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魯迅?

魯迅是一個怎樣的人?世人對他的評價是過譽了還是低估了?


玩知乎一定要通讀魯迅,半本全集治知乎,是不成問題的。

隨便舉幾個例子。

首先背誦

《論辯的魂靈》

光這一篇,知乎吵架能吵贏一半,政治話題,保守地說,可以滅九成還不算投降的。

然後選錄一些散怪打法。

如何打「湊合」怪:

中國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裡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來調和,願意開窗了。

如何打「認命」怪:

運命並不是中國人的事前的指導,乃是事後的一種不費心思的解釋。

如何打「連馬雲都說了,你難道比馬爸爸牛逼」怪:

社會上崇敬名人,於是以為名人的話就是名言,卻忘記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種學問或事業。名人被崇奉所誘惑,也忘記了自己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種學問或事業,漸以為一切無不勝人,無所不談,於是乎就悖起來了。其實,專門家除了他的專長之外,許多見識是往往不及博識家或常識者的。

如何打「何不食肉糜「怪:

錢這個字很難聽,或者要被高尚的君子們所非笑,但我總覺得人們的議論是不但昨天和今天,即使飯前和飯後,也往往有些差別。凡承認飯需要錢買,而以說錢為卑鄙者,倘能按一按他的胃,那裡面怕總有魚肉沒有消化完,須得餓他一天之後,再來聽他發議論。

如何打「鍵盤聖人「怪:

人的言行,在白天和在深夜,在日下和在燈前,常常顯得兩樣。

如何打「鍵盤殺手」怪:

我想辯論事情,威嚇和誣陷,是沒有用處的。用筆的人,一來就發你的脾氣,要我的性命,更其可笑得很。

如何打「偏架理中客」怪:

有些東西,為要顯示他傷害你的時候的公正,在不相干的地方就稱讚你幾句,似乎有賞有罰,使別人看去,很像無私。

如何打「不服井岡山」怪:

「你敢出來!出來!躲在背後說風涼話不算好漢!」但是,如果你上了他們的當,真的赤膊奔上前陣,像許褚似的充好漢,那他那邊立刻就會給你一槍,老實不客氣,然後,再學著金聖嘆批《三國演義》的筆法,罵一聲「誰叫你赤膊的」——活該。

如何打「恢復國學恢復儒教恢復鄉賢各路恢復」怪:

然而看看中國的一些人,至少是上等人,他們的對於神,宗教,傳統的權威,是「信」和「從」呢,還是「怕」和「利用」?只要看他們的善於變化,豪無特操,是什麼也不信從的,但總要擺出和內心兩樣的架子來

如何打「精趙」怪:

從指揮刀下罵出去,從裁判席上罵下去,從官營的報上罵開去,真是偉哉一世之雄,妙在被罵者不敢開口。

如何打「我不喜歡的都禁得好「怪:

暴君的臣民,只願暴政暴在他人的頭上,他卻看著高興,拏「殘酷」做娛樂,拏「他人的苦」做賞玩,做慰安。

自己的本領只是「倖免」。

如何打「外國也一樣」怪:(魯迅原文標題就是《外國也有》)

外國人說中國多臭蟲,但西洋也有臭蟲;......(引用古巴前總統貪腐案)......以三十八人之多,而財產一共只有這區區二千五百萬美元,手段雖不能謂之高,但有些近乎發財卻總是確鑿的,這已足為我們的「上峰」雪恥。不過我還希望他們在外國買有地皮,在外國銀行里另有存款,那麼,我們和外人折衝樽俎就更加振振有詞了。假使世界上只有一家有臭蟲,而遭別人指摘的時候,實在也不大舒服的,但捉起來卻也真費事。況且北京有一種學說,說臭蟲是捉不得的,越捉越多。即使捉盡了,又有什麼價值呢,不過是一種消極的辦法。最好還是希望別家也有臭蟲,而竟發見了就更好。發見,這是積極的事業。

太多了,餓了,不舉了。

魯迅是不會過時的。雖然先生八十年前就去世了,然而萬幸,他諷刺的人,活到了現在。

最後,你說來玩知乎不是吵架的,就是單純想賣個萌逗個比,爭取蹭個對象。

那也不要緊:

我的所愛在山腰;

想去尋她山太高,

低頭無法淚沾袍。

愛人贈我百蝶巾;

