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視爆發離職潮,高管們都去哪兒了?

衛視爆發離職潮,高管們都去哪兒了?

《歌手》第二季在即將收官之際,《南方周末》官博上發布了一條重磅消息,稱《歌手》導演洪濤離職申請已於4月前獲批,在結束完本季的所有錄製後將正式離職湖南衛視。雖然洪濤是湖南廣電內部調動、是投身視頻網站還是自立門戶尚未有定論,但近年來,衛視離職潮呈現愈演愈烈之勢,不少衛視團隊骨幹成為市場的香餑餑,備受資本青睞。

《歌手》第2季海報

《南方周末》爆洪濤離職

筆者對近年來衛視離職高層(主要來自央視以及五大一線衛視)的去向進行了梳理,發現主要呈現以下特徵:

1、從整體來看,由於綜藝的制播分離和本身的項目制特點,綜藝高管流動性最強,一方面可能是由於綜藝本身是更需要創意的內容,體制內條條框框限制下,不利於創意的實現,另一方面,綜藝的項目制研發方式主要以班底和團隊為核心,而班底和團隊較容易實現市場流動。

2、從去向來看,主要是兩個方向,一種是投身大視頻平台以及BAT的懷抱,任高管職位,一種是自立門戶、走上創業的道路。

3、從成績來看,憑藉豐富的項目經驗和一線衛視行業人脈,大多數衛視離職高管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獲得市場認可,把握文化新動脈。他們創辦或加盟的企業既有行業龍頭巨鱷,諸如華策影視、光線傳媒等,也有不少資本新寵,諸如燦星文化、羅輯思維等。目前燦星文化估值已達210億,羅輯思維2015年就完成了B輪融資,估值13.2億,有新聞稱其擬2019年創業板上市,估值可達70億元。

衛視離職高層動向梳理(不完全統計),聚元資本整理

羅振宇(原央視製片人)《羅輯思維-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

田明、張一蓓(原東方衛視高層)燦星製作綜藝《中國新歌聲》海報

李煒(原芒果傳媒行政總監)銀河酷娛打造網路綜藝《火星情報局》

媒體高管紛紛走出體制不禁令人思考,曾經風光無限的衛視平台為何留不住核心人才?在筆者看來,主要是以下兩大方面原因:

首先,從個人角度出發:

1、已具備大量行業資源和項目經驗積累,掌握了媒體行業核心競爭要素

媒體行業與其他傳統行業最大的區別就是以人為主、以創意為核心的輕資產模式,20人以內的小團隊撬動上億元凈利的情況並不少見,而核心競爭力通常是附在個人上,無論是經驗豐富、人脈深厚的體制大佬,還是粉絲無數、號召力強的頭部明星,都可以圈地為王,充分利用自己的價值體系建立獨立的事業,因此他們對於原公司的依賴性較低。

2、經濟利益的導向,實現財務自由的渴望

據報道,衛視的金牌製片人年薪最多才60萬,但要是走進資本市場,翻上10倍都是可能的,頂著原有平台和優秀作品的光環,他們深受資本市場和視頻平台的歡迎,在融資方面壓力小,自由度高。

3、媒體人天生所需要的變化和創意,與體制內的一成不變和條條框框相衝突

傳媒是需要創造力的行業,而體制內冗雜的流程、各層領導的喜好、各種密集的會議不僅分散精力,也足以抑制創意的火花,靈感的衰竭對於媒體人來說宛如酷刑。此外,體制內壓力較小,沒有進入市場後的風險;走出來後雖然更辛苦,但也更純粹,更有利於媒體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抱負追求。

其次,從外部環境上講:

1、資本市場的推動,新興文化產業欣欣向榮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互聯網的高度普及,文化產業已經成為人民必不可少的生活內容。據調查,2017年,我國文化企業實現營業收入91950億元,比上年增長10.8%。此外,文化產業增加值從2011年開始穩步增長,增速穩定在12%的高水平上。

數據來源:智研諮詢

而作為備受衛視高管青睞的發展領域——網綜和電視劇領域來說,2017年主流視頻網站共上線159部網路綜藝,投資規模達43億,同比增長43%,播放量超500億,和電視綜藝647億播放量、168部綜藝相比已無明顯差異,無論是市場表現、招商規模都可與電視綜藝比肩。

數據來源:藝恩諮詢

電視劇市場規模雖然在2016年後增速減緩,但整體還是保持增長態勢。受視頻平台入局影響,為爭奪頭部項目,2015年電視台採購費用快速飆升,2015年以後增速放緩,進入平穩階段。2017年視頻平台版權市場規模為220億,增速40%,預計2018年全網電視劇版權規模將超過傳統電視劇市場。同時,電視劇集頭部化效應的加強,頭部售價天花板的不斷突破,也為一線衛視高管出走注入一劑強心針。

數據來源:中國報告網

2、網台格局變化,電視台和視頻網站話語權的轉移

2014年後,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路視頻已成為使用率最高的網路娛樂應用,視頻用戶在過去五年中增長了1.93億,增幅達51.88%。同時,網路視頻移動化趨勢加劇,2017年視頻用戶對手機移動端的使用比例高達95%。在此大趨勢下,綜藝/電視劇的播出方式由過去衛視首播後二三輪發行到現在逐漸產生了先網後台的模式,這種勢不可擋的發展有力衝擊了電視媒體。整體來看,電視台地位逐漸式微,且受兩劇一星政策和題材限制(限古令等)影響,消化能力下降,而背靠資本巨鱷的視頻平台逐漸成為主導。

台網互動的三種模式

如今,先網後台的劇集越來越頭部化,從最初的《蜀山戰紀》《怒江之戰》到後期的純網播《春風十里不如你》《你好,舊時光》等頭部劇,再到《九州·海上牧雲記》的視頻平台反向輸出,都有力證明了製作方天平的逐漸傾斜。在這種大環境下,越來越多的衛視內人士更願意投身新興的網生內容和新媒體平台——不僅能夠獲得更高的回報,也有了更多的可能和機會。

網劇《九州海上牧雲記》海報

網劇《春風十里不如你》劇照

3、群體效應帶動,前人試水成功的榜樣力量

網綜方面有馬東(米未傳媒,《奇葩說》)、李煒(銀河酷娛,《火星情報局》)等的成功示範,電視劇方面也有蘇曉(檸萌影業)、楊文紅(興格傳媒)等現在超高估值的市場驗證,具備同樣背景和項目資源的同行人士自然躍躍欲試,希望建立屬於自己的事業,成為行業旗幟性人物。

馬東創立的米未傳媒完成A輪融資,估值高達20億

互聯網時代蘊藏了無限的可能和機會,讓媒體人有了更多試水的機會和可能。無論是對個人價值實現和財務自由的追求,抑或是在市場和行業大環境下催生了擁抱資本的想法,都使得衛視離職潮愈演愈烈。相信在未來內容創業的浪潮下,更多爆款內容的背後會出現衛視離職高管的身影。

本文作者:譚斐藝,聚元資本私募股權投資部見習分析師,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碩士畢業。曾在華策影視、歡瑞世紀、廣發證券傳媒組等公司實習。

*聲明:本文為聚元資本原創文章,作者譚斐藝。如需轉載請聯繫聚元資本申請授權並註明作者及來源。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推薦閱讀:

90後:我們為什麼要辭職?
從一家公司辭職後還能回去嗎?
HR必看|怎樣留住試用期就離職的員工?
如何委婉的向領導提出辭職,不傷和氣的離開?
在一家公司工作了7年,5.3號我辭職了

TAG:綜藝節目 | 離職 | 娛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