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的生財之道

李嘉誠的生財之道

來自專欄 雲鋒金融|人在金融圈

他是華人的傳奇,貫穿整個香港經濟發展史;他是維持首富地位最長的香港人。在香港,他被稱為「超人」,也被認為是除了香港政府以外僱傭最多香港人的老闆。說起李嘉誠的名字,相信中國很少人會不知道。

李嘉誠有多少財產?

單說數字或許缺乏畫面感,根據彭博社億萬富翁榜,截至2017年7月24日,李嘉誠共有329億美元的資產,位列世界第20位。其資產相當於2066萬盎司的黃金、6億8千萬桶原油、香港2016年GDP的10.2%、58萬倍美國家庭的平均收入。

李嘉誠歷年資產

來源:彭博億萬富豪榜,雲鋒金融整理(2017年7月26日)

錢多到一定程度,如何讓財富保值甚至增值就成為了一門高深的學問。市面上的書籍大多隻關注李老闆的故事和八卦,卻很少關注其資產的分布和配置。回顧李嘉誠的生財之道,從中有許多值得投資者借鑒的地方。

李嘉誠現在擔任多個集團董事局主席,經營範圍包括房地產、能源業、網路業、電訊業以及傳媒業。

不少香港人戲稱一輩子都在為李嘉誠打工,因為住的房子是李嘉誠蓋的,用的電話網路也是李嘉誠提供的,就連去超市買東西也與李嘉誠有關。

李嘉誠資產分布表(單位:美元)

來源:彭博社,雲鋒金融整理(截止2017年7月24日)

李嘉誠在2012年曾向媒體披露會將自己持有的逾四成的長江實業及和記黃埔權益,以及三成半的赫斯基能源權益,分配給大兒子李澤鉅(市值約2041億港元);而次子李澤楷,李嘉誠稱會全力幫助李澤楷收購心儀的公司,金額會是李澤楷當時身家的倍數計。

事實上,在已經將大部分財富分配給兩個兒子以及做公益後,現在以李嘉誠名義持有的資產主要是分布在長和系公司里。

來源:彭博社,雲鋒金融整理(2017年7月24日)

李嘉誠的跨行業布局

從披露易可查,自有記錄以來,李嘉誠擔任大股東的香港公司已經達到67家(統計包括退市公司及改名公司),其中有些公司李嘉誠目前已脫手。這一長長的公司列表,顯示的僅僅是李嘉誠個人名義參與的公司記錄,還不包括李氏家族其他成員的公司以及關聯公司。這些公司遍布各個行業,可見李老爺子多麼重視資產配置。

潮汕人做生意,除了要考慮風險收益,難免也需考慮人情。例如當年慶豐金集團主席陳發柱涉嫌詐騙被捕,李嘉誠因與其父交好,在其危機期間曾屢次出手幫助慶豐金。

大股東/董事之名稱 ——上市法團之名稱

李嘉誠——TOM.COM limited

李嘉誠 ——TOM在線有限公司

李嘉誠 —— TOM集團有限公司

李嘉誠 ——中海集裝箱運輸股份有限公司 - H股

李嘉誠 ——中航國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H股

李嘉誠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 H股

李嘉誠 ——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 H股

李嘉誠 —— 中國航空工業國際控股(香港)有限公司

李嘉誠 ——中國航空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H股

李嘉誠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H股

李嘉誠 —— 中國資源交通集團有限公司

李嘉誠 ——中國遠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H股

李嘉誠 ——中聚雷天電池有限公司

李嘉誠 ——中聚電池有限公司

李嘉誠 ——中聯繫統控股有限公司

李嘉誠 ——五龍電動車(集團)有限公司

李嘉誠 ——北海集團有限公司

李嘉誠 ——民安(控股)有限公司

李嘉誠 ——永安旅遊(控股)有限公司

李嘉誠 —— 百江燃氣控股有限公司

李嘉誠 —— 至祥置業有限公司

李嘉誠 ——志鴻科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李嘉誠 ——辰達永安旅遊(控股)有限公司

