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唐代文身

唐代文身

文身發展至唐代,和先秦時期相比,已有更大的拓展。

《酉陽雜俎》《宋稗類鈔》等諸多文獻中所載,除中原以及四方之外,又有了對台灣地區的紋身習俗記錄,並對各地的紋身紋樣,動機,略有描。

唐時京城浮浪子弟之間已有紋身出現,這很大程度上與唐代統治者的少數民族血統不無關係,又因唐代前期的快速開疆擴土,同時推行開放政策,民族開化,廣收博彩,兼收並蓄。這些因素共同提供了漢文化體系里紋身的復甦。

公元763年,安史之亂結束。但社會的動蕩卻越演越烈,藩鎮割據日趨嚴重,道德標尺不斷下移,人性淪喪,獸性膨脹。直到公元961年北宋建立,才算將這段獸性史結束,把人性重新拉回了正軌。

其間就有一人,姓雷名滿,字秉仁,堪稱勵志哥。史書載:「雷滿,武陵人也。為人兇悍驍勇,文身斷髮。」

廣明年間,湖南洞庭湖兵亂,雷滿夥同鄉里數人應徵入伍,刀尖舔血數載,一路從牙兵升至同平章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在自己府上花園裡挖一蓮池,每每與客人在池邊高亭飲酒,指水池與人道:「蛟龍水怪皆窟於此。」吃醉之時便將身邊器皿隨手推進池中,再脫去衣衫鞋襪跳入池中一一撈起,懸即回到席間,繼續暢談。脫去衣衫時便能看見其滿身的紋身。

於文明而言,這兩百年無疑是醜陋不堪的,但這卻使得一門手藝得到了長遠的發展和普及。

《酉陽雜俎》載:唐時大寧坊力者張干,左臂刺字言:「生不怕京兆尹」,右臂刺字:「死不畏閻羅王」

還有一人,名曰王力奴,花五千錢請專業紋身師為其前胸刺山水、庭院、池榭、草木、鳥獸,其中各景面面俱到,惟妙惟肖。

再有高陵縣紋身狂人宋元素,周身多達71處紋身。

好鬥之人趙高,街頭流氓,衙門的常客,因其滿背紋毗沙門天王而躲過多次杖背之刑。

蜀小將韋少卿,紋身狂人,不喜讀書,專好刺青,胸上刺一樹,樹梢處彙集數十隻小鳥。

荊州街頭混混葛青,周身刺白居易詩三十餘首,「體無完膚」,正可謂是有文化的流氓啊!

如此可見這一時期,漢文化體系里紋身已然由江湖人士之處復甦興起,並帶著文明的烙印和東方特有的審美。

還有一點重要線索,這一時期已出現專有的紋身印。

《太平廣記》載,荊州貞元中,已有專業紋身師做有用針排出的各種花紋、物象、文字等圖印,需要紋身時,將圖案刺於膚上,再在創口刷上一層墨,待創口痊癒後,紋身圖案便留於膚上。由此可見,這一時期紋身的需求量已然非常大了。


推薦閱讀:

有哪些好看的old school風格的紋身推薦?
外國人在自己身上文的奇怪漢字有哪些?
紋身的性質是否同古代裹腳一樣?
求繪畫大神分析這兩種紋身圖是否屬於同一風格?
刺青硬漢Arthur Hollands,不良牧師的暴走之魂

TAG:人文 | 文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