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義與追求卓越
來自專欄 神經科學與人工智慧
本科期間有幸讀了泰勒·本·沙哈爾(Tal Ben-Shahar)博士的《積極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也有幸認識了森田療法「中國化」的大家李振濤教授,生命從此出現了第一個轉折點:我開始關注了什麼叫做「看事情的正面,而不是無限挑剔事物的負面」。
曾經認為的「完美主義」(Perfectionism):凡是自己的事情都要做到極致,於是無限的時間與精力完全投入在某件事中,得到的不是「完美的」回報與幸福,而是伴隨著焦慮與痛苦地尋找著這件事還有哪些「缺憾」。「二八法則」告訴我們,百分之二十的時間可以完成百分之八十的任務,而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則需要百分之八十的時間去慢慢打磨。「完美主義」讓我們不知疲倦地去打磨著每一個細節,殊不知,這時候我們放棄的是時間,放棄的是精力,放棄的是效率。綜合以上,如此追求「完美」,真的很「完美」嗎?
真正的「成熟的完美主義」(也可以稱作「最優主義」,Optimalism)是基於現實的基礎上完成高質量任務,不影響主要矛盾的次要矛盾需要忽略(解決次要矛盾需要消耗巨大的精力與時間),每個努力都用在實處,充分發揮個體的思維與行為的能量。這種類型的完美主義是基於現有條件來實現自我,而不成熟的完美主義僅僅通過感覺來實現自我:
1.如何實現自己的目標。成熟的完美主義者懂得通往「目標」的道路必然是曲折的,因為每個人在做某件事情之前,視野不可能是「上帝視角」,磕磕碰碰是必然的情況,任何人都避免不了;而不成熟的完美主義者希望通往「目標」的道路永遠筆直。
2.對於失敗的態度。成熟的完美主義者知道,一件事情做得好,不僅僅需要努力與天賦,還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盡人事而聽天命,做到凡人可以做到的,剩下的自己不能左右。不喜歡失敗,但是真的失敗了,便會從失敗中找原因,進而取得進步;脫離天時地利人和,僅僅通過努力,這正是不成熟的完美主義者的思維:害怕失敗,認為失敗是醜惡的,是不完美的,是傷害自尊的。認為只要努力就一定成功。
3.對於目標的態度。成熟的完美主義者把過程當成是不斷反饋並且成長的過程,了解世界的過程;而不成熟的完美主義者只看結果,忽略過程,不能成過程中學到更多。
4.要不不做,要不最好。成熟的完美主義者深知做的最好不僅僅是通過努力就可以的,需要很多的條件,可以見第2條。而不成熟的完美主義者,在不考慮現實的情況下,要求所有的都最好,恐怕很難做到。
5.任何事就如太極八卦圖的「陰」與「陽」,有「陰」必有「陽」。成熟的完美主義者深知,事物無好壞,只取決於你怎麼看;不成熟的完美主義看到的是殘缺的一面,不完美的一面,而不知道殘缺表明事物可以有提高的空間,有改善的空間,而「完美」表明永遠固定,不再提高,沒有提高的空間。成熟的完美主義者看的是正面,即「陽」面,擁有什麼,可以稱之為「benifit finder」;不成熟的完美主義者看到的是負面,即「陰」面,失去了什麼,可以稱之為「fault finder」。
物質世界通過人們的認知加工,其心中便出現了相應一個「精神世界」,不斷學習,不斷提高,才能更加接近「真實的」物質世界:哪些事情人可以改變,哪些暫時無法企及,這樣才能逐漸提高「精神世界」,不成熟的完美主義是「不完美的」:因為了解的不多,了解的不全。
意識到這些,慢慢提高,慢慢成熟。
原創內容,請勿轉載。
推薦閱讀:
※我所用過的腦電設備!
※如果人類像鳥兒一樣,通過唱歌就可以求偶的話……
※雙K黨報告
※EEG分析工具箱
※學習與記憶(二):鈣/鈣調蛋白依賴激酶 II -CaMK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