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筆法——「不落」之倭城

春秋筆法——「不落」之倭城

對於16世紀末的萬曆朝鮮役中,有著這樣一個觀點,日本軍隊非常擅長防守,進而導致明、朝聯軍,在這場戰爭中從未打下過一座日本式要塞,也就是倭城。那麼倭城究竟是什麼東西呢?從字面意義上來說,倭城就是倭人修築的城,我們現在成為倭城的防禦工事,當時的明人稱呼為倭寨,朝鮮人稱其為土窟、賊窟或者賊壘。現在叫做倭城的日軍工事,主要是指退出漢城之後,日軍在朝鮮南部沿海地區修築的工事,分為文祿時期的十九城,和慶長時期的八城,加上築城年代不明的,大約為三十城。而為了區分兩者,將在朝鮮內地包括改修朝鮮城池本身的工事,叫廣義倭城,狹義倭城即南部沿海的大約三十座城。

在中國,一般人意義傷的一個城,是指一個由防禦工事圍繞而成的聚落,工事在起到軍事防禦作用的同時,城中還生活著大量的平民和非武裝人員。朝鮮的倭城,並不是中國人傳統觀念里的城市,與之對應的工事是堡、寨之類,而日本在朝鮮修築的倭城,與其後世江戶時代的近世城郭也有很大不同。迫於明軍的軍事壓力,倭城選址多在交通不便的灘涂或陡峭的孤山,對日常生活居住之類基本不做考量。「賊窟形勢,三面帶水,一面受兵,且多泥濘,實難進勦」、「島山地勢高險」,從文字描繪可以看到,順天倭城進入困難,需要趟過泥濘,而第一次蔚山之戰時,退入島山城的日軍需要冒死出城取水,並指望接雨水解渴,可島山城本身並無水源。

朝鮮倭城其實是戰國時期日本陣城在朝鮮戰場上的進化和延伸,戰國時代,爭霸天下的各個大名,為了爭奪對交通要道和地區的控制權,在要害地點修築工事並駐紮軍隊,隨後野戰工事的出現和發展,出現了配合軍隊進攻作戰的陣城,集大成之作,便是織田——豐臣系陣城。策划進攻朝鮮的豐臣秀吉,便以擅長使用陣城而聞名。

注重工事營造的豐臣秀吉,在揮軍渡海之前,自肥前名護屋開始,在壹岐島勝本港修築風本城,正對勝本港的南對馬嚴原港修築清水山城,正對釜山的大浦港修築擊方山城。即便在日軍勢如破竹,猝不及防的朝鮮在旬月之間,八道瓦解,三都淪喪的情況下,日軍對交通要道和重要城市,依舊繼續新建或者增修築壘工事,以保證對周邊的軍事控制能力和駐軍的安全性。

自東萊至京圻,或十里或五、六十里,皆據險設營柵,留兵以守之,夜則舉火相應,晝則金鼓相聞。」這是朝鮮人記錄里,日軍在釜山——漢城間築壘情況,豐臣秀吉在得知攻佔漢城後,親自下令日軍在釜山至漢城間築壘,即「つなぎの城」秀吉之御座所。當時的命令是修建十三處工事,毛利輝元方的記載是十一處,安國寺惠瓊的記載則為十九處,毛利家的記錄里,釜山——漢城間築城則分別為:釜山浦、東萊、梁山、密陽、清道、大丘、八莒、仁同、善山、尚州、咸昌、聞慶、鳥嶺、延豐、槐山、清安、竹山、陽智、龍仁、果川、沙平院、漢江、京中,數量高達二十三處,其中清道、大丘、八莒、仁同、善山、尚州、咸昌、聞慶、鳥嶺由毛利輝元負責,延豐、槐山、清安、竹山由小早川隆景負責,陽智、龍仁、果川、沙平院由戶田勝隆、長宗我部元親、蜂須賀家政等負責,漢江和京中兩處由宇喜多秀家負責。

當日軍攻佔平壤後,漢城至平壤間也同時在整修工事,以《黑田紀略》中所記,平壤——漢城間,新增和改築要塞十三處。這些築壘,是日軍按戰國作戰經驗下,在織豐系陣城模式下修築的軍事要塞。然而陣城畢竟是在戰國背景下的軍事要塞,戰國模式下的陣城臨時性較強,大多數陣城規模較小,一般隨著戰爭結束而直接廢棄。非直接交戰時,陣城為將領居內而士兵駐屯城外。

朝鮮方面記錄的平壤漢城間日軍築壘,前文黃、鳳為黃海道黃州、鳳山郡,後文龍泉館所在地為瑞興。

黃、鳳之賊, 前日則出行野外, 故能捕之, 今則作窟居之, 墻上設木柵, 墻內鑿陷穽, 墻外設垓子, 斗壽曰: "龍泉館外, 賊窟, 亦如此。"

尚州(戶田勝隆駐屯地):

城中做土屋,王山上起二層高閣,積瓦築址,因土為城,城上又立柱結木,塗土為壁,壁中穿孔,以便放炮,其制極巧,自外謀斫著,無著足之勢矣。

邑城,石築周一千五百四十九尺,高九尺,內有二十一井二池,按城外舊無隍,壬辰亂日兵入處者十四月,匝城鑿壕廣可十尺許,又於石城外西南筑土城,遺址尚存。

慶州(多川內記守備,朝鮮軍碗口銃發射飛擊震天雷之戰即是此處,日軍在城內遭臼炮吊射開花彈襲擊後棄城)

