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1-18歲教育制度全知道

英國1-18歲教育制度全知道

1~4歲

現在國內許多家長堅信幼兒園的選擇特別重要,因為孩子們的起跑線已經在這時候就畫好了。同樣,在英國,家長們也相當重視這一關鍵階段對於孩子們成長的影響。

Nursery其實就是我們所熟悉的託兒所/幼兒園,適合1~4歲的孩子們。一般來說,1歲就可以考慮入學了(視個人情況而定),剛開始為了讓孩子適應新環境,家長們可以每周只托一兩個半天,待孩子適應了那裡的老師和小朋友後再改為全日制的。3歲之前都是在幼兒組(Toddler),每天日常活動就是做遊戲、講故事、做手工、畫畫之類的,孩子玩得開心、漸漸懂得與他人交往的方式最重要。3歲左右可以「升級」到學前班(Preschool),學前班一般是上午3、4個小時,與小學的放假時間一樣,活動中除了遊樂項目,添設了學習環節:字母和簡單單詞的拼寫、會話練習、基礎加減法等等,為入小學打好基礎。

上Nursery的話,對於3歲以下的孩子家長們是要付費的,普通的價格是半天50~60英鎊,全天70~80英鎊;3歲以上的就孩子可以去免費的公立幼兒園了。

除了Nursery,其實還有一種國內還並不普遍的幼托方式:Childminder——像家一樣的託兒所。

Childminder並不只是幫你帶孩子,陪孩子玩的保姆(Nanny),想要成為一個Qualified Childminder必須接受英國教育標準局Ofsted的全面考察,犯罪記錄、職業等個人信息都會被調查以確保安全性與可靠性,並且必須進行急救方面的訓練,以免小孩子身體不適無法第一時間好好照料。

Childminder家一般都有自己的孩子,所以真的是一起玩、一起學、一起成長。Childminder不光照顧1~4歲的幼兒,小學生如果放學了家裡沒人照看也可以送到Childminder那裡,孩子們一起寫作業、玩遊戲也可以過得很開心。

4~11歲

其實英國的孩子4歲就入小學(Primary/Elementary School),

4~5歲是上Reception(可以理解為「學前班進階版」);

5歲就上小學一年級(Year1);

11歲左右小學Year 6讀完就畢業了。

所以不算進階學前班的話,英國孩子比國內的孩子提前一年入學。Year2的學期末學生會參加英語、數學和科學的考試,卷子一般是學校自己出的。英語考試包括聽力、閱讀、寫作和口語。Year3~Year5學校會自行組織階段測驗、期末測驗等,沒有全國統一的監測考試,直到Year6的學年底,所有學生會參加National Curriculum Tests(小學結業考),也叫「Sats」,並不是美國的SAT哦,「Sats」的讀法是把它當成一個單詞來讀,而美國的SAT是三個字母分開讀。Sats這個簡稱源自小學結業考試在最初被實行貫徹時的名字(Standard Assessment Tasks),雖然後來改叫National Curriculum Test,它的簡稱卻沒有變,所以如果聽到你的英國朋友說他讀小學的兒子要考Sats了不要驚呆哦。Sats主要考核學生的英語能力(語法、標點符號使用和拼寫)和數學。另外教育局會抽取部分學校的學生考科學考試,但是不會公布成績,純粹為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

Sats的成績相當重要,因為部分中學只根據分數來錄取學生,嚴格一點的學校分班時會很有「階級意識」,把成績一般般的分到「平行班」里,成績較好的分到「優秀班」。我們當然知道一次考試並不能十分準確地反映一個學生的水準,有潛力的學生在所謂差班裡也能考出高分,但難以避免的是,對於被分到平行班、差班的學生,老師們往往不會對他們提很多要求,課堂秩序也相對好班來說較亂。為了「upgrade」到好班,平行班的孩子需要格外努力,在期中、期末測驗里取得跟好班學生一樣高甚至更高的分數,才能被校方考慮轉班。當然了,小升初時許多學校會組織面試,自己出題的入學考試等等,但也有學校不在意這些,學生只要住得近就能來上學。

另外,大家或許聽說過Prep School(Preparatory School 預備學校),這類學校的學生年齡在8~13歲之間,上Prep School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進入Public Schools(公學),結業考試叫Common Entrance Examinations(CE)。有名的Public Schools有哈羅公學、伊頓公學等。

11~16歲

英國的初中有五年(Year7~Year11),前三年是為了後兩年打基礎的。(我才不會告訴你前三年大部分英國孩子都玩的很開心,後面兩年痛並快樂著!)

