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家大出行公司入MSCI指數 ,誰最火?

13家大出行公司入MSCI指數 ,誰最火?

來自專欄 大出行下半場

5月15日,A股234隻股票「入摩」,資本市場又沸騰起來。這意味著234隻個股將於6月1日起被納入由全球12萬億美元資產跟蹤的MSCI指數體系中。

「入選」的公司更加興奮,似乎看到了股價「蹭蹭蹭」上漲。

Wind數據顯示,海外新興市場加入MSCI後,近70%的概率會取得正收益,加入後一年的平均收益達26.9%,同時A股將享受納入MSCI後帶來的增量資金湧入,對於之後的表現帶來正向推動作用。

根據13個新興國家納入MSCI指數後的表現看,納入一個月,60%以上的國家股市上漲;納入一年後,61.5%的國家股市漲幅超過10%。

而在「入摩」的公司中,有不少是在利潤估值方面具有優勢的行業龍頭,體現了其行業地位與價值,基本上代表了各個行業的龍頭地位,涵蓋了金融、消費、新能源汽車等板塊。

被納入MSCI指數的成分股,分行業來看,屬於銀行、非銀金融、醫藥生物等三大行業的公司數量最多,分別為20家、30家、18家。從公司市值佔比來看,最高的屬於銀行業,佔比高達31.47%;其次是非銀金融,佔比達13.04%;食品飲料排第三,佔比為6.74%。

三家車企市值超千億

據出行君統計,在這234家公司中,有13家大出行公司幸運「入摩」,分別是上汽集團、廣汽集團、華域汽車、廣匯汽車、比亞迪、長安汽車、宇通客車、萬向錢潮、天齊鋰業、華友鈷業、贛鋒鋰業、洛陽鉬業、中國動力。

從2017年年報來看,上汽集團仍舊是最賺錢的車企,上汽集團、廣汽集團、長安汽車、比亞迪、廣匯汽車2017年的凈利潤分別為344億元、107億元、71億元、41億元、39億元。

不難發現,上汽集團的盈利能力遠遠超過其它車企,整車龍頭地位十分穩固。同時,上汽集團2017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也實現了大增。(見下表)

在「入摩」的這7家汽車企業,市值超過千億市值的有上汽集團、比亞迪和廣汽集團,截至5月18日,市值分別為4083.37億元、1473.2億元、1349.55億元。

而比亞迪受到新能源車補貼退坡的影響,去年凈利潤同比下降19.51%。今年一季度比亞迪實現實現凈利潤1.02億元,同比下滑83%;扣非後凈利潤為虧損3.29億元,上年同期為盈利4.46億元。

受此影響,比亞迪的股價從年初的65.28元/股下跌到5月17日的52.77元/股,下跌幅度為19%。

但需要一提的是,在比亞迪的各個業務板塊中,並沒有把動力電池業務單獨區分,而比亞迪動力電池的戰略地位,遠高於其他板塊。2016年,比亞迪動力電池的出貨量為7.35GWH,在動力電池市場排名第一。

王傳福曾表示,新能源車最核心的技術是動力電池,而比亞迪的動力電池技術和工藝也遙遙領先,要將優質的業務板塊獨立出來。

2017年,寧德時代(CATL)的出貨量10.4GWH,反超比亞迪,成為動力電池市場的出貨量第一的電池商。

而近日,寧德時代已經啟動IPO進程,估值高達1300億元。

目前比亞迪估值較低,是按照傳統車企來做的評估。一旦動力電池板塊分拆上市,可能將創造一個千億市值的公司,基本上可以說是再造一個比亞迪。

被低估的汽車零部件龍頭

在汽車零部件企業中,華域汽車和萬向錢潮雙雙「入摩」。作為低估值業績穩健的汽車零部件龍頭,市值接近800億元的華域汽車,是比較受關注的。

整體來看,零部件企業比汽車企業的估值要低。目前,國內具有高技術含量科技型企業,特別是汽車電子技術的企業太少。我國汽車產業發展過程中,一直存在一個問題就是,整車銷量多年保持高速增長,但零部件產業一直落後於整車發展。

一些德系、日系車之所以能成為經典並得到全世界的認可,一方面原因就是背後有比較牛的零部件供應商的支持,德國的博世、采埃孚、日本的電裝、愛信,連韓國都有摩比斯,但是我國一直都沒有被國際上認可的零部件企業,自主品牌汽車的崛起離不開零部件企業的崛起。

