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讓你了解正宗原產地六安瓜片的前世今生
首先說明下,本人只是生長在六安瓜片原產地金寨縣麻埠鎮響洪甸村,並不是從事茶葉銷售行業,只是因為家裡產六安瓜片茶葉,平時喜歡學習一些關於六安瓜片的知識和文章,也喜歡茶葉季節在網上發發文章宣傳下家鄉。但由於本人學習能力和知識有限,文章中所講的內容未必正確,歡迎各位朋友多多指點。
六安瓜片創製歷史
關於六安瓜片的創製歷史,強烈建議大家看看安徽農業大學丁以壽教授的一篇《六安瓜片茶創製歷史鉤沉》的文章,以下文章大部分內容來自這篇文章。
六安瓜片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是中國烘青綠茶的典型代表。其「瓜子片」外形和「拉老火工藝,在中國茶葉中獨樹一幟。六安瓜片是六安產的茶葉中的後起之秀,但是六安產茶確是歷史悠久。
「六安茶為天下第一。有司包貢之餘,例饋權貴與朝士之故舊者。」(明·陳霆《兩山墨談》)陳霆(約1477年-1550年),字聲伯,號水南,浙江德清縣人。明朝正德二年(1506年)貶為六安州判官,正德四年(1508年)冬移知徽州府休寧縣,在六安仕官三載,親歷六安茶作貢茶的歷史。六安貢茶,始於明朝初期,直到清朝咸豐年間貢茶制度終結,歷經兩朝共近五百年。
「六安茶:品亦精,入葯最效。但不善炒,不能發香而味苦,茶之本質實佳。」(明·屠隆《茶箋》)「松蘿香重;六安味苦,而香與松蘿同。」(明·熊明遇《羅岕茶疏》)六安茶味苦重,但品質屬上乘。
「天下名山,必產靈草。江南地暖,故獨宜茶。大江以北,則稱六安。然六安乃其郡名,其實產霍山縣之大蜀山也。茶生最多,名品亦振。河南、山陝人皆用之。」(明·許次紓《茶疏》)六安茶是江北第一茶,很受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東、山西、陝西等北方廣大地區的歡迎。
「居士姓茶,族氏眾多,枝葉繁衍遍天下。其在六安一枝最著,為大宗;陽羨、羅岕、武夷、匡廬之類,皆小宗;蒙山又其別枝也。」(明·徐岩泉《茶居士傳》)六安茶產量最大,傳播最廣,在明代是大宗。
「近以岕山茶為君,虎丘茶為相,六安、潛山茶為將。」(清·劉源長《茶史》)六安茶堪與岕茶、虎丘茶、潛山茶相伯仲。
「岕茶如名士,武夷如高士,六安如野士,皆可為歲寒之交。六安尤養脾,飽食最宜。」「予少年嗜六安茶,中年飲武夷而甘,後乃知岕茶之妙,此三種可以終老。」(清·張英《聰川齋語》)六安茶與武夷茶、岕茶齊名。
此外,明清小說《金瓶梅》、《紅樓夢》、《儒林外史》中均寫到六安茶。
六安茶貢於明清,是明清時期中國著名的茶葉。但不能把六安茶與六安瓜片茶等同,兩者有區別。六安瓜片茶是在六安茶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是六安茶的後起之秀。所有有些文章中把六安茶等同與六安瓜片來說,實際上是不準確的,尤其不少文章中拿《紅樓夢》裡面的「不吃六安茶」來說六安瓜片。
(以上六安茶歷史的段落引用自安徽農業大學丁以壽教授《六安瓜片茶創製歷史鉤沉》)