英格蘭的初中分為幾類學校,大類別是兩種:免費的,收費的。

● 免費的初中(state school)——裡面包括就近入學的學校(community school),還有就是極難考上的grammar school 或者selective school(不看你住哪,就看成績好壞來錄取。)

● 收費的初中(private school 或者 public school)——國內所謂的私立學校就是這個類別。

初中課程選擇很豐富,學生除了必修課,可以選修5~8門自己感興趣的課程並在Year 10、Year 11參加英國中考(GCSE)。

必修課程:英語(包括:語言+文學)、數學、科學(包括:生物、物理、化學)。

英格蘭的大部分中學的GCSE課程都是兩年制的,假如你選修法語、藝術、歷史和音樂,在這兩年你會上這4門課,Year10有階段性測驗,Year11是中考(4門選修+必修課)。這樣做的好處是課時多(但其實每節課都短),知識可以在兩年內慢慢消化,跟我們國內的初二、初三兩年很像。而有一部分學校的GCSE課程是一年制的,假如你還是選擇那4門課,你可以Year10學法語和藝術,學年底考GCSE,然後(書扔掉)Year11學歷史和音樂,再把它們考掉,這樣子的好處是每年你只用專心於兩個選修科目,複習起來思維跨度不用那麼大。我就是第二個學制里出來的,覺得受益頗豐,因為我Year10學了法語,Year11學了拉丁語,如果是按照兩年學制同時上課我一定會搞混他們的。

這邊的中考模式較為人性化,就拿歷史來說吧,被分為了3部分:1部分是小論文;2部分是International Relation這個主題的試卷;3部分是Twentieth Century Depths Studies 試卷。

小論文是老師給分後再給考試局二審,試卷是直接給考試局判分的。一般兩場考試間隔了至少兩周吧,給你充分的時間換腦子(以及抱佛腳)。也就是說,一個科目的整體成績並不是僅僅以一次考試來判定的,就跟把一籃子雞蛋放在不同地方一個原理,高考模式同樣。

這邊的成績不是直接給分的,而是給等級(最高A*,然後A、B、C、D一直到G,最低是U)。要拿A*,正確率要很高才行(90%以上),但也視科目而定,如果有些科目很難,幾乎很少人能考高分,那分數線就會往下將,比如拉丁語90以上是A*,而歷史是77以上就是A*了。U就是Unclassified(真的渣到相當高的境界才能拿到的……)

在這裡讀書比較享受也比較考驗人的是,你在某門課中落下了的話老師不會追著你讓你補,覺得查漏補缺是學生自己的責任和選擇,不愛學就拉倒。所以每天下午3點左右放學是完全沒問題的,當然你愛學的話老師也會不會嫌你煩的。

GCSE學習期間申請高中

一般在Year11的上學期(10~12月),英國高中就開始招生了,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入學標準。私立中學一般會要求看Year10的成績單、個人簡歷,還會有入學考試(寫作和數學考試是標配)。有時還有邏輯思維方面的測試,不少學校有具體科目考試(看你高中想讀什麼課了)。而重點公立中學最看中的Year10成績單以及你GCSE科目老師給你的預估成績。

關於重考

任何課程沒達到自己期望可以選擇在下一個考試季參與重考(re-sit),最重要的是你真的可以拔高你的等級,選取考得最好那一次成績!!!而且大學在挑人時根本不會知道你的A到底是一次考過的還是重考來的!!!

GCSE成績有多重要?

GCSE後一般就是接著讀高中,想要進入好的高中,GCSE至少要6門達到B以上(就是A*,A 或者B的意思)的成績才行,往往為了申請到你想學的課,GCSE相應的課要考到A。比如你高中想學物理,你GCSE的物理要A才行。對於GCSE學校沒有提供的課程比如經濟,想要高中學經濟,你需要GCSE英語A和數學A。這些在每個高中的招生簡章里都有註明,各個學校要求不一樣,但是總的來說:GCSE考得好,高中及課程的選擇範圍就大。另外,雖然申請大學時最看中高中成績,但是GCSE成績往往是被考慮的第二個硬指標。對了,GCSE英語考C以上的話就不用考雅思喲親!

