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是對的,中產階段就是個夢
如今朋友們在一起,談理想談人生的少,基本免不了都要談起房子。早上車的,自然不免沾沾自喜。而在我看來,北上廣深的星巴克里熱衷於"後現代"生活方式的小資們,很快就會發現中產階級只是一種與中國現實無關的想像,是我們對中國現代化實際進程的一種錯覺,一種夢囈。中產只是一個夢,他們依賴的房產,不但不能成為財務自由之路的指引,反而會成為套在自己脖子上的絞索。
關於中國的房市,談的人很多,我不懂經濟,也不懂政治,但是如果我們讀點歷史,就知道資本主義就是在形形色色的圈地運動中誕生的。在資本的鐵碲下,「農婦山泉有點田」,註定了一個迷夢。房產作為投資是有嚴格標準的,不是是個房子就有投資價值,很多房子,根本無法變現,只有居住屬性,很多人為了房子付出了高昂的房貸,如果再徵收房產稅,就只有做負翁了。例如,試讀關於美國社會結構的統計,我們可以看出,在過去六十年間,美國工作人口中為自己工作而列為商人或在家庭商號中工作的人數的百分率,每五年要跌落一次;反之,被迫出賣勞動力的人數,在同一工作人口中占的百分比,卻穩定地在增長中。到了九十年代以後,美國貧困人口的增加,已經到了連作為億萬富翁的特朗普都要不自禁地喊出社會主義口號的程度。更有甚者,試讀私人財產分配的統計,我們發現工人中約有95%的絕大多數、及白領工人的大多數(80%到85%),甚至連積起小款子、小資產都無可能;工人中只有1% 到2% 的人擁有股票,同時這少數工人「擁有」的股票值平均是每人一千美元。易言之,這些人花掉了他們的收入的全部。財富實際上僅限於人口中很小的一部份。在大部份資本主義國家中,人口的1%、2%、2.5%、3.5%或5%,擁有該國私有財富的40%、50%、甚或60%。其餘的財富則屬於該國人口的另20%或25%。頭一類擁有者是大資產階級,後一類則是中等或小資產階級。在這兩類人以外,其它的人除了消費品(有時包括房屋)一無所有。儘管在很多的中國白領家庭中,資產價格的上漲讓他們感到飄飄然,但是,只要房子還是用於自住或者有多套房子但賣不出去,他們的社會階層就沒有改變。
所以,實際上所有資本都是在資產階級的手中;這事實也說明了資本主義制度的自身再生性:擁有資本的人,能夠積累愈來愈多的資本,而沒有資本的人,則很難得到資本。這種情況下,社會內部便永久地劃分為一個有產階級和一個被迫出賣勞動力的階級。勞動力的價格,即工資,實際上完全在生活開支中消耗掉,但有產者階級的資本,卻不斷靠剩餘價值增加、來繁殖。社會因資本而蒙益的,可以說只有一個階級,即資產階級;所有的利潤都歸於他們。買了幾套房子就以為自己姓趙,早晚要被現實打臉。推薦閱讀:
※善其身而見小,見小而善天下——談銷售(以及其他任何學問)的學習方法
※馬克思為什麼要寫資本論?
※階級劃分代表人類的終極愚昧
※資本主義地租
TAG:政治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