說到六安瓜片茶,必須要提金寨麻埠鎮。一、關於六安瓜片初創的三個版本傳說都提到在麻埠鎮創製或者定型,可見當年麻埠鎮產茶葉已經非常有名。二、六安瓜片最好產地齊山蝙蝠洞在麻埠鎮齊山紅石谷景區裡面。
麻埠鎮號稱千年古鎮,鎮上最繁華的麻埠街在1957年(1958年)響洪甸水庫蓄水後長眠於水下。如果不是2016年《考古隊員再次潛水探尋金寨水下古鎮——古麻埠鎮》的報道,可能很多人都已經忘記了這座千年古鎮。不過對於金寨和六安人來說,麻埠鎮依然熟悉,尤其是上年紀的人,年輕人未必知道。
麻埠是一古老集鎮。北魏時(386~534)為霍州邊城郡,故稱邊城。鎮南城樓上鐫有「邊城保障」4字。鎮上廣福寺建於隋開皇十九年(599)。據志書記載,早在公元956年(宋太祖乾德三年),宋朝庭下令在全國置十三個茶場,其中金寨就置有兩處,一是麻埠川,一是開順口。可見金寨的茶葉生產在一千多年前就已具有相當規模。清咸豐、同治年間,湖北、江西、皖南移民漸次入境定居,並建有湖北、江西、旌德、寧池等會館。
麻埠鎮以出產茶麻著名,鎮四周的月牙畈、張家畈、馮家畈、俞家畈、董家畈及楊店、馬店一帶方圓數十公里,遍地皆麻,路人穿行其間有步步皆麻之感,故古稱麻步或麻步川。周圍山場面廣,唐宋至明清,廣植茶樹,產量漸增,銷往京、津、魯、冀、晉和內蒙等地。明、清兩代,設茶卡,有巡檢司保護,麻埠附近齊山所產片茶入貢宮庭。清末民初,安徽茶厘分南北兩局,南局在皖南屯溪,北局即設於麻埠鎮,而其他各產茶地區只設局以下的分卡機構。民國31年(1942),麻埠年產線麻150萬公斤,片茶71.6萬公斤,大茶29.8萬公斤,茶葉產量、質量為皖西之冠。
早在唐代,茶聖陸羽的《茶經》就有「廬州六安(茶)」之說;《文獻通考》記載,公元965年(宋太祖乾德三年)金寨縣境內就設有官辦茶站;明代徐光啟在其《農政全書》中稱「六安州之片茶,為茶之極品」。
以下是關於六安瓜片初創的三個版本傳說。
其一,約1905年前後,六安茶行的評茶師,從收購的綠大茶中揀取嫩葉,剔除梗朴,作為新產品應市,收到歡迎。消息不脛而走,麻埠鎮茶行聞風而動。他們僱用茶工,如法採制,並起名「峰翅」。此舉又啟發了當地一家茶行,在齊頭山的後沖,把採回的鮮葉剔除梗芽,並將嫩葉、老葉分開炒制,結果成茶的色、香、味、形均使「峰翅」相形見絀,於是附近茶農紛紛仿製。這種片狀茶葉形似葵花子,遂稱「瓜子片」,簡稱「瓜片」。
其二,六安麻埠鎮祝家樓有個土豪,是袁世凱家親戚。祝家常以當地土特產作禮物,茶葉自是不可缺少。據說袁世凱飲茶成癖,但其時當地所產的大茶、菊花茶、毛尖等,都不能令袁世凱滿意。約1905年前後,祝家為取悅於袁世凱,不惜人力工本,在後沖僱用當地有經驗的茶工,專揀春茶的第1~2片嫩葉,用小帚精心炒制,炭火烘焙,所制新品茶形質俱佳,獲得了袁世凱的賞識。於是當地茶行也懸高價收買,以促茶農仿製。新茶應市後,蜚聲遐邇,峰翅亦遜色,瓜片茶脫穎而出。
其三,六安先生店老松窠朱家有位小姐,聰明能幹。十多歲就開始參與管理家務,記賬、驗租、入庫、炒茶、發貨、回款等等樣樣精通。朱家有片茶園,朱家的茶也曾順著淠河銷往外地。朱家小姐認為自家的茶葉不夠清爽,滋味香氣也不夠,於是琢磨著自己來試炒茶。她選擇春茶的第一、二片嫩葉,剔除梗、芽。炒茶要用手在鐵鍋里不停地翻動葉片,朱小姐的纖纖玉手忍受不了。於是就用小苕帚代替手在鍋里翻炒。如是反覆摸索,終於,朱家小姐的私房茶——綠片茶製成。