回她什麼:貓頭鷹。

從此翻臉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心驚。

皮皮蝦版魯迅了解一下,這還沒上《故事新編》的大招。


魯迅的事例告訴我們:一個優秀的人,要多讀書,讀各種書,然後雜取百家,融會貫通,方能達到至高的境界。最後補充一句,魯迅成就了白話文學開山之人與文學成就最高之人於一體的神話。這對中國文學來說是幸運的,因為我們收穫了魯迅,但也是不幸的,因為魯迅之後,尚無人能超越這個高峰。這也就是本文為何非要讓魯迅坐上現代文學第一把交椅的原因。(來源:《名作欣賞》2018年第2期,本文作者:商昌寶)

作者: 魯迅

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年: 2006

頁數: 461

給作家排座次,其實是個很無聊的事,因為文學這東西,首先不能強求審美標準和尺度統一,其次也不是靠投票、靠領導就可以決定。說到底,在基本審美能力具備的情況下,文學作為一種被欣賞的對象,完全可以由個人的好惡決定。或者說,哪怕是再有名的評論家所認為最好的作家作品,只要是讀者不喜歡,完全可以扔一邊。強迫人喜歡,是一種惡劣的霸道的病態強迫症,這話在何時何地都可以這樣說。

既然都這樣說了,那為什麼還濫俗地讓魯迅排名第一呢?這實在是不得已的一種解說手段,不必較真。

有一個基本事實是:一個作家,不讀書肯定是不行的;一個人的家裡沒有幾千本藏書,是不好意思自稱讀書人的。或者也可以這樣說,如果一個作家的家裡擁有足夠的藏書,(咱排除那種只藏書不看書的極端情況)那他可能具備了一個優秀作家的基本條件。這話肯定不周全,也談不上科學嚴謹,但意思就是尋找一個基本參照系,但不去論證這個參照系具體有多少含金量。

那麼,魯迅有多少藏書呢?魯迅都看過哪些書呢?資料顯示,魯迅的藏書被完整保存下來的有一萬四千多冊,其中涉及文學、金石學、考古學、科學史、文字學、哲學、美學、民俗學、心理學、歷史學。除中文外,藏書中還有日文164種,德文和英文151種,俄文86種。

就從這一點來說,當下中國大陸的作家,應該沒幾人能夠與魯迅媲美。這也就是所謂當代文學中的那些經典之作,讀起來遠遠沒有魯迅的著作更有味道、更有深度的重要原因。

從魯迅的藏書之豐富,可以看出他之於傳統文化的深厚功底。

例如他的學術著作《中國小說史略》和用古奧的文言翻譯的《域外小說集》,那裡面的古文學術含量,連蔡元培、郭沫若、胡適、鄭振鐸等都讚嘆不已。蔡元培曾在一篇回憶文章中寫到,魯迅翻譯的《或外小說集》「只要看書名『域外』寫作『或外』,就可知」魯迅「那時候對於小學的熱心了」。鄭振鐸也講過,他收到魯迅寄贈的半部明代版本的《西湖二集》,「為之狂喜」不已。因為他知道這個版本非常珍貴,極難見到。

還是單說文學創作吧。比如,魯迅的《吶喊》小說集中多篇關於鄉村人物的形態,其手法就取自古小說和雜記;《故事新編》中,就有明顯的六朝味道;眾多反傳統的雜文,無論思想立意還是表達方式,都深受阮籍、嵇康的影響。這是學者們公認的。

具體到文本上,《狂人日記》中所寫的「李時珍做的『本草什麼』上,明明寫著人肉可以煎吃」,就確有出處。查《本草綱目》可知,那裡面曾提到唐代陳藏器的《本草拾遺》中以人肉醫治癆病的記載。至於「人部」中記載的除人肉外,人膽、胎衣、人尿、人糞、耳屎和女人的經血,皆可入葯治病呢!同時,魯迅在《病後雜談》中提到張獻忠在四川瘋狂殺人,並交代這些史料取自《蜀碧》,而且他那時就注意到遊民對社會的破壞力量,是很可怕的,所以在《阿Q正傳》和多篇雜文中對庸眾給予批判。現在已經有學者考證,魯迅《小雜感》中的句子:「革革命,反革命,不革命。//革命,革革命,革革革命,革革……」與《淮南鴻烈集解》中的句子:「有始者,有未始有有始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始者。//有有者,有無者,有未始有有無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無者」,極其神似。

