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紀念誰的百歲誕辰?
來自專欄 知識分子
撰文 | 丁 玖
責編 | 黃玉瑩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ID:The-Intellectual
●●●
2018年5月11日,將是偉大的美國物理學家理查德·費恩曼(Richard Feynman, 1918-1988)冥壽100周年紀念日。1988年2月15日,熱愛教書的他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上完一生中最後一節課後僅僅兩周,終於未能戰勝與之搏鬥十年的癌症,永遠地離開了他心愛的講台。當天,加州理工學院的大學生們在學校十一層高的圖書館大樓上高高懸掛了一條橫幅:「Dick,We Love You!」這種愛戴,和當年北京大學學生在天安門廣場上高舉橫幅「小平您好!」一樣,勝過千言萬語!
01
十幾年前我回家鄉江蘇揚州探親,在每回必去的揚州古籍書店意外地發現了一本封面嶄新的《迷人的科學風采——費恩曼傳》,這是英國科學傳記作家約翰·格里賓(John Gribbin)博士和瑪麗·格里賓(Mary Gribbin)夫婦於1996 年出版的 「Richard Feynman:A Life in Science」 之中文譯本,成交價僅一折。
在第一次細讀這本《費恩曼傳》的過程中,我就不時為這位天才的科學家、傑出的教師、高尚的人物「真正迷人的風采」所折服。後來我把它推薦給在美國讀高中的侄子,他也讀得愛不釋手,並在報考大學填申請表時在其所寫的作文內滿懷熱情地提到費恩曼的科學研究和人格魅力對他決定未來志向的重大影響。
十年前,在由美國底特律前往上海的十幾個小時飛行中,我一直浸潤於1980年代曾寫過「Chaos: Making New Science」這本膾炙人口的書的美國記者格萊克(James Gleick)1992年出版的另一本費恩曼傳記「Genius:The Life and Science of Richard Feynman」(《天才:理查德費恩曼的一生與科學生涯》),之後並將這本暢銷書送給了一名成績優異的北京大學物理系新生、我那時合作研究者的兒子,後者早已獲得美國名校的博士學位。
02
費恩曼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受愛戴、最卓越、最具影響力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他的名字之於量子電動力學,就像愛因斯坦的名字之於相對論、霍金的名字之於黑洞理論一樣如雷貫耳。他和美國哈佛大學的施溫格爾(Julian Schwinger, 1918-1994)、日本的朝永振一郎(1906-1979)一同榮獲1965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根據10年前出版的《諾貝爾獎》一書著者所述,如果不是懷疑量子電動力學的高一輩份的丹麥物理學家、19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玻爾(Niels Bohr, 1885-1962)的「從中作梗」,他獲獎年份會大大提前。作為最受歡迎的教授和最有成就的演講者,費恩曼的《物理學講演錄》令無以計數的青年學生領悟到物理學的奧秘,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科學工作者。
費恩曼已成為崇高人格和優秀品質的代名詞,他在科學研究中極端樸實,毫無名利思想,令無數後來者高山仰止。「理論若與實驗不符就是錯的」,這一簡單道理是他對科學界的諄諄告誡,「因為大自然是不可戲弄的!」小他九歲並成為一名天體物理學家的妹妹瓊費恩曼(Joan Feynman)1995年4月被格里賓博士夫婦採訪時,對她哥哥一生的品格一言以蔽之:「我哥哥從不說謊。」如果不是聽從美國《時代周刊》雜誌記者的規勸「如果拒絕受獎,將會造成比接受此獎的新聞更大也更為轟動的新聞」,他會拒絕諾貝爾獎。李政道的博士論文導師費米(Enrico Fermi)1954年去世後,芝加哥大學以三至四倍於費恩曼當時的工資聘請他去填補費米的位置被他婉言謝絕,只因為加州理工學院有令他特別滿意的自由學術空氣。1964年他又謝絕了該校授予他的榮譽學位,並對其它學校如法炮製。他的合理解釋是:他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得的博士學位是長期為之努力的結果,而不應該再獲得沒做任何事情的榮譽學位。
費恩曼最令人咋舌的一項舉動是他不顧美國科學院院長的挽留而辭去「院士」的稱號,因為他發現,這個美國的民間科學團體的主要工作並非他一貫倡導的促進科學之舉,而是熱衷於像梁山泊英雄好漢排座次那樣,讓科學家,而不是科學本身,進入這個「名人殿堂」。比起打破頭也要拚命當上院士的部分科學家,費恩曼確實是「矯枉過正」的好榜樣。
出生於波蘭的美國數學家卡茨(Mark Kac,1914-1984)把天才分為兩類,一類天才只比別人聰明一點就可以做他們所做的事,而另一類天才是真正的魔術師。他認為「費恩曼正是能力最強的魔術師」。這個超凡脫俗的「大魔術師」,除了榮獲諾貝爾獎的量子理論以外,至少還有其它兩三項也可以獲此殊榮的傑出工作,如低溫物理中液氦之超流性研究和粒子物理中弱相互作用理論。他誕辰87周年紀念日的當天,美國政府發行的37 美分面值紀念郵票上畫有他創造的奇妙的「費恩曼圖」 。他在普林斯頓大學完成博士論文前,就參加了美國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Robert Oppenheimer, 1904-1967)挂帥的 「曼哈頓工程」 原子彈研製計劃,並成為其理論計算小組的領導。(在美籍波蘭名數學家、「氫彈之父」烏拉姆(Stanislaw Ulam, 1909-1984)的自傳《一個數學家的經歷》里有一張他和馮諾依曼及費恩曼同為「曼哈頓工程」效力時的三人合照。)