1905年,朱家小姐嫁到了麻埠祝家樓。麻埠有一戶袁世凱家的姻親——祝家樓的祝土豪,也就是朱小姐的婆家。祝家巴結袁家,經常送茶葉到袁家,但一直沒能讓袁世凱滿意。朱小姐得知情況後,沏了一杯從家裡帶來的綠片茶讓請公公品嘗。祝老土豪品過,感覺很好,於是命家人按照兒媳的方法炒制新茶。經過幾番實驗,終於炒出了葉片自然平展、大小勻整、形似瓜子的嶄新綠片茶。裝筒、封口,急送入京。袁世凱品後,大為讚賞。京中官員亦讚譽有加。從此,「六安瓜片」不脛而走。
上述傳說有一點比較一致,就是說六安瓜片茶創製於1905年前後。關於創製地點,一說是在六安麻埠齊頭山附近的後沖;另一說是先在六安先生店老松窠初創,後在麻埠定型。
我在一篇網路小說《紈絝書生》裡面看到有關於麻埠鎮麻埠街的文字,其中有提到麻埠鎮祝家樓就有一位姓祝的是當時麻埠鎮茶商會的會長。
從上面小說的描述中可以看到當年麻埠街祝家樓有個麻埠鎮的茶商會,有一位祝姓的會長。
而且姓祝的會長在民國以前是麻埠鎮的鎮長,另外從最後一句推測姓祝的會長和袁世凱應該有親戚。這個小說的內容似乎可以印證六安瓜片傳說中的姓祝的和袁世凱親戚,但是否送過六安瓜片就不得而知。也許這只是一個巧合。
而關於六安產茶葉之重要性,我在另外一篇文章《倪嗣沖與民初安徽匪患治理》中看到一段文字:「至1914年3月,安徽省的社會治安秩序開始好轉,經濟活動逐步恢復。皖北六安、霍山一帶盛產茶葉,主要由北京、濟寧、周口等地商人經營。由於匪患嚴重,致使這些商人心存恐懼,不敢前往。1914年3月9日,倪嗣沖電告順天府尹和山東、河南民政長,請他們轉告當地商人,「查該股匪徒奉大總統派兵痛剿,一律肅清。並由沖分派得力軍隊扼要駐紮,妥為保護,必無他虞。希即轉各處商會曉諭茶商來皖運售,以維茶葉為盼」。次日,倪嗣沖又專門電告周口商會,並請周口商會轉告京庄茶商,「匪徒已經痛剿,現已肅清」,望能前來經營,云云。」這裡面並沒有提到金寨縣,是因為當時還沒有金寨縣,金寨縣是1932年成立的立煌縣,麻埠鎮原屬於六安縣,1932年成立立煌縣時候由六安劃入立煌縣,1949年改為金寨縣。麻埠鎮當時是安徽重要的茶葉貿易重鎮。千百年來,每到清明茶季,茶商就麇集這裡,不過那時一般不稱茶商,尊為茶客。四方茶客,分山東與下江兩路。山東一路是北方的濟南府,東昌府。下江則包括江浙與湖廣。茶客一到,小鎮猶如桃花春汛,一夜之間,整個鎮子就沸騰起來。茶葉交易,對於買賣雙方,無疑是盛大的節日。從南京、安慶、石牌趕來的京劇、徽劇班子,把鑼鼓敲得震天價響,這是光天化日的行事。也有秘而不宣的事:麻埠街的茶莊和旅店,從界首、固始、武漢等地,廣羅煙花美女。弄得鎮子上,五步之內,必有芳草。不知道是盛情難卻,還是居心叵測,反正每年都會弄翻幾個花心茶客,令他們出師未捷身先醉。這些重色輕茶的傢伙,因貪戀風情而落得山窮水盡。所以當時有流傳這樣的民謠:
一進麻埠,衣帽堂堂;
離開麻埠,鳥蛋精光;
鮮花嶺上,回頭望望,
下回有錢,再來逛逛。
在抗戰時期,1938年安徽省臨時省會遷往金寨縣麻埠鎮(當時三個鎮:金家寨、麻埠鎮、流波鎮),麻埠鎮上依然有不少煙花之地。我在一篇《規矩》的文章中看到的「梅苑」肯定是當時麻埠街最出名的煙花之地之一。
?