當然了,GCSE的結束意味著對義務教育階段say bye-bye,有很多畢業生就會直接選擇去當學徒(Apprenticeship)、上專科學校/職業學校(College/Academy)或者直接參加工作。

17-18歲

高中教育主要分兩種:A-level和IB。

● A-level

A-level ——英格蘭的傳統路線,分為AS(高二)和A2(高三)的兩年課程。學生一般在第一年AS階段選修任意4門課,沒有必修課(慢走不送),但建議跟你的大學專業志向相關,如還未確認志向,可以選擇感興趣的以及擅長的。(數學是萬金油,申請任何一個專業都不會被嫌棄的!)AS的考試(高考第一年)後根據自己的成績與對科目的態度,可以drop 1門課(可以放棄一門成績最差、或時間花費太多、或沒興趣繼續學的)然後在A2級別的課程時,同樣學年底參加高考(第二年)。A-level階段提供的課程比GCSE還豐富,增設了考古學、 經濟學、工程學、進階數學等科目。A-level的課程難度比GCSE高了許多,這兩年內自學特別重要,因為考試里簡答題少了,小作文題多了,學生需要自己做很多Research和Reading,而不僅僅是把課本吃透了。學校一般會在你的Timetable上每天留出一到兩節自習課。

● IB——高大上的國際文憑

學生需在6個學科類里每科選至少1門,還要寫1~2篇論文。除了學習,IB還要求Creativity,action,service——一系列的課外活動,很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因為IB並不是英國特色,我就不詳細介紹了哈。

大學申請步驟

讀A-level的學生在AS讀完後的暑假收到成績後,就可以考慮申請哪所英國大學以及專業了。你一共可以選擇5所大學,牛津劍橋只能二選一,其它學校任選。

10~11月份是遞交申請書的季節,AS成績+A2老師預估成績+GCSE成績 +PS(Personal Statement個人簡歷)是標配,有競賽名次,獲獎經歷也可以適當補充(但是申請去牛津讀數學的就別提你芭蕾4級了人家只會覺得你好有趣啊),AS要重考的話也要寫上具體的單元及預估成績。

把所有資料上傳到一個叫UCAS的網站上,選擇你要申請的大學,然後就可以提交申請了!大學看了你的申請書和UCAS上的資料之後會決定是否給你個機會面試、考試等,要是那些都過了就會拿到offer,大多是conditional(有條件)的,要求你A2考什麼等級之類的。如果5所大學都給了你offer,你只能選擇兩個大學,一個當首選Firm,一個當備胎Insurance。所以一般在這段期間,高中生都是不停在刷UCAS網站,看自己的有沒有被申請的大學錄取或者被拒絕。

A-level的科目成績也不是一次考試就定的,比如說數學這門課有6個單元,每個單元都有一場正式考試,最後A-LEVEL數學的總成績是這六次成績的平均分。A-level的評分也分為A*(90分以上)、A(80~90分)、B(70~80分)、C(60~70分)、D(50~60)、E(40~50分)、U(40以下,不合格),這樣打分。但分數評等級還是跟GCSE一樣會根據科目難度調整分數評級。一般牛津劍橋的要求是全A,很多申請牛津劍橋的同學都能考四五個A或者A*那樣,其他前五的大學基本要求也都是最少要你考到三個B-A*的成績。

A2成績出來後你就基本知道自己能不能上理想學校了:

1. 考到首選Firm的要求——笑等開學

2. 只達到備胎Insurance的要求——哭一會兒笑等開學

3. 哪個都沒達到——進入Clearing。Clearing 就是在人沒招滿的大學裡搶入學名額,一定要速度,去年一周內就搶完了。


推薦閱讀:

中國教育制度與美國對比綜述?
美國大學教育制度
什麼時候小孩子接受國際教育會比較好?
怎麼看待上海大學的國內排名與QS亞洲排名的相去甚遠?
台灣和大陸相比,教育方面和大陸有什麼不同?

TAG:英國教育 | 留學英國 | 教育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