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爾聞】深層次分析美債收益率為何將趨於上行

【答爾聞】深層次分析美債收益率為何將趨於上行

導讀

作為全球市值最大的債券品種,美國國債的走向不僅關係到債券投資者的損益、美元融資的成本,也是全球其他資產重要的定價參考。

美國經濟復甦以來,美債收益率上升成為市場「狼來了」主題之一。對於美聯儲貨幣政策的任何風吹草動,市場都風聲鶴唳,2012年和 2013年都曾經出現10年期美債收益率100個基點以上的劇烈上升,與此對應的是債券價格大幅下跌。然而,每次波動過後,美債收益率重又下行,2016年最低達到1.36%,給債券投資者帶來不錯的回報。

美債低利率能否持續?經過解構分析10年期美債收益率的組成部分,我們認為10年期美債收益率將趨於上行,未來1-2年,預計收益率的區間中值為2.8-3.3%。

數據來源:彭博,雲鋒金融

長期債券收益率,首先包括了對未來短期利率的預期,另外,對於投資長期債券來說,會比投資短期債券要求更高的風險補償,也就是期限溢價,又稱債券風險溢價。此外,未來短期利率預期還可以進一步分解為預期短期真實利率和預期通脹。

因此,10年期國債收益率可以用下式表達。嚴謹起見,我們用了央行和學術界共同認可的概念,而沒有用簡化的市場可觀測指標(如收益率曲線期限利差)。

10 year yield ≈ Expected average 1-year rate over 10 years + Bond risk premium

= Expected average real 1-year rate + Expected average inflation + Bond risk premium

我們將逐一分析預期平均短期真實利率(以下簡稱預期真實利率)、預期平均通脹(以下簡稱預期通脹)、及期限溢價這三個部分,以期對國債收益率未來的方向變化有一個判斷。

————————————————————

預期真實利率繼續走低空間有限

預期真實利率應當在哪裡?需要先認識中性利率

中性利率是美聯儲口中著名的R*。美聯儲的官方解釋是:

「與充分就業、經濟增長和物價穩定相適應的(政策)利率水平或利率區間。這一利率水平上,經濟無需刺激或激勵。」

換言之,經濟過熱時,真實利率應高於R*;經濟過冷時,真實利率應低於R*。考慮到經濟不會長期過熱或過冷,因此,預期未來真實利率應當接近中性利率。

這個神秘的R*在哪裡?有兩個方法去尋找:

一是調查預測。美聯儲季度經濟預測摘要(SEP)的成員預測中值顯示,2016年底,委員們認為中性利率的長期值接近3%。儘管相比2015年下降了一個百分點,中性利率仍高於市場10年期國債收益率。

如果聯儲預測中值是對的,那麼再加上2%的預期通脹,長期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應該在5%以上。

圖:美聯儲對於中性利率的長期預測區間和中值

數據來源:美聯儲

這個長期預測與市場隱含水平偏離過多,看起來偏高。聯儲對於中性利率還有一個較低的短期預測。此外,也有一些更為鴿派的觀點,例如聯儲官員Brainard在7月的一次講話認為,「真實的中性利率可能就在0附近,意味著未來在加息方面沒有太多空間。」

另一個方法是模型估計。美聯儲2016年2月的文章里,利用模型估計了中性利率。結果顯示中性利率50%的概率區間為0.5-1.5%。

圖:美聯儲中性利率估計區間

數據來源:美聯儲

預測和模型估計這兩種方法得出的中性利率水平不同,但是共同的趨勢都是在近十年明顯下行,下行幅度為1個百分點左右。

關於中性利率下行的討論

中性利率反映了經濟在長期均衡狀態下的利率水平,那麼影響中性利率的也必然是長期持續的因素,而非周期因素。

美聯儲官員、經濟學家費雪(Fisher,2013)認為,低利率的長期影響因素包括四點:由於創新放緩導致的生產力下降、老齡化帶來的儲蓄過剩、投資不足進一步拉低利率、以及外國經濟增長趨勢對美國的影響。四者加總,對中性利率的影響超過2.5個百分點

