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隨便翻翻讀書法

魯迅隨便翻翻讀書法

來自專欄 古今名人讀書法

歡迎關注黑白魚專輯:古今名人讀書法

信息時代,面對浩如煙海的信息及資料,我們常常面對一系列的難題,比如說,看過的書,書中的內容記不住;想用時,找不著;這是讀書方法的問題!上一期給大家分享了秦牧先生的牛嚼鯨吞讀書法,這一期跟大家分享魯迅先生的隨便翻翻讀書法,相信能給大家帶來啟發。

魯迅的藏書現在還保存著的,有三千八百多種,一萬二千多冊,此外還有五千多張碑拓片。這些書絕大多數是魯迅"翻"過的。

我們把隨便翻翻歸納一下,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不專看一家之書,而博採眾家之長

比如說,魯迅從小就受中國古典文學熏陶,七八歲時就讀了諸家的名著。成年以後,更是廣泛涉獵。所以,先秦兩漢,到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以及近代的名家名作他幾乎無所不讀,無所不評。

二、不只看與自已觀點相同的書,也看與自已觀點不同的書,特別是論戰對手的書,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魯迅在對「新月派」、「民族主義文學」、「第三種人」的鬥爭,以及對"論語派"的批判時,之所以能向形形色色的反動文人投去一把把銳利的匕首,撕去他們的種種假面具,使他們"麒麟皮下露出馬腳"來,就在於他翻閱了他們種種"吞吐曲折的文字",所以"更明白所謂故人者是怎樣的東西",知道他們的一切「陰面的戰法」,這樣猛然一擊,容易擊中論戰對手的要害。

三、不專看本專業的書,也涉獵專業以外的書

他不僅是文學家,而且也研究藝術、歷史、哲學;他不僅對社會科學有高深的造詣,而且對自然科學也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學習和研究。如果分析魯迅的知識結構,會發現他的知識是如此的廣博。他的成績主要體現在文學作品方面,文學集中地表現為"果",而他的歷史知識、社會知識、自然科學知識則主要表現為「因」。如他的自然科學知識,豐富了其創作。不僅《狂人日記》等小說依仗了醫學上的知識,他的雜文更是廣泛地利用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因而其作品,成了活的"百科全書",人類知識的「萬寶山」。

四、不專看本國書,還多看外國有關的書,以便得到更多的啟發

魯迅十分注意"多看外國書",他說,他的小說創作是因為看了外國的小說,尤其是俄國、波蘭和巴爾幹諸國的作品受到啟示而寫的。魯迅也"常看外國的批評文章",外國的文藝理論書籍。他曾反覆研讀過日本廚川百村的《苦悶的象徵》、俄國普列漢諾夫的《藝術論》,同時,他十分努力地從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學習和研究,並向國內介紹。他還把翻譯作為「博覽外國的作品」,故他一生的著述,翻譯與創作各佔半數。

魯迅的博學大家是共知的,而他在博覽群籍的基礎上,也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讀書方法,跟大家介紹以下九種。

一是硬看。對較難懂的必讀書,硬著頭皮讀下去,直到讀懂鑽透為止。

二是專精。他提倡以"泛覽"為基礎,然後選擇自己喜愛的一門或幾門,深入地研究下去。否則,讀書雖多,終究還是一事無成。

三是活讀。魯迅主張讀書要獨立思考,注意觀察並重視實踐。他說:"專讀書也有弊病,所以必須和社會接觸,使所讀的書活起來。"他還主張用"自己的眼晴去讀世間這一部活書"。

四是參讀。魯迅讀書不但讀選本,還參讀作者傳記、專集,以便了解其所處的時代和地位,由此深化對作品的理解。

五是設問。就是拿到一本書,先大體了解一下書的內容,然後合上書,可一邊散步,一邊給自己提一些問題,自問自答:書上寫什麼?怎樣寫的?為什麼這樣寫?要是自己,這個題目又該怎麼寫?魯迅認為帶著這些問題去細讀全書,效果會更好些。

六是跳讀。讀書遇到難點,當然應該經過鑽研弄懂它。但是遇到一時無法弄懂的問題怎麼辦?魯迅認為"若是碰到疑問而只看到那個地方,那無論看到多久都不會懂。所以跳過去,再向前進,於是連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

七是背書。魯迅的背書方法與眾不同,他製作了一張小巧精美的書籤,上面寫著"讀書三到,心到、眼到、口到"10個工工整整的小楷字。他把書籤夾到書里,每讀一遍就蓋住書籤上的一個字,讀了幾遍後,就默誦一會兒,等把書籤上的10個字蓋完,也就把全書背出來了。 "

八是剪報。魯迅十分重視運用"剪報"這一方法來積累資料。他的剪報冊貼得很整齊,分類也很嚴格,每頁上都有他簡要的親筆批註。魯迅曾利用這些剪報寫了不少犀利的雜文。他曾說過,"無論什麼事,如果陸續收集資料,積之十年,總可成一學者。"

九是重讀,這是指讀過的書,隔些日子再重讀書中標記的重點,花的時間不多,卻有新的收穫。

以上是魯迅先生的讀書方法,下一期跟大家分孫犁的讀書方法。


推薦閱讀:

(十九)
三昧禪修 審美虛靜與魯迅 隋唐以來中國文化藝術詩歌繪畫 已被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的佛學思想重新構造
(二)
(四)
魯迅當怎樣痛罵胡適的?

TAG:魯迅 | 讀書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