對於一個現代中國作家來說,如果沒有傳統文化的根基,那他的作品肯定難立得住腳,而於世界讀者來說,又因缺少民族和地域特色同樣難於被接受。但是,單單具有本國的傳統文化,而沒有世界的眼光和情懷,那結果也是孤芳自賞、自以為美。已故文化老人周有光曾建言說:「我們要以世界的眼光看中國,而不能以中國眼光看世界。」說的也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常識。

作者: 魯迅

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年: 2005-11-1

頁數: 10736

閱讀魯迅的作品可知,魯迅真的可以算是現代中國作家中,最充分世界化的代表。

有學者統計,魯迅一生翻譯了15個國家、77名作家的225部(篇)作品。翻閱李新宇教授和周海嬰主編的33卷《魯迅大全集》,可以發現,魯迅翻譯的文字遠遠超過他創作的文字。孫郁教授說魯迅首先是一個翻譯家,其次才是一個作家,不無道理。還不僅如此,魯迅在各種場合和著作中提及的俄國作家和美術家近百名、德國作家和藝術家三十多名、日本作家二十多名、英國和法國作家十八名,此外還有其他歐美、亞洲國家作家若干名。可見,他對外國文學了解的程度非常之深。

魯迅正是因為大量涉獵和翻譯外國作品,所以才不斷更新知識,開拓眼界,最終不但學會了反思中國的文化傳統,還確立了別人難以企及的世界眼光和普世情懷。

例如他在翻譯日本武者小路實篤的話劇《一個青年的夢》時曾感嘆:「中國人自己誠然不善於戰爭,卻並沒有詛咒戰爭;自己誠然不願出戰,卻並未同情於不願出戰的他人;雖然想到自己,卻並沒有想到他人的自己。譬如現在論及日本并吞朝鮮的事,每每有『朝鮮本我藩屬』這一類話,只要聽這口氣,也足夠教人害怕了。」「我對於『人人都是人類的相待,不是國家的相待,才得永久和平,但非從民眾覺醒不可』這意思,極以為然,而且也相信將來總要做到。」

魯迅能夠站在人類文明的立場和角度,換位思考,尊重他國和他人,不以單一的大中華文明中心看待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並秉持康德所說的世界公民理念,真是讓人由衷地敬佩。環顧當下中國作家,甚至包括很多大學教授,有幾個能理解、趕超魯迅呢?

不妨來看魯迅在創作中是如何受外國作家、作品影響的吧。

北京魯迅博物館原館長孫郁教授在大量閱讀魯迅藏書的基礎上曾總結說:《小約翰》直接催生了《朝花夕拾》;《吶喊》《彷徨》中的很多意象有果戈理、安德萊夫、迦爾遜的影子;《女吊》在表現的韻致和精神的跨度上有比亞茲萊、珂勒惠支和麥綏萊勒等人的痕迹;《野草》中的「大歡喜」「醉心的大樂」「劍樹」等語句以及空無、死滅、地獄等意象都與梵語和佛經有關。孫郁教授還在分析《女吊》深受外國文學滋養後說:「讀解魯迅這篇文章,能夠感受到他的知識結構的多維性構造。如果僅僅從傳統文章學的角度看其脈絡,是不得其解的。」

不錯,魯迅作品中存在大量的外國文學元素,無論思想還是藝術表現方式,都如此,但魯迅在這其中的取法與運用,不是那種大段的徵引、刻意的描寫、簡單的模仿,而是內秀其中,點到為止,如流星閃過。具有相關知識修養的人,每每看到,就會有似曾相識之感,然後會心一笑,所謂文學的審美愉悅也就在這瞬間實現了。同是北京魯迅博物館的劉思源先生說:「魯迅的偉大在於有暗功夫」,實在是精妙的評價。

具體的文本分析呢,在這裡就不一一給大家舉例了。接下來,再從文學表達形式上來說明魯迅的「魔高一丈」吧。

先以《狂人日記》為例吧。如果認真讀過小說,一定會注意到小說正文之前的那一小段文言文吧。從藝術特點或敘事學的角度來看,這一小段文字看似多餘實則非常重要,因為結合它再來看小說,就可以知道,作者魯迅、小說敘事者「我」以及狂人這個主人公三者之間內在的矛盾衝突關係,也即魯迅認為生病時的狂人沒有病,而敘事者「我」卻認為狂人那時病得不輕;魯迅對狂人「病癒」後去某地做候補官員是持批判態度的,而敘事者「我」則認為狂人真的病癒了。就這一手法的運用,至少在此前的中國文學中,是極難見到的,在此後的文學中,也很少有作家超越並再度創新的。很多人在閱讀小說時忽略了這段文言文,那當然也就體會不到《狂人日記》寫作手法的高明了。