下圖顯示了費雪對於四個因素對中性利率的影響測算。四個柱狀圖從左往右分別為:勞動生產率降低,人口老齡化,投資意願低迷 ,外國增長降低。

數據來源:美聯儲

如果費雪的觀點成立,那麼低利率和債券牛市或將繼續。但是,對這一觀點也存在爭議:一是創新不足導致生產率降低的證據不足。二是投資放緩可能不是結構性、而是周期性的,當周期陣痛過去、企業家動物精神終會回歸,帶來利率正常化。

從美國儲蓄率和私人部門投資看,儲蓄率已經逆轉危機後的上升勢頭,而私人部門投資今年以來也出現了反彈跡象。這種反彈或許一方面來自經濟內生動力,一方面來自川普上台激發了「動物精神」。

數據來源:彭博,雲鋒金融整理

未來中性利率是否會繼續下降?目前費雪提出的結構性因素中除了老齡化相對確定,其餘尚無共識。而美國私人投資反彈如能持續,或許意味此前的投資下降並非結構性而是周期性的,從而意味更高的中性利率。

綜合上述預測和模型,我們認為,10年國債包含的短期真實利率將逐漸趨近中性利率,預計未來1-2年可能回升至0.5-1%區間。

預期通脹或將趨穩

預期通脹可以從調查指標經濟基本面兩個角度分析。

調查指標顯示,長期通脹預期自1990年以來持續下降,2000年以來維持穩定。

1990年代以來,美聯儲較為有效地管理了通脹,樹立了可信度,因而降低了通脹預期。危機後至2015年,通脹預期保持較為穩定,近兩年進一步降低到2%以下。考慮到通脹預期也會受到當前低通脹環境的影響,聯儲認為,2%的長期通脹目標仍然是合理的。

調查指標反映的通脹預期

紅虛線:家庭部門通脹預期。黑實線:專業人員通脹預期。黑虛線:通脹聯結債券反映的通脹補償

數據來源:美聯儲

那麼從經濟基本面分析通脹壓力又如何?

這其中的驅動因素可以分為結構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

結構性因素方面,美國去槓桿基本完成,已經進入再槓桿階段,債務負擔不再是通縮來源。我們在「全球央媽們糾結的通脹啥時能起來」一文中已經闡述。

周期因素方面,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的官方測算,產出缺口接近彌合,未來通脹(核心PCE)有上行壓力,預計為1.8%。

基於產出缺口的通脹預測

數據來源: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

債券市場反映的長期通脹補償(CPI)也是1.8%左右。

數據來源:彭博,雲鋒金融

綜合上述信息,我們假設未來通脹在1.8%左右。

期限溢價有回升空間

期限溢價,是投資者對投資於長期債券所要求的相對短期債券的風險補償,因此也被稱為債券風險溢價。期限溢價也不是一個直接可觀測指標,需要運用工具(模型)來拆解和分析。

近年來,美聯儲比較常用的方法是「ATSM」模型(AffineTerm Structure Model)。今年4月,美聯儲的一篇文章利用該模型測算了長期債券的期限溢價。這篇文章利用基於該模型的幾個方法測算,結果如下圖所示。如果去除1980年代的高通脹時期,期限溢價平均水平約為1%-2%。當前期限溢價略高於零,處於1960年來的低位。

美聯儲對於期限溢價的模型測算

數據來源:美聯儲

市場指標中,美債5年*5年遠期真實利率約等於預期真實利率和期限溢價之和,也提供了重要的觀察角度。目前5年*5年真實利率約為0.8%,也是長期歷史的較低水平。

數據來源:彭博,雲鋒金融整理

對於期限溢價的影響因素缺乏共識,一般認為,主要影響因素包括通脹風險溢價、安全港溢價(safeheaven premium),以及債券的供給需求。

關於通脹風險溢價,一些實證研究認為,目前低通脹水平和低通脹波動性的環境,是期限溢價下降的部分原因。

安全港溢價,指債券的避險特性。當經濟不振、收入和消費低迷的時候,債券能提供對沖,這種特性也帶來了相應的溢價。

債券供需因素對期限溢價的抑制預計將減少。

就美債而言,供需因素可以從國內外兩方面看。危機之後美聯儲購債,壓低了美債期限溢價。目前美聯儲縮表在即,長期債券凈需求減少,預計期限溢價將從歷史低位反彈,根據高盛的測算,美聯儲縮表將使得10年期美債收益率在2019-2021年分別上升20、15,和10個基點,到2021年累計上升45個基點。

