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亂時期的愛情故事》讀後感
我很喜歡在很短的一段時間內讀完一本書,再把讀完的這個瞬間記錄下來。我花了一個雙休日的時間讀完了這本書。
這本書是一本關於愛情、衰老和自我臆想的書。作者是加西亞·馬爾克斯,我在三年前曾讀過他的另一本著作《百年孤獨》。他具有及其鮮明的寫作風格,以人物帶有魔幻色彩的自我臆想為標誌。在很多的中篇小說中,通過人物的對話、動作、語言來刻畫形象是更為常見的。然而在這本書中,每一個人物都具有宏大的精神世界。他會在某一個特殊的時刻回想起之前的生命歷程中某一段鮮活而跳躍的經歷,或者把自己想像成另一個平行世界中那個走向另一條人生道路中的自己。
故事的背景是霍亂爆發的年代,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鏡頭是在高空的熱氣球下俯瞰,因霍亂而死的人們像螞蝗一般橫陳在稻田中,而烏爾比諾醫生也正是憑著平息疫情的功績成為了當地最受人尊敬的人物。他理所應當的迎娶了美貌端莊的費爾明娜,這樣一份天造地設的感情卻讓自幼傾慕費爾明娜的詩人阿里薩痛苦不已。
整本書其實是一個比喻:愛情所致的相思之苦就像一場霍亂。我讀到書的約三分之一處,這種叫人惶惶不可終日的預感便悄然降臨。費爾明娜幾乎就要決定與阿里薩共赴動蕩的愛情神殿之時,她在喧囂的集市中一回頭,看到他因為緊張而青紫泛白的臉,所有的喜歡在一瞬間隨著燥熱的空氣蒸發了。在那一刻,一場名為相思的霍亂便忽如其來降臨在阿里薩身上。這樣的轉折在別的世界中是突兀的,但在馬爾克斯的世界中確是合情合理的。感情會很多一瞬間的轉變,就像是一見鍾情的反面。只不過人們會用理性掩飾,告訴自己,不能像一場霍亂的爆發一樣捉摸不定,那是一種不可靠的表現。
衰老往往意味著妥協與和解。但如霍亂般的相思之病卻不會與時間握手言和。當德高望重的烏爾比諾醫生為了捉一隻鸚鵡而猝然離世,已是花甲老人的阿里薩立刻來到費爾明娜面前,告訴她自己仍然深愛著她。那場燥熱集市中的霍亂依舊在阿里薩的心中,就像它剛剛降臨一般。即使在這三十年間,阿里薩愛上過許多個不同的人,他沒有與這場霍亂和解。他可以愛上一道疤痕,他可以愛上一盞燈,他會愛上任何一個陌生人,但卻沒有任何一個擺脫這場霍亂的機會。
故事的結尾,兩個花甲老人——費爾明娜和阿里薩,想去遠方避開朋友關於不忠貞的流言蜚語。然而,當他們到達歐洲時,卻發現自己躲不開外界的惡語相向:衰老的人們不應該這樣相愛。他們只得讓遊船插上象徵霍亂疫情感染的黃旗。他們本該插上黃旗,因為這遊船上確有一種名為愛情的霍亂。愛情就像一場霍亂,會在某一個瞬間突然降臨,帶給人折磨與苦難。不同的是,這樣一種霍亂讓人心甘情願,心安理得。
這樣一種魔幻的寫作手法不僅僅是一種誇張。馬爾克斯挖掘了深藏在潛意識中那些荒謬的想法。然而,看似波瀾不驚的生活卻也是在這些荒謬想法的支配下。這些荒謬的潛意識正是一場與生俱來的霍亂,在不經意的角落演奏一場走板荒腔。我們大可不必驚慌於這些一瞬間的瘋狂想法,因為這場霍亂不會與我們和解。它會伴著我們衰老,直到我們自己心甘情願的插上那面象徵著霍亂的黃旗。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