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是理性的決策者——好選擇不一定是好決策

沒有人是理性的決策者——好選擇不一定是好決策

想像這樣一個場景,在你面前有6個不透明的罐子,裡面有數量相近但是數目不同的硬幣,你可以隔著外殼對硬幣的數目進行衡量,當你對每個罐子都做了估計之後,請你在這些罐子中選擇一個你認為硬幣最多的罐子,然後對這個選定的罐子再進行一次估計,你覺得你能對罐子內的硬幣做出正確地估計嗎?

在揭曉答案之前,我們可以先回憶一下自己以往做決策的過程,當你在超市選購果汁時,面對一排你沒有喝過的果汁,你選擇了一款自己認為會好喝的果汁,如果此時讓你對這一排果汁打分,你會不會對自己選中的果汁打更高的分數?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是因為你選擇了這款果汁,所以你在自我證實的驅動下給了它更高分,還是因為你在選擇之前就對這款果汁有偏好,從而導致了你的選擇呢?

有研究者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探究,研究者讓對6個不透明罐子中的硬幣進行估計,在估計之前他們並不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對罐子進行選擇,因此這一階段被試的估計並不會受到選擇的影響,接著研究者請被試選擇出他們認為的錢最多的罐子以及錢最少的罐子,如果正確被試會獲得一定的物質獎勵,這種物質刺激的作用會儘可能地減少被試主觀傾向對選擇的影響,最後研究者再請被試估計這兩個被選擇出來的罐子裡面的硬幣數量,並且會按照估計與真實情況之間的差值來給被試提供物質獎勵。

在對被試第二次的估計結果進行分析後發現,被試會高估他們認為錢最多的罐子裡面的錢,也會低估他們認為錢最少的罐子裡面的錢,這與我們的常識相符合,但是更重要的是,研究者同時也發現,在第一次對罐子進行估計的時候,被試就已經對隨後會被他們選擇成最高的罐子有了顯著高估,並且對隨後會被他們選擇成最低的罐子有了顯著低估。

也就是說,我們在選擇開始之前,甚至在我們都不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做選擇的時候,就已經對備選項產生了偏好,這種偏好會驅使我們做出選擇,並且在選擇後依然對自己的選項保持過度樂觀。

上面這個實驗要求被試對一個不確定的事件進行選擇,可能會導致人們做出非理性的選擇,那麼如果我們面對的是一件有解的選擇問題呢?我們能夠理性的做出選擇嗎?

在另一項實驗中,被試被要求擔任一個招聘者的角色,他們要決定是否僱傭一個候選者,每個候選者都已經參加了一個用於測試他們問題解決能力的測試,但是這個測試是帶有噪音的,即不能完全地反映候選者的真實問題解決能力,被試需要基於測試的分數來選擇出真實能力最強的候選者,如果正確選擇了能力最強的候選者,那麼被試會得到物質獎勵。接著被試還要對選出的候選者的真實能力進行評估,根據評估與真實能力之間的差距,被試也會得到相應的物質獎勵

被試被告知了候選者真實能力是正態分布的,平均數100標準差10,測驗分數也是正態分布的,平均數0標準差25。那麼基於測驗分數來評估真實能力,實際上是存在數學公式的:

儘管如此,被試還是表現出了對僱傭的候選者真實能力的顯著高估,而基於貝葉斯定理進行估計的玩家則不會對真實能力產生高估。此外,研究者發現,被試其實會有意識地對自己估計的能力值進行調整,即向下向著平均值100進行調整,然而依然顯著高估了候選者的真實能力。這說明,即使在一個有著數學解的問題環境下,人們還是出現會對想要選擇的選項產生高估的現象。

以上兩個實驗已經充分地說明人們在選擇的過程中並非遵循理性規則,即使在存在數理規律的條件下,人們依然會對選中的選項產生過度樂觀的判斷,甚至在選擇開始之前就已經出現了對未來要選擇的選項的過度樂觀。

當然研究者也發現,如果讓另外一個人來對你選擇出來的選項進行估計,那麼他做出的估計通常是無偏的,即不會出現過度樂觀的現象。

在這個結論的基礎上,研究者又對這種過度樂觀現象的影響因素做了研究,結果發現,備選項真實價值的分布、對將要選擇的選項的不確定性以及選項的個數都會影響過度樂觀的產生。即備選項真實價值的分布越集中,選擇者對選項的不確定越強、選項的個數越多就越容易出現對選擇的選項的過度樂觀。

基於這個研究的結論,讓我們回到標題——「好選擇不一定是好決策「,好決策的關鍵在於它是無偏的,不會出現高估或者低估的錯誤,而好選擇的關鍵則在於你選擇了你認為是最好的選擇,但是由於人們在選擇時總是有不確定性的存在,因此人們對選項的偏好性總是會不同程度上地發生過高或者過低的偏向,基於這種偏好做出的選擇會成為一個好選擇,但是卻不一定是一個好決策。

研究結果向我們提出了一個警告:不論你認為自己多麼頭腦冷靜,當你對備選項存在不確定的時候都要考慮自己是否對選擇產生了過度樂觀,因為這可能會是你理性決策路上的絆腳石!

參考文獻: Tong, J., Feiler, D., & Ivantsova, A. (2017). Good choice, bad judgment: how choice under uncertainty generates overoptimism. Psychol Sci, 956797617731637.


推薦閱讀:

做夢的時候知是在做夢嗎?
設計心理學:幫助設計師更好地了解用戶
美國一保護區認為沒有能力保護動物就對動物進行了安樂死,這樣的做法是"仁慈"還是自私?
汶川地震10周年,那些活著的人都怎麼樣了
如何根治社交恐懼症?

TAG:理性思考 | 理性 | 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