿中線安裝一部彈射器,搭載一架 OS2U「翠鳥」水上飛機執行偵察任務。
1945年5月3日利特爾號(USS Little/DD-803)被4架神風特攻隊自殺飛機攻擊後沉沒。5月4日正在巡邏的莫里森號(USS Morrison/DD-560)遭受4架神風特攻隊自殺飛機攻擊後爆炸沉沒。5月18日清晨執行巡邏任務的郎紹號(USS Longshaw/DD-559)在那霸機場南面的珊瑚礁上擱淺,儘管拖船儘力幫郎紹號脫離珊瑚礁,但由於日軍火力攻擊導致前彈藥庫爆炸遭受重創的郎紹號最終棄艦,並於當天下午執行雷擊處分。7月28日卡拉漢號(USS Callaghan/DD-792)在沖繩海域警戒時被神風特攻隊自殺飛機撞擊後彈藥庫殉爆沉沒。
除了英勇善戰而戰沉的船之外還有一些有趣的船,例如歐班農號(USS OBannon/DD-450),作為美國海軍的功勛驅逐艦,除了戰績外因整個服役生涯中沒有一位船員受傷而獲得紫心勳章奇蹟而出名。【雪風:「我貌似找到對手了!」】。最經典的戰例出現在1943年4月5日,當天歐班農號在附近發現日軍在海面航行的呂34號潛艇並誤認成鋪設艦準備上前檢查,但到跟前才發現不是鋪設艦而是一艘潛艇,為了避免碰撞緊急轉彎避讓,避讓後歐班農號橫對著呂34號,呂34號乘員試圖用甲板的8cm高炮進行射擊,可惜距離太近作罷。而歐班農號船員也沒找到輕武器對潛艇射擊。結果很滑稽的一幕出現了,歐班農號船員直接拿起堆在甲板補給箱里的土豆扔向潛艇「攻擊」。接著呂34乘員把土豆誤認為是手榴彈慌忙把船駛離,當潛艇到達火炮有效射程時歐班農號向其射擊並損壞了指揮塔,當呂34下潛後歐班農號最後使用深水炸彈將其擊沉。由此歐班農號創造了用土豆攻擊潛艇的傳說。
當然有幸運船那也會有倒霉的船,就如威廉D波特號(USS William D. Porter/DD-579)那樣,1943年服役後在11月護送羅斯福總統乘坐的衣阿華號戰列艦前往北非,13日上午波特號在航行中3號鍋爐發生管道爆裂,航速下降,一度掉隊。下午,顛簸的海況讓船尾的一枚深水炸彈意外落入海中,在艦隊中央爆炸。由於無線電靜默,波特號未能傳達爆炸的真正原因,結果包括衣阿華號在內的艦隊立刻開始規避運動,以為遭到了德軍U艇的魚雷攻擊,事件中未有人員傷亡。
14日,在羅斯福總統的提議下,艦隊實施了一次防空反潛聯合演習。衣阿華號放出了一些氣象觀測氣球作為標靶,她自己的高射炮收拾了其中的大多數,其餘的被周圍包括威廉·D·波特號在內的護航艦隻擊落。緊接著,驅逐艦隊以衣阿華號為假想敵,進行模擬魚雷射擊演習。按照流程,在演習前需移除魚雷發射管上發射魚雷的底火,這樣就可以安全模擬魚雷發射的全過程。但波特號的魚雷長勞頓·道森一時疏忽,忘記移除2號發射管上的底火。結果,14時36分,在第三輪模擬射擊中,波特號的2號魚雷發射管發射了一枚Mk 15型魚雷實彈,直奔5,500米外羅斯福總統所在的衣阿華號戰列艦而去。威廉·D·波特號艦長瓦爾特少校見狀立刻試圖聯絡衣阿華號規避,但苦於無線電靜默,不得不採用信號燈發報。然而,兩次發報均有誤,第一次發出的消息弄反了魚雷的方位和方向,第二次消息則發成了「本艦正全速倒車」。情急之下,瓦爾特少校於14時38分被迫打破無線電靜默,呼叫「獅子」(衣阿華號的代號)右轉。衣阿華號確認後立刻全速右滿舵規避魚雷。羅斯福總統得知有魚雷逼近,吩咐隨從將輪椅推到艦橋右舷,頗有興緻的看著魚雷朝自己射來。保衛總統的特勤局特工拔出手槍,準備規避不及就射擊引爆魚雷。14時40分,魚雷划過衣阿華號船尾,於2,700米外的尾流中爆炸,衣阿華號平安無事。據傳在這之後,衣阿華號曾將她的主炮對準波特號,懷疑這艘小船上有人密謀刺殺總統。事件發生不久,波特號被命令在科格斯韋爾號和揚號驅逐艦的陪同下前往百慕大接受調查。
