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才能做出讓自己不後悔的選擇?|導讀:《選擇的藝術》
來自專欄 KnowYourself
心理學家和社會理論家Erich Fromm提出,自由有兩種類型形式,一種是「逃離式自由(freedom from)」,它指的是「人們逃離政治、經濟和精神枷鎖的自由」,是沒有外力來干涉人們選擇與追求目標的自由。還有一種是「實現式自由(freedom to)」,即實現成果和充分發揮自己潛能的自由(p.53)。
而我們人類通往自由的方式,是不斷做出獨立的、接二連三的選擇。但,選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的人找工作,列了長長的單子,把升職空間、工資、公司氛圍統統考慮了遍,投了十幾家公司,又從眾多offer里挑出了貌似最好的一家,卻在正式入職後覺得工作並不能讓自己滿意;也有的人,在尋找伴侶時,認真地研究了自己和對方的依戀類型,衡量了外貌、興趣、性格等種種因素,但是和對方在一起後卻感覺雙方並不合適,只好分手;還有人在買房之前,仔細考察了周圍環境、生活設施,花了幾個月才做出決定,但是搬進去後又覺得總缺了些什麼。
選擇為什麼這麼難?是哪些東西干擾了我們的選擇?為什麼總是對自己的選擇感到失望? 今天我們為大家導讀來自心理學家席娜?伊加爾(Sheena Iyengar)的書《選擇的藝術》,談一談為什麼我們需要選擇,為什麼我們又總是做出令我們失望的選擇,以及我們該如何更好地做出選擇。我們需要「有選擇」研究發現,人們天生有做出選擇的慾望。研究人員曾經對只有四個月大的嬰兒做過研究,他們把琴弦放到嬰兒手指上,讓嬰兒明白只要能用力拉動琴弦,就會產生音樂,拉動不同的琴弦會播放出不同的音樂聲。隨後,研究人員將琴弦與音樂的鏈接斷開,變為隨機地播放音樂。
儘管嬰兒聽到的音樂和之前的音樂是一樣的,但他們開始變得憤怒、悲傷,研究人員認為,這些嬰兒不僅僅是想要聽到音樂,他們更想要的是我能夠選擇不同的音樂(p.10)。 人們之所以生來喜歡做選擇,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選擇能給人帶來主觀上的控制感。研究顯示,主觀上的一種「我有掌控力」的感受,對人類的健康有益。 1976年,心理學家Ellen Langer和Judy Roden對美國肯塔基州阿爾丁養老院65~90歲的老人進行了控制感與健康的研究。她們將老人分為二樓的實驗組和一樓的對照組(p.17)。養老院的工作人員告訴控制組的老人,他們在一定的範圍內被允許做一些事情,但是這些都是養老院替他們安排的。比如工作人員給老人發了一盆植物,告訴老人他們可以擁有植物,但是會有醫護人員替他們照料。隨後,同一個工作人員告訴二樓實驗組的老人:讓養老院生活變得快樂是他們自己的責任,他們可以為自己做出選擇。比如工作人員讓老人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植物,並且讓老人自己選擇如何照料它們。三個星期之後,兩位心理學家發現,雖然給予實驗組老人們的選擇權微不足道,但是實驗組裡90%老人的健康程度提升了,對照組中70%的老人健康狀況則惡化了。六個月後,她們又做了跟蹤調查,發現30%缺乏選擇權的老人們在六個月中去世,而在擁有過選擇權的老人群體中,死亡率只有15%(p.17)。相反,如果失去了主觀上的控制感,會損害人們的健康。比如有調查發現,比起在困境中仍然相信自己有所選擇的人,那些處於不幸中、並認為自己的困境由外力控制的人們,患抑鬱症的概率會更高(p.15)。
為什麼我們往往會對選擇的結果不滿意? 1. 從大腦構造上,邏輯就很難戰勝慾望 在面對選擇時,人類有兩個互相聯繫但是又互相獨立的信息處理系統——自動系統與審思系統——它們彼此協同、做出最終判斷(p. 102)。自動系統會下意識地運行。這個系統負責讓人們能立刻進行感知或者行動。比如遇到疾馳而來的汽車,我們會直覺性地躲避。自動系統是追求即時滿足的,當人們面對金錢、美食的誘惑時,自動系統會要求馬上得到它。相反,審思系統以邏輯與理性分析為基礎來運行。憑藉它,我們能清楚地知道自己行為的邏輯,比如「因為X,所以我做出了Y的選擇」。比起自動系統,審思系統運作過程較慢,也更耗費精力。
