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旅行拍攝,我個人的一點淺見(渣見)

關於旅行拍攝,我個人的一點淺見(渣見)

來自專欄 這些年,我走過的日本100城

不好意思哈,今天有點二了,實在找不到什麼圖,於是找了張自己在非洲的。

我這個人,藝術設計專業出身,畢業後做了將近10年的設計,大學也學過一學年的攝影,但說實話,對於攝影,我是個渣的不能再渣的「自動黨」。

好在呢,我還算是個修圖的老手,從1995年的PS2.5時代就在用那些修圖軟體,所以說,拍照技術不夠,修圖手藝來湊。

倒也騙了不少人,經常會有人問我,照片拍得不錯哦,或者手機拍得不錯哦~你是用的什麼相機或者修圖軟體?

2016年,京都二條城,相機拍攝

2015年,汶萊帝國酒店,相機拍攝

2016年,大阪新世界,手機拍攝

2017年,下關唐戶市場,手機拍攝

今天,我就我所知道的,我常用的,配著照片簡單說一說吧,說深了我也說不了。

可能許多攝影高手看了會說:就這水平還說攝影呢?回家涼快去吧。所以高手們看看一樂就得了,畢竟有人問我,我就拿最簡單的語言回復大家。

1、用的什麼相機?

對我來說,用什麼相機真的不重要。不過我這個人有一點好,我有自知之明,技術不行,用再好的相機也是白搭。而且在我的攝影水平會得到爆發性增長的可能之前,我都不會說一下子買個多好的相機。我購買東西,永遠是從自己的實際能力和實際需要出發。

我就有個以前的同事,買相機買了得有將近10萬了,他拍的照片,說實話,除了景深我的小相機比不了,至於別的,我們其他同事評價是:看完熨斗的照片,感覺你這10萬白花了。

所以我歷次出去旅行,帶過的相機只有兩款:

這款α5000是我們家自己的,當初為什麼要買?因為是枚紅色,我太太喜歡。。。

這款α6000L是以前單位的,用過一次,感覺還沒我的5000好用。

索尼微單的α5000和α6000L。

微單的好處是體積小,可以換鏡頭,這兩款相機標配的鏡頭都是索尼的16-50的標頭,而我基本上也只用這個頭,我也曾經帶過定焦頭,打算拍人,但是那個換鏡頭的麻煩勁。。。我想我可能真的不是搞攝影的料,用了兩天,就封存起來了,還用這個標準的頭拉倒。

因為我出行絕大多數時候都帶著娃,所以我壓根就沒想過要帶一個又大又沉又佔地方的單反。況且對於我這種水平來說,微單的一些傻瓜預設模式,比單反還要好用,比如夜間的手持模式。

2014年拍攝於富士山下沼津,α5000的夜景手持模式

2016年拍攝於阿布扎比謝赫扎耶德清真寺,α5000手持夜景模式

相機對我來說,拍出的照片只要構圖良好,對焦清晰,不過曝,不過暗,我都能給調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至於軟體嘛,其實早起我是用的PS,後來覺得這個軟體一張一張調太特么麻煩了,於是自學了Lightroom,反正都是Adobe的產品,上手很快。

至於索尼微單,也可以拍出RAW格式的照片,這種格式更利於後期調整,但是我家的電腦有點老,讀取這種照片簡直就是災難,用了一次後我就乾脆直接拍JPG格式的了,不過最近配了新電腦,正在研究RAW。

2016年拍攝於姬路城,α5000,後期用Lightroom模擬了移軸攝影的效果

2016年,拍攝於卡薩布蘭卡,α5000,後期Lr修改

2016年,拍攝於非洲,α5000,後期Lr修改

2、用的什麼手機

手機不用上圖了,iPhone6P,但是拍景的時候我會在手機上夾一個廣角鏡頭,比如這種:

加這個鏡頭的好處就是,取景更寬廣了(特別是在自拍的時候,再也不用擔心胳膊不夠長),而且它多少還有點相機UV鏡的效果,有時候能把天空的層次感分得很清。

當然,我說的鏡頭不是淘寶上那種二三十塊三合一的鏡頭,我甚至還在日本的百元店見過卡手機的廣角鏡頭,6塊人民幣。。。

那種鏡頭在 邊緣會產生畸變,我買的那個鏡頭400多塊,就上圖這一小個,效果還是杠杠的。

2016年,拍攝於摩洛哥菲斯古城,手機+廣角鏡

2016年,拍攝於舍夫沙萬,手機+廣角鏡

2017年,拍攝於四國島下攤車站,手機+廣角鏡

3、用的什麼軟體

直接上圖,這是我剛剛截取的我手機里的修圖軟體,很遺憾,沒有美圖秀秀哈,我曾經下過,太慢,太傻瓜,我又給卸了。

這九個軟體裡面:

VSCO:2017年之前我還會用用,後來經過改版,用不習慣了,現在幾乎不用了。

Foodie:拍美食專用的相機,預設的效果很多,光線好的話,找對預設幾乎不用怎麼調整。

美食相機:我用過大約就一兩次,感覺沒Foodie好用。

潑辣修圖:和我一起出去過的幾位專業攝影師都似乎裝有這個,有時候也用,但我就是用不習慣。

VUE和Videoleap:這倆是攝像專用的軟體,就先不說了。

所以,我常用的軟體也就是三個:

Snapseed、LightroomCC和MIX

不過根據我個人的經驗,還是和看到文章這裡的一些「小白」朋友說明一點:

經常就會有身邊的朋友問我:你照片用什麼軟體修的?我告訴了他。

過幾天又見了,他告訴我:你推薦的軟體不好用啊,修不出來。

我只能說:那是你不會用。手機修出一張好的照片,其實並不是打開軟體,點一下其中一個預設的濾鏡就OK了,往往要經過多層次的調整後,再選擇需不需要配合濾鏡使用。

而有的時候,一張照片一個軟體還解決不了,會需要依次使用2個甚至3個軟體調整,才能達到最終想要的效果。

2017年,拍攝於四國香川縣高松市,手機+廣角鏡頭,經過多軟體調整

2017年,拍攝於四國愛媛縣大洲市,手機+廣角鏡頭,經過多軟體調整

當然,手機軟體相比相機拍了再在電腦上修,最大的優勢就是直觀,而且有許多預設的選項,用的好的話,依然能拍出很不錯的效果。

比如:

2017年拍攝於京都貴船神社,手機+廣角鏡頭

這種單色抓取或是部分降色的效果,黑白的地方都是經過對比度和明暗再調整的

2017年,拍攝於九州佐賀,手機+廣角鏡頭

2017年,拍攝於九州鳥棲,手機+廣角鏡頭

2017年,拍攝於九州熊本,手機+廣角鏡頭

還有這種略微懷舊的效果,這種效果要調試的點更多,有時候一個軟體不行,就得倆。

2017年,拍攝於四國大洲,手機+廣角鏡頭

2017年,拍攝於下關唐戶,手機+廣角鏡頭

2016年,拍攝於京都祇園,手機+廣角鏡頭

還有這種偏寫實風格的,說實話我有時候都無法掌握每張都能夠調出來。

關鍵也要看照片,以及當時的光線。

光線好的時候,這種吃的隨便拍隨便調都問題不大。

光線不好的時候,特別是一蘭拉麵的這種小隔間,那就有點費勁兒了。

2017年,拍攝於九州熊本,手機+廣角鏡頭

2017年,拍攝於九州別府,手機+廣角鏡頭

當然,也有一些比較。。。怎麼說?比較狠的濾鏡,也能用,但怎麼用,要看照片。比如上圖這種,在一些軟體里叫HDR效果,用的好,很有feel,用得不好,比如拍人,就感覺跟剛從煤窯里爬出來似的,一臉煤灰。

但是,也並不絕對,說到底還是看你的照片,在調整這張照片前,你要先知道,你這張照片適合什麼feel,而不是單純的你想要什麼feel。往往,我們面對的正確答案,並不是唯一的。

比如下面這張同樣上了HDR效果的人像:

最後,我要給自己檢討的是:我始終拍不好我的太太,所以我就是那種傳說中的「不會照相的男友」,上幾張兒子的給各位瞧瞧吧:

最後,也有一些朋友可能看過我去年拍攝的視頻,也問過我們當時用的是什麼設備,就是下面這款:

大疆的靈眸(osmo)雲台

通過藍牙連接,用手機操作拍攝。

它的優點:很小,能塞胸包里,露個頭,拿著手機就能偷拍。有許多日本的餐廳,見你扛個攝像機進去,往往都不準拍攝,不是怕泄密,怕你影響其他顧客,用這個就沒有後顧之憂。

還有,它的大疆的軟體裡面內置的有剪輯程序,即便是拍了不會剪輯的小白,也可以通過它自動生成一天的拍攝短片,自動剪輯,自動配樂,很有意思。

它的缺點:傻瓜的有點厲害,所以往往會過度曝光,暗的時候也需要補光燈的支持。室外收音良好,室內收音巨渣。耗電極快,我們拍攝一天,往往需要10塊以上的電池。

OK了,以上就是我旅行中拍攝的常用手段。希望對一些問過我,或是剛入門的朋友有一些幫助。


推薦閱讀:

元宵私語——儀式與文化
【元素家族——連載117】文明的骨架——大理石
穿對衣服,你可以再高10公分
埃德加·德加的女人們
柴燒 ,妙手偶得、歸於本原的自然藝術

TAG:旅行 | 攝影 | 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