一到百慕大,威廉·D·波特號立刻被全副武裝的海軍陸戰隊包圍。美國軍事法庭不公開審理了這一案件,魚雷長勞頓·道森被判有罪,處以14年勞役,但在羅斯福總統的親自介入下沒有執行。瓦爾特艦長未受處分,繼續指揮本艦直到1944年5月30日調任其他艦隻,最終以少將軍銜退休。誤射事故發生後,美國海軍其他船再碰見波特號,都會開玩笑地打招呼:「別開槍,我們都是共和黨人!」(羅斯福總統當時代表民主党參選,這裡比喻為兩黨大選之爭)。巧合的是,1898年,美國海軍也有一艘叫波特號的魚雷艇在夜間演習時曾誤射魚雷,差點擊中紐約號裝甲巡洋艦,而之後美國海軍再也沒有軍艦敢繼承這名字了。(祥瑞名字是不能用的,受詛咒倒霉鬼的名字更加不能用的)
1944年6月10日,威廉·D·波特號離開阿圖島,參與佯攻千島群島的「婚姻行動」,目的在於迷惑日軍盟軍真正的進攻方向,為登陸菲律賓提供掩護。6月13日、6月24日和8月1日,她隨第94特遣艦隊出擊三次,分別炮擊了松輪島和幌筵島上的日軍機場。其間,波特號作為外圍哨戒艦協助擊沉魚雷快艇一艘、擊落一式陸攻一架。在完成所有巡邏任務後,波特號準備返回舊金山維修並前往西南太平洋戰區。出發前的一天,一名水兵喝得醉醺醺地回到艦上,非要用艦炮打上一發炮彈不可。眾人攔阻不及,醉漢竟真的爬上了127毫米艦炮的炮位,「咣」的一聲將炮彈打出炮膛,動作乾淨利落。炮彈呼嘯著飛向遠處,不知所蹤。結果就是第二天,島上的守軍司令怒氣沖沖找上門來。這時波特號上的人們才知道,主炮打出去的炮彈竟落在了司令家院子里。巧的是,司令和手下的軍官、家屬正在院子里聚會。從天而落的炮彈把他們弄了個灰頭土臉,所幸沒有人受傷。唯一受到傷害的是波特號,炮打司令又給它多添了個笑柄。事後波特號參加萊特灣海戰,接著前往沖繩島海域執行防空警戒任務。1945年6月10日一架神風自殺的99艦爆突破防空網墜毀在波特號附近海面,但飛機掛載的炸彈卻在船底發生爆炸,直接在右舷撕出一個大洞並大量進水。最終損管無效艦長下令棄艦結束波特號傳奇的一生。
戰後升級
DDE護航驅逐艦改裝計劃
隨著二戰結束大部分「弗萊徹」級在1946-1947年退出現役而被封存起來,到1950年只有5艘「弗萊徹」級還留在美國海軍中服役。直到50年代朝鮮戰爭爆發後其中39艘重新服役並參加戰鬥,面對日益強大的「紅色狼群」美國海軍決定對其中18艘進行改裝,改裝主要是拆除了大量火炮和魚雷並加裝了更多的反潛武器,成為專門的護航驅逐艦——DDE。
按照DDE改裝方案,其52、53、54號127㎜主炮塔皆被拆除,僅保留一頭一尾的51、55號2座127㎜主炮塔。另外所有的博福斯40㎜機關炮以及大部分的厄利孔20㎜機關炮都被拆除。在原來52號主炮塔位置安裝一座Mk15型24聯裝火箭深彈發射裝置,這是在二戰中常用的Mk10、Mk11型火箭深彈為基礎改良的新型「刺蝟彈」,相比戰時舊式的發射裝置,新型的Mk15可安裝在旋轉炮座上,另外還有一定的俯仰角度調節使用上更加靈活,其最大射程為250米,反潛深彈散布半徑為40米。另外改裝後擴大了「弗萊徹」級的後甲板空間,在後甲板內部設置了兩座固定的雙聯裝魚雷發射管,用於發射Mk32反潛魚雷。最後原有6個在艦尾向側舷發射反潛深彈的K炮一併移到艦體中部兩側。
