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麗變身,從髒亂差的菜市場到「一線商場」!

華麗變身,從髒亂差的菜市場到「一線商場」!

說起菜市場,總和「臟、亂、差」這些印象掛鉤,作為衣食住行中必不可少的一環,這些場所卻又是很大一部分人每天必去的場所,特別是一到陰雨天,污水橫流、混著爛菜幫子和咸腥海鮮的味道,相必成了很多人記憶深處抹不去的痛。

在北京,有一個「網紅」菜市場,之所以被稱為網紅菜市場,是因為這裡儼然是國際貿易中心,只要你能想到的,這裡都能買到。

不吹不黑,北京這家菜市場,

絕對是你逛了之後可以發個朋友圈的水平。

在這裡,你不但能買到國內幾乎所有品牌的食品,連很多國內買不到的進口食品在這都能找到。

北京三源里菜市場

▲碼放整齊的黃油、乳酪,都是國外的進口食品

▲世界各地的水果,在這都能找到

▲甚至還有各國美酒也能在這買到。

▲一個攤位包羅了你見過的、沒見過的所有菌類。

▲手臂大的皮皮蝦,肉多膏肥的大蟹,無論是種類還是個頭,都是尋常菜市場難得一見的食材

▲品類豐富,包羅萬象的調味品。

只要你能想到的,這裡都能找到。這個菜市場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其食材完備性無可比擬。

而最近,在台北的一個小菜市場也火了,因為一群設計師的介入,一不小心,把這個名不見經傳的菜市場變成了台北「地標性」的模板。

他們就是「美好關係」團隊,這個團隊是由四位熱愛台灣這塊土地的發起人成立,宗旨是以一己之力改變周遭環境,起身行動讓台灣美好!

故事也從這個菜市場開始:

台北士東市場

這個團隊改造了士東菜市場裡面 18 間門店,希望用一些不同的設計元素,讓大家對菜市場的印象有一些改觀。讓菜市場不再是家庭主婦、大叔大媽的主陣地,年輕人也願意來這裡購物、駐足。

▲改造設計團隊,都是當地設計、木工、花藝類設計的學生,包括35名設計師。

他們從 5 月底開工,僅僅用了 4 天,就讓這 18 間店鋪的面貌煥然一新。

這是一個免費改造的計劃,旨在幫助菜市場的商店業主提升商店形象以及通過改造效果吸引更多人關注設計的力量,甚至讓這個菜市場成為一個新地標,同時也是一次極好的鍛煉方式。

改造的過程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順利。首先,需要搞定本土的商店業主,雖然是一個免費項目,但在這個念頭,要讓人相信依然不是件容易的事,能放手讓一群學生在自家店鋪放手施為,除了要對改造效果抱有極大期待,對改造團隊也要無條件信任。

任何成功都是從嘗試開始,第一件改造的店鋪用效果向大家證明了這個團隊的能力。

123水餃店

  • 改造前:

▲改造前,緊密的商品陳列方式,中規中矩的店招和明碼標價的商品信息,儼然是水餃店的「標準模板」。

傳統的水餃店都是商品堆積的方式吸引過客,純粹的「一鎚子買賣」,買賣雙方也不過是最簡單的供需關係。而改造團隊則通過增加一些綠植和手寫木質商品信息的方式來抓住顧客的眼球,讓很多人成為回頭客。

▲手寫木牌更顯用心

▲增加綠植,烘托出清新明快的店鋪氛圍。

  • 改造效果:

▲陳列方式和展示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改觀,相應的櫥櫃角落都有了重點照明,而不是傳統的「一片明亮」。商品也都放進了食櫃保存,顧客點什麼再從柜子里拿,再也不復往日「臃腫」的店鋪常態,連帶著店鋪的視覺感知都變大了。

  • 改造前後對比:

有了第一個成功案例後,很多店鋪也紛紛加入改造行列。

陳家燒臘店

這是一個改造前後改觀最大的店鋪之一。為什麼這麼說呢?請看改造前的效果:

  • 改造前:

▲比傳統燒臘店的的陳設還要更LOW一級,店招是紅字白底大字報類型,但是並沒有給光,隱約能看清「陳家燒臘店」幾個字,燒臘掛在空中讓顧客挑選,做法挺好,但同樣亮度不夠,無法看清食材。

在店內風格的選擇上,同樣運用了綠色植物與桃紅色的熱帶植物九重葛相結合,別有一番風味。

▲古樸清新的陳設方式

在陳設方式和店招上同樣下了很大一番工夫,金屬支架用麻繩纏繞,更符合燒臘商品的售賣方式,招牌也換成了牌匾式的店招,配合兩盞射燈,店鋪名字更加顯眼、有特色。

  • 改造效果:

▲店鋪乾淨整潔,明亮輕快,再也不復往日的昏暗。

  • 改造前後對比:

草山蔬菜

這個蔬菜店的改造也是最有看點的案例之一,改造前也是大眾蔬菜攤的做法,但是勝在蔬菜品類齊全。

  • 改造前:

設計師大膽地採用了自然和鄉土元素,可回收的環保編織袋,麥穗、稻穀、玉米棒子給人以五穀豐登的感覺。

同時店招也採用了亞麻色的材料,配合店鋪名字和攤位號,輔以射燈重點照明,乾淨整潔的自然風躍然眼前。

  • 改造效果:

店鋪改造很簡單,但是如何在短短4天依據不同的商鋪面積、陳設、商品等各種元素達成預期的改造效果卻不簡單。特別下面這種是主題性的改造。

  • 改造效果對比:

信德制麵店

這間麵店可謂是改造難度最高的店鋪之一,整個店鋪空間都是純白,意味著設計師不能做太大改變,否則強烈的對比差距會讓空間過生硬。其次是這間麵店位於市場角落,如何讓人眼前一亮,吸引客流也是一大難點。

設計師靈機一動:雖然純白會失去辨識度,但是也容易讓人聯想到麵粉的白凈,給人以一種乾淨、放心的感覺,於是將計就計,直接將牆面在粉刷一遍,讓白色更甚一籌。同時輔以亮眼的黃色,讓人眼前一亮。

  • 改造效果:

另一個比較典型的改造案例是這間糕點店,經營發糕、年糕、粽子等各類糕點,原設計比較偏日式風格:

古早味

  • 改造前:

設計師認為,這類商品在設計元素上應該更多地輔以木質材料幫助商品售賣,於是運用了木質托盤、簸箕店招、特殊處理的「粽葉掛牌」等元素。

▲改造現場

▲改造過程

  • 改造效果:

  • 改造效果對比:

吉品軒

對熟食店的印象大都來自於街頭巷尾,昏暗的燈光、四面密封的透明玻璃罩、風中搖曳的風扇,端坐在窗前的老闆娘。

  • 改造前:

▲最常見的雜貨鋪做法,突出店招,弱化商品。

設計團隊採用了大量的竹編容器盛放食材,竹香伴著腊味香,讓人流連忘返。

  • 改造效果:

這種簡約自然的盛放方式獲得了一致好評。

▲店招古樸自然,店面乾淨明亮,一個字:贊!

  • 改造效果對比:

阿美海鮮

腥臭,是大多數人對海鮮檔的第一印象。

  • 改造前:

在士東菜市場的這個海鮮檔改造設計師儘可能地讓顧客感覺到大方和乾淨。特色小照招牌、模擬漁網等元素的加入,讓這個海鮮檔在視覺上給了更多的認同感。

採用舒適柔和的暖黃燈,讓空間更加柔和,光色同時對肉質的表現也更優。

  • 改造效果:

  • 改造效果對比:

阿卿熟食

  • 改造前:

▲店內陳設雜亂擁擠,店鋪主人正在跟設計師溝通設計事宜。

▲改造過程

  • 改造效果:

▲店面明亮整潔,食材碼放整齊,燈光明亮溫馨,改造前後改觀不是一般大。

  • 改造前後對比:

阿達水果攤

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個水果檔並不沒名字,只是因為店主叫阿達,大家順口叫著也就這樣傳開了,但是依然會給新顧客的辨識帶來了不小的難度。因此設計師接手這個改造項目後,首要問題就是如何凸顯店招。

  • 改造前:

▲只有檔口號的水果攤

  • 改造效果:

▲用了綠色的背景板,一個的繁體「達」字躍然其上,水果的陳列也更加有序,辨識度大大提高,再也不用擔心找不到這家水果店了。

總結

法國大文豪雨果曾經寫道:「下水道是一個城市的智慧與良心。」引申到現在,其實,那些最小眾或者最不為人注意的地方,往往才是最能說明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國家素養。

這個小團體,正在用一些微小的力量讓一個小小的菜市場有了大大的改觀。讓這個只有小眾群體才會去的場所得到大家的關注和肯定。引用曹校長的一句話:微小的力量不一定能馬上改變什麼,但一定能改變些什麼。

你不能把這個世界,讓給你所鄙視的人,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去改變。

作者:小明

本文為作者原創文章,部分資料來源於CITYZINE(微信號:cityzine)日本設計小站(微信號:japandesign)。未經授權,謝絕任何形式的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小小明,微信號:Dennis-LM。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雲知光照明微課堂】微信公眾號~

推薦閱讀:

你想開一家什麼樣的店?你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我經常去小超市一條條買芙蓉王,但是店主慢慢不高興,為什麼?
顛覆零售?風口上的無人商店其實還在過渡階段
南昌有什麼相對小眾,逛街購物的好去處?

TAG:設計 | 商店 | 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