正因為魯迅敘事手法巧妙、高明,導致他的很多小說,都被誤讀。例如大家都比較熟悉的《孔乙己》就最具有代表性。

《孔乙己》被誤讀,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魯迅寫作中故意設置的敘述圈套導致的。因為,單從小說的名字上,就會給人感覺,小說的主人公是孔乙己。再看小說,寫孔乙己的篇幅又佔去大半。如果順著這一思路,自然就會跑到教科書中的什麼「封建社會黑暗」等連概念本身都有問題的老路上去了。

那麼魯迅在《孔乙己》中著力要寫什麼呢?如果直接說是寫「小夥計」,一般人的小心臟能承受不?是的,《孔乙己》寫的就是「小夥計」在二十多年後,回憶起自己年輕時候那段不受待見、百無聊賴的打工生活,而孔乙己不過是「小夥計」回憶中的一個佐料,一個讓他在無聊的打工中還能有點歡樂的插曲。魯迅在這裡,稍微玩了一個敘事花樣,就騙了那麼多那麼多人,而且騙得一愣一愣的。

魯迅這麼高超的敘事手腕,單靠傳統中國文學能行嗎?不放眼世界文學,吸收各民族、地區的優秀文明能行嗎?

作者: 魯迅

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年: 1973年3月

頁數: 160

忽然想起,1925年魯迅製造的「青年必讀書」事件,幾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撰寫文章批評魯迅讀不懂中國古書;20世紀90年代所謂國學大興之時,一幫勇氣可嘉的青年作家、學者,說要搬開魯迅這個老石頭。哎……真是無知無畏呀!借用阿Q的一句話說就是:你也配?!

又想起,當年很多左翼人士稱讚魯迅是中國的高爾基,彷彿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譽。但是,高爾基在俄蘇文學中能佔到什麼位置,今天已經不用多說。所以,說魯迅是中國的高爾基,實在不是什麼高尚的榮譽,反而是一種莫大的諷刺。

魯迅的事例告訴我們:一個優秀的人,要多讀書,讀各種書,然後雜取百家,融會貫通,方能達到至高的境界。最後補充一句,魯迅成就了白話文學開山之人與文學成就最高之人於一體的神話。這對中國文學來說是幸運的,因為我們收穫了魯迅,但也是不幸的,因為魯迅之後,尚無人能超越這個高峰。這也就是本文為何非要讓魯迅坐上現代文學第一把交椅的原因。


蹭熱點的行為怎麼評價?人血饅頭。

自責的時候怎麼說?我真傻,真的。

憤怒的時候呢?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對社會不滿?翻開書去看一夜,滿本字縫是吃人。

嘲笑別人?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著他笑……

在鄉下看到美景?不必說碧綠的菜畦,紫紅的桑椹……

看魯迅已經是中學時代的事了,至今已有十幾年沒翻過。但是生活中一遇到類似的情景,魯迅先生的原文便湧上心頭。

文筆或智慧不說,光是文章原句的耳熟能詳與引用,有哪個作家能比得上魯迅?

這不正說明了魯迅文章的深入人心么?


其實個人非常反感「XX是不是被過譽/低估了?」這種說法。因為好似話語邏輯間給人一種已經「欽定」了的感覺。

吐槽過後回到主題。不得不承認,「如何評價魯迅先生」這個話題太大了,當代文壇亦有不少人對魯迅先生進行了解構,其中包括王蒙、馮驥才、李敖等一眾名家。本人才疏學淺,詳寫自是力不從心,這裡只能淺談幾句,獻芹於前,期待回聲吧。

談到當代文學,魯迅先生是繞不開的話題,而熟悉魯迅先生的人都知道,其人在思想史和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甚至可以說魯迅先生已經成為了一個符號,一個風向標。但事實上,在很長一段時期里關於魯迅先生的研究主要不是被當作學術問題研究,反是被當作一個政治問題來看待的。各種原因紛雜,可主要還是由1949年以後,「魯學」獲得了「官學」的地位所致,同時這也為一些人藉機批判魯迅先生提供了「缺口」。