在面對誘惑時,兩個系統會發生衝突,讓我們更難作出選擇。我們可能非常清楚如果採用審思系統,選擇出的結果會更好,但由於自動系統的慾望過於強烈,以至於人們甚至會覺得自己似乎被一股外界力量所控制,「我已經不是我自己了」,最終屈從於自動系統,而沒有作出正確的選擇(p.102)。 2. 我們會求助於經驗來做選擇,但經驗並不可靠 當我們疲於做選擇時,我們會下意識地求助於過往的經驗來做出判斷。然而這個方法並不可靠。我們傾向於去搜索那些證明自己的選擇是合理的信息,這被稱為「證實性偏見」,意味著我們更多用經驗去證實自己做出的選擇是正確的,而不是用來反駁自己。 比如,在股票下跌的時候,你選擇買入股票,並在之後告訴自己,自己的選擇沒錯,因為前幾年每次股票下跌買入後,它的價值又會回升。你搜尋了很多相關的回憶來證實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卻忽略了過去也有很多次,股票在第一輪下跌後可能會持續下跌p.109)。 3. 有一些選擇是為別人做出的人們會希望做出的選擇能凸顯出自己的個性。這種要求非常強烈,以至於有時候我們為了給人造成一種「我很獨特」的假象,我們會做出違背自己真實意願的選擇(p.88)。比如,當iPhone新手機剛上市時,喜歡黑色的你決定買一個黑色款的手機,但是當你發現周圍人都買了黑色手機時,你立刻決定換成白色的,而不顧自己原本的偏好,只因為你不希望自己被看作「盲目的跟風者」。 只不過人們很少意識到,那些為了獨樹一幟而刻意做出的選擇,本身也是另一種盲從。比如說走就走的旅行,比如辭職創業等等。當某種選擇被打上了「少有人走的路」的標籤的時候,當你為了追逐這種標籤而去做選擇的時候,你已經偏離了為自己做選擇的本質。 4. 「利弊分析」可能會忽略一些更難量化的因素,而這些因素是影響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在進行選擇時,很多人會採用「利弊分析」的方法:在紙張中間畫一條線,花上好幾天進行思考,在思考過程中在左右兩側分別列上選擇的好處和弊端,給他們打分,並最後計算分值,最後按照得分最高的選項進行選擇(p.116)。
人們往往覺得像這樣按照理性的方法做出的選擇,一定是會讓自己滿意的決定,但結果並不盡然。Sheena Iyengar曾經與心理學家BarrySchwartz組成小組,研究大學生的擇業選擇與其結果。發現那些曾進行謹慎分析的學生的年平均工資是44,500美元;而隨機找工作的畢業生年平均工資只有37,100美元。但是,謹慎作決定的學生比起隨意找工作的學生,對工作的滿意度較低。他們深思熟慮的決定並沒有為他們帶來更多的幸福感。 Sheena Iyengar對研究結果給出的分析是,利弊分析法存在缺陷,它會給人們一個錯覺,讓人們誤以為自己在做最理性的思考,但是在過程中往往會忽略、或者低估影響幸福感的因素。例如,在衡量利弊時,人們可能會給工資太高的權重,結果到開始這份工作後才發現,每天上下班通勤帶來的痛苦超出自己曾經的預期,對幸福感產生巨大的耗損(p.117)。 5. 人們更容易感到「放棄了的選項」帶來的遺憾,而不是「獲得了的選項」帶來的快樂 人們往往認為,選項越多,我們選擇的餘地就越大,能通過比較選出其中最符合我們心意的選項。但研究發現,選項過多未必有利於人們進行選擇。 Sheena Iyengar曾在一家超市做過實驗,研究者們讓顧客們試吃果醬。他們對一部分顧客提供6種試吃的口味,而對另一些顧客提供24種口味。最後發現,在試吃了6種果醬的顧客群體中,有30%買了果醬;而在試吃24種果醬的顧客中,只有3%買了果醬。
為什麼選項太多反而令人難以抉擇?因為選項較少時,我們很自信對於我們來說這是最好的選擇。而當選項過多時,我們往往面臨「雙輸」的局面:如果沒有全面思考所有可能的選項就輕易地做決定,日後我們可能會為了錯過最好的選項而後悔;但如果我們仔細考慮所有選項,我們可能會因為無法擁有所有美好的選項而感到遺憾。 選項越多,意味著做出選擇時放棄的選項就越多,被剝奪感和失落感就越強。放棄選項帶來的遺憾比選擇帶給你的歡愉更多(p.178)。 如何更好地做出選擇?