李嘉誠 —— 和記港陸有限公司

李嘉誠 —— 和記黃埔有限公司

李嘉誠 ——和記電訊香港控股有限公司

李嘉誠 ——和記電訊國際有限公司

李嘉誠 ——和記環球電訊控股有限公司

李嘉誠 —— 東方海外(國際)有限公司

李嘉誠 —— 泓富產業信託

李嘉誠 ——金匡企業有限公司

李嘉誠 ——長江生命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李嘉誠 ——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

李嘉誠 ——長江基建集團有限公司

李嘉誠 ——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李嘉誠 —— 長江實業地產有限公司

李嘉誠 —— 長發建業有限公司

李嘉誠 —— 冠亞商業集團有限公司

李嘉誠 —— 星謙化工控股有限公司

李嘉誠 ——流動電訊網路(控股)有限公司

李嘉誠 —— 珀麗酒店控股有限公司

李嘉誠 —— 科維控股有限公司

李嘉誠 ——科聯繫統集團有限公司

李嘉誠 ——茂盛控股有限公司

李嘉誠 —— 首長四方(集團)有限公司

李嘉誠 —— 首長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李嘉誠 —— 首長國際企業有限公司

李嘉誠 —— 香港生力啤酒廠有限公司

李嘉誠 —— 香港珠寶控股有限公司

李嘉誠 —— 香港電燈集團有限公司

李嘉誠 ——深圳中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H股

李嘉誠 —— 深圳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李嘉誠 ——祥泰行集團有限公司

李嘉誠 ——軟庫發展有限公司

李嘉誠 ——港燈電力投資與港燈電力投資有限公司 - SS

李嘉誠 ——華人置業集團有限公司

李嘉誠 ——匯賢產業信託

李嘉誠 ——瑞年國際有限公司

李嘉誠 ——置富產業信託

李嘉誠 ——鉑陽太陽能技術控股有限公司

李嘉誠 —— 電能實業有限公司

李嘉誠 ——嘉禾娛樂事業(集團)有限公司

李嘉誠 ——嘉盛控股有限公司

李嘉誠 ——德祥企業集團有限公司

李嘉誠 —— 慶豐金集團有限公司

李嘉誠 —— 錦興集團有限公司

李嘉誠 —— 環能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來源:披露易,雲鋒金融整理(2017年7月24日)

以李嘉誠入股上表的這些公司價格來計算(未披露入股價格的以披露日期當日股價來計算),投資各個行業的權重如下:

來源:披露易,彭博社,雲鋒金融整理(2017年7月24日)

註:僅以披露易數據可查的李嘉誠第一次入股公司的價值計算,不考慮通脹與入股後的增減持。此圖並非解釋李嘉誠現時資產分布,而是自有記錄以來,李嘉誠所有初次投資港股的行業投入分布。

李嘉誠參與過的資產幾乎遍布各個行業。令人意外的是,如果不考慮信託中的地產部分,以開發房地產出名的李嘉誠,竟然地產股投資比例不到總投資的1%。

李嘉誠不建議投資者炒樓的理念在2017年長江和記實業業績會上已經闡述過了,他表示自己過去十年都認為不應該炒樓,但自用的話不管便宜還是貴都應該買——「現在買貴點,算上通貨膨脹,過幾年你會發現也沒有買錯」。

跨行業布局好處在於實現全周期的資產配置。在中國或美國乃至全世界任何一個地域,行業都是周期性發展的。最初的牛車完全被汽車取代,煤炭和原油也有曾經新潮的時候,今天火爆的手游和科技股或許十年後也會被淘汰,只有配置到多個產業,才能夠在不同的周期實現資產增值。

有錢人有有錢人的玩法,如果是普通投資者,巴菲特多年來除了自家基金之外,唯一推薦的投資品種就是各種指數的ETF,通過配置各種資產類別和板塊(如科技板塊ETF或新興市場ETF的組合),一定程度上也能夠幫助投資者分散風險。

除此之外,通過配置資產到基金也是一個選擇,「有魚智投」中一大亮點就是幫助投資者精選合適的基金,即使單獨買股票型基金,最低只需要120美元就可以把資產配置到超過10個行業內。

