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6 中國大陸地方財政收支
來自專欄 明眼看數
圖表 1 2007-2016 中國大陸地方財政收支
從2007年到2016年,中國大陸地方財政收入從23,573億元人民幣增長到87,239億元人民幣,地方財政支出從38,339億元人民幣增長到160,351億元人民幣,地方財政赤字從14,767億元人民幣增長到73,112億元人民幣。財政赤字率在62.64%到87.24%之間變動,平均值為77.44%。財政赤字佔地方生產總值的比重從5.28%上升到9.37%。
圖表 2 2007-2016 中國大陸地方財政盈餘排名
從2007年到2016年,中國大陸各省地方財政赤字平均值排名前10位的省份依次為上海、天津、海南、北京、寧夏、西藏、青海、福建、江蘇、浙江。排名後10位的省份依次為廣西、山東、黑龍江、安徽、河北、湖北、湖南、河南、四川。人口規模較少,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省份,地方財政赤字規模較小。中、西部地帶人口數量較多的省份,地方財政赤字規模較高。
圖表 3 2007-2016 中國大陸地方財政盈餘率
從2007年到2016年,中國大陸各省地方財政赤字率平均值排名前10位的省份依次為上海、北京、江蘇、廣東、浙江、天津、山東、福建、遼寧、重慶。排名後10位的省份依次為廣西、雲南、吉林、貴州、黑龍江、新疆、寧夏、甘肅、青海、西藏。北京、上海、重慶、天津等4個直轄市,及東部地帶的大多數省份,地方財政赤字率較低,平均值低於1,地方財政赤字低於地方財政收入。中、西部地區的大多數省份,地方財政赤字高於地方財政收入。特別是新疆、寧夏、甘肅、青海、西藏的地方財政赤字都在地方財政收入的2倍以上。這一點也充分說明,地方財政支出與經濟發展的相關性較差,經濟落後地區的地方財政支出相對地方財政收入比例較高。
圖表 4 2007-2016 中國大陸地方財政盈餘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
從2007年到2016年,中國大陸各省地方財政赤字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平均值排名前10位的省份依次為江蘇、上海、廣東、浙江、北京、天津、山東、福建、遼寧、河北。排名後10位的省份依次為四川、黑龍江、海南、雲南、新疆、貴州、寧夏、甘肅、青海、西藏。東部地帶省份地方財政赤字都在地區生產總值的10%以內,地方財政赤字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例較低,政府運營負擔相應較低。中、西部地帶省份,地方財政赤字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較高,特別是新疆、貴州、寧夏、甘肅、青海、西藏等省份,地方財政赤字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過了20%。西藏地方財政赤字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過了100%,是地方財政赤字最嚴重的省份。
圖表 5 2007-2016 中國大陸各省份地方財政收入
地方稅收是地方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從2007年到2016年,中國大陸各省地方稅收從19,252億元人民幣增長到64,692億元人民幣。地方稅收佔地方財政收入的比重從82%下降到74%。受國家稅改政策的影響,地方稅收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有所下降。
圖表 6 2007-2016 中國大陸各省地方財政收入
從2007年到2016年,中國大陸各省地方財政收入平均值排名前10位的省份依次為廣東、江蘇、上海、山東、浙江、北京、遼寧、四川、河南、河北。排名後10位的省份依次為廣西、黑龍江、貴州、緊鄰、新疆、海南、寧夏、青海、西藏。地方財政收入規模總體與地區生產總值規模有很高的相關性,直轄市的地方財政收入排名都高於地區生產總值的排名,直轄市的地方財政收入比例更高。
圖表 7 2007-2016 中國大陸各省地方財政收入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
從2007年到2016年,中國大陸各省地方財政收入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平均值排名前10位的省份依次為上海、北京、海南、天津、貴州、重慶、雲南、山西、新疆、廣東。排名後10位的省份依次為福建、廣西、湖北、吉林、黑龍江、山東、湖南、河北、河南。上海、北京、天津、重慶等4個直轄市地方財政收入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相對較高,說明直轄市的財政收入水平較高。
圖表 8 2007-2016 中國大陸各省地方稅收
從2007年到2016年,中國大陸各省地方稅收平均值排名前10位的省份依次為廣東、江蘇、上海、浙江、北京、山東、遼寧、四川、河南、河北。排名後10位的省份依次為黑龍江、廣西、貴州、吉林、新疆、甘肅、海南、寧夏、青海、西藏。地方財政收入與地方稅收的相關性較高,地方稅收規模較高的省份,地方財政收入規模較高。
圖表 9 2007-2016 中國大陸各省地方稅收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
從2007年到2016年,中國大陸各省地方稅收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平均值排名前10位的省份依次為上海、北京、海南、雲南、貴州、浙江、廣東、天津、江蘇、新疆。排名後10位的省份依次為甘肅、山東、湖北、吉林、黑龍江、廣西、河北、河南、湖南。地方財政稅收主要包括生產過程稅(增值稅、營業稅)、所得稅、土地使用相關稅。總體來看,北京、上海、海南、浙江、上海、天津、江蘇等東部地帶省份,經濟比較發達,所得稅和土地使用稅的比例較高,所以地方稅收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較高。而雲南、貴州、新疆等地生產過程稅比例較高,所以地方稅收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較高。湖北、吉林、黑龍江、山東、湖南、河北、河南等省份地方稅收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較低,則反映出這些省份城鎮化水平相對較低,所得稅和生產過程稅的比例也相對較低。
圖表 10 2007-2016 中國大陸各省地方財政支出
從2007年到2016年,中國大陸各省地方財政支出從38,339億元人民幣增長到160,351億元人民幣,地方財政支出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從14%上升到21%。
圖表 11 2007-2016 中國大陸各省地方財政支出
從2007年到2016年中國大陸各省財政支出平均值排名前10位的省份依次為廣東、江蘇、山東、四川、河南、上海、浙江、遼寧、湖南、河北。排名後10位的省份依次為重慶、新疆、山西、吉林、天津、甘肅、青海、西藏、海南、寧夏。相比地方財政收入,地方財政支出與地區生產總值的相關性較差。這種差異也反映出城鎮化水平、地域等因素對地方財政支出的影響。
圖表 12 2007-2016 中國大陸各省地方財政支出與地區生產總值的比例
從2007年到2016年,中國大陸各省地方財政支出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平均值排名前10位的省份依次為西藏、青海、甘肅、貴州、新疆、雲南、海南、四川、黑龍江。排名後10位的省份依次為遼寧、湖北、天津、河南、河北、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山東。地方財政支出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較高的省份,基本都是西部地帶和邊疆省份,特殊的地理位置,相對較低的生產力水平,是這些地區地方財政支出比例較高的主要原因。西藏的地方財政支出佔比超過了100%,青海超過了50%,說明這兩個省份的地方財政支出對中央財政補貼的依賴程度非常大。四川的地方財政支出佔比較高,與2008年汶川地震後,抗震救災及災區重建的支出較大有關。河北、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山東等東部地帶省份,地方財政支出站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較低,與這些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城鎮化水平較高有很大關係。
推薦閱讀:
※勞務報酬稅偏離了初衷
※個稅改革,欲說還休
※避稅還去開曼群島?范冰冰、鄧超告訴你一個好地方!
※關於資產劃轉相關稅收政策的解讀
※現行的18個稅種之三——車輛購置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