華域汽車2013年完成了對延鋒偉世通50%的股權收購,再得益於上汽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一躍成為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排名第一的企業。

同時,華域汽車於2017年9月斥資17億元收購上海小糸另外50%股權,實現對車燈核心業務的全資控股。2018年3月,公司完成上海小糸的股權變更並實現並表。此次併購讓其在零部件方面的實力進一步增強。

華域汽車2017年的凈利潤為66億元,可以說,比很多車企都賺錢。

目前,華域汽車PE估值水平較低,主要受上汽估值制約,隨著「零級化、中性化、國際化」戰略推進,公司不斷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並積極開拓上汽系以外客戶和海外市場,估值水平有望迎來重塑。

業內認為,中長期來看,華域汽車具備成為國際零部件巨頭的潛力,但成為中國的「博世」道路還很遙遠。

新能源電池上游礦產板塊受關注

相比傳統汽車企業,以華友鈷業為代表的上游礦產板塊,從去年開始就是各路資金追逐的重點。

2017年第一個交易日,華友鈷業的開盤價為35.65元/股,最後一個交易日的股價為80.23元/股,全年股價上漲幅度高達125%;今年以來從1月2日的開盤價80.03元/股,截止到5月17日,已經上漲到114元/股,上漲幅度高達43%。

華友鈷業2017年實現凈利潤 18.96 億元,同比大增2637.79%;公司是中國最大的鈷化學品生產商,鈷綜合產能規模排名中國第二,公司規劃從鈷行業領先者轉型發展成為全球鋰電新能源材料行業領導者。

方正證券研究報告認為,從供需格局來看,鈷產業需求端由新能源汽車、3C 電池領域帶動,穩定高速增長,供給端由於伴生屬性引起的供給剛性加之增量有限,未來呈現供不應求狀態。根據供需測算,近幾年缺口逐年擴大,難以彌補。長期而言,新能源汽車所帶動的剛性需求勢必拉動鈷需求增長,鈷價存在強烈的上漲預期,行業處於上行趨勢當中。

因此,不管是業績還是股價,華友鈷業的表現都值得期待。

同時,受益於「賣鈷」業績和股價雙雙大漲的洛陽鉬業也同樣入選。2017年全年,洛陽鉬業漲幅高達86.18%;截至5月18日,洛陽鉬業2018年以來累計股價漲幅也超過20%。

作為兩家「入摩」的「賣鈷」公司,華友鈷業和洛陽鉬業在海外資金的加持下,也有了更多的想像空間。

贛鋒鋰業也是去年的大牛股之一。從2017年年初的26.46元/股,一路上漲到年底的72.5元/股,漲幅高達174%,截至5月17日,收盤價為68.88元/股。

在A股十幾家鋰電池上市公司中,贛鋒鋰業的盈利水平處於龍頭地位。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43.83億元,同比增長54.12%;凈利潤14.69億元,同比增長216.36%。公司表示,由於下游鋰動力電池市場帶動上游的電池材料行業需求增長,鋰化工產品需求持續旺盛。

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進入高速增長階段,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都有望不斷提升,汽車企業都在紛紛布局新能源企業,上下游產業鏈都將受益於此。

不難發現的是,在新能源汽車電池產業鏈上,上游礦產板塊從去年開始可以說集體實現了股價和業績的大漲,而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礦產的稀缺性。不管是「鈷」還是「鋰」,都是因為供不應求,導致價格大漲,市場上還曾發生過搶「鈷」大戰。

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進入高速增長階段,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都有望不斷提升,汽車企業都在紛紛布局新能源企業,上下游產業鏈都將受益於此。

A股市場和國際化接軌,國際化的方向和趨勢越來越明顯。上市公司呈現國際化的情況,龍頭化的企業越做越強,眾多小市值公司存在被邊緣化的風險。

按照MSXI指數標準,「入摩」的這5家公司不論是市值還是盈利能力都處於行業領先水平,對它們來說,是一種國際上的認可,隨著海外資金進入A股,出行君提醒投資者可以多多關注。

推薦閱讀:

摩拜單車怎麼解決被盜被藏被破壞以及充電問題的?
「我們這就是個玩具,要求別太高」—— 九號平衡車plus長測(中)
海龜出行怎麼樣?
易到創始人周航,我的失敗與偉大 | 36氪特稿
摩托車出行時路線早打算,一路平安早到達。

TAG:汽車共享 | 出行 | 新能源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