1. 嘗試協調自動系統與審思系統的衝突
首先,我們需要設定好目標,選擇哪些誘惑是必須抵制的,哪些是可以適當放鬆要求的。不要強求自己抵制所有的誘惑,如果每件事情都視為必須抵制的障礙,你的日子會異常煎熬,反而不利於身心健康(p.105)。 其次,我們可以試圖讓自動系統與審思系統在面對誘惑時,給出不衝突的反應。例如,在那些必須抵抗的誘惑面前,我們可以訓練自己,讓理性的審思系統本身就成為一種自動系統。比如,可以在每次遇到誘惑時選擇避開,直到躲避成為一種習慣,使得自動系統見到誘惑物時,與審思系統形成一樣的反應:「不選Ta」。 2. 記錄「選擇日記」,成為你下次做選擇時的依據 之前提到,記憶容易出錯。因此,我們可以為自己建立更可靠的「選擇資料庫」,取代憑藉記憶進行選擇的方法。我們可以做一份「選擇日記」,記錄下幾個最重要的選擇:記下我們當時面臨的主要選項、最終的選擇及原因,還有你當時對這個選擇的後期發展的預期(p.236)。記錄選擇能讓你更清晰地看清過去,可以準確對自己曾經的選擇做出評估:哪些選擇是錯的,哪些是對的,事情是不是如我們所預期的那樣發展,我們當時遺漏了哪些需要考量的方面。這樣我們可以根據過去的評估結果,對自己當前的選擇作出調整。當你長期地進行記錄與評估後,你會建立一種信息完善的直覺性,能更快而又全面地對一些選項作出反應(p.236)。
3. 先盡量減少選項數量;如果不能,聽取專家意見 在處理多個選項時,要將選項的數量減少到自己可以掌控的範圍。如果你無法區分不同選項的差別,那麼這些選項對你而言毫無意義(p.237)。 一種方法是,我們自己可以研究和學習簡化、分類各個元素,並將這些元素進行分類、以及優先順序排序。比如當你購車的時候,可以將自己「買輛車」的目標細化為「后座可以放下更多貨物」、「車子能遠程控制加熱」等。然後決定這些目標之間的優先順序排序——哪個要素對你來說更重要? 如果沒有時間細想,一種更快的方法是求助於這個領域的專家。專家能幫助人們更細化地了解選項。根據一個人的專業水平,可以將同一個事物理解為「一輛跑車」還是「一輛帶X發動機的Y款跑車」(p.168)。這些附加的細節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避開干擾項,更準確地定位到自己想要的選擇。是否敢於、善於求助,是一個人選擇能力的重要方面,那些能夠找到資源幫助自己的人往往能做出更令自己滿意的選擇。 4. 排除自己潛在的偏見 人難免有偏見,我們很難完全避開潛在偏見的影響,但是我們可以試著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潛在的偏見與喜好,看是什麼使得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做出理智狀態下根本不可能做出的選擇(p.237)。一種簡單的方法是向和我們相異的人詢問意見。很多人傾向於去詢問和自己相似的人的意見,但由於和我們相似的人更有可能與我們有相同的偏見,所以他們的意見只是更加證實我們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客觀的評價。相反,和不同的人比較,可以排除我們因為思維定勢產生的偏見。Reference:Iyengar, S. (2010). The Art of Choosing. Boston, MA: Grand Central Publishing.原著作者 / Sheena Iyengar導讀作者 / 隋真
編輯 / KY主創們
想更有針對性地解決拖延症、提升自我管理能力,請關注KY心理課:【KnowYourself】KnowYourself, 宇宙中最酷的泛心理學社區,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跟誰學官網
點擊查看過往高贊回答:
年輕人千萬別碰哪些東西?
有哪些看似聰明,實則很傻的行為?
有哪些看似很傻,實則聰明的行為?
為什麼有些人戀愛中感到不合適,就分手?
是不是文化程度越低的女孩,越把希望寄託於嫁人,而不是自己努力?
點擊查看相關微信文章:
我們如何才能做出讓自己不後悔的選擇?|導讀:《選擇的藝術》
推薦閱讀:
※毒雞湯之女人的選擇
※女生會選擇掙錢比自己少的男生結婚嗎?
※4· 來吧PK|院線or網大,你要「寵幸」哪一個?
※CAD對象選擇
※八九不離十的生活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