城中毀屋舍為板柵,築牆為放炮穴,或圓或方,凶巧莫測,設使當日進軍,必敗殘無餘

由朝鮮方的記錄可以看到,日軍將朝鮮處於平地修築的邑城進行了改築,城中加構日本國內用於發揮火繩槍火力的日式城寨,將朝鮮邑城由單牆變成多重城防要塞,即所謂的復郭化改築。 「つなぎの城」並不是網上某些自封為日史天王的精日分子,用來支撐精神母國的所謂不失一城,而所偽造的 「つなぎの城」= 驛站,而是正規的軍事要塞,而且還是帶有天守閣的多重防禦工事。

日本做為封建領主制,因此在天下人秀吉的軍隊里,通常會有不同大名帶領不同領地的的軍隊,所以在這裡軍事化築壘行動中,不同領主通常會按各自負責區域自行築城,因此會出實際上的××城,是由很多個小要塞構成的。舉例說明,日軍剛登陸朝鮮之時的文祿二年,小西軍宗義智、松浦鎮信在慶尚南道重要沿海港灣明洞,修築了明洞倭城。

如按一般人的理解,明洞倭城自然只是說的一個城,而並非專門講倭城史的日本人,提起這種並非出名的倭城,也不會跟你講這個明洞倭城細節。然而明洞城修的其實挺不錯,並非日本國內一般意義上的,由土壘柵欄型的戰國大部分陣城,而是石壘石垣的永備型要塞。

明洞倭城石垣

? 然而單看幾張照片看不出來的是,明洞倭城不是一個要塞,完整的明洞倭城是多個小要塞構成的要塞群,完整城圖如下:

? 與明洞倭城同理,很多看似某某倭城,按中國傳統理解下的城市或者說日本近世城郭,認為倭城是「一個」工事,實際上是完全錯誤的,相當部分倭城是由下圖所示複數要塞構成的要塞群。如釜山倭城就是由母城和子城構成的複數要塞。

松真浦倭城

長門浦倭城

? 因此,當明軍進攻平壤的時候,類似明洞倭城模式下的平壤,有六座「土窟」或者說倭寨,平壤倭城群除松山城在牡丹峰制高點上,遠離平壤邑城城牆庇護外,其餘五座分散在平壤城內,然而由於要塞之間距離過於稀疏,位於密德的工事在攻城伊始便已被焚毀,隨後風月樓也宣告淪陷。小西退入練光亭,最終乘夜撤離平壤,隨後日軍放棄了平壤至漢城間的所有工事,集結於漢城重新整備,並在明軍的軍事和外交壓力下,最終退往南部沿海地區。

如果說倭城就是日本人在朝鮮修的城,「不落」的倭城實際上陷落的非常多,戰時在很短時間內焚毀的有平壤之戰的密德和風月樓,隨後日軍一路棄城或者說要塞群十三座,退往漢城,並在談判後放棄了漢城——釜山沿線的所有工事。在廣義倭城下,秀吉的「つなぎの城」土崩瓦解,因聽聞明軍到來棄城而逃如大友氏,或者好聽說戰略轉移放棄倭城的如黑田氏和小早川氏,自覺無力抵禦明軍攻擊的倭城,被日軍自行主動或被動而大量放棄。然而春秋筆法下,這些叫廣義倭城,而不落之倭城那是狹義倭城,廣義倭城丟的再多,狹義倭城不丟,不落倭城依舊是不落倭城,因為倭城只算狹義的。

真的嗎?當然不是真的,狹義倭城中的蔚山倭城,作為一個複數化的要塞群,蔚山清正大寨因為被明軍攻破,所以日本人乾脆隱匿了蔚山倭城在內的其他工事,因此島山倭寨反而成為了蔚山倭城。早期尚可看到朝鮮日據時代,日本人對東、西兩城的遺址的考古研究,然而到了現在,在日本人的有意無意下,現在沒有幾個人記得島山城西邊的蔚山城/城隍堂了。

? 上圖中黑色虛線框部分是島山城(島山倭寨),紅色實線框部分是蔚山城,也就是明人繪圖中的蔚山清正大寨。不過由於蔚山之戰中,清正所處蔚山城或者說城隍堂被明軍攻陷,加藤被迫逃入島山城中。因此在日本人的春秋筆法中,蔚山清正大寨就被神隱掉了,曾經尚可見東部洞城、西部洞城又或新羅土城、土垣之類的各工事分類描述,現在則難得一見。而島山城更堂而皇之的替代了由島山、城隍堂、太和江等工事構成的大型要塞群落,成為了一個孤零零的島山城版的蔚山城。雖然就實際戰況來說,蔚山要塞群還有尚未被完全攻破的島山,即便日軍大多數工事淪陷,也並不能說明軍完全攻下蔚山要塞群,但是這種為了讓「不落倭城」不留污點,從而進行偏向性誘導的做法,絕口不提丟失的其他各城而指島山為蔚山,實在難稱大氣,而跟風吹噓的精日分子,不但蠢,而且壞。


推薦閱讀:

舊影瑣憶·眾目睽睽下的刺殺
中華人民共和國什麼時候成立?
詠春大師一個回合被打翻!中國武術真的不堪一擊?
《橫濱瑪麗》裡面的「永登元次郎」是誰?
毛澤東的貢獻都有什麼?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