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嫌熱打開飛機應急艙門:不守規則者如何成為「全民公敵」?

男子嫌熱打開飛機應急艙門:不守規則者如何成為「全民公敵」?

來自專欄 姬鵬

有媒體報道,一架客機從三亞飛往綿陽降落到機場後,一男子覺得機艙內太悶熱,將飛機緊急出口當成窗戶打開,導致求生所使用的「應急滑梯」彈出並受損。最終,男子因涉嫌擅自移動使用中的航空設施,被處以行政拘留15天,並面臨對損壞的航空設施,進行相應的損失賠償。

暫且不論法律層面,會對這位「常識匱乏者」進行怎樣的懲治和處罰。單從社會的輿論情緒反應來看,就已經感到些許厭惡的情緒流來勢洶湧。好在,這樣的行為並沒有造成人員的傷亡。但這樣的行為邏輯背後,卻隱藏著極大的安全隱患。當然,這種「安全隱患」主要是針對公共安全層面。

作為公共場所里的一份子,除卻要學會自我保護。同時,也不能因為自己的肆意行為,對他(她)人造成不好的影響(身體和精神)。甚至,從安全責任層面上來講,自己如果犯錯(常識錯誤),造成的不良後果自己承擔,相對而言還能被公眾接受。但要是自己所犯的錯誤(常識錯誤),有可能對他(她)人造成不良的後果,大抵就會遭受公眾的詬病和憤怒。

不過,從「常識匱乏」層面而言,不管是對自己的傷害,還是對公眾的傷害,都實際上算是一種悲劇。只是,常識的匱乏,也不是一定會造成悲劇,最根本上的問題是「很多人不守規則」。飛機作為一種相對高端的交通工具,相信很多人對於其中的「交通守則」並不都清楚。

不過,作為「常識匱乏者」而言,最要要命是「不懂還不問」,並且還隨意亂動特殊設備,這自然讓人感到害怕。於此,人們對於「不守規則者」歷來都很厭惡,因為他(她)們不僅有自害的可能,同時也可能危機周遭,成為一個「始作俑者」。

就打開「飛機應急艙門」的男子而言,他可能就是將「飛機緊急出口當成窗戶」。可是,作為飛機上的設備而言,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不能隨便亂動。雖然,作為飛機的乘客,有很多人都是首次乘坐,但不清楚「乘客守則」並不意味著都是「安全隱患」。

相信,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從心底都有一條規則自律:「認為不明白的,不懂的盡量少碰多問」。尤其,對於從來都沒有接觸過的設備更應該如此。甚至,從航班的運營層面考量,雖然沒有人員傷亡,可誤放逃生滑梯並非小事,由它引起的航班延誤、人工費用、設備損耗費用,費用往往超過十萬元人民幣。

另外,如過遇到充氣滑梯釋放過程中遭到損壞破損,損失金額就會高達幾十萬元人民幣。這對於個人和航空公司都算是不小的損失,同時也會對其他(她)乘客造成行程上的影響,著實應該引起重視。

過去,人們經常強調「常識」的重要性。可實際上,比起「常識」的重要性,作為「規則」可能更重要。這從「將飛機緊急出口當成窗戶打開」這件事情中,就能很直接的看出來。作為一名乘客,如若很清楚飛機乘客守則的基本常識,自然就會規避這種荒唐的事情發生。

可從「守規則」的層面而言,那怕一個人不是很清楚飛機乘客守則的基本常識,也還是可以很安全的乘坐飛機。只要「守規矩,不亂動」,自然也不會出什麼問題,造成什麼惡劣影響。所以,比起「常識匱乏者」的愚蠢,「不守規則者」的手賤更讓人厭惡。

甚至,從輿論的情緒流向可以看出,「不守規則者」已經成為一種「全民公敵」,正被這個世界所圍堵和拋棄。不管是「攔動車車門的婦人」,還是嫌熱「打開飛機應急艙門的男子」,他(她)們都算是「不守規則」的人群。所以,當類似的事情發生時,總會引發諸多批評和討論。

說到底,當私域和公域越來越分明時,規則就越來越顯得重要起來。維持個體的需求,是保障公眾需求的基礎;而維持公眾的需求,卻是保障個體需求的共識。而這一切的存在可能,最需要的就是規則的認同和保衛。

無規矩不成方圓,無規矩更可能禍患無窮。很多惡果的產生,並不都是有預謀的結果,但卻可能是無規則的結局。從「打開飛機應急艙門」事件開始,人們已經在改變態度,試著反思與批評。甚至從私域和公域層面,有更為全面的考量,這著實是一種進步。

當然,我們也希望類似的「不守規則行為」能起到訓誡作用,成為一種「常識」被傳遞開來,讓更多「不守規則者」有所忌憚,有所反思。最終,將「守規則、學常識」奉為一種生活習慣,讓自己更好的生活,也讓周遭感到親和和喜悅。

原創文章,謝絕轉載,首發微信公眾號:qingnianxuejia。

推薦閱讀:

TAG:民航 | 航空 | 中國乘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