來源:有魚智投

李嘉誠的跨地域布局

「決定一件事時,事先都會小心謹慎研究清楚,當決定後,就勇往直前去做」? ——李嘉誠

李嘉誠在2015年針對外界關於他從內地撤資的流言,通過旗下的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和長江實業地產有限公司發表聲明。李嘉誠稱,他並沒有撤資,只是根據經濟形勢,重新配置了國內外的資產;在減少對內地房地產投資的同時,加快了在內地零售業的布局;並積極推動「走出去」戰略,在全球52個國家投資多項業務。

來源:長江實業和記有限公司2016年年報(2017年4月5日)

長和系近年重大(出售或減持)物業交易

來源:長和系公司年報及公告,雲鋒金融整理(2017年7月26日)

根據媒體報道,李嘉誠對內地資產的拋售始於2013年下半年,隨著2016年上海世紀匯廣場項目的拋售完成,

「李嘉誠在內地持有的投資性物業面積只剩下了15 萬平方米,僅相當於21 個足球場大小。」 ——引用自第一財經,2016-12-23

然而仔細分析後可以發現李嘉誠都是有選擇的拋售內地物業,此舉並不是看淡內地市場,而是對資產的正確配置。被選中的物業不是收益率下降(例如廣州西城都薈廣場,本身已經延遲五年開業,招商半年後,不少鋪面仍然空置),就是已經帶來豐厚回報並且目前市價理想的資產(例如東方匯金中心,售價是買入地價的八倍多,此交易將帶來凈利潤18.4億港元)。

事實上,這樣的操作是一個生意人正常的理念實踐——及時止盈止損與資本利益最大化。

加快全球資產布局

長和系近年重大海外收購項目

來源:長江基建公告及年報、騰訊財經,雲鋒金融整理(2017年7月26日)

即使發生了英國脫歐與歐洲難民危機等重大事件,李嘉誠近年依然持續重點投資歐洲的策略。

對於海外資產的收購,李嘉誠長子李澤鉅曾在長江基建的年報中闡述其戰略意圖:李澤鉅認為集團目前的主要目標是尋求能提供強勁,經常性及穩定現金流的投資良機。因而在投資地選擇上,長江基建偏好那些具有契約精神、法律清晰透明、財務制度健全且歡迎海外投資的成熟市場。

而在行業選擇上,有四個標準:(1)有監管框架及長期合約為依據,以確保未來回報的穩定性及可靠性;(2)能提供即時現金流和利潤貢獻;(3)屬於集團具備經驗及熟悉的範疇;(4)能與長江基建或長江集團其他成員子公司產生協同效應。

分散地域投資也是李老闆的聰明之處,縱觀近30年的發展史,日本、台灣、香港、印度乃至英國和歐洲,沒有一個國家或地域的經濟是能夠長期高速增長的。正如李嘉誠看好歐洲,主要的原因之一也是因為歐洲的部分企業已經「跌出」價值。英國脫歐黑天鵝過後股市並沒有崩盤反而越漲越高,這就是分散投資的好處。

李嘉誠的投資策略

「我平時對經濟、政治、民生、市場供求、技術演變等一切與自己經營行業有關、或沒有直接關係但具影響的最新、最準確數據及訊息全部都具備所有詳細數據,加上公司內擁有內行的專家,當機會來臨時我便能迅速作出決定。」 ——李嘉誠

精準抄底!

1965年,香港爆發銀行信用危機,房地產業又嚴重供過於求,香港房價暴跌。兩年後更是發生了反英暴動,進一步加劇了房地產市場的窘境。這時李嘉誠卻逆勢抄底。果然在幾年後香港樓市再次繁榮。李嘉誠在高位拋出,獲得了不菲的利潤,此舉也幫助了他在香港房地產業奠定基礎。

