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獲得能力的提升為什麼那麼難

想要獲得能力的提升為什麼那麼難

想要獲得能力的提升為什麼那麼難

昨天聽到一個演講,說知識的獲取相對容易,而能力的提升更加困難。演講者舉了個例子,說我們學英語發音的時候,老師會對著書上的口、喉、聲帶剖面圖來講解具體的發音過程,但是很多人還是學不會某些複雜的發音。書上的圖是關於發音的知識,我們掌握起來比較容易,但是從知識轉到能力需要很多的練習、用心的揣摩,還會碰到很多次的失敗。很多人就被這能力提升過程中的困難嚇到了,止步不前。

學習英語口語都知道要多練,但是有很多人就是永遠在英語角外徘徊,心想等我練好了口語,再到英語角去對話。可是不去練,又學不好。結果是英語口語怎麼也提高不了,一直在門外徘徊。

學心理學的過程也很類似,最開始一頭扎進各種培訓和書籍里,後來聽說提升諮詢能力的最好方法是被督導和被治療,但很長時間下不了決心去行動。或許被那漫長的過程嚇到了,又或許希望等到自己可以做得比較好了,再找督導師和諮詢師,以避免在他們面前露怯。就像去英語角一樣,想等拿得出手了再去,可是不走進去鍛煉,又永遠拿不出手。如果一直在圍觀,心理學就只能停留在理論學習層面,沒法真正獲得諮詢的能力。

看來知識的獲取確實相對容易,要不為什麼大家都熱衷於上課,聽講座,學習各種技術,但對於能夠真正提升能力的方式又避而遠之。在兒童教育領域也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父母們對於講授育兒方法和技巧的書籍和講座十分熱衷,而對於教養心態、父母的自我成長這一塊感興趣的父母寥寥無幾。原因是一樣的,因為很難。父母的成長提升的是能力,愛的能力、養育孩子的能力,這不是看一本書,上兩次課就能獲得的。需要長期的學習、實踐、反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為什麼我們對於困難的事情會本能地退縮呢?儘管認知上知道這件事很重要。

弗洛伊德最偉大的發現就是潛意識,它在不知不覺中支配人的行為,而不被人察覺。

潛意識的內容和支配方式有很多種,下面談談幾種可能性:

*獲取能力的過程,充滿不確定性,我們開始去做這件事的時候,並不確定自己是否一定能夠獲得。這當中會有怎樣的困難出現,也是我們無法預期的。學英語、學諮詢都不能保證一定可以學會,難以忍受成功的不確定性,自然也就難以堅持一項技能的學習了。

*有的人給自己設定的目標特別高,一出手就必須是一個完美狀態。而能力的獲得必然是逐漸而緩慢的,無法忍受自己在過程中的不完美狀態,導致的結果就是,永遠不出手,這樣自己low的樣子就永遠不會被人發現。很多人不敢接受督導,不敢接受治療,不敢說出英語,就是害怕看到自己弱的一面呈現在別人面前。但是沒有經過弱,又哪來的強呢?

*任何一項能力的獲取過程,都會面臨無數的挫敗,就像一個學步兒要摔無數跤之後,才能穩穩地走路一樣。挫敗是不可避免的,既是令人難受的事,也是我們總結經驗,再戰江湖的最好時機。而過於害怕挫敗的人,是不允許自己失敗的,每當遇到困難之時,總有聲音在腦海里說,你是個笨蛋,連這個都不會。於是羞愧得無地自容,這時避免失敗成了最重要的事,比獲取一項能力更重要。所謂的挫折商,指的就是一個人在遭受挫折之後,消化處理自己難受情緒的能力,從而可以從挫折中重新站起來。

*有些人想要獲得即時的滿足,學一樣東西要立竿見影,今天看書明天考試,今天學琴明天可以表演,聽課一定要帶回來一大堆筆記和證書。似乎需要一些外在的證明,才能確認自己的能力。而想要的外界的認可不是時時都能獲得的,比如希望督導的時候得到老師的肯定,但往往得到的是被指出問題。如果太渴望即時滿足,被外界認可,又不能時時在漫長的過程中獲得,就可能轉向那些更容易滿足的活動。例如放棄提升能力,而繼續學習理論。

馬雲在創建阿里巴巴之初,也是困難重重,一度維持不下去,很長時間在花錢賺吆喝。那時淘寶還是一個很不完美的系統,那時誰知道公司的未來會怎樣?現在的馬雲和他的公司早已今非昔比,我想這跟他和他的團隊能夠忍受創業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允許自己不完美,在挫折中不斷進取,心懷遠大的目標是有關係的。

雖然我們常常被潛意識所左右,但只要認識它,就能超越它。想做一件事就去做吧,做好戰勝困難的準備,拋開不切實際的幻想,在過程中獲得的能力本身會給你帶來價值感,它會成為你繼續學習的動力。

余虹

2016年12月17日

weixin.qq.com/r/EElxaSf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當能力無法支撐夢想的時候,停一停,錯了嗎?
智商高的人憑什麼智商高?
創始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
對待孩子,你是向左還是向右?
如果你是超級英雄,你希望自己有什麼超級能力?為什麼?

TAG:心理諮詢師 | 心理諮詢 | 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