文學與政治沾邊兒,這在很多學人眼裡大抵是「不潔」的。但在本人看來這算不得「污點」。畢竟,人是政治動物,少有人能脫離其政治屬性,而一個文人在政治領域的人貢獻恰恰是評價其人成就不可不提的重要部分,像一些人割裂其文學與政治成就,反是貽笑大方。

誠然,一種思想能服務於政治必有其獨特性。關於魯迅先生本身的思想傾向確為政治收編的可能性,而後在此基礎之上,又通過瞿秋白、毛澤東等人的政治性解讀,終於,魯迅和魯迅研究被整合進了「官學」體系。

眾所周知,作為「官學」的魯迅研究有兩大研究機構:其一是人民文學出版社下設的「魯編室」,它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對《魯迅全集》的編注來對魯迅以及與魯迅相關的方方面面作出政治性的詮釋;其二便是魯迅博物館下設的「魯研室」,它的主要任務是進行魯迅研究資料的搜集與整理。這二者無疑為我們如今研究魯迅先生提供了很好的資料來源。

在中國新文壇上,魯迅常常是「新形式」的創造者。不提《狂人日記》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的崇高地位。在《吶喊》的十幾篇小說中幾乎每篇都有不同的形式,而無一莫不給青年以極大的影響。

法朗士有言,「文學作品都是作者的自敘傳」。少時有幸拜讀魯迅先生大作,魯迅小說獨具匠心的結構無疑是對中國傳統小說結構的重大突破。其小說不僅外部情節結構緊湊精鍊、集中整飭,且充滿戲劇化,相對亦存在著承載深層意蘊的內部情節結構。而也正是內外結構與戲劇的內外結構具有同構性,,正構成了「完成性和非完成性之間辯證的統一」。為現代中國小說的發展,乃至繁榮今天的小說創作提供了可資借鑒的藝術思路與範式。

而一些學人偏頗的由「人權」到政治的貶異魯迅先生,言必稱其「只有一種主義一種黨沒有嘲笑過。」(弈邪按:梁實秋語)。而後還有人試圖對魯迅先生進行人格質疑並表現出去意識形態化的傾向。更有甚者編造謠言詆毀魯迅先生人品,對魯迅先生婚姻關係進行拷問和對魯迅「病態化」人格的進行揭露,這無疑是可笑的。

關於闢謠之言,知乎上早已有之,這裡限於篇幅也不作詳述了。但究其路徑無非是試圖將魯迅降格為一個有著七情六慾的凡夫俗子。

關於出於政治目的「神化」魯迅,本人這裡保留意見,甚至還偏批判態度。事實上,魯迅無意作「聖人」,亦無意作「文學家」、「戰士」,他倒是不惜作「文壇上的一匹疲牛」。他的目標是基礎的研究國民性,希望揭出「病因」,把文學當作改造同民關係的工具,僅此一點就是某些跳樑小丑終生難以企及的。

最後,魯迅就是魯迅,他就在那裡,「神化」後的他什麼都是,也什麼都不是。研究魯迅先生除了能增強大眾的審美趣味,還加深民眾對文學大家的理解,同時亦為紛繁複雜社會意識,文學思潮的研究打開了一個窗口,可謂意義非凡。

但聯想到如今中學教學階段「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魯迅文」以及課本「去魯迅」的趨勢,思之不由得悵然良久。

以上淺談幾句,文學是時代的文學,理應順應時代思潮,談魯迅在當代絕談不上「過時」。還是讓時間來說話,希望魯迅先生這位名家能不被世人遺忘,獲得應有的地位與評價。


魯迅有一首詩,叫做《自嘲》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

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譯文】

交了不好的運氣我又能怎麼辦呢?想擺脫卻被碰得頭破血流。

破帽遮臉穿過熱鬧的集市,像用漏船載酒駛於水中一樣危險。

橫眉怒對那些喪盡天良、千夫所指的人,俯下身子甘願為老百姓做孺子牛。

堅守自己的志向和立場永不改變,不管外面的環境發生怎樣的變化。

魯迅是誰,魯迅想做什麼,他自己的這首自嘲給出了很好的回答。


推薦閱讀:

(九)
魯迅是個什麼樣的人?
魯迅當怎樣痛罵胡適的?
魯迅的文章為什麼漸漸從課本里移除了?
吳猛強:少年魯迅的煩惱

TAG:人物 | 文學 | 魯迅 | 歷史人物 | 如何看待評價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