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智慧:何為「七日來複」?

易經智慧:何為「七日來複」?

來自專欄 張其成講國學

復卦是第二十四卦,在第二十三卦剝卦之後,這兩卦構成的場景剛好相反:剝卦是深秋九月,陽氣快要剝盡,一片肅殺、蕭瑟之象;復卦是春天即將到來、陽氣即將發生、萬物即將生機勃發的場景。

復卦的卦象是上面五根陰爻,下面一根陽爻,是陽爻開始上升。復卦在十二消息卦中代表農曆十一月,這個月中有冬至,這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長,所以陰氣最盛,也就預示著陽氣即將發生,這個時候就是「復」——一陽來複。在一天中,子時(23點——1點)是陽氣開始復甦的時候,所以有個詞叫「活子時」。

我們先來看復卦的卦辭:

復,亨。出入無疾,朋來無咎。反覆其道,七日來複,利有攸往。

復卦是亨通的。陽氣生長出入都沒有疾患,剛強的朋友前來沒有災禍。反覆走在天道的大路上,過了七天(陽氣)又會回復,有利於繼續前進。

「出入無疾」:出入都沒有毛病,這是指復卦唯一的陽爻初九爻,「出」:陽爻向上生長,陽氣往外生髮;「入」指陰氣向內收斂,所以這是陰陽反覆的時候。「朋來無咎」:「朋」是初九陽爻,這時候是剛剛開始陽氣發生的階段,陽氣會像朋友一樣依次而來,因為復卦之後是臨卦,臨卦之後是泰卦,陽氣逐漸上升,所以沒有災禍。

「反覆其道,七日來複」:反覆走在天道的大路上,過了七天(陽氣)又會回復。天道的規律就是這樣反反覆復:寒往則暑來、暑往寒來,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春夏秋冬、日月升降……為什麼「七日來複」,過七天陽氣回復呢?易經六十四卦的每卦都是六根爻,代表六個時空點,「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講了一種天道規律,到第七個時空點又會回過來,從最下面一根爻重新開始。

從不同的卦來說:姤卦開始到復卦剛好經過七個卦(姤、遁、否、觀、剝、坤、復),姤卦是最下面一根陰爻,上面五根陽爻,代表陰氣開始往上長,長到六根爻全是陰爻的時候就變成坤卦,然後又會反過來從最下面一根爻開始變成陽爻,這就是復卦,剛好經過七個卦。還有一種說法,月亮的盈虧規律(朔、弦、望、晦)有四個階段:朔是月亮剛開始發生,大概是陰曆初一、初二;到初七初八的時候就變成上弦月,月亮長了一半;然後繼續上升,升到十五的時候,就變成圓月;然後月亮就開始虧了,到二十三的時候虧了一半變成下弦月;繼續虧,虧到三十的時候就全沒了,叫晦。這四個階段各有七天,四七二十八天是一個朔望月。

七天是一個循環的開始,比如一個星期就是七天,漢族還有一種喪葬風俗叫「燒七」或者「作七」,人去世之後頭七天要設立靈位供奉墓主,每日哭拜早晚供祭,每七日要做一次法事,設齋祭奠,一直到七七四十九天。「燒七」是佛家和道家共有的習俗,為什麼要規定七為祭日呢?按照佛家的說法,有六道輪迴,人從死到生會經歷中陰身的階段,中陰身就好像童子的樣子在陰間尋找生源,以七天為一期,七七四十九天內必定要投生到一個地方,所以在人去世的七七四十九天內,每七日要舉行超度和祭奠;道教也有這樣的說法:道教里地獄的結構和功能都是按照七來設定的。

但無論是佛教還是道教都是後來的說法了,最早《易經》就講了「七日來複」,所以這種「作七」的習俗其實在先秦就有了,先秦時有魂魄的說法:人剛出生時以七天為一個周期,每七天會形成一魄,人有七魄,七七四十九天七魄成全;因此死後也要以七天為一個祭日,每七天散掉一魄,死後七七四十九天七魄散盡,所以「作七」的意義就是祭送死者。中國古代還有很多關於「七」的說法,比如五星加上日月為七政,陰陽加五常叫七情等,所以「七」的習俗就源於《易經》復卦的「七日來複」。

推薦閱讀:

厚德載物,盡顯人格魅力
99%的起名老師不懂的姓名學知識,給別人起錯了名字
當牛頓經典力學遇到瓶頸的時候,西方科學家來《易經》尋找答案
易經風水預測解災的正確理解與應用
易經全文及白話翻譯(完整版)

TAG:張其成全解周易書籍 | 易經 | 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