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一起讀(307):《人格心理學》筆記
來自專欄 安靜的書桌
總論
1.人格:穩定的行為方式、個體的人際過程
2.類型:六個一般類型(下詳),相互補充
3.文化:必須考慮到一個人所處的文化
精神分析學流派
0.(弗洛伊德認為)人格分為三個意識水平:意識(正意識到的想法),前意識(易代入意識的想法),無意識(不易代入意識的東西)
1.人格分為伊底(與直接需要滿足),自我(協調伊底與超我,同時考慮外部現實性),超我(代表社會價值)
2.本能分為兩種:生或性的,死與攻擊的
3.人類行為的最終目標是達到一種無緊張的狀態
4.主要的防禦機制:壓抑,升華,替代,拒絕,反應生成,理智化,投射
5.性和攻擊的主題蘊涵在我們感到有趣的東西中
6.(阿德勒認為)人類的主要動機是尋求優越
7.(榮格提出的)集體無意識是原始意象的收容站
8.(埃里克森認為)自我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發展並保持自我認同感
9.(霍尼認為)神經質行為是兒童期為克服焦慮而採用的人際交往風格的結果。
10.焦慮的應對策略分為積極型和迴避型,前者長期有效,後者短期有效
11.(挫折-攻擊假說認為)令人厭惡的挫折引起攻擊,挫折增加攻擊的可能性
12.依戀模型:按依賴和迴避兩個維度分為四種類型:安全,規避,全神貫注,恐懼
13.特質流派假定我們能確定個體在行為上的差異,這些個體差異具有跨情境和跨時間的相對穩定性
特質學流派
1.社會性焦慮來自評價恐懼,通過限制自己的社會交往,或者通過把這種交往保持在短時間內的、氣氛愉快的範圍內,羞澀的人得以避免來自他人的消極評價
2.研究者把我們的情緒放在主要的兩個維度上來考察:積極情感和消極情感
3.典型的樂觀者能有效地應對逆境,可能是由於他們比悲觀者使用了更多的積極的和直接的應對策略
生物學流派
1.內向型的人比外向型的人對刺激更敏感
2.EAS氣質模型確定了三種氣質維度:情緒性、活動性、交際性。
3.(進化論人格心理學認為)焦慮來自於潛在的社會拒絕
4.外向的人傾向於尋求富有刺激的環境,並且在這種環境中比內向的人工作得好,他們通常比內向的人更快樂
5.(進化論人格理論認為)男性更看重生理上的吸引力且更喜歡找一個年輕的伴侶,女性喜歡有足夠財富以供養家庭的男性
人本主義流派
1.人本主義重視:個人責任,此時此地,人的存在,人的成長
2.(羅傑斯認為)人人都朝著滿足和歡樂的狀態前進,除非被生活的障礙阻擋,人們遇到與自我概念不一致的經歷的時候,往往採取否認或扭曲的辦法避免產生焦慮
3.(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認為)當低級需要滿足之後,人們就會努力去滿足高級需要
4.(人本主義治療師認為)自我表露是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方面
5.孤獨是我們所渴望的社會接觸數量和質量與實際接受的社會接觸數量和質量之間的差異
6.低自尊者在接受消極反饋時會變得泄氣而失去動機,而高自尊者則會使用策略來減少失敗帶來的影響
行為主義和社會學習理論流派
1.(行為主義中)人格被描述為是由一個人的條件反射經驗所導致的最終結果
2.(洛特認為)給予獎勵和懲罰後,由於人的期望改變了,所以行為可能會改變
3.(班杜拉提出)人會調整自己的行為,人的思維是有目的並定向於未來的
4.人從出生之日起,就面臨著巨大的社會化壓力。人的行為要符合社會認可的性別角色,通過操作條件反射和觀察學習,男孩的表現更像男孩,女孩則更像女孩
5.觀察攻擊性榜樣會增加攻擊行為出現的可能性
6.習得性無助產生抑鬱
7.控制點的個體差異:內控者相信自己可以控制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情,外控者認為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是外力控制的
認知學流派
1.認知學派從人的信息加工方式角度描述了行為模式的一致性
2.(凱利認為)焦慮是由人們不能預測事件引起的
3.人們在了解遇到的人或事件時,常用原型來表示其認知範疇
4.當某一信息與我們自己有關時,我們能更容易知覺到或回憶出
5.認知複雜性高的人比認知複雜性低的人更善於溝通,這些人能較好地理解別人是怎樣看待世界
6.抑鬱者是通過一個抑鬱的認知結構來加工信息的
7.人們對不可控制的、不利的事件,越是做出內部的、穩定的和一般的歸因,越可能遭受抑鬱
推薦閱讀:
※再一次細細咀嚼《平凡的世界》那讓人動容的開篇
※喜島圖書館|因為「公雞」,他成為「綿羊」;因為公益,他做回自己。
※【換書吧】一句頂一萬句
※《時間移民》簡讀
※場景和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