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快生活,慢思考

快生活,慢思考

最近在讀一本書《慢思考》。看到個書名,我就開始遐想,這本書應該是在講這些問題。諸如什麼是慢思考?如何進行慢思考?看了之後,儘管這本書確實講解了這些問題,但如果只是解決這些問題,這本書未免也太淺薄了。好在《慢思考》一書超出了我的想像。

《慢思考》一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講我們大腦的運作機制。第二部分講大腦的四條鎖鏈。比如:隨時在線,多重任務並行,睡眠不足、低水平壓力。第三部分,講如何解放大腦。即離線思考、批量處理、恢復正常的睡眠模式、科學應對負面壓力。

這本書涉及的內容較多,不過,在我看來,《慢思考》一書,最大的貢獻在於將大腦分為了三個部分。這是,以前我聞所未聞的。這三個部分分別是思考腦、反射腦、儲存腦。在理想情況下,這三種腦配合無間,幫助你達到最佳智力表現,但某些時候,它們又會互相競爭。

下面是這三種腦各自的特點。

1.思考腦。反應慢、理性、耗能多、一次只能做一件事。

2.反射腦。反應快、直覺、耗能少、一次能做多件事。

3.存儲腦。對信息進行分類和儲存。與思考腦保持平衡,其中一個激活的時候,另一個就進入休息狀態。

當我們理解了我們的大腦之後,我們才能理解這方法別後的原因。現在,我們再來看看下面的一些對比。

一、在線思考與離線思考

我們的思考腦一次只能做一件事。如果,我們經常保持在線的狀態,我們的思考腦就會隨時進行切換,而「任務切換」會使我們的精力分散,這樣我們的效率就會更低,而且還容易出錯。同時,我們的反射腦運轉比較慢,如果,經常保持在線的狀態,我們的思考腦就會遭到打擾,這樣也會影響思考腦的運作。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離線思考的原因。

糟糕的是現在很多人已經習慣了時常在線的習慣。如果要將手機分開,實在太難了。但是,我們也不得不這麼做。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沒必要很快回復一些信息。不過,我發現現在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我們工作的時候,許多時候都要用QQ群或者微信群通知任務。我們被迫保持在線,這是一個非常壞的行為。

不過,在我看來,最大問題倒不是網路影響我們的工作,而是我們絕大部分人都習慣了保持在線的狀態卻無意識,認為生活就應該是這樣。不管是工作還是在家,總是處於在線的狀態,這才是做可怕的。我們的精力被無形的切割,我們卻還以為理所當然。我想,這是《慢思考》給我的一大啟示。

在此分享,李笑來老師的一個例子。他就是在自己安靜工作的時候,將手機開成靜音,隔兩個小時再看一次。這個習慣,保持了很多年。他的朋友剛剛開始的時候,還不習慣,因為總是找不到人,後來,有些朋友也跟他這樣學,因為效果很好。

記住:我們的思考腦一次只能做一件事。

二、多重任務與批量處理

還是那個問題。思考腦每次只能處理一件事情。如果一次做多件,其實只是一種表面現象。我們的大腦也是經常切換的。舉一個例子:30分鐘做一件事比3個10分鐘做3件事,效率要高很多。當然,生活中我們也難免有多重任務的時候,那麼我們該怎麼辦?

那就是將任務分門別類。

1.必須單獨處理的

2.兩者具有相似度很高的

3.毫不相關的雜事。

關於雜事,在此強調一下。不要覺得雜事不重要,因為這些事情不做,會影響我們另外事情的效率。比如定期收拾一下自己的辦公桌或者家,經過一段時間的離線期,一般來說都會有一些消息等待處理。比如郵件、電話以及交軟體的消息。將這些事進行批量處理。

批量處理看似與多重任務相似,但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考慮了事情的優先順序。但並沒有違背思考腦的運作方式。

三、睡眠不足與充足睡眠

談到睡眠,這就要談到存儲腦了。上面我已經提到存儲腦的工作方式。存儲腦必須要在思考腦停止工作的時候,才能正常進行工作。而在白天,許多人見縫插針,「充分利用」時間,不給大腦休息時間。於是,只有在晚上休息的時候,我們的存儲腦才能抓住機會開始工作。存儲腦的工作就是對白天的信息進行分類和儲存。如果沒有充足的睡眠,我們的存儲腦還未將那些信息充分處理,那麼這樣惡性循環將會導致更多的問題。所以,我們要保證充足的睡眠。

四、低水平壓力和合理面對壓力

關於應對壓力,這本書也講了很多方法。不過,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正確認識壓力。過多或者過少都不是一件好事。比如:空閑時,無聊無事可做,看似沒有壓力,但一天還是會累。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壓力呢?

1.合理安排任務

2.提高耐壓能力

人的耐壓能力也是可以鍛煉的。以跑步為例,第一天跑步,跑一圈(400米)就會覺得累,但是經過不斷訓練,跑十圈甚至更長的距離都不會累。

3懂得放鬆

當然,除了這些還有很多方法,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總之,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才是做好的方式。

談了這麼多,好像與反射腦還沒多大關係。別急,下面再來談談反射腦。

上面已經提到,反射腦的工作特點。最明顯的一點就是運轉快。這與進化有很大原因。在遠古時代,到處都是洪水猛獸,如果我們不能根據環境快速做出判斷,我們就會被其它野獸所吃掉。生活,永遠都是先求生存,再談其它。在現代社會,我們的反射腦功能依然很強大。對環境的快速判斷,讓我們快速逃離危險。但是,我們的社會發展的太快。在這個互聯互通、無所不在的扁平世界。正是由於這種互聯互通,21世紀的世界變得越來越複雜。如果在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擁有的那種快速思維方式是為了生存和戰鬥,那麼在21世紀的叢林當中,這樣的直覺思維方式,將會很難適應這種社會。原因有一下兩點。

第一:在這個時代,我們面臨的最大的敵人不是猛獸。

第二:我們的世界已經變得越來越複雜,快速的思考會產生很多謬誤。

馬克思有句話說的好。「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在遠古時代,我們根本就不用考慮太多的人際關係,但是現代社會,我們必須要考慮。當然,人際關係只是一方面,還有這個複雜的社會本身。我們還會因為一些有固有偏見,被別人利用。

舉個例子:我們是否想發現了一個現象。商品的價格總是以9結尾。比如9.9、99、1999等等。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其實,這就利用了我們人的直覺思維。不要以為自己不會上當,當我們這樣思考的時候,我們又犯了「過度自信效應」的偏見。

總而言之,在我們我面對這個快速發展,而又日漸複雜社會的時候,我們應該讓我們的三種腦相互平衡,以便能夠做出更準確的判斷。多一些理性,少一些偏見。

推薦閱讀:

天朝小黃(霧)文爆紅海外:75刀看一章,治好了老外的毒癮……
493.讀書22~《十萬個為什麼》
睡前故事——林中鬼
395.讀書8~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8
《從0到1:開啟商業與未來的秘密》乾貨書摘

TAG:思考 | 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