另外二戰期間面對日本神風自殺飛機的攻擊時,博福斯40㎜機關炮因無法配備VT引信而效能不足,127㎜主炮射速又太慢,因此美國海軍需要研發一種新的火炮既要滿足引信和射速的要求,最終成果就是Mk22 76㎜50倍徑高射炮。這種火炮裝有半自動裝彈機,單炮重564千克,單炮射速20發/分鐘,炮口初速820米/秒,最大射程13400米,最大射高9200米,迴旋速度30°/秒,仰俯角度-15°至+85°,仰俯速度24°/秒,76㎜口徑炮彈可以安裝VT引信再加上火控雷達引導,其作戰能力優於博福斯40㎜機關炮。
除了反潛以及防空武器更新外,該計劃還更新了雷達和聲吶設備,還重新規划了CIC,提高情報分析能力,由於新雷達尺寸重量更大,因此桅杆也相應的改為三腳桅。當然不是所有的弗萊徹級都按照DDE標準來改裝,部分船隻只拆除了53號炮塔以及所有博福斯40㎜機關炮,並在艦橋前的40㎜炮位加裝2組Mk10型火箭深彈發射裝置,保留了2組533㎜五聯裝魚雷發射管,在拆除的炮塔和尾部甲板換上3座雙聯裝76㎜高射炮。也有DDE是按照艦橋前混裝1座Mk15和2座Mk10型火箭深彈發射裝置的方案來改裝。
DDE改裝計劃於40年代末開始實施,到1950年已經有12艘弗萊徹級進行改裝,另有7艘準備改裝,但朝鮮戰爭的爆發嚴重擾亂了改裝計劃,當海軍決定封存的76艘弗萊徹級重新入役時,這些沒有計劃改裝的驅逐艦隻能接受簡單改裝的方案,除了更新雷達以及聲吶外,將艦橋前的2組博福斯40㎜機關炮更換為2組Mk10型火箭深彈發射裝置,此外還安裝了面積更大的船舵提高機動性。
在朝鮮戰爭中弗萊徹級極少遇到水面及防空戰鬥,其主要執行海岸巡邏、艦載機引導以及對岸火力支援等任務。戰爭結束後81艘現役的弗萊徹級中的19艘重新退役封存,同時海軍繼續推動DDE改裝計劃,最後有40艘弗萊徹級驅逐艦接收了各種標準的DDE改裝。
FRAM改裝計劃
50年代中期,經歷了朝鮮戰爭以後美國海軍對蘇聯海軍水下潛艇部隊擴充感到愈加擔憂,對於蘇聯海軍急速擴軍,美國海軍方面卻無法建造足夠的反潛艦艇應對這一威脅。作為對應之策,當時出任海軍作戰部長的阿里伯克提出艦隊重整和現代化計劃(Fleet Rehabilitation and Modernization),簡稱FRAM改裝計劃。再度對二戰建造的弗萊徹級、薩姆納級和基林級進行改裝升級,以便在新型艦艇入役前繼續發揮老船的餘熱,這項計劃通過海軍批准後在1959年至1962年間實施。
FRAM改裝計劃主要升級內容是為老式驅逐艦加裝AN/SQS-23型聲吶和2種新型反潛武器,分別是阿斯洛克反潛火箭魚雷(ASROC)和無人駕駛反潛直升機(DASH),同時更換新型的反潛魚雷。鑒於弗萊徹級甲板空間不足以安裝大型的阿斯洛克八聯裝反潛火箭發射箱,因此只能把52號炮位的Mk15火箭深彈發射裝置去掉換上Mk108反潛火箭發射裝置。後甲板的固定魚雷發射管被拆除,擴大上甲板中部在兩舷各安裝一組Mk32三聯裝魚雷發射管,用於發射Mk44反潛魚雷。並在艦尾加裝可變深拖拽聲吶。
