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4】感測器改變世界

【2018.4】感測器改變世界

來自專欄 互聯網在孫嘉龍低維認知中的投影

GPS創造的新行業

地圖App的普及

最初的時候GPS就只是一個定位工具,對用戶來說主要就是地圖還有駕車時候的導航。

還記得當初逐漸熟悉地圖App的過程,感覺對我來說是多了一個基礎服務。當初在偌大的清華校園裡熟悉各條小路到最後可以隨意穿行不會迷路大概用了半年,現在只要會看地圖App就再也沒有這種學習成本了。

但反過來想時至今日,看不懂地圖或者是懶得學會看地圖用戶其實還是相當多的,遠沒有像微信這般的普及,所以也很難說這真的是一個真正意義上全民都用得基礎設施。

基於WiFi的定位

隨著GPS的普及,另一個技術的數據得以開始積累,那就是基於WiFi的定位。

其原理很簡單,就是當用戶開GPS的時候,收集當前位置信息和周圍的WiFi基站信息,存儲在服務端。當需要在沒開GPS確定位置時,就可以根據周圍的WiFi基站信息去服務端反查位置。

雖然王慧文曾在《為什麼美團點評看起來總是四處樹敵?》中把美團的描述為一個以需要定位為邊界的公司,但如果你只是用戶的話,其實你把GPS關了只用WiFi定位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跟之前已經存在的快遞一樣,快遞小哥並不是靠你的定位來找你,而是靠你輸入的收貨地址。

此外,定位功能就只是一個當你打開App時可以避免你手工輸入小區就能你推薦周圍服務的工具。

基於精確定位的服務

如果說還有什麼新服務是依賴GPS級定位精度的話,那2C類的我能想到兩個:

  • 外賣的騎手端定位
  • 打車的司機定位,以及部分的乘客定位

這是因為對於騎手、司機的精確定位對於訂單分配和調度成本估計是很必要的,純靠WiFi定位的時效性和精度都無法接受。甚至說目前想考GPS給司機做車道級定位也是做不到的,所以在一些臨近複雜路口的地方,很難判斷司機到目的地的到達成本。

對於打車乘客定位這塊,相對要模糊一點。因為很多時候乘客是在建築物里,GPS不可用,而且其實上車位置很有限,只靠最近位置關聯來確定上車點也不夠高。所以記憶用戶在此場景下上次的上車位置是一個相對更為準確的方案,此時一個WiFi定位級的精度也是可以接受的。

位置聚類

在有了足夠多的GPS級定位精度的數據,那麼就可以對數據做一些聚類。像推薦上車點的挖掘主要就是這類方案。

路況數據的生產

當有了足夠多的人使用地圖進行導航,或者足夠多的司機提供服務時,就可以拿到大量的軌跡數據,軌跡數據的一個直接應用就是統計最近一段時間內每條路上的軌跡的通行速度,得到當時該條路上的路況估計。

當然還可以做很多更複雜的挖掘,這裡不再一一列舉。

GPS作為感測器

回看GPS,他有如下特點:

  • 足夠低的成本。衛星發射幾乎可以當成一次性成本,邊際成本為0,可供所有人使用。GPS的晶元的成本和功耗也能控制在可接受範圍內,所以能被嵌入到手機中。
  • 對終端用戶提供直接價值。不能否認的是,GPS最初能夠在手機上推廣,是離不開地圖類應用的。如果只是廣告主想用你的定位給你推薦個更準確的廣告,估計是很難在手機上普及的。
  • 從單次定位到連續時空狀態的採集,以及採集後數據能夠在目前移動網路上以相對低的成本傳輸,使得依賴於此的新的服務方式得以出現。

說來,隨著這方面服務的快速擴展、數據的快速積累,如何充分、高效地存儲、分析、挖掘這種連續時空狀態——軌跡數據——仍是一個有待進一步研究的課題。很多對於單點定位數據的挖掘方案直接套在軌跡數據上都會非常無力,例如聚類。(其實感測器不光改變了世界,也改變了IT公司中技術從業者和高效中研究人員的工作。)

估計應該沒有多少人能在當初GPS嵌入手機的過程中就認識到這後面GPS作為基礎感測器的極大活躍,乃至目前滴滴美團的大戰。

總之當年那個感嘆地圖App的我在當時是沒有這種視野的。

其他的數據採集方式

歸根結底,GPS+移動網路+手機App只是一種數據採集方式,採集的對象也只是定位信息而已。此時再看整個世界,就會有一個新的視角:

手機本身就是一個信息採集工具。而上面的移動支付App、電商App、資訊類App等分別採集著我們的支付、購物、瀏覽的信息。他們作為非實物性的感測器,也是各自行業的重要基礎。

當然還有攝像功能,已經基本消滅了傳統相機市場,但作為一個感測器其採集頻率還遠不是GPS所能相比的,也有很多人幾天也拍不了一張照片。

但手機並非全能,不是不能做,而是看用戶能否接受。就好像並沒有人關心手機是否能測PM2.5,所以氣象台想根據手機上PM2.5感測器的數據來統計空氣質量的想法就沒法落地。

同樣的,各種手環手錶雖然流行一時,但最後沒能停留在大部分人的手臂上,因為他們還沒有滿足大多數人的某種直接需求——相對於他們的成本來說。

還有哪些感測器

在這個浮躁的時代,肯定就有人在考慮下一個風口是什麼了,雖然說可能一個感測器的普及時間有點長,但應該是個不錯的問題。

雖然我也沒有什麼太清晰的想法,但還是腦動一下。

還有一些感測器已經實用,但感覺似乎難有GPS這種意義,如陀螺儀、氣壓計、甚至溫度計、指紋識別。

目前已經有人認知到的有希望的感測器有:

  • 麥克風。或者應該叫語音交互。
  • iPhone上的FaceID使用的點陣投影,可以獲得一個物體的三維形狀。

不過我在這裡想說一些別的:

回看基於WiFi信息的技術和GPS,其實它們本身並不是直接採集數據本身,而是和已經在環境中普遍部署的其他設備交互來獲取信息。一些尚未普及的其他方案也是採用類似的似乎,如室內定位。

這些需要大量部署在環境中的設備如果不是政府推動的,那就只能靠群眾自行配置,例如WiFi。這就需要該設備自身是有直接用戶價值的,從這條線我們就看到了小米走硬體路線的一個可能。

而這目前也就是以家庭場景為主,還有廣大的辦公室空間尚未有針對性的產品——除了筆記本電腦、手機、藍牙耳機等以外。而這個領域目前主要是無人貨架想進入的,無人貨架上能放什麼信號發生器來讓用戶手機端採集么?

還有城市街道上呢?街道上似乎還少有什麼可以和個人移動設備交互的設備,除了手機基站。未來無人駕駛的普及,肯定需要在道路兩旁加裝一些設備,這些設備我們能利用么?

如果大家有什麼腦洞,可以留言。


推薦閱讀:

kaggle-zillows競賽的變數分析
遇見大數據可視化 : 圖表的視覺系統感知
大數據時代下,數據感知在數據質量管理系統中的應用
MaxCompute(原ODPS)使用總結-初級篇
為什麼 ETL 越來越難?

TAG:移動互聯網 | 感測器 | 大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