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會告訴你,你家孩子沒見識
有見識的孩子,才不會看什麼都奇怪,都危險,都鬼影重重。
01
在報社的時候,我帶過一個大學生記者團。
有次去福利院採訪,一個叫CC的女生讓我刮目相看。
別的同學基本都圍繞「孩子們吃得好嗎睡得好嗎會不會想媽媽」這種低幼問題巴拉巴拉。
只有CC問院長:這裡的老師,需要有心理學專業背景嗎?然後和院長討論了半天。
後來她告訴我,她有個朋友,是福利院長大的,一直對自己的身世不能釋懷,所以她想,福利院的老師應該懂點心理學,或者,可以招募些心理醫生志願者,避免孩子出現心理問題。
我當時就覺得這孩子有點不一樣。
而且CC待人接物的感覺也特別好,很謙遜,但不卑微,不管採訪對象是誰,都不卑不亢。
所以我挺喜歡喊她一起去採訪。
另一個我常帶著出去的,是個叫小H的男生。他是我同事的親戚,同事一再拜託我多帶帶。
小H私底下挺歡的,但一到正式場合就很少說話,不管幾個人採訪,他總默默跟在最後,我有時慫恿他提問,他也連連擺手說不行不行。
他身上,總有一種怯。跟CC截然不同。
我起初以為是性格問題。接觸多了發現,並不是,倆人的差別,在於見識。
他們都在小城市長大,家境其實也差不多。但小H父母特別保守,生活循規蹈矩,一家人在外面吃飯的時候都不多。而CC的父母觀念就很先進,他們會利用一切機會帶CC去各種地方,出入各種場合。
CC從小就跟父母去過福利院,又有福利院長大的朋友,所以她大體知道那裡是怎麼回事,自然能跟院長對話。
小H起初連福利院是幹啥的都不了解,又如何能提出有水平的問題呢。
還有。去酒店採訪,小H的著眼點都在大廳好大沙發真豪華,而CC會關注到牆上的畫是誰的作品。
一起去吃日料,CC在門口脫了鞋擺放好就進去了,而小H會大驚小怪半天「啊?要脫鞋啊」「我靠吃飯還脫鞋」「以後不來這破地方了,死貴,還事兒多」……
重陽節去養老院慰問,CC會主動熱情地擁抱每一個老人,完全不在意他們嘴角的米粒和衣服上的油漬。因為她初中時就經常跟媽媽到養老院做義工。
但是小H,連老人房間的門都不願意進,像躲瘟神一樣躲著,一直在嘀咕「這裡面什麼味兒啊……」
老實說,如果小H不是同事的親戚,我可能早就放棄他了。
後來我和小H的爸媽吃過一次飯,他們問我孩子的表現。
我說:聰明,熱心,文筆也好……就是,經驗太少,還需要多鍛煉。其實後面這句的正確表達應該是:見的世面太少了。
但是這句話太不禮貌,我說不出口。
02
今年夏天,我們一家去東京旅行,遇到一對美籍華人夫婦,也帶著兒子。
兩個小男孩聊得很好,於是我們決定一起吃飯。點完餐,我兒子笑著小聲模仿服務生的發音。
日本人說英語,你懂的,「OK」會說成「奧給」。兒子學得興高采烈。
但那個男孩絲毫不以為奇,微笑著說:每個國家的人發音都不一樣的。接著說了起碼七八個國家的人是怎麼說OK的。
他學得惟妙惟肖,特別好玩,大人們都在一邊笑。我兒子也笑,說:哥哥你怎麼知道那麼多。
男孩特別平和地說:我去過的地方有點多,因為我比你大一點點嘛。
我看著他,真心覺得有見識的孩子,就是不一樣:開闊,有底氣,大大方方,還不張揚不自誇。
我一向自詡是挺注意讓孩子見世面的媽,但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相比之下,我家兒子就顯得少見多怪和小家子氣了。
可能那對旅美夫婦心裡,也藏著一句「你家孩子沒見識」吧。
03
當然,人家肯定也不會告訴我。
而我,如果不是那麼偶然地見識到「別人家孩子」,肯定也還在洋洋自得地覺得自己的兒子見多識廣很厲害呢。
估計大多數父母都是這樣。
因為自己是局限的,所以根本意識不到孩子的局限。因為自己眼界不夠,所以根本不知道孩子視野狹窄。
於是最後,你的無知,孩子買單。
04
有個悖論。
越沒見識的父母,越不會覺得自家孩子沒見識。偏偏也沒人會告訴你,你家孩子沒見識。
那麼問題就來了:自己意識不到,別人又不告訴你,問題如何改善?八成就只能等孩子自己遇到麻煩,得到教訓,才能明白。
只怕那時,為時晚矣。
他可能會因為只知道約女孩子去麥當勞,而被喜歡的女生嫌棄。
可能為了追星而執意報考愛豆所在的城市,根本不管專業合不合適。
可能因為沒辦法跟高端客戶對話,而失掉大好機會。
可能會因為不了解人情險惡而被惡意欺騙。
可能會因為不懂得世事複雜而接受能力特別差。
見識決定了一個人的眼界,而眼界可以決定人的一生。
有見識的孩子,對這世界熟稔於胸,所以行走期間時自有一份從容、篤定,有充足的安全感,也有準確的判斷力,能理解這世界的複雜,也能包容別人和自己不一樣。
而沒見識的孩子,就會狹促,會怯懦,會不知所措,會一步步走錯。
一個是在光亮里大步前行,一個是在黑暗裡小心摸索。他們的人生,自然是不同的。就像CC和小H。
他們的見識不同,給人留下的印象就不同,做事情的結果也不同,對未來的把握更不同,這會直接導致他們人生大有不同。
05
必須得說的是:孩子見沒見過世面,很大程度上是父母決定的。
在他尚無自主能力時,你帶他到哪裡,他就去到哪裡,你指給他什麼,他就看到什麼。
當然,沒有多少父母有能力帶著孩子遊歷諸國。
我們也無需這樣做。
06
想讓孩子見世面,一方面是在我們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帶他去足夠遠或者足夠好的地方。讓他知道遠方的人和遠方的生活,知道高檔餐廳的味道、陳設和氣氛,知道梵高的向日葵、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
另一方面,也要帶孩子去工地,去養老院,去粗糙的木材加工廠,去污水橫流的城鄉結合部……
讓ta知道,還有一些人是怎麼生活的。
應該讓孩子看漫畫,也讀名著。
去車展看看豪車,也去農村坐坐三輪車。
去住幾次高端酒店,也去郊外帳篷里露營。
去結交各類小朋友,也去參加大人的飯局……
總之,盡你所能,讓你的孩子了解最好的,也知道最壞的,看到遠處的,也深入身邊的,盡量去熟悉這世界的紛繁複雜,也盡量熟練地掌握應對之道。
所謂見識,就是了解這世界。它的樣子,它的成色,它的習性,它的規則……
這樣,他才會知道如何跟這世界好好相處,才不會在離開你以後,兩眼一抹黑,一步一趔趄,默默地怯怯地跟在別人身後,覺得這世界好恐怖好奇怪。
有見識的孩子,才不會看什麼都奇怪,都危險,都鬼影重重。
他們會大氣平和地站在陽光里,做事情得心應手,對未來胸有成竹,就算遇到不期而至的意外,接納度也特別高。
毫無疑問,有見識的孩子,會活得更高級。
推薦閱讀:
TAG:心裡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