美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試驗,費恩曼既是唯一用肉眼直接看到「蘑菇雲」的科學家,又是世界上第一個裸眼觀察到原子彈爆炸的人。在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為反法西斯而戰的那幾年,忘我的工作和經常接觸放射源,可能是他日後遭受癌症折磨的原因之一。
03
費恩曼的父親很早就設法引導兒子用「科學的方式」去思考,並讓他懂得僅僅知道事物的名稱和充分了解事物的本質有著根本的區別。比如某種鳥在不同的語言里有不同的名稱,光知道這些名字而不知它的特性是無用的。這種科學的學習和思考方式正是和機械記憶定義、背誦等方法背道而馳,特別值得國內教員、學子深思。我在美國教數學時常對學生講上述故事,藉以告訴他們,光知道數學的術語名稱而不懂得它的含義,是學不好數學的。費恩曼的暢銷書《你在乎別人想什麼?》(What do You Care What Other People Think?),生動地回憶了父親對他早期啟發性教育的軼聞軼事。他另一本講故事的暢銷書《費恩曼先生,你真會開玩笑!》(Surely You』re Joking,Mr. Feynman!) 記載的第一個故事就是他兒時怎樣在一位成年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目光注視下來回踱步思考,最終因替那人修好收音機而「聲名遠播」。
在麻省理工學院讀本科的那幾年,不管必修課是什麼,費恩曼都堅持不懈地從其它書中學到比一般大學課程更為豐富的知識。大四時他應數學系之邀加入校隊參加全美最有名的一年一度的普特蘭(Putnam)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並以絕對優勢獲得第一名。他大學畢業前發表在《物理評論》上第一篇論文的結論,成為量子力學奠基者之一、「測不準原理」創始人、1932年獲諾貝爾獎的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1901-1976)關於宇宙線專著的壓軸戲。普特蘭數學競賽的折桂使其成為「普特蘭學者」後,哈佛向他召喚,但他選擇了普林斯頓大學讀研究生。不久後,在妹妹14歲生日時,他送給她的禮物是一本大學天文學教科書,並教她這樣讀:「你從頭讀,盡量往下讀直到你一竅不通時,再從頭開始,這樣堅持往下讀,直到你全能讀懂為止。」他妹妹用這種方法讀到書中第407 頁,看到了英國女天文學家加波施金(Cecilia Payne-Gaposhkin,1900-1979)發現的星球光譜,從此她就立志要和哥哥一樣成為科學家。
費恩曼的名字第一次為美國民眾所廣知是他在1986年2月11日當眾演示的「O形密封圈實驗」。那一年的1月28日,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起飛一分鐘後突然爆炸墜毀,包括一名女教師在內的七位機組人員全部罹難,震驚世界。作為富有人道主義精神的嚴肅科學家,費恩曼以動過幾次大手術的病痛之身應邀加入了「總統事故調查委員會」,與大多數委員會成員不太一樣的是:他放棄了所有其它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在2月4日前往首都華盛頓參加委員會首次會議之前,他就先去了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實驗室向工程師們了解到關於太空梭失事的第一手資料,並在他的筆記本的第二行批註道:「O形圈留有焦痕。」通過大量的調查研究,他知悉美國國家航空航天管理局領導階層曾忽視第一線工程師們對O形圈低溫有效性的擔憂。在得知「挑戰者」上天前夜氣溫陡然降至攝氏零度以下這一極其重要的信息時,敏銳的科學思維馬上令他意識到寒冷對O形圈的彈性之毀滅性的破壞。他在調查委員會成員和記者面前將O形圈浸入一杯冰水的小小動作,促生了那個具有決定性作用的足以證明「挑戰者」號太空梭失事原因的偉大「小實驗」。這是他與癌症搏鬥最後十年內最大的挑戰,也是他不到七十年的人生中最後的輝煌!
費恩曼的一生,是令人著迷的一生,也是多少人心嚮往之的一生,親愛的讀者,也許你和我都沒有費恩曼那樣超群的科學洞察力和天才的直觀想像力,也許我們對大自然還缺乏他那樣的極端迷戀和真知灼見,可是,他對科學的坦誠和對人生的嚴肅態度是指引我們逃脫人性中愚昧和偽善幽暗隧道時最動人的光亮。豐碑無語,行者無言。迷人的費恩曼就在我們面前,他等待你去翻閱,去懂得,如同竹笛靜候晨風,高塔巧遇流雲。
——2018年3 月10日,美國哈蒂斯堡
註:「費恩曼」舊譯為「費曼」或「費因曼」。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物理學名詞》(1996)中已定譯為「費恩曼」。
?
製版編輯:潺潺 |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商務合作請聯繫
business@zhishifenzi.com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ID:The-Intellectua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