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tty 老師:學科英語是少兒英語的最佳選擇嗎?
如果要說目前最火的少兒英語教學究竟是什麼模式?
肯定非學科英語莫屬了。
「和美國孩子同步上小學」,「浸入式教學培養孩子的純正英語思維」,「用英語學數學、語文和科學」等口號隨處可見,再配上高大上的外教師資團隊,這幾乎就是目前少兒英語最流行最時髦的教學方式。
但學科英語是否真的能實現1+1 >2的效果呢?
這裡真的需要先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
首先,「學科英語」這個概念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商業營銷辭彙,應該是咱們自己人發明的,你用英文「Subject English」去搜索,搜出來的都是咱們國內網站的廣告信息,是搜不出相關英文解析的。維基百科上也沒有相應的詞條。
(這裡反覆給大家洗一下腦,如果你想頭腦清晰,不被蒙蔽,盡量多的用「維基百科」去搜索相關概念吧。)
英文教學領域根本不存在「學科英語」這樣一個概念。
在英語教學領域,有學術英語(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的概念,順便插一嘴,之前有家長跟我聊天,說有一種英語啟蒙方式是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聊重點學術英語辭彙。我聽著的確有點方。這個的確有點過於焦慮了。
學術英語使用最多的場景是學習者想在高中或者大學做學術性研究,屬於高等教育的範疇。雖然很重要,在出國留學考試中屬於重點內容。但在嬰幼兒英語啟蒙階段就開始專門學習,實在是有點喪心病狂的趕腳呢。這些內容在孩子升入小學、脫離家庭英語小環境,進入公立學校的系統英語學習後,接觸的頻率不會太高,遺忘的概率還是相當大的。真等到考試開始用了,十有八九是要重新再學一遍的,如果你說為了孩子開始用的時候,能學的更快更輕鬆,這個真的未必啊,小孩子的記憶是短期的,需要不斷重複才能形成長久記憶。使用頻率降低以後,遺忘概率是相當大的。著實沒有必要啊,僅僅過英文學習基礎1000辭彙關,孩子們都得花不少功夫,為啥專門撿學術英語來啟蒙呢?這個邏輯著實有點讓人想不明白,真是捉急啊!
和「學科英語」思想類似的是CLIL(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rgrated learning)教學法,也就是內容與語言聯繫的學習。這是目前英語教學界廣泛接受的教學法。但對象並非英語零基礎的孩子。這種教學方式的教材不是簡單的根據語法、辭彙等純語言思路編寫,而是會融入人文、科學的內容,讓學習者在學英語的時候,也能學習通識的知識。
但這種教學法和目前流行的「學科英語」還不是一回事。CLIL教學重點是英語,著重語言運用的講解和練習。但「學科英語」重點是在學科知識,是希望用英語學習學科知識,希望這種所謂浸泡式教學能讓孩子掌握知識的同時,還能學會英語。現在不少研究都表明,對語言能力尚未成熟的少年兒童來說,用母語學習知識的效果是最好的。想用「學科英語」的方式達到1+1>2的效果,是真的要劃一個大大的問號的,這個事情還是有很大風險的!
▼
其次再說說教材。咱們國家有統一教材的說法。但其實英美國家,中小學是沒有教材概念的。只有大綱和標準啊。老師是可以根據標準自由選擇教學資源的,而且可以不用任何固定教材,從網上或者各類書籍中截取內容用於課堂教學。我們目前的線上親子學堂的學習資料就是這種思路,在語言學習上,我是非常認可這種方式的。可以保證語言的豐富性,讓孩子在不同的情境體驗語言的用法。所以很多宣稱是美國某某年級使用的教材,基本是參考而已,不是我們想像中那樣,和中國孩子似的,所有美國公立學校的小學生都在學這本教材。這個概念是不存在的。
▼
最後再說一下師資。少兒英語行業里優秀的英語老師是很難得的。更別說懂英語又懂學科教學的了。你讓我去用英語教個數學或科學,我可能能把句子說對,但是怎麼一步步引導進行更好的教學,我真的不知道呢,每個學科的教學思路還是不一樣的啊。外教我就不多說了,只能呵呵了。
在缺乏語言環境的情況下,中國孩子的英語水平其實遠遠低於他們對知識的認知水平。如果學習與其年級同步的知識內容,會導致學生因語言能力不夠而不能理解。有些機構會採取降低知識難度的做法,這就會讓早就掌握這些知識的孩子對上課內容毫無興趣。我們之前有老師在很多學科英語教學機構待過一段時間以後,跟我交流的時候所反映的問題,基本全部驗證了我的推論。
我之前一直覺得少兒英語培訓市場已經是慘烈的紅海了,但越深入了解越覺得這應該是一片大大的藍海。目前主流的少兒英語培訓模式,我都不認為是最好的解決方案。這應該就是我們的機會吧。
推薦閱讀:
※又見姐妹花:姐姐冬天披棉被闖關 妹妹和小夥伴狂飆英語
※孩子上了一年的英語輔導班,效果卻不好,原因是……
※2018【朗文暑期集訓營】少兒.魔法拼讀
※劍橋英語體系介紹
※如何培養孩子的音素意識
TAG:少兒英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