我在網上看到一些老先生寫的關於麻埠的一些點滴回憶,這裡也摘錄下來供大家分享。也是當年麻埠街的一些往事。
麻埠,作為皖西大地上一個典型的商業城鎮。誠實守信是所有店鋪的基本守則。人們在日常交往中對每家店鋪進行點評。商鋪的十大成(即姓名的最後一個字是成或誠,承,丞,臣等人)如裝窮不窮李贊臣;裝富不富李文成;關門倒店沈棟成;媽媽日~蕭大臣(平時愛罵人);聲文子曰杜敬誠等。這些形像的比喻活脫脫地勾勒出私營企業主的人生百態。麻埠人還有一個商業的黑名單。市面上流傳的『十不得』就是一個典型的黑名單。如某某人的包子吃不得;某某人的布店去不得;某某人的館店進不得等等。如果被打入這樣的黑名單,你的名聲掃地,你的生意也就別想做了。我在麻埠的時候還很小。在我的腦海里印象最深的是夜幕下各行各業的小販走街串巷的叫賣聲,賣臭乾子的小販把挑子放在你家門口,那香香的略帶點臭味的氣息直往你家的門縫裡鑽。一直飄進你的被窩裡。有一個外號叫小老總的滷菜在麻埠堪稱一絕。那撲鼻的香味,油亮亮的滷菜用碧綠的荷葉包著,真讓人垂涎欲滴。
麻埠的人文氣息相當濃厚。大家和睦相處,不管每個家庭生活好壞,沒有人攀比。不論每個家庭的貧或富,麻埠人出門在外總是收拾得乾乾淨淨,雖然衣服上面偶爾看到有幾處補丁,但是他們的穿著相當得體。不失人的尊嚴。每個麻埠人的家裡都打掃得纖塵不染。桌椅板凳沒有絲毫油漬。他們雖然沒有現代化的設施,居住條件寒酸,但是,他們雖居陋室,對於當時生活盡量美好的追求是矢志不渝的。
麻埠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相當豐富。當時雖然只有不到一萬人的麻埠,卻有一個專業的京劇團。每天晚上觀眾很多。還有很多買不起票的人聚集在劇場門口,等待著欣賞快散戲時『放摺子』的那一刻的精彩演出。鎮上還有很多京劇票友,他們有時候也上台客串一把。麻埠人看戲是真正的懂得戲。一個小小的麻埠居然還有二個業餘廬劇團。很多年輕的個體手工業者或者私有企業的學徒,是這兩個劇團的主力。由於麻埠人居住集中,商鋪林立。他們利用晚上休息時間,大家相聚一起,快樂地體驗著白天所沒有的人際交往。當時還有幾個女演員也參與其中。在剛解放的麻埠,這無疑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年輕的男男女女在業餘劇團里盡情地釋放著他們的青春活力。
作為一個千年商鋪,麻埠人從來不讓自己的孩子在自家學徒。不給孩子養成大少爺的做派。他們把孩子送往別人家店鋪去當學徒。每天清晨起床下門板,打掃衛生,給老闆倒尿壺,端茶倒水,清洗茶具。學徒一律睡在櫃檯裡面二尺寬的腳踏板上。他們必須等老闆家裡人吃過了飯以後才能趕緊扒幾口飯。這是一條約定俗成的規矩。不管你家境如何,進了師傅門都一視同仁。必須從最基本的事情做起。體驗著一個下人的艱辛。在生疏艱苦的環境里給所有人一種歷練。這些很多年以前生意場里的規矩,在現在我認為仍然有他的現實意義。
文昌宮門口的那口隋朝的大鐘,輕輕撞擊一下,聲傳十里開外。它在向人們訴說著皖西大地上一座城池的古往今來和興衰榮辱。現在金寨縣仍然保留著麻埠的地名,這折射出在每個人的潛意識裡對於麻埠都有著一種千絲萬縷難以割捨的情節。
以下是齊山蝙蝠洞
由於興建響洪甸水庫,麻埠成了淹沒區。一個從隋朝就有記載的麻埠走到了它歷史的終點。然而今天它卻依然因為六安瓜片茶葉而全國聞名,沖泡千年的茶香似乎註定了麻埠與茶葉的緣分。
當年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幾個字還刻在響洪甸水庫大壩上。
按照丁以壽教授的文章所說:「六安瓜片茶的扳片顯然是沿用松蘿茶的摘片;瓜片茶的生鍋和熟鍋作業繼承了松蘿茶「鐺二,一炒一焙,火分文武」;瓜片茶的小火也是對松蘿茶「復於此(烘籠)中再總焙」的繼承。總之,六安瓜片茶的主要採制法源自松蘿茶。」我發現了一個很巧合的事情,就是我們舒姓的家譜裡面記錄我們也是從黃山休寧遷徙而來,家譜中的輩分排行最後兩句:「思本求源,皖南休寧」就是希望後人不要忘記休寧這個地方。聽家裡長輩說,祖上都是農民,生活在山區,主要就是靠山裡的茶葉、竹木和糧食為生,我想我們的祖上是否也帶來了種茶、制茶的技術,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遐想,有點感覺是往臉上貼金的感覺,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推薦閱讀:
※0基礎茶友選購福鼎白茶指南
※商家牛皮吹上天,這款台灣茶描述與實際相隔好幾條街!
※滇紅:紅茶最好的入門方式
※給茶友買茶的一些幫助
※第一章:茶葉的分類