國外因素對美債期限溢價的拉低作用預計將減弱。危機後,歐、日央行均實行大規模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全球流動性充裕,尋求收益的資金跨國流動,壓低全球長端債券期限溢價,也就是量寬政策的「溢出」效應。高盛近期一篇文章利用了「ATSM」模型分析了多國的期限溢價。模型顯示,2014年以後,美國經濟走勢向好,短端利率與歐元區分化,但10年期債券期限溢價與歐元區趨同,顯示出歐元區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拉低了長端美債。根據模型,目前美歐長債期限溢價均為零左右。

10年期美債和歐債期限溢價的估計

數據來源:高盛

歐元區經濟已逐步企穩,銀行新增貸款也有起色,有助於依賴銀行體系融資的歐元區經濟持續復甦。儘管ECB措辭保守,但預期貨幣政策將邊際收緊,歐債對於美債的溢出效應減弱。

數據來源:彭博,雲鋒金融整理

考慮到聯儲縮表和其他國家貨幣政策邊際轉向,我們認為,美債未來1-2年內期限溢價可能升至0.5%左右,較目前零左右的水平有所上升,但仍顯著低於1-2%的歷史平均。

綜合上述分析,債券收益率的三個分解因素中,預期短期真實利率短期內可能在未來1-2年逐漸趨近中性利率;通脹方面,長期結構性通縮壓力已經減弱,周期性因素雖然尚未帶來通脹上升,但也很難繼續下行;債券期限溢價預計今年下半年開始將隨著美聯儲縮表和歐洲經濟企穩而出現上行壓力。

三者共同作用利空10年美債。預測美債收益率水平是危險的行為,但我們可以嘗試做個「信封背面」的大致估計:

預期未來1-2年,假設預期真實利率0.5-1%,預期通脹1.8%,期限溢價回升到0.5%,那麼美債收益率是2.8-3.3%,較目前2.3%有所上升。如前述討論,每一項的估計都充滿了來自模型和判斷的不確定性,並且美國的財政政策也可能引起美債進一步波動,上述估算僅供參考。

投資含義

無論加息還是縮表,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正常化都領先於各主要發達經濟體。預計美債收益率上升會伴隨美元的走強(見「正本清源聊美元」一文)。

在美元資產中,美股受益於經濟復甦,仍然值得配置。在股票債券相對價值方面,聯儲模型(Fed Model)雖然有批評的聲音,但為股票債券相對價值提供了一個簡化的參照指標。該模型用美國股票盈利率(E/P,市盈率的倒數)減去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顯示美股目前仍優於美債。

數據來源:彭博,雲鋒金融

當真實利率上升,也有可能由於折現率上升而拉低風險資產表現。不過,如果真實利率上升緣於經濟穩健復甦而非貨幣政策衝擊,總體上還是利好票。

引用:

  • Li, Canlin, Andrew Meldrum, and MariusRodriguez (2017). "Robustness of long-maturity term premiumestimates," FEDS Notes. Washington: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Reserve System, April 3, 2017
  • John H. Cochrane and Monika Piazzesi (2008).「Decomposing the Yield Curve」
  • J. Benson Durham (2014). 「More on U.S. Treasury Term Premiums: Spot andExpected Measures」
  • GS (2017.5).「Macro Rates Views: TermPremium: Prepare for a Comeback」
  • Antti Ilemanen 「Expected Returns」

封面圖片來自pixabay.com


推薦閱讀:

中流砥柱——2017年中國製造業發展簡析 | 寧南山
晶元買不到,中興會怎麼樣?
美國稀土進口量90%出自中國!大豆之後,稀土是否為我國秘密武器
一張圖看懂 BOP (國際收支)
「世界工廠」風光不再,2016年這些外資為何要跑路?

TAG:美國國債 | 收益率 | 國際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