但最大的改變還是上層建築,其後部所有76㎜高射炮都被拆除,在煙囪後建立了一個長方形的機庫,整個後甲板都改建成直升機飛行甲板,可以搭載QH-50系列無人駕駛反潛直升機,這種輕巧的無人直升機之憂524千克重,長3.94米高2.96米,旋翼直徑6.1米;安裝一台波音T50型300馬力渦輪發動機,最大航程132公里,實用升限5000米,能夠掛載兩枚Mk44魚雷。QH-50採用無線電遙控,配有兩套系統分別在飛行甲板和CIC。不過由於遙控系統不可靠,從1959年到1969年,有746架交付美國海軍其中416架在服役中墜毀,鑒於損失率是在過大(和平時期55%的戰損)最終放棄DASH系統,不過還是有一部分經過改進在越南戰爭中攜帶攝像機執行偵察任務。
由於弗萊徹級無法搭載阿斯洛克反潛火箭,因此FRAM重點放在薩姆納級和基林級上,因此弗萊徹級只有3艘分別是:尼古拉斯號(USS Nicholas/DD-449)、雷福德號(USS Radford/DD-446)、詹金斯號(USS Jenkins/DD-447)接受了FRAM改裝,其餘的弗萊徹級要不維持著DDE的狀態或者重新服役應急改裝的狀態,但1958年的時候還是有23艘弗萊徹還是保持著5門主炮的配置,在新型導彈驅逐艦的不斷服役後,作為火炮驅逐艦設計的弗萊徹更顯老邁,從60年代開始弗萊徹級開始從美國海軍退役,到1971年美國海軍中所有弗萊徹級驅逐艦均退出現役。
援助外國
作為一級優秀驅逐艦,共53艘弗萊徹級在美軍退役後轉送到各盟國海軍服役,其中包括:
【阿根廷】 共5艘,舷號從D-20到D-24,分別從1961-1983年在阿根廷海軍服役
【巴西】 共7艘,舷號從D27到D33,分別從1959-1990年在巴西海軍服役
【智利】 共3艘,於1972至1974年間加入智利海軍服役
【哥倫比亞】共1艘,於1961年加入哥倫比亞海軍服役
【希臘】 共6艘,於1959-1962年間進入希臘海軍服役
【義大利】 共3艘,於1969-1970年進入義大利海軍服役
【日本】 共2艘,改名有明號和夕暮號,從1959年開始在日本海上自衛隊服役
【墨西哥】 共2艘,於1970年加入墨西哥海軍服役
【秘魯】 共2艘,於1974年加入秘魯海軍服役
【韓國】 共3艘,在60年代陸續入役
【西班牙】 共5艘,於1957-1960年進入西班牙海軍服役
【中華民國】共4艘,於1967-1971年間入役,分別改名「安陽」「昆陽」「慶陽」「貴陽」
【土耳其】 共4艘,於1967-1969年加入土耳其海軍服役
【西德】 共6艘,舷號從Z-1到Z-6,分別從1958年到1960年在西德海軍服役
隨著墨西哥海軍在2001年退役了最後一艘「弗萊徹」級原美國海軍的「約翰·羅傑斯」號驅逐艦退役後,「弗萊徹」級終於在服役了整整60年後終於完成了歷史使命,儘管後來建造的「薩姆那」級驅逐艦更為優秀,但是建造數量巨大的「弗萊徹」級卻成為二戰中美國海軍的主力驅逐艦,在激戰中大量擊沉對方艦艇擊落了大量飛機,為盟國取得太平洋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在太平洋的戰場上都能看到「弗萊徹」級馳騁的身影已經成為二戰中美國海軍的人所皆知勝利的保證!
推薦閱讀:
※ZT 0850測評:刀具界的傳奇之刃,讓人愛不釋手的指間玩物
※殲20殲31誰更適合上艦?
※【傘繩】命懸一「線」——那麼它是如何拯救你的生命?
※E-2D艦載預警機作戰能力解析
※中國第五代戰鬥機剛服役,歐美已經開始第六代戰機研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