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有錢必須先有有錢人的思維模式
05-23
想有錢必須先有有錢人的思維模式
後來,我在這家列印店做兼職,賺零花錢。和學長聊天時得知,原來,他剛進大學的時候,就發現每逢考試周,學校的列印店總是擠滿了學生,可見生意之火爆。 他設想:如果自己也開一家列印店,租個店面,買印表機、列印紙,再雇一些同學幫忙發傳單,成本也不會很高。 後來,他做兼職賺錢,又向父母借了點啟動資金,剛好看到一個旺鋪出租的信息,當場就決定租下了。 就這樣,學長的列印店啟動了。 經營了半年發現,店鋪的大小只能容納平常的人流量,一遇到考試周,店鋪就變得非常擁擠。後來,他想到了網上預約列印,並將列印產品送貨上門的點子,找了計算機專業的朋友幫忙,開了一家網上的列印店。 生意做得越來越大,後來覆蓋到了整片大學城。
那些靠自己努力而致富的人,在失去財富之後,通常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把錢全部賺回來。因為他們即使輸掉萬貫家財,也不會失去「有錢人的黃金思維」。
普通如你我,學習有錢人的黃金思維,才能迅速讓自己和財富增值。曾經看過一本書《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作者創業十幾次都無法獲得成功,後來痛定思痛,分析各種與致富有關的內在思維。
他發現,每個人都有既定的思維模式,這些思維模式決定了他們的行動,也因此決定了他們的結果。所以,普通人想要獲得成功,有一條捷徑,就是模仿有錢人的思維模式。杜絕受害者心態有位鄰居,下崗後一直待在家當主婦,小時候隔著一堵牆都能聽見她不停地抱怨經濟不景氣。
得知以前的同事下海經商,發了財之後,開始抱怨老公賺錢少,時運不濟。 後來,終於走出家門,找到一份文員的工作。因為和同事關係處不好,就抱怨老闆、同事,工作環境..... 口頭禪總是:哎,我真可憐。 反正錯的永遠都是別人或者別的事情,一定不是她自己。這就是一種很典型的受害者心態。 其實這些人,他們完全可以通過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卻總以「受害者」自居。 他們不相信自己能夠成功,把命運交給「經濟環境」、「階級固化」。 在生活中,你有沒有發現,很多愛買彩票的人,都是窮人,等到開獎的時候,緊張兮兮地盯著屏幕。沒中獎時,感嘆:哎,我運氣好差。他們把致富的機會交給運氣,而完全不相信自己的能力。
如果你想要創造財富,就要堅信是你自己在掌握人生。如果不相信這一點,那麼你對自己的人生就少了很多掌控權。冒險意識
大學時期,學校最火的列印店是一位學長開的。這家列印店除了提供列印服務,還出售二手教科書、托福雅思等資料。我問他:當時沒錢沒資源的,不怕搞砸了,血本無歸嗎?
他笑:冒險的時候當然會怕,但是面對機會一定要先嘗試一下。出差錯了,大不了中途再調整。 這種想法就是一種典型的「富人思維」——期待成功,對自己的能力和創意有信心,即使不小心碰了釘子,也可以找到其他的方式來達到成功。 你會發現,那些真正把事情做起來的人,考慮問題的過程其實是這樣: 這件事我一定要做,缺什麼東西我想辦法去爭取。而窮人基於恐懼做出選擇,他們的主要想法就是:如果不成功怎麼辦?最後通常選擇放棄。管理金錢
我在日本求學的時候,有一次和同學去商場買耳機。正好遇到一對來自中國的姐妹,因為語言不通,便找了我們當翻譯。她們穿梭在各大名牌店裡,毫不眨眼地買買買、刷刷刷,出手之闊綽,讓我有點吃驚。
看著她們賬單上累積的金額,我忍不住善意提醒:其實,沒有必要買這麼多的。 可是她們卻很從容:好不容易出來玩一次,當然得對自己好一點,不然都對不起機票和酒店錢。後來得知,她們都是普通的工薪階層,工資的增長幅度根本比不上消費慾望,每個月都會還上個月的卡債,拆東牆補西牆。 沒有富人的財富,卻有著富人的消費方式,是最可悲的。這就註定了只能淪為金錢的奴隸,為自己的慾望買單。前段時間,一位在上海打拚多年的學長,決定買房,開始還月供。
身邊和學長同齡的朋友都炸了鍋: 家庭背景相差不多,學校和工資水準也相差不大,可有人月光,有人已經擁有人生中第一套房子了。 大家在群里向學長取經。學長只說了一句:把你們每天非館子不吃、非名牌不穿的錢省下來就可以了。其實,所有的貧窮都是有跡可循。當一些人在規劃人生,管理金錢的時候,另一些人在揮霍為數不多的金錢。 時間一久,差距就出來了。我們常常對理財有些誤解,以為只有賺了很多錢,才可以開始管理金錢。
其實,理財並不意味著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管理金錢的最大秘密之一,在於「平衡」。有一個最簡單易行的理財方法:準備三張銀行卡,一張用來存放定期存款,一張卡用來存放應急資金,一張卡用來日常消費。比如,50%的工資強制定存,20%的工資應急,30%的工資消費。比例可以根據現實情況再調整。其中30%的工資消費中要包含一部分「玩樂」消費。玩樂消費的最大目的在於,讓你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或者做一些特別的事情,比如一日游、去餐廳喝一瓶好酒......這是用來獎勵自己的努力,把管理金錢變成一件好玩的事情,你才會堅持貫徹下去。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