自1986年,國際油價跌至每桶11美元的歷史冰點,原油市場更是經歷了兩次石油危機,全球石油股票低迷。李嘉誠卻在這時入手石油業,以32億港元的價格,購入加拿大赫斯基石油52%股份。當時該公司日虧500萬港元,如今這家企業已經成為「和記黃埔」最大的盈利和中流砥柱,日賺1500萬港元。他本人更是稱這次交易是「一生最偉大的投資之一」。

20世紀80年代中期,中英就香港回歸問題談判前景未明,香港資本市場悲觀氛圍濃郁。英資「置地」集團著急出售「港燈」,李嘉誠此時入手34%的港燈股權。幾個月後,股價回升,李嘉誠成功套現二十多億港元,同時也以此為契機將業務拓展至公用事業。

十年前,許多業內人士對李嘉誠的歐洲3G電訊業的估值極低,甚至有分析師嘲笑他的「Three G」為「Free G」。但是2015年的和黃將義大利的移動業務合併,交易價值竟高達218億歐元。

李嘉誠採取「人棄我取」的投資策略並非只是膚淺的想要哪個便宜買哪個,而是在審時度勢後看好資產的發展前景,在最合適的時機入手,在眾人非議中耐心等待,才能領先眾人幾百億個小目標。

試想,在上述的任何一個案例中,若是李嘉誠沉不住氣,提早脫手,那些幫助他成為億萬富翁的墊腳石很有可能就成了分文不值的燙手山芋。

對沖減風險

2016年英國宣布脫歐後,被稱「買了大半個英國」的李嘉誠成了最「受傷」的華人。其旗下上市公司股價接連受挫。4家公司的市值在兩個交易日累計蒸發714億港元。

但是其實,李嘉誠早有準備。

截至2015底,長和銀行及其他債務總額為2,876億港元,其中英鎊佔25%、歐元佔25%、美元佔比最多達36%,港元及其他貨幣同為7%。長和財務報表以港元計算入賬,英鎊貶值,英國業務所帶來的盈利貢獻兌換成港元,變相減少,但只要有相當大負債以英鎊計價,長和實際要繳付的債務及利息將大幅減少,匯兌損失,隨時變成匯兌收益。

來源:Free Images - Pixabay

而在今年,世界政局不明朗。土耳其修憲公投、法國大選、韓國大選、美俄關係變化等都對世界資產布局存在潛在的影響,對匯率的影響也極大。李嘉誠在今年還配置了一部分資產在黃金上,相信一定程度也是出於對沖部分貨幣貶值風險的角度。

正所謂「創業容易守業難」。抄底是「攻」,對沖是「守」。「李超人」不僅能攻,也時時注意守。「攻守結合」才是真正的致富之道。

李嘉誠今年上半年回報如何?

今年是港股的旺年,以李嘉誠個人名義持有的香港公司股票在2017年上半年大都表現優秀,僅長實一家公司的回報率就有31.21%,以長實2016年年報披露的李嘉誠持股13185.03萬股計算,上半年長實給李嘉誠帶來的股票凈收入最少就有19.5億港幣。正回報率最少的長江基建上半年股票凈收入也有74億港幣(據2016年報,李嘉誠持有該公司71.93%的股本)。

李嘉誠手持公司股票2017年上半年股價走勢

來源:彭博社,雲鋒金融整理(2017年7月27日)

註:年初價格為2016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收盤價,年中價格為2017年6月30日收盤價

長實地產(1113.HK)2017年上半年股價走勢

來源:有魚股票

至於赫斯基能源公司,雖然上半年股票表現不佳,但是公司業績卻可觀。2017中報顯示,赫爾基上半年三個月EBIT同比上漲62.7%,六個月EBIT同比上漲113.6%。

上個月,李嘉誠出席汕大畢業典禮的時候致辭道:

「我年輕過,歷盡困難試煉,我深刻知道成長之路是非常不容易的;在高增長機遇巨浪中,愚人見石,智者見泉。」

「超人」李嘉誠超於常人的地方不是錢多,而是錢生錢的智慧。合理的資產配置,正確的投資策略,適當的風險控制才是真正的「生財之道」。

封面圖片來自搜狐新聞


推薦閱讀:

TAG:李嘉誠人物 | 投資策略 | 風險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